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情报信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419
颗粒名称: 二、情报信息
分类号: G250.2
页数: 2
页码: 175-1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庆历六年时,福州知州蔡襄委托名医何希彭整理了《太平圣惠方》,编撰成《圣惠选方》,供人选用,展现了古代福建医药文化的繁荣。同时,清咸丰年间的疫情时期,民间医生刘克光的《吐泻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民国时期以及20世纪后期,福建省的医药事业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改革,包括医学刊物的创办、医药情报网络的建设等。 这些信息展现了福建医药文化的丰富历史和发展脉络,对于研究福建医药发展史和传统医药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福建省 医药 情报信息

内容

宋庆历六年(1046年),蔡襄知福州,见当地民俗信巫者甚多,委托福州名医何希彭将《太平圣惠方》加以整理,选出便民实用方6096首,编成《圣惠选方》。蔡襄写序、勒石立碑,将《圣惠选方》誊写刻版,列于衙门左右,供人选用。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长乐时疫大作,邑人刘克光著《吐泻辨》,遍贴乡村,赖以全活者无数。
  民国元年(1912年),上杭包识生在上海与伯陶主编《神州医药学报》。民国11年(1922年),厦门人陈嘉庚在国内外登报,广泛征求单方、验方1000余则,增入再版的(验方新编》中,印2万本在国内赠送。民国21年(1932年),俞慎初在福清主办《现代医药》(月刊)。翌年4月,闽侯医师公会在福州《福建民报》上,创办《医药周刊》,并在福州市广播电台进行医药卫生常识播讲。民国22年(1933年),刘通主办《福建国医公报》,梁长荣主办《晨光国医杂志》,吴瑞甫在厦门主办《国医旬刊》。民国24年(1935年),孙松樵在厦门主办《鹭声医药杂志》,林妙彦主办《神州国医月报》。民国31年(1942年),林公际在永安创办《闽药》杂志。民国32年(1943年),蔡运季在泉州主办《晋江国医月刊》。
  1953年10月,中国医药公司福建省公司编辑出版《家庭常备用药介绍》(不定期、内部刊物)。1954年8月,编辑《药学基本知识》。1956年7月,福建省中医药学术委员会创办《福建中医药》。翌年4月,移归福建省中医研究所主办,改季刊为双月刊。1966年7月,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81年1月复刊,由福建中医学院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福建分会联合主办。1982年起向海外发行。
  1956年底,福建省医药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医药生产、流通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生产科研市场信息多由计划、统计部门收集反馈。50年代后期,建立全省医药购销调存月报制度。省医药公司计划统计部门每年进行2~3次的市场调研。编制全年购销调存计划,收集积累资料。
  60年代初,福州制药厂、福州抗菌素厂、厦门鱼肝油厂等制药企业先后设立资料室。1963年,福州制药厂与全国42个制药厂建立定期交流技术经济情报关系。翌年,增至59个厂。福州制药厂每月将本厂的技术经济活动情况编印成册,发给有关厂家。将收到的技术经济情报复制或摘要,提供领导和有关科室、车间参阅。1966年底,福州抗菌素厂资料室开始收集、整理、汇编技术情报资料。1967~1969年编写《抗生素文摘》,在全国厂际间交流。“文化大革命”中,情报工作人员因家庭出身等“政治问题”受排斥而中断。
  1971年7月,福建省卫生局创办《福建医药卫生》(内部刊物)。1972年7月,改由福建省医药研究所主办。1979年1月,与《赤脚医生》刊物合并,更名为《福建医药杂志》(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1979年6月,福建省医药管理局成立后,开始着手医药情报网络的建设。福州抗菌素厂情报资料室恢复进行技术资料收集、翻译、整理等工作,编写《抗生素技术资料>,并开展有关专题调查研究。12月27日,省医药公司决定建立全省中药材科技情报网络,在省药材研究所设兼职情报人员,负责情报组织协调工作。各地(市)、县医药公司指定专职或兼职情报人员,开展情报收集整理、反馈交流工作。
  1982年3月,省医药管理局在各直属单位、处室设专兼职情报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全省医药工业、商业情报工作,编辑出版《福建医药情报》(内部刊物),加工、传递科技、经济信息。5月,福州市医药管理局办公室编印《医药工作动态》(后改为《医药信息》)。1983年,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医药工业情报中心站的要求,建立全省医药工业基本情况资料卡。
  1984年6月,福建省医药总公司设立情报中心站。情报中心站向全省医药工商企业、医院聘请兼职情报通讯员,至1985年底,兼职情报人员有124人。省医药公司设立质量商情科,省药材公司、省医药工业公司、省医疗器械公司在全省也建立了各专业情报网络。省医药公司编辑《福建医药商情》,省药材公司编辑《福建药材》,三明医药公司商情小组编辑《医药情报简讯》,莆田市医药公司编印《医药调研情况报告》等内部刊物,加强情报交流。省医药总公司情报中心站(以下简称省医药情报中心站)在国家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领导下与8个情报中心站和各省医药情报机构建立信息交流关系,先后组织开展配合伺料资源、解热镇痛药、小儿用药、抗生素新品种、进口设备等专题调研。其中,该站余万里与省饲料公司刘桂英等联合开展的配合饲料资源调研,1986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5年,省医药情报中心站参加编制《福建省1986~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福州抗菌素厂情报资料室参加国家医药管理医药技术情报所组织的《80年代初期国内外医药工业水平调研报告>的编撰工作。
  1985年9月,省医药情报中心站在建阳县举办经济技术预测学习班,对基层情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在福州、厦门等地举办专题调研报告讲座10来次,听讲人数余人次。
  1986年12月,在厦门召开的全国省级医药情报协作网会议上。正式成立有24个省(市)、自治区省级医药情报机构。参加的“全国省级医药情报协作网”,吉林省郑淑云、福建省余万里、陕西省刘东分别被推选为正、副理事长和秘书长。1987年1月,省医药情报中心站由省医药总公司科技处划归办公室领导,除了收集经济技术信息外,还收集整理有关行政管理信息。1988年12月,中国药学会创办《福建药学杂志》(双月刊)。1990年底,在省医药情报中心站基础上,筹建福建医药信息中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