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77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D630.3
页数: 8
页码: 145-152
摘要: 本文介绍了省级人事机构,包括省人事厅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以及省人事厅直属事业单位。
关键词: 福建省 机构

内容

一、省级机构
  (一)行政机构
  1998年,省人事厅内设办公室、综合处、考试录用处、考核任免处、培训教育处、工资福利处、保险退休处、流动调配处、专家处、职称处、军官转业安置处、引进海外智力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委)。另设置派驻监察室,履行行政监察职责。
  2000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批准省人事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省人事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专家工作处(福建省博士后工作管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公务员管理处(福建省国家公务员测评办公室)、考核奖惩培训处、流动调配处(福建省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工资福利与退(离)休处、军官转业安置处(福建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引进海外智力办公室
  (挂“福建省外国专家局”牌子)、人事处(机关党委)11个职能处(室)。派驻的纪检组与监察室合署办公。
  省人事厅机关行政编制为50名。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4名、纪检组长(副厅级)1名;处级领导职数23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其中正处级12名、副处级11名;机关工勤人员核定事业编制8名。省博士后工作管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省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省国家公务员测评办公室挂靠省人事厅,核定机关事业编制12名。9月,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省人事厅纪检组、监察室行政编制核定为4名,处级领导职数为2名,其中,纪检组副组长兼监察室主任1名,监察室副主任1名。12月,省委编办重新核定省人事厅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7名(含司机编制)。
  2004年1月14日,省委编办和省人事厅机构分开设置。至2005年底,省人事厅内设14个行政处室、16个直属单位。其行政处室为:办公室、政策法规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专家工作处、公务员管理处、考核奖惩培训处、流动调配处、工资福利与退(离)休处、军官转业安置处、引进海外智力办公室(加挂“福建省外国专家局”牌子)、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委、监察室。
  2005年5月,划人省委编办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人员编制2名。至2005年底,因加强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及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需要,省人事厅机关行政编制增至65名,工作人员共89名。其中,厅级6名,办公室8名,政策法规处4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5名,专家工作处(省博士后工作管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4名,公务员管理处(省国家公务员测评办公室)6名,考核奖惩培训处5名,流动调配处7名,工资福利与退
  (离)休处6名,军官转业安置处(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6名,引进海外智力办公室(省外国专家局)5名,人事争议仲裁处4名,人事处(含老干科)7名,机关党委1名,监察室3名,工勤人员12名。厅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7名。直属单位详见本节一(二)目。
  附:稽查特派员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稽查特派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并正式施行。《条例》指出:稽查特派员由国务院派出,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行使监督权力;稽查特派员成员由部级、副部级国家工作人员担任;其工作情况直接向国务院汇报。
  1998年5月—2000年9月,根据中央企业工委和人事部的部署,省委组织部、人事厅、经贸委联合开展国有大中型企业稽查特派员试点工作,以省人事厅为主,试点办公室设在省人事厅,下设4个办事处,主要任务是对全省10个国有大中型企业财务状况开展稽查。每个稽查特派员配助理4人,负责5个企业的稽查工作。稽查员不参与、不干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职责是通过财务稽查,发现问题,防止国有资产的贬值和流失,并以财务分析为基础,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作出评价。
  (二)事业单位省人事厅直属事业单位有:
  省军队转业干部接待站 1982年3月成立,核定事业编制10名,行政编制3名。实行企业化管理。至2005年不变。
  省人事干部学校 前身为1983年12月成立的福建省人事干部培训班。1985年1月,更名为福建省人事干部学校。2001年2月,内设5个科室。2004年8月,加挂“福建省公务员培训中心”牌子,实有编制14名,至2005年不变。
  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前身为1984年6月以省人才交流引进办公室为基础成立的福建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1986年3月,省政府同意省人事局内设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对外保留牌子,原承担的工作任务属于国外部分的归并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属于国内部分的归并省人事局干部调配处。所属的人才研究所亦归省人事局领导。事业编制15名归省人事局统一使用。至2005年不变。
  省人才研究所 1985年1月成立。2000年12月,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内设3个科室,核定事业编制10名。2005年6月,省人事厅党组决定:不再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恢复为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省人事厅人事信息中心 前身为1985年1月省人事局新增的下属机构人才数据库。2000年8月,更名为福建省人事厅人事信息中心,事业编制15名,其中,管理人员3名,专业技术人员10名,工勤人员2名。经费由省财政实行定额或定项补助,机构规格相当副处级,配备领导职数正职1名(副处级),副职1名(正科级)。2001年2月,省人事厅党组明确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省人事管理软件及其他软件的推广、培训和管理,承担统计、预测等为机关和社会服务的具体工作。内设3个科,至2005年不变。
  省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 1986年10月成立。核定事业编制35名。至2005年不变。省退休干部咨询服务中心1988年1月成立,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不定机构级别,不列编制。至2005年不变。
