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军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唯一号: 130031020220000607
机构名称: 第29军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137.pdf
行业类型: 军事机构
前置机构: 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
起始时间: 1949年2月
结束时间: 1950年10月16日

机构描述

第29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1949年2月在江苏如皋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归第10兵团建制。军长胡炳云,政治委员张藩(同年6月由黄火星继任),副军长段焕竞,参谋长梁灵光,政治部主任惠浴宇(同年6月由刘毓标继任)。辖步兵第85、第86、第87师和山炮团。各步兵师辖3个步兵团,全军步兵团番号依次为步兵第253~261团。全军3.2万人。 1949年7月3日,第29军开始离江苏苏州南下,沿上饶、崇安、建阳之线步行,于25日抵南平、尤溪地区集结。8月,参加福州战役。9月至10月,在解放了南日、湄洲岛和泉州等地后,参加漳厦金战役。之后,第29军主力在厦门岛集结整训,准备再战金门,同时担负海防守备任务。 军部位于厦门市区。军直山炮团、警卫营、通信营等共2000余人,于1950年9月改编为厦门要塞部队,归本军建制。据中央军委1950年10月16日电令,第29军军部撤销,司、政机关改编为铁道公安司令部,后勤部改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后勤分部,厦门要塞部队直归第10兵团建制。军部机构于12月14日由厦门出发北上离闽。 步兵第86师位厦门岛南半部,师部兼厦门警备司令部位市区。1950年12月7日,该师由厦门出发北上离闽,调归中央军委空军建制。 步兵第85师位厦门岛北半部(师部驻祥坫)。1950年11月改称福建军区步兵第85师,直属兵团兼军区建制。12月,师部率第254团并指挥第31军之第275团,担任晋江、同安海防任务;第255团及船管团留厦门归第31军第93师指挥;第253团赴第8军分区剿匪。1951年4月,第85师抽调干部、战士编组1个营,与第87师、第96师分别编组的2个营,合并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暂编第29团赴朝鲜参战。6月,第85师负责晋江安海至同安港地段海防,归第25军指挥。1952年6月,该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兵师,3个步兵团依次改编为水兵第1、2、3团,担任部分岛屿与海岸防御、海上巡逻、进剿海匪和护航护渔等任务。1954年12月,师直及水兵第2团调归华东军区海军建制;水兵第1、3团改直属福建军区建制,以后又合编为守备第27旅。 步兵第87师在泉州地区集结。1950年1月,所属3个团分赴第五(晋江)、七(永安)、八(龙岩)军分区剿匪。同年8月,该师实行地方化,师兼第七军分区,各团归所在军分区建制。同年11月,该师改称福建军区步兵第87师,直属兵团兼军区建制。1952年6月,该师奉命改编为公安第13师。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