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马坑铁矿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
唯一号: 130031020230000765
机构名称: 福建省龙岩马坑铁矿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39/001
起始页: 0126.pdf
地址: 永(安)梅(县)凹陷的中部,龙(岩)漳(平)复向斜内

机构描述

位于永(安)梅(县)凹陷的中部,龙(岩)漳(平)复向斜内。西侧为大洋花岗岩体,东南侧为莒舟花岗岩体。马坑铁矿区面积8平方公里。该区铁矿可分为地表矿体和深部矿体两个部分。 地表矿体:地表出露泥盆纪-下石炭统的石英砂岩及二叠系栖霞灰岩,由于花岗岩侵入形成各类矽卡岩的围岩蚀变。铁矿系矽卡岩风化形成,有矿体20个,呈透镜状、扁豆状受地形控制明显,断续分布在长约2公里的范围,出露在地表,褐铁矿平均品位37%,储量167万吨,已开采利用多年。 深部铁矿:主矿体1个,产于中石炭—下二叠统火山—碳酸盐组合与下石炭统火山—碎屑岩组合之间,产状与围岩一致,呈似层状分布,长达3300米,倾斜深大于1000米,是马坑铁矿的主体部分,其储量占全区总量的96%以上。因勘探阶段的不同又可分为东、中、西三个矿段,埋藏深度在地表以下390~700米左右。小矿体有158个,位于主矿体之上的中石炭-下二叠统石灰岩内,常与辉绿岩及矽卡岩密切共生,一般长50~100米,多呈透镜体状、扁豆状。深部矿体(包括主矿及小矿体)矿石为磁铁矿,全区平均品位38%左右,该区矿石属易选类型,经磁选后精矿含铁品位在60%以上,可制成人造富矿(球团矿或烧结矿)为开发利用本省铁矿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深部铁矿体还伴生有钼矿,铁矿体之上的辉绿岩中共生有钼矿,已圈出单独钼矿体200余个,为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

《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重点记述清宣统三年至1990年福建省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变化情况。由概述、专业内容共三章18节及有关图、表组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