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轮胎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唯一号: 130031020220000709
机构名称: 邵武轮胎厂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173.pdf
地址: 邵武市洒溪桥
前置机构: 福州翻胎厂
起始时间: 1954年3月

机构描述

邵武轮胎厂位于邵武市洒溪桥,厂区占地17.5万平方米,该厂生产“武夷”牌20多种规格的载重汽车轮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农用轮胎和摩托车轮胎等,还生产“水油法”再生胶,并设有翻新和修补各种规格汽车轮胎的生产线,是全国轮胎定点生产厂家之一。1987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荣誉称号。6.50—16、9.00—20轮胎、6.00—12—6PR农用轮胎、10.00—20-16PR载重轮胎、汽车翻新轮胎、再生胶等6种主要产品于1987~1990年先后被评为省优质产品。9.00—20、6.50—16轮胎为本省首家被评为国家B级的产品。 该厂的前身福州翻胎厂是1954年3月由上海私营胜利轮胎翻修厂迁到福州市琼东路创办起来的,归口福建省交通厅管辖。同年5月,私营泉州华南翻胎厂并入福州翻胎厂,成为本省第一家国营翻胎厂。当年,就翻新轮胎1666条。1955年1月,迁址到福州市工业路。 1958年6月,该厂生产出本省第一条“东方红”牌7.50—20汽车轮胎。翌年,改名为福州轮胎翻制厂。1960年8月,上海协丰、兴华两个再生胶厂迁闽并入,成为本省首家再生胶生产厂。同年,开始生产橡胶海绵座垫和汽车用橡胶配件。 该厂从1955年起率先向全国推广“顶翻新”的先进翻胎工艺。1961年,创造翻胎过热水充内压双面传热”硫化法,提高了翻胎质量,并向全国推广。1964年,牵头为交通部编写《轮胎翻修技术规范》,是我国翻胎工艺标准的第一个蓝本。从1965年起,该厂在全国翻胎质量评比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多次获得第一名。1968年9月,改名福建省轮胎翻制厂。 1969年8月,该厂迁到邵武县,改名邵武轮胎翻制厂。1972年,该厂参加全省工农12型和东方红20型两种拖拉机生产大会战。1975年,又参加全省“福建”牌FJ-130汽车生产大会战,负责生产配套轮胎和部件,为本省首次制造拖拉机和汽车作出了贡献。1981年5月,改用武夷商标。1981年9月,改名邵武轮胎厂。 1985年2月,企业下放,该厂改属邵武市经济委员会主管,归口化工系统。1986年8月,采用国内先进的“水油法”新工艺生产再生胶。1987年2月,该厂和福州市郊区第三粮油食品综合厂合资创办邵武轮胎厂福州分厂,主营翻胎业。1990年,该厂建成全省轮胎行业第一条国内先进的XY-4I’1730B型四辊压延机生产系统。 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职工960人,固定资产原值2415.3万元,净值1497.2万元。当年,生产各种轮胎外胎26.65万条、内胎22.58万条、再生胶4U0吨、翻新轮胎3.9万条,分别比1980年增长3.85倍、3.11倍、8.1倍和0.39倍。完成工业总产值1_05亿元,实现税利1220.4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5倍和1.49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