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706
颗粒名称: 四、服务
分类号: G316
页数: 4
页码: 59-62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留学人员服务、资助和表彰等方面的工作。福建省为来闽工作的留学人员提供身份认定、统一派遣、工作推荐、落户安置等服务,并建立了留学人才库和项目成果库。同时,福建省还开展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择优资助活动,对留学人员进行经费资助。此外,福建省还表彰了在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留学人员,并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对优秀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进行奖励。
关键词: 留学人员 特殊津贴 福建省

内容

(一)跟踪服务
  1998年,省人事厅发出::《关于对来闽工作的留学人员实行身份认定和统一派遣的通知》,明确省人事厅是福建省综合管理出国留学人员来闽工作的机构,所属的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负责为回国留学人员在政策咨询、工作推荐、落户安置、家属安排、纠纷争议以及再次出国等方面提供工作服务。对来闽工作的留学人员实行身份认定和统一派遣,经身份认定后,留学回国人员可持“出国留学人员来闽工作证”办理派遣等有关手续,纳入省内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并享受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同等学力或学位人员的相关待遇。经身份认定并已明确用人单位的留学人员由省人事厅负责派遣,开具工作通知书,用人单位凭“留学回国人员来闽工作通知书”及时办理各项接收手续。从是年起,省人事厅每年为留学回国人员办理身份认定100人次以上,分别发放“留学回国人员来闽工作通知书”、“留学回国人员来闽工作证”100份以上。为加强与海外留学人员的联系,省人事厅建立留学人才库和项目成果库。留学人才库经多次征集完善,有近千名中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人库登记,1200多个留学人员项目经遴选充实项目成果库。
  2003年,福州市针对江阴开发区、东南汽车城二期工程、长乐“百亿纺织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适当调整人才储备的专业,增加钢铁冶金、汽车制造、纺织工业人才的储备,发挥项目带动人才、人才促进项目的作用。建立福州人才储备中心招聘网,与全国各地高等院校联网,宣传人才优惠政策与人才创业环境,并实行网上招聘,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加强储备中心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为企业选人用人和人才择业构筑平台。“十五”期间,全省各单位落实高层次人才具体跟踪服务工作,专人、专岗、专线跟踪服务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项目合作事项,帮助落实人才优惠政策等问题。
  (二)提供资助
  1998年,在非教育系统开展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择优资助活动。对来闽工作、创业的留学人员从事重点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技术改造、课题研究及学术技术交流等进行经费资助。按照国家人事部的要求组织申报,严格遴选项目,并向国家人事部申报。是年,省农科院博士刘波被国家人事部确定为重点资助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其所主持的“BtA高效生物杀虫剂的研制”研究项目获得资助金额10万元。
  1999一2004年,有12个项目获得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获得资助金额41.5万元;福建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获得国家人事部小额资助金额19万元。
  截至2005年,厦门市为留学人员创建创业园投入资金2亿多元,分两期建设,已建成拥有研发中试、生产加工、商贸服务和生活配套功能的多幢写字楼和孵化厂房,总建设面积达8.8万平方米。
  (三)表彰和特殊津贴
  1.表彰
  1998年,获国家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福建省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有:何喜冠(省技术监督情报所)、梁一池(福建林学院)、林思祖(福建杉木研究中心)、苏文瑞(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唐电(福州大学)、郑金贵(福建农业大学)、李建平(福建师范大学)。
  1999年起,国家人事部开展“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推荐表彰活动。福州大学魏可镁获表彰。2002年,福建省光学技术研究所赖爱光获表彰。之后,推荐评选工作暂停。
  2003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在北京举行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表彰大会。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获中组部、国家人事部等六部门联合授予的“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厦门大学郑兰荪、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卢灿忠、福州大学付贤智、福建师范大学黄汉升、省疾控中心严延生、省微生物研究所郑卫、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孙大海7人获“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4年2月,省人事厅牵头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科技厅联合组团参加由中央宣传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主办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并获优秀组织奖。
  2.特殊津贴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的通知》,决定每年选拔3000名左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时将一次性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标准由5000元提高到1万元。
  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改革和完善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的意见》,明确全国特殊津贴入选的选拔要求,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4000名,每人一次性发给政府特殊津贴2万元。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单位推荐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在拟推荐入选产生后,进行公示并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再上报国家人事部审批。
  截至2005年.全省有2161名新增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四)组织交流活动
