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学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唯一号: 130031020220000373
机构名称: 福建农学院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392.pdf
地址: 福州西郊
前置机构: 私立福建协
起始时间: 1936年

机构描述

福建农学院的前身是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和福建省立农学院。现校址在福州西郊。 私立福建协和学院于民国25年(1936年)创办农学、农业经济学两个系,民国29年,增设园艺学系并成立农科,民国31年改为农学院,同时协和学院设文、理、农3院,成为协和大学。协和大学农学院设农艺、园艺、农业经济3系,校址设在福州市魁岐乡。抗日战争时,迁到邵武县,抗战胜利后迁回原址。 福建省立农学院创办于民国29年(1940年),设农艺、园艺、森林、植物病虫害、农化土壤、畜牧兽医、农业经济7个系,校址先在永安县,抗战胜利后迁到福州市。 1951年6月,福建省立农学院并入厦门大学,改为厦门大学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市。同年4月,人民政府接管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福州大学,协和大学农学院更名为福州大学农学院,仍在原址办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农学院和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建立了福建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魁岐协和大学原址,设农学、园艺、森林3个系,共有教职工19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在校学生391人。 1958年,该校林学系分出,单独设立了福建林学院。同年,福建农学院又创建了漳州分院。1960年,漳州分院划归龙溪地委领导并更名为漳州农学院。1962年,该院撤销并入福建农学院。1958年,福建农学院校址迁到福州市郊梅峰,占地1100亩,发展到6个系、13个专业。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1965年,福建农学院已有在校学生1308人,专任教师327人,其中正副教授18人、讲师65人。仪器设备总值15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17万册,办有农场、园林场、畜牧场、农业机械厂、养蜂场等。还在全省建立10余个教学、科研点。农学系培育出深受农民欢迎的稻种“梅峰3号”,园艺系培育出弛名中外的包菜良种“福农3号”和花椰菜良种“福农7号”,仙游县龙华基点推广“甘蔗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文化大革命”中,福建农学院于1969年被撤销,干部教师下放劳动,图书仪器大部破坏散失,校园被占用。 1972年,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合并复办,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校总部设在南平市西芹福建林学院原址,分部设在三明市和沙县两地。1977年,撤销福建农林大学,恢复福建农学院,在三明市荆东和沙县洋坊两地办学。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福建农学院得到恢复和发展,恢复7个专业,增办6个专业。1977年起,招收4年制本科生。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有7个专业点,5个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经国务院批准,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昆虫学两个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指导教师分别是著名甘蔗专家周可涌教授和著名昆虫学家赵修复教授。该院于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79年,福建省委批准该校在福州金山新址重建,校园占地180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1986年,全院迁回福州市现校址。 该校现设8个系13个专业,受省农业银行、省委组织部等单位委托,在农业经济系开设经济管理和农村金融两个干部专修科(2年制),1983年开始招生。该校的作物栽培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昆虫学3个学科为省重点学科。 1989年,在校学生3071人,其中本科学生2272人、专科生459人、研究生34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232人、预科生74人。教师903人,其中正副教授174人、讲师或相当于讲师职称的335人。 近年来,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已建立拥有先进仪器设备的中心实验室,并建立电教中心、计算中心以及各学科的78个实验室。学校图书馆藏书40万册,另有期刊2000多种,其中外文期刊400多种。情报资料室与近1000个单位建立情报资料交流关系,与国外的100多所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进行文献交流。 该校设有甘蔗综合研究所、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作物病虫生物防治研究所、亚热带果树研究所、植物病毒研究室、食用菌研究站等15个科研机构,有专职科研人员105人。