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硫酸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唯一号: 130031020220000699
机构名称: 福州硫酸厂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110.pdf
地址: 福州市东郊鼓山脚下
起始时间: 1958年3月

机构描述

福州硫酸厂位于福州市东郊鼓山脚下,距城区7公里.占地面积19.43万平方米。主要产品规模:年产4万吨工业硫酸,6万吨普钙和1万吨甲醛。硫酸是省内首家被评为部优的产品,并最早获得省标准局发给的、采用国际先进标准验收合格证书。普钙和甲醛,也均为首家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该厂的硫酸约有3/5用于本厂普钙生产,2/5供应省内各工业部门•是省内商品硫酸最大的生产厂家。1988年,省政府授予该厂省级先进企业称号。 1958年3月,开始筹建年产2万吨的接触法硫酸,以硫铁矿为原料,采用当时我国发明的“三文一器”水洗净化流程,并由其创始人上海硫酸厂总工程师孙师白设计、江南造船厂制造设备、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安装队安装。1959年11月25日投产,成为省内硫酸样板厂家,生产规模在较长时期居于领先地位。 1960年,开始筹建磷肥车间,当年先用土法生产普钙1741吨。1961年开始建设年产1万吨普钙生产线,采用稀酸矿粉法和半机械化的间歇生产。1963年,新上迥转干燥机,增加一台5R雷蒙磨.用双桨立式混合器代替间歇式单桨混合器.用化成皮带机代替小车化成,并新建2座熟化仓库,配置2吨行车等,把普钙年产能力扩大为3万吨。 1964年,硫酸车间达到设计能力.使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当年盈利12.9万元。翌年.生产硫酸2.02万吨,普钙2.91万吨.盈利72万元。1966年.普钙达到3.03万吨.盈利达74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厂生产受到严重破坏。1967年全厂停产,1968年11月才恢复生产。60年代末,进口的越南和摩洛哥磷矿中断.为适应使用国产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该厂相应改革工艺和设备,把二次配酸改为一次配酸并采用高温操作。1970年,普钙产量上升到3.59万吨,1974年,硫酸年产能力扩大到3万吨,并在沸腾炉内增加吸热器,把净化工段改为“文泡文”水洗流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厂经过企业整顿,向生产经营型转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79年,新建混化工段以及氟回收装置,普钙的综合生产能力扩大到6万吨.当年生产硫酸3.15万吨,普钙4.19万吨。1983年,硫酸车间开始进行年产4万吨的扩建改造,磷肥车间采用自行设计的国内普钙行业无先例的高压静电除尘器.使雷蒙磨回收粉尘达到排放标准。1984年,在沸腾炉内增设吸热器,炉外设汽包组成余热锅炉,并采用高效率低阻力的电除雾器代替第二文丘里洗涤器除雾,使每吨硫酸的电耗由120千瓦时,下降到89千瓦时,比国内先进水平还低耗11千瓦时。1987年3月,投资360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甲醛车间,当年生产27.5%的甲醛溶液2485吨。1988年,与省化工研究所合资,建成年产1万吨复混肥生产装置。 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职工727人,固定资产原值2133万元,净值1390.8万元。当年生产硫酸4.11万吨、普钙6.15万吨、复混肥1.15万吨、甲醛0.58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440.6万元,实现税利346.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硫酸和普钙产量,分别比1980年增长2.17倍、0.32倍和0.51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师白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