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学校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423
颗粒名称:
三、学校教育
分类号:
G4
页数:
3
页码:
181-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医药教育的发展历程,涉及从清朝末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各类医药学校的创建和发展情况。学校涵盖了中医学校、西医学校、药剂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医药教育机构。
关键词:
福建省
医药
教育
学校教育
内容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英国圣公会雷腾医师在霞浦县创办福宁博济医馆。馆内附设医校,招生4届,毕业生有10余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雷腾医师在莆田县半门街创办“兴化双凤医学校”,学制5年,至宣统元年(1909年)停办,共招生3届30多人,10人毕业。
民国元年(1912年),英国圣公会在福州北门柴井医院创办“福州协和医学校”,学制5年,民国11年(1922年),因外籍教师陆续回国、该校停办。10年共毕业26人。民国18年(1929年)7月,福州中医药界在城内(即鼓楼区)成立“私立福建中医讲习所”,在南台(即台江区)成立“福建医学专门讲习所”。民国20年(1931年)2月,经中央教育部立案后,“私立福建中医讲习所”更名为“福州中医学校”,学制3~5年。
民国21年(1932年)1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在上杭县通贤乡岭头创办中医训练班,学制2年,学员13名。一年后,训练班迁通贤乡曹屋村。民国23年(1934年)正月,训练班学员全部结业。
民国29年(1940年),省民政厅卫生处在福州道山路开办医药高级职业学校,设药剂专i,学制2年,当年招生50多人。该校只办一年,二科不及格退学者多人,剩下40余人,因停办肄业。卫生处还在上杭路办医药讲授班,以中药教学为主。同年,福建省立医学院(福建医学院前身,当时在沙县)开办5年制药专修科,由药学界著名教授于达望主持。民国30年(1941年)春季,首届招生10余人,秋季又招生40人,在永安分校上课。民国31年(1942年)因学潮影响,且药科设备一时跟不上,任课教授纷纷离校他就,药学专修科只好停办。多数学生转入该院医学系,少数学生转学浙江英士大学药学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主要有:
福建卫生学校 1954年9月1日,省卫生厅在福州屏山成立省卫生干部学校,招收工农干部和部分中学生,开办药剂士专业,学制3年。1959年,省卫生厅在南安县成立南安药材学校。8月,招收初中毕业生95人,分2个班,学制3年。开设课程有药用植物、中医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药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气象学等17门。1960年招生32人,1961年招生54人,这3届学生多来自晋江地区。由于当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学生退学很多,3届毕业约100人。1963年初,该校并入福建卫生干部学校。1969年,福建卫生干部学校停办,1972年复办,更名为“福建卫生学校”,校址迁福州道山路。1978年9月,福建卫生学校开办药学大专班,学制3年,首届招生52人,1981年10月毕业。至1990年,药学大专班共毕业6届,252人;药剂士专业毕业24届,960人;中药士专业毕业9届,420多人。
福建中医学院 1958年7月,福建中医学院在福州吉祥山成立。1980年初,该院迁福州树兜。1985年8月,福建中医学院开办中药系,学制3年,招生30人。开设课程有医古文、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海洋药物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成药分析、药事组织管理、中药文献学、中药拉丁文等24门。至1990年已毕业3届,共89人;在校3个班,共89人。
福建医药学校 1964年,省商业厅在福州汤井巷办福州商业职业学校。设中药专业、西药专业各一个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首届招生60人。中药专业课程设有商业基础知识、商业计算技术、中医理论概说、中药学、药用植物学等8门;西药专业课程设有药剂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拉丁文、商业基础知识、商业计算技术等20门。1965年招生60人。1969年,学校停办。1979年4月,福建省医药公司在福州东门外溪口仓库筹办福建商业学校中药材专业班,学制2年。8月,招收高中毕业生50人。课程设有药用植物学、中医基础、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企业管理、计算技术等18门。1980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中药材专业班基础上成立福建医药学校。8月,招生50人。由于溪口仓库房子、场地不能适应教学要求,限制了学校的发展。1982年12月,国家拨款122万元,按在校学生400人的规模,在福州洪山乡中店村建新校舍。累计投资240多万元,于1986年6月底竣工,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是年7月,福建医药学校迁入新校舍;增设中药栽培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1987年4月,增设药剂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课程设有药剂、药物分析、药理学、微生物学、制图、生理解剖学、药物化学、中草药化学、制剂通用设备、计算机及语言、文献查阅等22门。8月,3个专业共招生125人。其中,药剂专业招生45人;其他两个专业各招生40人,仍招高中生。1988年8月起,福建医药学校各专业全部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至1990年,中药材专业已毕业9届,425人;中药栽培专业毕业2届,78人;在校学生共9个班,365人。
南京军区卫生学校 1976年,福州军区卫生学校(1985年8月1日改为南京军区卫生学校)开办药剂专业,只向部队招生,当年招生40人,学制3年。课程设有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医用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和疾病概要、药理学、中医学、中草药学、药用植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材管理学、医学统计学等20门。1984年该校受省卫生厅委托,举办一期药剂中专班,招收50名地方学员,学制3年。1987年,该专业课程中增设计算机知识1门。至1990年,该校药剂专业共毕业11届,487人。
此外,各地医药企业创办的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班有:
1981年10月,宁德地区医药公司开办闽东技工学校中药剂专业班,招生47人,学制2年,课程12门。学生毕业后,分配当地医药卫生部门。
1983年,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厦门鱼肝油厂与厦门市技工学校联合开办医药商业、医药工业职专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
1984年初,三明制药厂创办三明市技工学校制药厂分校。开设制药专业班,学制2年。8月,招收三明、沙县、永安等地高中毕业生53人。课程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制图、制药化工过程及设备、药剂学、分析化学等。1986年,增设抗生素专业班,课程设有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抗生素工业生产等。1988年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该校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三明、沙县、永安、古田、建瓯等地制药厂。
1987年4月,福州抗菌素厂开办高级职业中学,设置抗菌素制造工艺专业。每年招生一个班,每班40人,学制2年。课程设有制图、微生物及生物化学基础、工业基础管理、抗菌素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等。1989年7月,首届毕业生38人分配到福州抗菌素厂工作。8月,又招收40人,学制改为3年;生产实习课时由原来的2个月,增为6个月。1990年7月,毕业38人,在厂就业32人。
1987年7月,福州制药厂开办高级职业中学,设置制药专业一个班,学制2年。8月,招生37名。课程设有制剂学、制药化工过程及设备、分析化学、有机合成、企业管理、药物工艺学等。1989年7月,毕业33人,大多数安排在厂就业。8月,又招生27人。
1987年8月,福州药材采购供应站与福州台江区职业中学联合开办医药专业班,学制2年,招生62人。1989年,80%的首届毕业生分配在福州医药商业系统。后学制改为3年。
1988年5月,福州中药制药厂和福州市第六中学合办中药制药专业班,学制3年,招生48人。课程设有中医基础,方剂学、中药制剂学、加工炮制学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