  1998—2000年,未组织交流活动。
  2001年,省人事厅与省委组织部共同组织一场海外博士来闽交流访问活动。此次的访问团以香港中文大学黄捷教授为团长、美国凯思西储大学林威教授为副团长,一行16人。访问团在闽期间举办了17场学术报告会,有30多名在榕博士与访问团成员进行了交流。
  2002年,省人事厅组织回国留学生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展“吸引与使用海外人才和出国留学人才”专题调研。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人事部联合主办“中国留学人员(福建)创业论坛”和“中国留学人员(福建)创业项目竞赛”活动,探索以项目吸引海外人才来闽创业的新思路,通过互联网向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广泛征集创业项目和技术成果,将优秀项目和成果向企业和用人单位推荐。有500多名海内外留学人员报名参赛,提交参赛项目100多项。“创业论坛”以“福建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为主题,邀请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开发计划中心亚太地区首席科学家陈以龙博士与福建汽车工业集团进行洽谈交流,为福建省汽车工业发展建言献策,并达成合作意向。留学人员陈以旺博士、骆奇博士和黄晓阳博士作了主题报告。9月,省人事厅、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和厦门市人事局联合举办“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人才智力展区”系列活动,来自美国的博士侯洪涛、黄晓阳、李锦诚、郑敏,来自印尼的博士王澎以及留美回国的博士陈以旺等对各自的项目进行推介。
  2003年6月,组织举办“第二届中国留学人员(福建)创业论坛”,以“新世纪·福建环境保护和卫生防疫”为主题,中科院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预防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毅教授,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陈健博士,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波博士,福建丰泉环保集团副总工程师黄家瑶等发表主题演讲,部分企业负责人、留学人员、专家学者150人进行主题研讨。
  2004年12月,省人事厅、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共同主办“第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泛珠三角主题展”福建展区工作,共推介54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项目成果,10家高校、科研院所推出1200多个中高层次人才招聘岗位,90多家企业展示103项高新技术需求项目,24家博士后科研站点招收250多位进站博士后。
  至2005年,连续5年组团参加每年一度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和创业项目。
  (五)发放生活津贴
  2000年5月,根据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专业人才的若干规定》,对省内产生或从省外引进到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两院院士、“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和一等功奖励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省政府每月分别发给5000元、4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津贴。对从省外引进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人才(指省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和外省高校博士毕业生,以及从省内高校毕业的外省籍博士毕业生)和具有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省政府每月发给500元生活津贴。全省每半年审核发放一次生活津贴。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有1382名高层次人才(院士15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7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12名,省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1281名)享受生活津贴,到2005年,已累计发放11批8023人次,发放金额3579.65万元。
  (六)组织休假活动
  1999年8月,组织全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赴云南省昆明市休假。2000年8月,组织全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赴海南、桂林等地休假,组织有突出贡献的福建中青年专家赴黑龙江省休假。2001年8月,组织210位专家及配偶分赴新疆乌鲁木齐、昆明等地休假。2002年8月,组织近200名专家及配偶赴北京、承德、内蒙古等地休假。2003年,组织249名专家及配偶赴兰州、敦煌、西安休假。2004年5月,配合省委组织部完成11位在闽院士的健康体检和赴永泰的休养。8月,组织230名专家及配偶(包括四位两院院士)到香港、澳门等地休假。2005年,配合省委组织部完成11位在闽院士的健康体检和赴长乐的休养。
  (七)其他服务
  1998—1999年,继续参与省政府组织召开的慰问闽籍在京院士新春座谈会,走访慰问著名专家。为有困难的近500名高级专家办理互联网免费上网服务手续,为6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办理省政府分配的住房有关手续。
  2000年,会同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对福建省专家住房进行专项调查,安排7位专家购买经济适用房。
  2001年起,为在外省工作的闽籍院士每人订一份《福建日报》。每年春节期间,会同省政府驻京办事处、驻沪办事处组织1次北京、上海闽籍院士、专家、知名人士迎春慰问活动,并做好闽籍院士、专家回闽探亲、交流合作项目的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同时,加强与98名闽籍院士的联系,建立起了五个制度,即在闽院士及配偶集中体检和健康休假制度;每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安排会见在闽院士的制度;全国“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与在京闽籍院士共商发展福建的制度;省外闽籍院士为闽培养高层次人才制度;建立“院士八闽行制度”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1998-2005年福建省人事人才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记述“九五”、“十五”期间全省人事部门在推进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包括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军转干部安置制度改革,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创造良好用人环境,培养、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主要做法。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