  省人事考试中心 1990年3月成立,核定事业编制5名。2000年5月增加事业编制10名。增编后事业编制计20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名,专业技术人员16名,工勤人员2名,经费自给,至2005年不变。
  省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 2002年11月,由省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更名为省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配备正、副处级领导各1名。至2005年不变。
  省专家服务中心 1992年3月成立,核定事业编制20人,实行企业化管理,至2005年不变。
  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1992年5月人事部批复成立。1995年1月确定为隶属省人事局的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5名,经费实行差额补助,至2005年不变。
  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管理中心 1995年12月成立,核定人员编制6名,经费实行差额拨款。经过2年,自收自支。1999年10月,明确经费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核定收支,实行定额或定项补助。至2005年不变。
  省三峡库区移民海沧培训中心 1997年12月30日成立。2005年核定编制20名,正、副处级干部各1名。
  省人才智力开发总公司 1998年撤销。
  省冠豸山干部培训休养中心 1998年1月成立,配备副处级职数1名,至2005年不变。
  省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中心 1999年3月成立,核定事业编制6名。至2005年不变。
  机关事业保检局 2000年,职能和机构划转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省国际人才交流中心 2001年8月成立,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名,专业技术人员4名,正、副处级领导各1名,经费由财政定额补助,至2005年不变。
  (五)社团机构
  省人才研究会 成立于1984年12月。业务主管部门为省科协。1984年12月,召开第一届理事会,高胡担任理事长。1990年,召开第二届理事会,高胡连任理事长。1996年,召开第三届理事会,林国清任理事长。主要业务范围是: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编辑岀版、学术交流。
  省干部学校系统教育研究会 成立于1988年8月。2000年,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其中,名誉理事长、理事长各1人,副理事长6人,秘书长1人,常务理事长11人。陈芝如担任名誉理事长,理事长由林传德担任。2004年11月,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其中名誉理事长、理事长各1人,副理事长6人,秘书长1人,常务理事13人。会员单位代表73人。名誉理事长南吴钦霖担任,理事长由唐华苏担任。
  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 成立于1992年。2004年9月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由王建双担任名誉会长,陆志华担任会长,省政府、省委组织部、人事厅、科技厅、教育厅、外事办各有1名副厅级干部任副会长,协会理事单位代表64人,会员单位近120个。理事单位由省直各厅局相关业务部门及一些在国际人才交流领域贡献较大或在福建省经济建设方面较有影响的企事业单位组成;会员单位由福建省专门从事或热心于国际人才交流活动的部门、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专家学者组成。
  省专家联谊会 成立于1994年2月。1998年5月,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出新一届理事会,由34名理事组成,其中常务理事23人。会长谢联辉,会员300人。2003年12月,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出新一届理事会,由58名理事组成,其中常务理事32人。会长谢联辉,会员300人。
  省人才交流协会 成立于2000年5月。骆烟良任会长,有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16家单位理事。
  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会 成立于2003年12月。2004年1月,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与会的单位会员68个,个人会员22人。选举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丛远东担任理事长。2005年3月,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根据人事变动,调整部分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二、设区市级机构
  (一)福州市人事局
  1998—2001年承袭1997年机构设置。2002年机构改革,内设办公室(监察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公务员管理处(市国家公务员测评办公室)、调配处(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工资福利与退(离)休处、军官转业安置处(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才引进处(市外国专家局)。2003年4月,设立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市人事局,对内称人事争议仲裁处。至2005年不变。
  直属事业单位有:福州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福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福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福州市干部培训中心。
  2004年12月,福州市干部培训中心更名为福州市人事考试中心。
  2005年12月,福州市人事局系统有干部275名,其中市人事局85名。
  (二)厦门市人事局
  1998—2001年承袭1997年机构设置。2002年机构改革,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务员管理处、人才开发处、培训与军转处(市军官转业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事业改革处、工资福利退休处、引进海外智力办公室(厦门市外国专家局)、机关党委、派驻纪检组和监察室,至2005年不变。
  挂靠单位: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管理办公室、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
  直属事业单位: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厦门市人事考试测评中心、厦门市军队转业干部服务中心、厦门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厦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
  2005年,厦门市人事系统有干部153名。
  (三)漳州市人事局
  1998—2001年承袭1997年机构设置。2002年机构改革,内设办公室、综合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公务员管理科、调配科、工资福利与退休科、引智与专家工作科、考核奖惩培训科、仲裁科、审核审批科、机关党委、派驻市机关纪检和监察室,至2005年不变。
  直属事业单位:漳州市人才交流中心(漳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漳州市人事考试中心(漳州市人事局干部档案管理室)、漳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管理中心(漳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管理办公室)、漳州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中心、漳州市军转接待站。
