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溪的传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0572
专题名称: 鳝溪的传说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097.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鳝溪,在鼓岭山麓的峡谷中,因传古时溪中有恶鳝作祟,故名。溪流在两峰相夹间激泻奔注,蜿折而下,形成落差。溪涧怪石嶙峋,低缓处溪面宽阔,瀑流湍急处则水声哗哗,数步之内,语不闻声。沿溪有不少奇岩幽洞,还有许多深渊碧潭,如观音潭、鳝鱼潭等,可游泳戏水。溪旁多处残壁断墙,是昔时水碓磨坊的遗址。相传汉初鳝鱼潭中有长达3丈的鳝鱼精,作祟害人,乡民不堪其苦。闽越王郢的第三子白马三郎决心为民除害,正月十五日偕部将柳元帅前往溪边,与巨鳝展开殊死搏斗,终于杀死巨鳝,自己也力竭捐躯,柳亦自杀殉职。乡民遂在鳝溪下游建广应庙祀之。每年正月十五乡间都要举行迎神仪式。唐代,三郎被奏封为龙骧侯,五代时封为弘润王,宋代封为冲广应王、孚佑王,并改建白马王庙,按宫殿式结构建筑。庙宇占地3000多平方米,今改为小学校舍,传说庙中原有鳝鱼头骨,后被外国人窃去,今仅留青石雕刻的鳝鱼头一颗。古时还尊白马三郎为“司雨之神”,历朝每逢大旱年头,地方官员往往到此祈雨。溪涧中的岩石上还留有宋代的祈雨题刻和明代平息水争的立约题刻。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