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早熟桃育种研究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1199
专题名称: 福建早熟桃育种研究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312.pdf
专题类型: 水果

专题描述

2003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承担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短低温早熟桃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期间,组织开展早熟油桃夏梢控制、地膜覆盖、人工授粉,台湾脆桃不同结果枝类型的结果性能、留果量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等试验研究,总结出在多雨高湿南方早熟桃产区,加强以摘心为主的夏剪,进行地膜覆盖及人工授粉、疏叶转枝、果实套袋,可缓解果实发育与枝梢生长养分竞争矛盾;持续稳定土壤水肥供应状态,增强树冠内部光照强度,能有效提高坐果率,减轻二次生理落果与采前落果,控制大量裂果现象发生,改善果实外观与品质的经验。台湾脆桃在长度果枝类型上,以长果枝结果性能好,负载能力强,产量分布上占有绝对优势;在粗度果枝类型选择上,修剪时长果枝以保留0.4~0.7厘米较细、中等粗度类型为主,中、短果枝以保留中等以上粗度类型为主;在伸向果枝类型应用上,对生长健壮、发育充实的水平及斜上枝应多加保留结果。台湾脆桃不同留果量与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关系密切,随着留果量的增加,单株、单枝产量显著提高,但果个变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随着留果量的减少,果个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但单株、单枝产量显著降低。兼顾产量、品质,成年树目标单株产量、单果重分别以15公斤左右、80~100克为宜;单株留果量控制在150~200个之间,单枝适宜留果量短果枝为1个、中果枝1~2个、长果枝2~3个。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