受农牧渔业部的委托,建有全国甘蔗良种引种站。校内的实习场地有农场、园艺场、牧场、兽医院、养蜂场、农机厂、水产队等。该校直接参加科研的有400多人,40年来,共开展300多项研究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果的有200多项。其中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和福建省科学大会奖27项,获1979年福建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0项,获农业部1979年技术改进一等奖2项。1980年,获省科技成果奖4项,有3个协作项目分别获农牧渔业部颁发的技术改进一、二等奖。1981年,1个协作项目获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农机部重大科技成果奖、省科技成果奖、省推广科技成果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各1项。1982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4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项。2个协作项目分别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及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83年,获省高校科技成果奖7项。这些成果中,已有48项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其中以水稻、甘蔗、黄麻、蔬菜、水果、病虫防治等16项应用科学,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学院拥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教授和一批后起之秀。名誉院长李来荣在获得美国博士学位后在暂居新西兰期间,为该国解决了大面积油桐不结果等难题,被英国皇家学会聘为正式会员。他在学院执教期间,针对中国南方山地多耕地少特点,发表《南方果树上山》和《关于红壤丘陵山地的利用》等论著,提出三项果树上山重要措施,为发展我国南方果树生产作出重大贡献。赵修复教授先后发现昆虫新种80多种。并在《茧蜂科分类的研究》中对中国茧蜂作了系统的整理分类,为国际柄腹茧蜂分类填补了空白,为中国利用这一类群寄生蜂开展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作出重大贡献。他的(中国棍腹蜻蜓分类的研究》,时过30多年,仍被各国同行认为是研究亚洲蜻蜓的“金钥匙”。由于他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周可涌教授从事甘蔗等作物栽培育种的教学、科研40多年,先后提出甘蔗栽培育种等技术措施20多项,育成一批优良蔗种,发表《甘蔗栽培学》等专著。他30多年坚持在仙游蔗区指导生产进行研究,50年代,研究推广“甘蔗三角条播密植”;60年代,推广“宿根蔗丰产栽培技术”;70年代,推广“甘蔗育苗移栽”;80年代,推广“蔗区光能利用”等先进技术;使仙游县保持甘蔗单产全国首位,为中国甘蔗生产作出重要贡献。卢浩然教授40多年从事黄麻育种研究,他引进推广黄麻良种,评选地方良种,先后选育“梅峰4号”、“闽麻5号”和“黄麻179”等全国优良品种,在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对中国麻作事业作出贡献。应振举教授从事中国野生牧草的驯化研究,育出一些优良草种,其中牛鞭草已被列为世界牧草良种。陈振光副教授第一次成功地培养出柑桔花粉单倍体植株,取得木本果树花粉植株诱导的重大突破,为果树单倍体育种和遗传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龚一飞副教授对养蜂学有较深研究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在他指导下,首次获得中华蜜蜂人工授精成功。他编写的《养蜂学》等论著,反映了国内养蜂的先进水平,广受读者欢迎。 该院近年来,先后邀请了30多位国内外专家、教授到院讲学或作学术报告;同时也派出教授、讲师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菲律宾、泰国等地考察、交流。全院有800人次参加全国和省的各种学术会议,提出了100多篇质量较好的学术论文。 该院不断挖掘潜力,在校内外举办各种类型技术短训班。为各省培训农科技人员和领导骨干。1982年,试办农民自费上大学的进修班。1983年,试招学制1年的果茶专业农民自费生。 该院长期坚持在校外农村办基点,实行教学、科研、推广(生产)三结合。1953年,与福州市郊郑依姆合作社签订技术合同,建立第一个农村基点。以后相继建立了仙游龙华、漳州林下、莆田漏头、南靖南坑、晋江古厝、三明荆东、建阳黄坝洲等7个固定基点和30多个临时单项的基点。仙游基点30多年来,开展科研与推广,使仙游县获得大面积蔗粮双丰收,实现万亩吨糖吨粮。莆田基点20多年来,师生与群众结合,培育推广了黄麻及水稻优良品种。 该院编辑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福建农学院学报》,1985年起,由国际书店向国外发行。该院还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委托的《国外农学——甘蔗》、《国外农学——土壤肥料》两种全国性科技情报刊物;并受省科委委托主编《武夷科学》。此外,还定期编印《科学实验简报》、《译丛》、《年报》、《科技资料汇编》等内部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福建农学院共为国家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1万多人,他们的足迹遍及海南岛和西藏高原,大都成为各地农业生产、教育、科研部门的骨干。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