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福建省茶叶产值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1273
专题名称:
福建省茶叶产值情况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485.pdf
专题类型:
茶
专题描述
1995年,全省有98个国有农场种植茶叶,茶园面积9.11万亩,年产量4500吨,平均单产49.5公斤。每年出口量在1300~2000吨。生产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花茶五大类。安溪芦田茶场的铁观音,武夷山茶场的肉桂,福鼎翁江茶场的银豪,福安坦洋茶场的功夫红茶,松溪郑墩茶场的蒸青绿茶,诏安建设农场的八仙茶和福州农垦的明前茶等久负盛名,产品畅销国内外。1991年,省农业厅农垦局在福州市优山茶果场召开全省农垦系统茶叶生产现场会,根据会议精神,全省农垦系统1991—1995年,改造低产劣质茶园近5万亩,约占茶园总面积的50%。 1996年,茶叶生产结构进一步调整,重点加大名优茶开发力度。闽东北垦区的龙井茶加工规模进一步扩大,如松溪县郑墩茶场,浦城仙阳茶场、政和稻香茶场、邵武吴家塘农场和霞浦大京茶场都开始生产龙井茶。1999年,专业生产闽北乌龙茶的建瓯凤山茶场和樁江八一茶场被转让,退出农垦系统。2000年,安溪芦田茶场引进台湾乌龙27号、金萱翠玉、四季春等优良茶叶新品种,种植面积达250多亩。 2001年三明垦区进一步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产量。2002年,全省农垦进一步加强茶叶无公害栽培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使生产基地的面积逐年扩大。 2004—2005年,针对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在坦洋茶场、仙阳茶场等茶场实施省级丰收计划项目——“生物农药制剂的增效技术在茶叶上应用”。2005年,福安茶叶有限公司获全国农垦无公害茶叶农产品示范基地。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