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液体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343
颗粒名称: 三、液体剂
分类号: R94
页数: 2
页码: 68-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制药业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主要生产液体剂。民国时期开始生产液体剂,品种有咳嗽糖浆、鸦片酊等。新中国成立后,福建制药厂、厦门制药厂等厂家生产各种液体剂,品种不断增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口服 胶囊剂

内容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福建省军区制药厂生产鸦片酊等液体剂。
  民国26年(1937年),福建省民政厅卫生科医药股制药室(福建省卫生处制药厂前身)开始生产液体剂,至民国35年(1946年),生产有咳嗽糖浆、棕色合剂、鸦片酊、颠茄酊、复方樟脑酊、龙胆酊、金鸡钠酊、海葱酊等十几个品种。民国31-34年(1942~1945年),杭州民生制药厂迁至南平县,生产有安嗽露等液体剂。
  1952年,福建制药厂(今福州制药厂)开始生产酊水糠浆剂,当年仅产533公斤。1953年,福建制药厂迁福州鸭姆洲阮庐,产量增为13.18吨。生产的品种有橙皮酊、妥路糖浆、吐根酊、大黄酊、龙胆酊、复方氯仿酊、远志酊、复方樟脑酊、芳香氨醑等。这些产品多按上海出版的《制剂规范》的配方制备。制作方法上,基本是手工操作,用大水缸浸泡,用锡制渗漉筒渗漉,手工压滤器,用柴火,铜锅熬制糖浆。该厂还研制了一种止咳糖浆,名“咳立爽止咳糖浆”。60年代,该厂经多次技术改造,达到年生产450吨能力,并置有500立升搪玻璃反应罐、500立升配料罐20余个、3000立升不锈钢高位槽并附搅拌器3套及洗瓶机、烘瓶室、真空泵等设备。新增品种有复方甘草合剂,浓复方维生素乙溶液、补脑汁、补血药、驱蛔灵糖浆等品种。
  1958年,厦门制药厂生产复方樟脑酊、止咳枇杷露等酊水剂。制作方法上,基本手工操作,用铁锅、直火熬制糖浆,用大陶缸浸泡药料。1963年厂址迁厦禾路,条件有所改进,开始用搪玻璃反应罐,蒸汽加热配制糖浆剂等,并逐步使用不锈钢配制罐。新增品种有舒肺咳糖浆、信宁咳糖浆、艾罗补脑汁、补血药等。1966年,该厂学习浙江宁波手持定量灌装杯,一次可灌装6瓶,提高了工效和装量准确度。1967年开始用12头旋转灌装机。
  70年代,福建生产的酊水糖浆剂有颠茄酊、复方豆蔻酊、驱虫净糖浆等30多种。80年代,新增品种有小儿感冒糖浆、硫酸锌糖浆、复方氯仿酊等10多种。1990年,生产液体剂的厂家有福州制药厂、福州中药制药厂、厦门制药厂、厦门思明制药厂、建阳制药厂、福州道山制药厂等,产量达630多吨(一些化学药品液体剂小品种未统计),品种有莨菪酊、吐根酊、硫酸锌糖浆、浓维磷补汁等40多种。
  主要品种有:
  维他肥儿膏这是厦门制药厂1981年研制开发的新药。该药以古方小儿八珍糕为基础,加配维生素等化学药品,用现代科学方法配制。处方有党参、茯苓、芡实、维生素乙、烟酰胺等近20种药物,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而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小儿病后恢复等。包装规格是每瓶250克。1984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被评为全国儿童生活用品新产品金鹿奖、省儿童生活用品优良新产品奖。1986年被评为厦门市1979~1985年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