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员招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69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人员招聘
分类号: G729.2
页数: 4
页码: 38-4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省事业单位在招考和聘用方面的政策和实施情况。从1999年开始,福建省开始实行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探索通过考试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路子。2001年,厦门市和福州市开始制定相关规定,试行事业单位招收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考。2002年,福州市开始实行“八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勤人员、中学校长和教师等。2003年,省属事业单位开始执行公开招聘相关规定,各设区市也开始结合实际实行考试考核公开招聘办法。2004年和2005年,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数不断增加。同时,福建省也积极推进全员聘用制的试点工作,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
关键词: 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 福建省

内容

一、进入招考
  1999年,全省事业单位进入开始实行公开招考。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等市开始探索通过考试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路子。
  2001年,厦门市人事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定《关于厦门市事业单位招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若干规定》和《关于厦门市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勤人员暂行办法》。福州市制定《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勤人员暂行规定》,规定凡补充(含招收、调人)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均采取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试行事业单位招收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是年,福州市医保中心、市江滨公园管理处通过考试招收工作人员36人。
  2002年,福州市下发《关于做好市属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勤人员面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实行招收岗位、招收人数、任职条件、考试报名、考试考核办法、考试范围、考试成绩、招收结果“八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7人、工勤人员5人、市属中学校长7人、市属中学教师36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13人。
  2003年5月,省属事业单位除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外,执行省人事厅《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考核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在编制内补充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时,原则上都应通过考试考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设区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均结合实际实行考试考核公开招聘办法。是年,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按“统一指导,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稳步推进。省人事行政部门负责省属、中央在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的指导、监督与组织实施工作,各设区市人事局负责市直单位、县(市、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组织实施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制定招聘方案,公布招聘信息,进行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核、体检,确定聘用入选,办理聘用合同登记手续等。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专门组织成立考评、监督等工作小组,结合事业单位的岗位特点组织笔试、面试、专业技术实践操作测试。2003年下半年,全省有780多家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招考工作人员3300多人。2004年,全省有2450个事业单位8950个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2005年5月,省人事厅、省公安厅下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人事关系接转和户口迁移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妥善做好省属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的人事关系接转和户口迁移工作。6月,厦门市制定《厦门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暂行规定》。下半年,省人事厅着手研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试管理办法,为加强指导、管理和监督,草拟《福建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暂行办法》。全年,全省有2850个事业单位11322个岗位面向社会实行考试考核公开招聘。
  二、人员聘用
  20世纪90年代初,福建推进各类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省人事厅先后与省委组织部、教育厅、科技厅、卫生厅、文化厅、广播电视局等部门转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研、卫生、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与省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联合召开三场座谈会,拟订《事业单位聘用制试行办法》以及《福建省市(地)、县(市、区)所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暂行规定》。加强聘约管理,推行评聘分开,引导科技人员走出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以辞职、借聘、兼聘、停薪留职、咨询讲学、技术承包、调往工作等形式,为中小企业、乡镇、农村等基层单位提供技术服务,领办、兴办各种所有制企业。
  1998年4月,龙岩市政府下发《龙岩市关于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的暂行规定》。龙岩市人事局还制定以量化考核为主要特征的聘任评价标准。要求各单位建立台账式岗位管理制度,对每个岗位、每位专业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岗位任务等情况进行记录、量化,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符合单位实际的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
  1999年,在省新闻出版局进行聘用试点,用人单位与招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人事档案统一寄存在中国海峡人才市场。
  为推动全员聘用制的试点工作,2000年起,福建师大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翌年,福建卫生学校推行全员聘任制。
  2001年3月,省人事厅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会同省委组织部上报省委、省政府。5月,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
  2002年,为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省人事厅印发《福建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文本样式)的通知》,对事业单位及其员工签订聘用合同提供指导。6月1日起,对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进人事业单位的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履行签订聘用合同手续,并在部分事业单位开展全员聘用试点。11月,省政府办公厅批转执行《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全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签订聘用合同。确定用人单位与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行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在编制总额和各类人员结构比例标准内,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
  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单一的委任制,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考任等多种任用形式。任用单位确定职数等级。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建立由政府宏观指导的个人申请、社会评价和单位自主聘用机制。对责任重大、社会适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才能胜任的岗位,建立职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实行职业准入控制。
  2003年3月,龙岩市政府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确定在市直卫生、教育、建设、农业、林业5个系统各选择3个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全员聘用制试点。其他设区市也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试点单位。5月中旬,省人事厅召开设区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6月底至7月初,又召集94个省直主管部门和92个所属事业单位召开6场省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分别对设区市、省属事业单位试点工作进行部署。会后,各地各部门的试点工作陆续展开。福州市在8月召开全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试点工作动员大会,确定69家事业单位开展试点,并制订总体工作计划。莆田市确定5家市直事业单位先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推开。三明市确定39个事业单位开展试点,其中,财政核拨27个,财政拨补12个,涉及职工926人。9月,厦门市共有465家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其中,财政核拨363家,财政拨补89家,27489名职工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占事业单位职工总数76.7%;未聘人员334人,占已实行聘用制事业单位职工总数1.2%。
  截至2003年9月底,全省共有1999家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占事业单位总数42.9万家的4.7%;签订聘用合同60969人,占事业单位职T总数742870人的8.2%。其中财政核拨1455家,财政拨补368家,经费自理和企业化管理176家。按行业划分,教育746家,占试点事业单位总数的37.3%;卫生135家,占6.8%;文化81家,占4.1%;科研30家,占1.5%;广电82家,占4.1%;农林水242家,占12.1%;其他683家,占34.2%。
  2004年,加快以人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教科文卫和广电等行业为重点,抓好事业单位全员聘用试点,完善公开招聘制度,规范招聘信息发布、组织报名、笔试、面试、考核聘用等程序,抓紧制定《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考核意见》《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安置意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后工资问题的处理意见》和《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退休条件认定的试行意见》等配套政策。全省有2450个事业单位8950个岗位,其中省直263个事业单位,2610个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是年,全省有2550个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占事业单位总数的5.9%,有70718人签订聘用合同,占事业单位职工总数的9.5%。是年起,厦门市每年开展1次征集重要职位活动,面向省内外、海外进行高层次招聘。两年中有282家用人单位推出3000多个高薪职位。
  2005年,确定39个单位为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联系点,加强沟通,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对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跟踪和指导。厦门、福州、龙岩、三明、莆田等设区市及省直机关2000多家事业单位试行聘用制,签订聘用合同6万多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福建省志人事志(1998—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1998-2005年福建省人事人才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记述“九五”、“十五”期间全省人事部门在推进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包括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军转干部安置制度改革,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创造良好用人环境,培养、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主要做法。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