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届至第六届基层选举(1953~1966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人民代表大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536
颗粒名称: 一、第一届至第六届基层选举(1953~1966年)
分类号: D624.57
页数: 2
页码: 230-2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53年至1966年期间,福建省基层选举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选举 人大代表

内容

第一届至第六届选举不属于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范畴,这里仅作简单叙述。第一届选举于1953年4月至1954年4月在省内6624个基层选举单位进行,历时一年。省人民政府制定《福建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成立选举委员会主持选举事宜,全省共投入选举指导干部1.24万人,参选率达82.84%。全省选出基层代表14.0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1.16%,妇女占18.85%。第二届选举于1956年8月至12月在省内4441个基层选举单位进行。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福建省1956年选举工作计划》,设立选举工作办公室,全省有半数以上的基层选举单位实行无记名投票办法,参选率达86.17%。当选基层代表13.68万人,其中,中共党员占38.52%,少数民族占1.32%,妇女占19.54%。第三届选举于1958年2月至5月在省内2707个基层选举单位进行。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1958年选举工作的指示》,选举委员会制定了《工作方案)。本届选举绝大部分地区实行无记名投票,参选率达91.23%。当选基层代表10.66万人,其中,中共党员占51.38%,少数民族占1.4%,妇女占16.92%。第四届选举因受自然灾害影响,推迟至1961年秋收前后进行。省人民委员会同意省民政厅《关于选举工作的意见》,批转了选举工作办公室的请示报告,部署选举工作结合整风整社妥善安排。这次选举据抽样调查,参选率达92.03%。当选基层代表中,中共党员占52.4%,妇女占15.9%。第五届选举于1963年3月至10月在省内1971个基层选举单位进行。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1963年选举工作的指示》,批转省选举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参选率达91.04%。当选基层代表18.09万人,其中,中共党员占38.21%,少数民族占1.87%,妇女占24.87%。第六届选举因战备任务繁重,经国务院批准,推迟至1966年进行。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民政厅《关于第六届选举工作安排意见的报告》和选举工作办公室的工作方案,各地基本按期完成选举任务。“文化大革命”开始,多数县级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未能举行。“文化大革命”期间,选举制度遭到破坏,县乡选举中断十多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8年根据中共福建省委部署,县、市一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县级七届人大的代表均由本级革命委员会以协商的方法产生。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人民代表大会志

《福建省志·人民代表大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下年限为1930至1998年,全面记述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职权、机构及行使职权的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建省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福建省民政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