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五”规划纲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771
颗粒名称: 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五”规划纲要
分类号: G726.88
页数: 3
页码: 133-13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十五”期间制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纲要。该规划旨在推进继续教育法制化建设,加大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扩大继续教育的受益面,开展高、中级继续教育研修示范活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同时,该规划还提出了主要措施,包括加大继续教育宣传力度,加大《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执行力度,探索继续教育的体制创新,加强基地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以及加强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等。
关键词: 福建省 专业技术人员 规划纲要

内容

2001年,省人事厅编制《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五”规划纲要(2001—2005年)》。
  (一)主要目标
  1.推进继续教育法制化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健全完善与《条例》相配套的督导制度、执法责任制、证书登记制度、统计制度、奖惩制度、评估制度、继续教育与使用挂钩制度。
  2.加大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全省以40岁以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30岁以下的中级专业技术骨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对象,根据不同层次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特点,结合跨世纪人才培养规划,开展以博士后工作站、高级研修示范班为主要形式的高层次继续教育活动,培育造就一大批追踪现代科技前沿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加紧培养急需的紧缺人才,特别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环保等紧缺专业人才。
  3.扩大继续教育的受益面
  围绕“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开展形式多样又行之有效的继续教育活动。继续推广“读书研讨”“读书考试”和刊授等方法,加大对各类知识的更新力度。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WTO知识、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力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必修课学习,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继续教育的科技效益、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向全省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课程,解决山区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构建终身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十五”期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面不少于80%。到2005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面达到90%以上。
  4.开展高、中级继续教育研修示范活动
  “十五”期间,组织举办150期高级研修班,强化示范和福射作用。
  5.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十五”期间,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引导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继续教育的工作,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6.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组织实施国内外合作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密切与国内外继续教育机构、团体的联系,探索利用国内外继续教育资源培养急需人才的路子。参与继续教育的国内、国际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动态,学习借鉴有益经验,拓展渠道,举办闻
  (境)外培训考察活动,增进双边或多边交流和合作。
  (二)主要措施
  1.加大继续教育宣传力度
  突出宣传继续教育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的典型事例,提高全社会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加大《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执行力度
  严格执行《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有关规定,保证专业技术人员接受教育的时间和接受继续教育期间依法享受工资福利待遇。从2003年起,全省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学时作为聘任、续聘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和取得执业资格再次注册的必备条件。
  3.探索继续教育的体制创新
  加快继续教育体制的创新,形成国家、单位、个人、外资等多元参与的新格局。提高继续教育的社会化程序,逐步培育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引导继续教育各主体要素进入市场,通过市场交换培训的供求信息,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放培训市场。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向继续教育投资,按照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开拓继续教育的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继续教育中。4.加强基地建设
  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等现有继续教育基地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省、设区的市、县(区)三级培训基地网络,发挥基地在人才培养、新知识传播及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基地建设坚持面向市场,引入市场机制,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逐步完善基地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按需办学、按需施教,充分挖掘基地的培训潜力。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办学质量。拓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教育服务的渠道,促进开展“产、学、研”有机结合。
  5.推进教学改革
  加强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继续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培训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向以及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编制科目指南和教材,确定继续教育导向性培训内容。
  6.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
  争取同级财政部门对继续教育经费的支持,多方筹集继续教育经费,改革继续教育费用承担方式,实行国家、用人单位和接受继续教育者共同合理负担。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财力和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将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7.加强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十五”期间,对继续教育管理的人员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求实创新的继续教育管理队伍。
  8.总结推广继续教育先进经验
  加强继续教育理论研究,增进继续教育信息交流。各级人事部门经常检查各地、各部门继续教育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指导和推动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1998-2005年福建省人事人才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记述“九五”、“十五”期间全省人事部门在推进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包括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军转干部安置制度改革,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创造良好用人环境,培养、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主要做法。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