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北地区游击武装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唯一号: 130031020220000595
机构名称: 闽东北地区游击武装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130.pdf
起始时间: 1947年4月

机构描述

1947年4月,在古田将闽东北地区的几支游击队和澄洋暴动的数十名骨干合编,成立闽浙赣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左丰美,辖2个支队300余人。其第2支队并转移到南(平)古(田)(建)瓯地区活动,并与南古瓯地区游击武装合编为南古瓯游击大队(120余人)。5月又将其第1支队派往闽东活动(6月编入闽东游击大队)。7月,中共闽东北地委在屏南组建闽东北游击大队(100余人),8月间因在古田凤埔铁场战斗失利,其番号撤销。 1948年5月,屏(南)古(田)(建)瓯地区的游击队与南古瓯游击大队整编为屏古瓯游击大队。在闽东北地区,尚有古田游击队。7月和11月,中共建瓯县委副书记、书记各领导建立了一支游击队。这两支游击队合称为建瓯游击队。9月,成立南(平)顺(昌)(建)瓯游击队,100余人枪。10月,成立南顺瓯工委游击支队,在南平大洋乡一带活动。 1949年2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将闽浙赣游击纵队改编为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的直属部队,随即北上江西。此时,在闽东北地区尚有建瓯游击队、南平游击队、屏古瓯游击大队、古田游击队、南顺瓯游击队、南顺瓯工委游击支队等几支游击队。4月初,南平游击队与建(瓯)松(溪)政(和)游击队合编为南平游击大队。5月,屏古瓯游击大队与古田游击队合编为闽浙赣游击纵队古田支队,下辖3个大队共600余人。 闽东北地区各县相继解放后,总数已达1500余人(③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40周年纪念会前各单位上报的实力数”。另,《简史草稿》称:闽东北地区(含闽东)有左丰美领导的游击队2000多人。)的上述各地游击大队、支队,大部分改编为县区地方武装和公安部队。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