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金属币宋代铸钱简介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0161
专题名称: 福建省金属币宋代铸钱简介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62.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两宋时期铜铁钱兼用,铸钱种类繁多,每有新帝接位或更换年号,都铸新钱。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在建州(今建瓯)铸大铁钱,面文“太平通宝”。咸平二年(999年),朝廷委派铸钱官员在建州设“丰国监”,是宋代四大钱监之一。该年建州铸“咸平元宝”铜钱。景德元年(1004年)在福州铸“景德元宝”铜钱。庆历五年(1045年)在泉州铸“庆历重宝”铁钱。熙宁元年(1068年)在建州铸“熙宁元宝”和“熙宁重宝”铜钱。崇宁四年(1105年)铸“崇宁通宝”。大观元年(1107年)铸“大观通宝”,这两种铜钱都铸有宋徽宗亲笔写的瘦金体面文,世称为“御笔钱”。 政和元年(1111年)和二年,钱监铸夹锡钱,面文“政和通宝”,各地通用。绍兴元年(1131年)铸“绍兴通宝”铜钱。 宋元祐年间,泉州已发展为对外通商口岸,设市舶司。后随着对外贸易发展,大量铜钱被外商运往海外。据《宋会要》载:外国人喜爱中国铜钱,得钱分库贮藏,作为镇国之宝。加上各地盗铸严重,地方官府曾设卡严禁铜钱外流,朝廷命令沿海地区行使铁钱,停铸铜钱。 宋钱书体多种多样,篆、隶、楷、行、草兼备,一般都有二、三种书体,同一种钱,面、背文和大小相同,两种书体成对,称为“对钱”。宋朝铸钱的工艺水平较高,为其特色。宋钱的币值分别大小成为制度,有小平(1文)、折二(2文)、折三(3文)、折五(5文)、当十(10文)等多种,铜、铁、夹锡钱按官定比价参用,但价格时有浮动,很难维持其稳定。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福建省志·金融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上限不限,下限至1988年,以本省金融活动的主要客体、主体、服务方式、管理方法为纲,采取篇、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各篇同一层次的分类标准力求统一,特殊情况,酌设其他标准辅助。为突出重点和特色,它综合反映志书断限以内福建省货币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领导机关、科研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提供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将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积极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