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屏南牛场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唯一号: 130031020230000085
机构名称: 福建省屏南牛场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0078.pdf
起始时间: 1972年

机构描述

1972年建场,是本省唯一的肉牛场。该场位于屏南、古田、建瓯三县交界处,海拔840~1200米,年均气温13℃(-12.5~31℃)。 1972年,国家投资10万元,征用3万亩草山,新建800平方米牛舍,购买80头种牛,经过二年多艰苦的创业,牛群发展到近200头。由于冬季枯草期长(达150天),牛群无法在高山过冬,从根本上限制牛群的继续发展。尽管先后采用晒干草、青贮等办法,终因交通运输及多雾的天气等原因,无法解决冬草问题。70年代,牛场维持在200头牛的规模。 80年代初期,结合改良草山、种草养畜的要求,前后投入近百万资金,修建17公里的通场公路,开垦近万亩草山,播种大量黑麦草和三叶草种,并修建围栏。终因管理不当,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合理利用围栏设施,人工草地过牧现象严重,草地严重退化,载畜量达不到原设计要求;又因毒草和兽害的影响,牛群无法继续发展。牛肉市场价格低廉,肉牛生产无法收回成本,造成经营亏损。屏南牛场建场18年来,草地上松木不仅未遭破坏,反因放牧使草丛变短及大量牛粪的自然施肥作用,促进林木生长,幼林丛生。该场目前每年售木和生产松针粉,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为本省高海拔草山发展林牧结合,闯出一条新路子。 1990年,该场有职工21人,建筑面积6802平方米,其中牛舍3727平方米,存栏牛265头,品种有摩拉水牛、西门答尔、海福特、夏洛来的杂交牛及当地水牛。有人工草地近万亩。屏南牛场建场18年来,国家共投资160万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畜牧生产、饲料、兽药、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教育与合作交流、机构与队伍等章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福建省1991~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全貌,尤其对福建的畜牧产品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