畲族业余闽剧团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1321
专题名称: 畲族业余闽剧团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139.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业余闽剧团。20世纪50年代始,闽东一带畲族村民自发成立了一些农村业余闽剧团。团员由畲族男女青年组成,一般为30人左右。剧团先在本村演出,不计报酬。外出演出,实行评分分红。剧团以演出闽剧为主,兼演畲族小戏。演出的剧目有《拾玉镯》、《卖花记》、《雷文秀》、《三盅酒》、《梅花寨》、《血衣冤》等,畲族小戏《牧羊姑娘》、《阿母》等。1977年,福安牛山湾、半岭、凤洋、桂垄等畲族村俱乐部相继成立业余闽剧团,兼唱平讲戏。演出的传统剧目有《赠金钗》、《凤仪亭》、《包公》等。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节在本村公演1至3天后,外出演出活动3至4个月,每年一般上演100—150场,多在偏僻的畲、汉村庄。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