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果产值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1274
专题名称: 福建省水果产值情况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486.pdf
专题类型: 水果

专题描述

20世纪90年代前期,全省农垦系统加快山地开发步伐,到1995年,全省国有农场水果面积已达19.91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水果的目标。5年中平均每年新增荔枝、龙眼、香蕉、芒果等名优水果1.4万亩,全省农垦系统水果总产量达到 63441吨,位居全国农垦系统第6位。千亩以上的农垦国有农场的果场有26个,其中长泰古农农场、漳浦大南坂农场、漳浦长桥农场、诏安建设农场4个农场的水果面积均在1万亩以上。全省共有名特优水果基地36个,面积达到6万亩。 1996年,扩大水果种植面积,尤其是闽南垦区,龙眼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漳浦长桥农场的德全高优农业公司种植台湾名优水果品种番荔枝、台湾芒果、芭乐、火龙果、洋香瓜、莲雾等40多种,种植面积968亩,效益大大超过本地水果,芭乐年亩产值达2万元,洋香瓜年亩产值达6万元。1998年,泉州加锥农场推广龙眼控冬梢、防冲梢保花保果技术,成效显著。 2000年,漳州垦区水果生产在上一年遭受台风和强霜冻的情况下,采取改种高效、优质水果新品种对劣质水果品种进行高接换种等措施,进行恢复性生产。长泰古农农场、诏安建设农场都引种台湾优良水果新品种,漳浦长桥农场引进台湾新品种花卉、水果、蔬菜等,效益明显。 2001年,厦门农垦针对龙眼品种结构不合理,引进龙眼早、晚熟品种,如友谊 106、巨龙、储良等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泉州垦区对龙眼早、中、晚熟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并按2:7:1的比例调整。晋江紫帽山农场对近千亩效益低的杨梅高接广东的“广梅”,当年嫁接了5000多株。云霄和平农场成规模扩种“早钟六号”枇杷,漳州大房、后房农场从广东引进龙眼“四季蜜”品种。漳浦大南坂农场、龙海苍坂农场、长泰古农农场与台商、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试验,应用药物控制,促使龙眼一年两熟、四季挂果、花果同树。 2002年,仙游综合农场引进民营企业租赁开发3000亩高标准的枇杷种植。同年福州鸿尾农场扩种“红江橙”,.福州红星农场、平潭芦洋农场引进脐橙新品种“脐橙52”,三明吉口农场、徐碧奶牛场引种“天草杂柑”,福清海口农场引种“火龙果”。 2003年,福州鸿尾农场加大投入,扩种橄榄50亩,使橄榄面积达310亩,成为福州农垦最大优质橄榄种植场。福州红星农场引种印度蜜枣40亩,引种芭乐等60亩。江洋农场引种日本的姿郎甜柿,已开始投产。漳州垦区引种水果新品种“软技杨挑”、“番荔枝”,龙海苍坂农场、漳浦大南坂农场试种反季节龙眼,沙县综合农场引种无核芦柑,都获成功。龙海苍坂农场生产水果、芦笋、蘑菇罐头品质优良,产品畅销国内外。 2005年,全省农垦推出10个优质果茶示范农场。福鼎秦屿农场建成500亩高标准避雨栽培葡萄生产基地,比传统技术提早成熟20天左右,产量增加,效益明显。永春天马柑橘场研究芦柑品种的提纯复壮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引种早熟芦柑新品种太田获得成功,为永春县调整芦柑产期起到示范作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