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磷肥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唯一号: 130031020220000693
机构名称: 福建省龙海磷肥厂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077.pdf
地址: 闽南“金三角”漳州市北郊
起始时间: 1964年

机构描述

龙海磷肥厂位于闽南“金三角”漳州市北郊,占地17万平方米,距鹰厦铁路线的郭坑火车站仅300米,并有铁路专用线直达厂区。主要产品为工业硫酸和普钙。1983年,工业硫酸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被评为化工部优质产品。1989年,该厂被命名为省级先进企业,199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计量先进企业。 该厂创建于1964年,初期建设规模为年产硫酸1万吨(2套土法块矿炉)、干法普钙2万吨,当年基建,当年部分投产。但由于土法上马,跑、冒、滴、漏严重,造成设备残缺不堪,操作环境恶劣,加上本省硫铁矿资源不足,块矿供应不上,2套块矿炉于1969年被迫停产报废。同年,由省投资65万元,重建一套年产8000吨硫酸车间,采用“沸腾培烧、二文一泡水洗、二次转化、二次吸收”的先进工艺。1970年,生产硫酸3532吨、普钙7311吨(实物量,下同)。1978年,硫酸产量达1.4万吨,普钙产量达4.08万吨。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给该厂带来了蓬勃生机,先后于1979年、1982年、1987年和1988年进行4次技改,总投资1984万元。到1990年,已拥有3套硫酸生产装置和一条“湿法”普钙生产线,达到年产硫酸8万吨、普钙1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硫酸4.3万吨、普钙11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磷肥生产企业。其中,1988年10月筹建,1990年8月竣工投产的4万吨硫酸新装置,采用“电除尘、电除雾、封闭稀酸洗、二转二吸”先进工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硫酸生产装置之一,且生产过程中无污水排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1992年4月,该厂建成年产3万吨料浆浓缩法磷酸一铵工程,成为全省首家高浓度复合肥生产厂。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17.1万元,净值2179.9万元。当年生产硫酸75万吨、普钙1.44万吨(折纯),分别比1980年增长1.9倍和1_53倍。此外,还生产混配肥2276吨(实物量)、磷铵2049吨(实物量)。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87.2万元,实现税利260.4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7倍和112.2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