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作物遗传育种改良研究所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唯一号: 130031020220000911
机构名称: 福建省作物遗传育种改良研究所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528.pdf
地址: 福建省
前置机构: 福建省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起始时间: 1982年

机构描述

(福建省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重点实验室) 成立于1982年,原名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2003年更为现名。下设5个研究室(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室,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室,麻类遗传育种和综合利用研究室,作物种质创新研究室,作物分子育种研究室),有20名研究和后勤工作人员,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4人。 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分子遗传与基因工程(QTL定位理论方法研究、标记辅助选择理论方法研究、水稻重要性状的QTL/基因定位研究、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应用研究等方面),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水稻生理生态遗传育种。该所加强基因定位、基因克隆等基础研究,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等现代育种技术与杂交、诱变等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在水稻和红麻育种中取得成绩。 2001—2005年,该所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2个,省级课题49个,总科研经费达1562.5万元。有28个杂交稻组合通过审定,其中国家级审定2个,省级审定26个;15个红麻品种通过认定,其中国家级认定7个,省级认定8个;20个水稻不育系通过鉴定。申请品种权保护17个,已授权14个;申请专利5项。发表论文192篇,其中SCI收录17篇,在国内一级刊物发表75篇;出版专著2本。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