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鹭江职业大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唯一号: 130031020220000380
机构名称: 厦门鹭江职业大学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466.pdf
地址: 厦门市蜂巢山麓
起始时间: 1981年10月

机构描述

厦门鹭江职业大学位于该市蜂巢山麓,1981年10月,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创办,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央教育部备案的本省第一所职业大学,是以1978年扩招的市办工业、财贸、水产、农业、外事、卫生、建筑、师专地理8个大专班为基础办起来的,肖枫任首任校长兼中共党委书记。学校坚持“面向特区、服务特区”的办学宗旨。当年开办实用英语等6个专业,招收新生240人。到1989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已先后投入1100万元基建费和1200多万元经常经费,共建成各种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3万平方米;另在湖里区建立分部,有各种配套建筑8900平方米。学校先后装备了建工、电子、机械等工科专业实验室和物理、电工等基础课实验室,以及语言实验室、微机室、英文打字室等,已拥有价值3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和10万余册图书、800种报刊。 学校以厦门经济特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比较灵活又相对稳定地设置专业,并设有特区与港台经济研究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建筑设计室、社会科学研究室等机构。1989年有学生961人,教职工2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7人,有高、中级职称的80名,形成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体,“专、兼、聘”三结合的师资队伍,还先后聘请10余名外籍英语、日语教师任教。 该校创办以来,坚持改革开拓,在办学思想、内容、方法方面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首先是突出职业性特点,初步建立自我调整专业设置的应变机制,坚持“外向型”原则,以专业设置的“转轨变型”或专业分流来主动适应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变化。 在课程安排和课时分配上,外语系英语专业在抓好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同时,增加“外贸英语”、“商业英语”、“英语函电”、“旅游英语”、“英语秘书知识”、“科技翻译知识”等应用型涉外课程。秘书专业由原来培养党政机关部门秘书,向主要培养“企业秘书”转化,增设涉外学科,强化外语教学,外语课已达到总课时数的35%。财会专业“分流”开设涉外会计专门化;经济管理专业“分流”开设外经管理专门化,都贯彻了面向“外向型”的原则。 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把传授职业技能放到突出地位。侧重课程的实践性和技艺性,重视实验室装备,现有仪器设备已能初步满足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开课要求。建工系、电子系所有按教学要求的实验项目,都可在校内完成;机械系实验项目大部分可在校内进行。微机室设备保证全校所有学生上机操作训练的需要。各专业还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支持,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尽可能与社会实践结合。英语专业旅游英语课在风景点进行模拟导游,经济类各专业结合不同时间教学内容,安排到基层单位专题调查,组织好毕业实习,并举行专题答辩,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在总课时占有相当比重;工科各专业实践教学时数约占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实习普遍受到重视,秘书专业实行早期实习、多次实习的办法,实习时间占总学时的六分之一以上,学生在三年中有三次实习,分别在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办公室中进行;外语专业注意捕捉社会实践机会,锻炼学生听说写能力。 学校重视争取社会力量参与联合办学,加强同国内高校联系协作,拓宽联合办学路子,并注意开展对外合作交流,1982年,与厦门海关联合办学,开办海关管理专业,培养三届毕业生,都在厦门海关工作。学校还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办电子精密机械本科班,和北京邮电学院合办通讯专门化,和厦门海山实业有限公司合办服装专业,和北京化工学院合办化学工程专业,和华东化工学院合办化工机械专门化,从(89)级机械专业开始分流,调整教学计划,三年级时送华东化工学院学习及实习。 学校还重视与国际及港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参与“中国一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由该校牵头的福建省网络,与加方三所高校网络结为交流对子,签定项目合作协议。几年来,美、英、日、苏、菲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教育界人士、学者多人先后莅校参观访问,与美国有关社区学院就加强双方的联系交流等方面,确定了合作意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还先后在该校设立一批奖教、奖学基金以支持特区人才培养。1984年,独资企业宏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率先捐赠专款,设立“鹭江大学蔡可秀奖学基金”,已评选7届,共有500余名优秀学生获奖;“王淑景王文斗奖学金基金会”、“李王景李庆森奖教奖学金基金会”也都提供该校一定奖励名额。厦门市“中安奖学金基金会”也提供50个名额奖励该校优秀学生,香港同胞韩先生也曾为该校提供购置图书专款。 该校从创办到1989年,共为厦门特区培养了2200多名急需人才。毕业生服务于特区“三资”企业的人数迅速增加,1984年的首届毕业生到“三资”企业服务的仅有10余人,1988年以后,每年被“三资”企业录用的毕业生数,已达当年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外语系头三届174名毕业生中,有8名被三资企业聘为副经理,16名被7家外资银行聘用,14名被选为市政府等组织的考察团译员先后出访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国家,2名被单位选为派驻日本和香港的代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