  2005年,漳州市人事系统有干部165名。
  (四)泉州市人事局
  1998—2001年承袭1997年机构设置。2002年机构改革,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科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工资福利与退离休科、公务员管理科、考核奖惩培训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专家工作科、流动开发科。至2005年不变。
  直属事业单位:泉州市人事考试中心、泉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管理中心、泉州市军队转业军官(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泉州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2002年更名为泉州市人才智力开发服务中心)。
  2005年,泉州市人事系统有干部284名。
  (五)三明市人事局
  1998—2001年机构承袭1997年机构设置。2002年机构改革,内设办公室、专家引智科(挂“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市引进海外智力办公室”牌子)、公务员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流动调配科(加挂“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牌子)、工资福利与退休科、机关党委、派驻的纪检组与监察室(合署办公),至2005年不变。
  直属事业单位:三明市人才服务中心、三明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管理中心。
  2005年,三明市人事系统有干部175名,其中市人事局33名。
  (六)莆田市人事局
  1998—2001年承袭1997年机构设置。2002年机构改革,内设办公室、综合规划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公务员管理科、考核奖惩培训科、流动调配科(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工资福利与退休科、军官转业安置科(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引进海外智力科〔市引进国(境)外智力办公室、专家办〕。至2005年不变。
  直属事业单位:莆田市人才中心、莆田市继续教育中心、莆田市工考中心(莆田市人事考试中心)、莆田市档案室、莆田市计算站。
  2005年,莆田市人事系统有干部185名。
  (七)南平市人事局
  1998—2001年承袭1997年机构设置。2002年机构改革,内设办公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专家工作科(市引进海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务员管理科、考核奖惩培训科、流动调配科(市人才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资福利科。挂靠单位:市退休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市人才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2004年4月增设人事争议仲裁科,与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至2005年不变。
  直属事业单位:南平市人才服务中心、南平市人才测评考试中心、南平市军转培训中心(南平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南平市人才计算站、南平市干部档案室、南平市人才市场(闽北农村人才市场)。
  2005年,南平市人事系统干部有151名,其中市人事局33名。
  (八)龙岩市人事局
  1998—2001年承袭1997年机构设置。2002年机构改革,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公务员管理科、流动调配科(与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与市引进海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工资福利科、退休干部管理科,增设派驻市人事局的纪检组和监察室。2003年4月,设立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市人事局,对外加挂“龙岩市人事局考试中心”牌子。至2005年不变。
  直属事业单位:龙岩市人才服务中心、龙岩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管理中心、龙岩市军转接待站。2003年4月,龙岩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管理中心对外加挂“龙岩市人事考试中心”牌子。
  2005年,龙岩市人事系统干部有165名,其中市人事局35名。
  (九)宁德市人事局
  1998年,名为宁德地区人事局,承袭1997年机构设置。2000年11月,宁德地区撤地设市,改称宁德市人事局。2002年机构改革,内设办公室、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引进海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公务员管理科、考核奖惩培训科、调配科、工资福利计划科、退休干部管理科。2003年11月,市人事争议仲栽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市人事局。至2005年不变。
  直属事业单位:宁德市人才服务中心、宁德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宁德市人才服务工程合署办公)、宁德市军队干部培训中也、宁德市人事考试中心、宁德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管理中心(与宁德市人事考试工程合署办公)。2004年10月,设立宁德市人事信息中心,宁德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管理中心改为单独设置。2005年11月,成立宁德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中心。
  2005年,宁德市人事系统有干部197名,其中市人事局33名。
  三、县(市)区级机构
  1998年,县(市、区)人事局一般设有办公室及职称、工资、退休、考录、教育等机构。2000年11月,撤销宁德地区,设立省辖市宁德市,原宁德市人事局改为蕉城区人事局。2002年,撤销莆田县,成立荔城区人事局、秀屿区人事局。2003年,厦门市思明区、开元区、鼓浪屿区合并为思明区,成立思明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撤销杏林区,分别并入集美区和海沧区,原海沧区管理委员会人事劳动局更名为海沧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安县改县设区,更名为同安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同安县划出一部分行政区域设立翔安区,新设翔安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至2005年不变。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1998-2005年福建省人事人才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记述“九五”、“十五”期间全省人事部门在推进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包括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军转干部安置制度改革,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创造良好用人环境,培养、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主要做法。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