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调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387
颗粒名称: 一、中药调入
分类号: R92
页数: 2
页码: 116-1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的中药材和中药制品主要依赖省外调入。50年代,中药材省外调入金额与省内收购金额的比例大约是六四开。随着地产药材增加,70年代后期,省外调入与省内收购转变为四六开。1983年以来,两者比例又倒回到六四开。中成药省外调入发展较大,省内收购金额与省外调入金额的比例逐渐增大。
关键词: 福建省 医药 中药调入

内容

50年代以前,福建销售的药材多靠私商长途贩运从省外调入。
  1955年,全省国营企业中药调入143万元,其中药材调入140万元。调入数量较多的品种有当归(24.9吨),党参(10.5吨)、川芎(16.5吨)、生地(17.6吨)、白术(12.6吨)、茯苓(33.8吨)等。中成药仅调入3万元,占中药调入的2.196。
  1956年对私改造后,国营药材站、公司直接派员采购药材。1957年8月28日,中国药材公司福建省公司下发《采购工作管理意见》,规定由省公司统一抽调各市分公司(站)人员,组成常驻上海、天津、西安、成都、武汉五个购销组,分片.负责向华东、华北与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各省、市、自治区药材经营企业联系购销、中转、调运等业务。驻省外购销员,每年转换一次。1959年7月31日,省卫生厅药政管理局在上海设立常驻机构,称为福建省人民委员会驻上海办事处医药化工科,负责办理系统内调拨业务和代办购销、装运等工作。1964年4月22日,福建省卫生厅颁发《关于对内、对外采购及催调人员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福建各级药材经营单位派到省外的采购人须经省卫生厅药政管理局批准发给介绍信,方得与外省有关单位接洽业务。1966年,全省中药调入增至1322万元,是1955年的9.2倍,平均年递增22.4%。其中,中成药调297万元,占中药调入的22.5%。1956~1966年,福建从省外调入数量较多的药材品种有甘草、党参、当归、川芎、生地、白术、白芍、茯苓、黄蓍、牛膝、麦冬、玄参等。1966年,调入数量增长较大品种中,当归调入319.4吨,是1955年的18.3倍。生地调入259.2吨,是1955年的14.7倍,并是该品种调入数量最高年份;白术调入178.8吨,是1955年的14.1倍;白芍调入91.9吨,是1955年的11.9倍。
  “文化大革命”初期,驻上海办事处医药化工科撤回,常驻省外的医药(药材)购销组改由各医药(药材)站自行临时派出。通过参加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商品交流会,开展购销业务。1967~1976年,由于动乱,增长幅度缩小。1976年,全省中药调入2289万元,是1966年的1.7倍,平均年递增5.6%。1979年,全省中药调入2982万元,比1976年增长30.3%。其中,中成药调入579万元,占中药调入的19.4%。这个时期药材调入数量较多品种有甘草、党参、当归、生地、黄连、白术、白芍、黄蓍、牛膝、云木香、白芷、玄参、丹皮、桔梗、连翘、黄柏、黄芩、五味子、半夏等。
  改革开放后,企业扩大了自主权。1985年,中药材计划商品65种,除麝香、甘草、杜仲、厚朴四个品种收购指标仍属指令性计划外,其它均改为指导性计划,一般药材调入均由各药材企业自主经营。1988年受通货膨胀影响,药材调入猛增至9871万元,1989年,回落至4317万元。1990年药材调入又回升至49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1990年,全省中药调入7537万元,是1979年的2.5倍,平均年递增8.8%。其中,中成药调入2636万元,占中药调入的35%。药材调入主要品种有甘草、党参、当归、银花、人参、贝母、杜仲、枸杞、三七、鹿茸、牛黄、天麻、枣仁、生地、黄连、白术、白芍、黄蓍、牛膝、云木香、白芷、玄参、丹皮、桔梗、连翘、黄柏、黄芩、五味子、半夏等。
  福建常用的680多种药材中,近500种需从省外调入。中药材省外调入金额与省内收购金额的比例,50~60年代大约是六四开。由于地产药材大量增加,70年代后期,省外调入与省内收购转变为四六开。1983年以来,农副产品市场开放,价格放开,福建因劳动成本较高,有不少药材品种省外调入反而比地产收购便宜,导致两者比例又倒回到六四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成药发展速度较快。1955~1965年,全省中成药从省外调入金额平均年递增54.8%。“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速度减缓,省外调入从1966年297万元增至1976年475万元,平均年递增6.5%。“文化大革命”后省外调入发展较大,从1977年724万元增至1987年2690万元,平均年递增17.196,特别是蜂皇浆类滋补品增长更多。1988年受涨价等因素影响,中成药调入额猛增至3724万元,1989年回落到2251万元,1990年又回升至2636万元,增幅17.7%。由于有些以往靠省外调入的品种,省内已可自己生产。中成药省内收购金额与省外调入金额的比例,50年代约为2:1,60~70年代约为2.5:1,80年代约为3:1,1990年3.5: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