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唯一号: 130031020220000848
机构名称: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5/001
起始页: 0212.pdf
地址: 泉州泉港开发区内
起始时间: 1993年

机构描述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地处泉州泉港开发区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所在的湄州湾,水深港阔、不淤不冻,被专家誉为“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避风港。该厂于1993年全面建成投产,年加工原油能力为400万吨,主要产品为无铅汽油、轻柴油、煤油、商品液化气,主要销往福建、广东、江苏、浙江、海南等省,其中汽油还出口到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炼油厂区两旁绿树如荫,种满可吸附硫化氢的植物——夹竹桃。该公司从1996年开始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成立清洁生产审计领导小组,并制定配套的环保管理标准,建立并完善检查、考核制度。每年下达按月考核的环保指标,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各生产车间也相应制定分级控制指标,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同时使各岗位各司其职。为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公司进行入厂教育,加强对新入厂工人、大中专毕业生的环保教育,并邀请中石化总公司和省环科所的专家来厂讲授有关清洁生产的知识。 为从源头上降低排污量,该公司成立专门的监测室,采取实时监测,监测数据及时通知有关车间,使车间操作工能根据数据及时调整操作参数;开展污水处理中间过程的监控分析,对每一个工艺流程的主要控制指标采取跟班监测,使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在搞好污水监测的同时,还加大对环境大气、废气和噪声的监测力度,监测点位已覆盖所有的污染物排放口。 在清洁生产中,该公司不断强化环保技改工作,全面实施废水、废渣治理技术改造,做好废气治理技术储备;引进废水治理设备,完成厂区污水处理场技术改造;引进碱渣处理装置;实施节能降耗流程。 不少企业认为,投资搞环保只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但炼油公司却认为,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省炼油公司第一期投入1.6亿元建成含硫污水汽提、碱渣处理、硫黄回收、污油回收、污水处理场等环保设施;第二期又投入3832万元新建库区南污水处理场、重油催化CO燃烧、成立“海通环保公司”;三期投入6000多万元建成熄灭火炬系统,减少大气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后,公司水耗量、燃料油消耗量、燃料气消耗量相应降低,还可回收生产硫黄、塑料米。企业的效益并没有降低,反而一年比一年好,已累计实现利润48.48亿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2001-2005年间福建省的环保工作,记述了陆地环境质量、海域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保科研和学术活动、法制建设、环境管理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