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其他植物生物技术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1225
专题名称: 福建其他植物生物技术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326.pdf
专题类型: 植物

专题描述

2004年,福建农林大学开展的转基因农产品检测的基因芯片研制项目获得成功,建立了终止子及多种基因的PCR和MPCR检测技术和试剂盒,利用MPCR技术实现了靶标序列快速荧光标记。制备了转基因检测基因芯片,成功从转基因大豆、甘蔗和水稻中检测出启动子、终止子和目的基因,初步实现了转基因产品的高通量检测。 同年,福建省农业大学首次报道多胺对荔枝胚胎发育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消息,揭示出植物激素调对控荔枝胚胎发育的重要作用,发现了在荔枝败育胚珠中有高含量及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抑止物资——对羟基苯甲酸(P-HBA),建立了荔枝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技术平台,并利用该技术分离到荔枝胚胎的6个特异蛋白。 2005年,福建农林大学建立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提出QTL定位分析的新方法(联合定位法、QTL动态定位的策略和方法、基于最小二乘的多性状复合区间定位法),发展了基因型选择与表型选择相结合的数量性状标记辅助选择新方法。建立起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细条病抗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获得一批抗性得到改良的优良亲本近等基因系,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