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业品调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402
颗粒名称: 二、工业品调出
分类号: F251
页数: 2
页码: 141-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医药工业品种类丰富,包括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医疗器械和化学试剂等。随着福建各地医药厂的建成投产,医药工业品调出不断增加。尽管经历了起伏,其中化学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调出额呈现稳步增长。1982年至1990年,工业药品逐渐增加自销比重,部分名优产品更受省外欢迎。同时,工业自销导致二级站地产品收购急剧下降,商业调出省外减少,商业二级站地产品库存减少,工业压库产品增加。
关键词: 福建省 医药 工业品调出

内容

福建医药工业品有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简称化学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等类。50年代,随着福州制药厂、厦门鱼肝油厂、泉州制药厂、福鼎制药厂、漳州制药厂、福州抗菌素厂、福建省医疗器械厂等建成投产,福建医药工业品调出不断增加。由于原料药由国家统一计划生产调拨,因此原料药由工厂直接调出或销售。其它地产品则由医药商业部门收购,调出省外。福建生产的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品种少,数量小,故把它们并入医疗器械中。1953年,全省医药工业品调出额94万元,其中化学药品82万元,医疗器械12万元。1955年,中成药开始调出,金额2万元。50年代至60年初期,医药工业品调出增长很快,1961年达2565万元,是1953年的27.3倍,年递增60.4%。其中化学药品2293万元,医疗器械202万元,中成药70万元。调出主要品种有青霉素注射液、金霉素片、合氯霉素片、磺胺脒片、磺胺噻唑片、解热止痛片、维生素氏片、维生素C片、口服葡萄糖粉、鱼肝油丸、鱼肝油滴剂、周公百岁酒、老范志万应神曲、人用体理计、人用注射器、人用注射针头、X光胶片、高倍显微镜等。
  1962年后呈下降趋势,1965年降至最低点,调出额为1027万元。1971年回升到2605万元。1977年升至新的高点全省医药工业品调出额6128万元,其中大宗药品化学药品3424万元,医疗器械904万元,中成药1115万元。过去有些依靠省外调入的成药,80年代不但自给,而且可以外调。改革开放以来,省内中药厂有相当一部分产品自营调出。1989年调出省外达2144万元,1990年调出2903万元,增幅35.4%。特别是一些名优产品,如厦门的新癀片、六味地黄丸、海珠喘息定片,福州的白花油、胃得安、胜红抗炎素胶囊、消症益肝丸、三明的蜜环菌片、山楂精降脂片,泉州的老范志万应神曲、乌鸡白凤丸,漳州的风油精,建瓯的满山白糖浆等,更受省外欢迎。化学药品和医疗器械调出的主要品种有庆大霉素注射液、水解蛋白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青霉素粉针、头孢唑啉粉针、氨苄青霉素粉针、170胃片、痢特灵片、黄连素片、复方降压胶囊、炎得平、乳白鱼肝油、银耳鱼肝油、橙汁鱼肝油、电热培养恒温箱、电子针炙按摩器、药物天平等。
  1982年为医药工业品调出省外金额最高年份,全省调出额6847万元。1984年下半年开始,各地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改变过去地方工业产品统购包销的做法,工厂扩大产品自销,各地医药公司、医疗单位都可以直接向厂家进货,1984年,省内医药工业部门自销药品2285万元,占全省药品销售额的11.2%,1985年,工业药品自销比重上升为13.7%。由于工业自销,二级站地产品收购急剧下降,商业调出省外减少,商业二级站地产品库存减少,工业压库产品增加。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