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唯一号: 130031020220000905
机构名称: 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524.pdf
地址: 福建省
起始时间: 1996年10月

机构描述

1996年10月成立,该所是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植物基因工程与植物品种设计2个研究室,总面积1200平方米,拥有进口仪器设备约35万美元,国产仪器设备约160万元人民币;试验基地360亩,玻璃温室480平方米,联栋网室2376平方米,25亩规范化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基地,258平方米的基地工作用房。 主要研究任务和方向是:以“分子设计”为理念,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核心,全面开展水稻基因资源挖掘、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功能诠释、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及杂交稻育种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建立“水稻分子设计”的技术平台、材料平台、设施平台、信息平台,逐步达到以“分子设计改良水稻”的终极目标。同时,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30多项。 主要科研成果有:在转基因抗虫水稻培育方面的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内容世界领先。建立了包括功能基因研究、转基因水稻培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杂交稻选育、大田试验、生物安全评价等完整的水稻生物技术研究体系,储备了一批成熟的技术和材料。同时,已经成功选育出一批抗虫品系(组合),通过了中间试验、环境释放试验和生产性试验,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科丰6号及其杂交稻组合两优科丰6号被农业部列为首批受检的转基因水稻。两优科丰6号被农业部指定首批参加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区试结果位列小组第一。科丰6号、两优科丰6号、两优科丰6号已经申请品种保护。部分高抗虫、高产超级稻品种已经逐步完善,可满足大规模地在全国杂交稻生产区迅速推广。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