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341
颗粒名称: 一、片剂
分类号: R94
页数: 4
页码: 63-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制药业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主要生产止痛片、磺胺类、抗结核类等230多种片剂。其中,胃得乐片、170胃痛片和扑感敏片是福建生产的名优产品。
关键词: 福建省 口服 片剂

内容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福建省军区制药厂开始生产止痛片等药品。
  民国26年(1937年),福建省卫生科制药室(制药厂)开始使用单冲压片机生产片剂,品种有桔梗片、苏打片、麻黄片等20多种。设备有4台单冲压片机,一天能生产2~3万片。民国31~34年(1942~1945年),福建生产片剂产家的还有浙江民生制药厂。该厂在南平,生产矽炭银等片剂。民国35年(1946年),福建省企业特种有限公司制药厂关闭,福建片剂生产停止。
  1951年10月1日,中国医药公司福建省公司化学制药厂(先后更名福建制药厂、福州制药厂)片剂车间在南平投产。设备仅有手摇单冲压片机2台。制粒是手工挤压通过筛网,干燥是用蒸汽箱式干燥器,辅料主要是用糊精和滑石粉。生产品种有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胍、苏打片、大黄苏打片、核黄素、维生素C等20多种;生产能力低,月产仅数十万片。1952年,该厂片剂产量918.42万片。1953年6月,该厂迁福州。1954年开始使用电动的16冲压片机、摇摆式颗粒机和双轴搅拌机,辅料也大量采用药用淀粉。装药片用蓝色(含钴玻璃)方扁瓶,软木塞和铁盖。因瓶和盖模质差,经常旋不紧,故必须封腊。1957年第四季度’开始生产糖衣片。
  60年代,福建片剂产家有福州制药厂、福州人民制药厂(1965年关闭停产)、厦门制药厂、泉州制药厂等。品种有黄连素片、胃得乐片、颅通定片、清凉润喉片等40多种。
  1976年,福州制药厂采用粉末压片新工艺,干燥颗粒用仿制的沸腾干燥设备;并开始生产肠溶包衣片。70年代,新增加的片剂厂家有三明制药厂、建阳制药厂、永安县医药公司制药厂、福州道山制药厂、福州屏山制药厂、古田制药厂、福州生物化学制药厂、漳州生物化学制药厂、安溪制药厂、厦门第三制药厂等。新增加的品种有170胃痛片、扑感敏片、红霉素糖衣片等80多种。1979年,全省片剂主要生产设备有单冲压片机3台,19冲压片机18台,33冲压片机26台,混合机21台,颗粒机30台,糖衣机47台。生产能力54.11亿片,产量24.63亿片。
  80年代,福州制药厂、闽东制药厂等先后开始生产肠溶片,品种有麦迪霉素肠溶片、阿斯匹林肠溶片、白霉素片、红霉素片、三磷酸腺甙二钠片等。闽东制药厂肠溶包衣片不用传统的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而用丙烯酸树脂为肠溶材料,90~95%乙醇为溶剂,降低成本50%。
  1990年,福建生产化学药品片剂的药厂有19家,年生产能力为78.99亿片。主要设备有19冲压机32台,33冲压片机48台,水泡眼包装机平板式4台,滚筒式3台;引进设备有高速回转式锭剂机、一步制粒机、水泡眼药片包装机、双面铝箔个体药品包装机等。1990年产量为30.64亿片,是生产能力的38.78%,优级品率为47.15%,成品率为99.02%。按使用分类有胃溶、肠溶、含、嚼等类型;按结构分类有压制、糖衣、薄膜包衣、异形、多层等类型。品种有抗生素类、磺胺类、抗结核类,其他抗感染药类、维生素类、营养剂类、解热止痛类、安眠镇静类、驱虫类、心血管病用药、镇咳止喘药、激素、消化系统用药、消炎药等230多种。
  福建生产的片剂名优产品有:
  胃得乐片1968年厦门制药厂研制成功胃得乐片。这是以铋化合物为主药的新型胃药。“胃得乐”片中的次硝酸祕在酸性介质中与蛋白质结合而附着于溃瘍面形成保护膜,大黄主要是消除铋制剂的收敛产生便秘的副作用,而菖蒲则有解痉镇痛之效,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疗效。80年代因次硝酸铋供应紧张,产量受到限制。1987年改进配方,提高药物细度,增大表面积,以提高药效。同时,使用刻字压片冲头,片上带字,并采用铁盒包装(200片装),使优级品率不断提高。1984年优级品率为96.97%,1985年为96.38%,1986年达100%,此后保持全优出厂。1981年7月被评为福建省优质产品,同年12月被评为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优质产品,1982年9月获国家质量银质奖。
  170胃痛片这是厦门第三制药厂于7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治疗各种胃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原为170胃痛水,因其携带不便、保存期短、气味不佳等缺点,故该厂廖超勋等改变处方,将水剂改为流浸膏,用次硝酸铋代替拧檬酸氨铋,用碳酸氢钠代替氨水,增加重碳酸镁为赋形剂和吸收剂。1973年投产。1974年又用次碳酸铋代替次硝酸铋,以避免产生亚硝基物,用大黄流浸膏代替番木鳖流浸膏。1979年产量2584万片。1985年该产品被评为福建省优质产品。1990年产量1.38亿片,产值235万元。
  扑感敏片1979年厦门制药厂研制成功扑感敏片,该药含扑热息痛、咖啡因、氨基比林、扑尔敏等,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神经痛及风湿痛。1987年该药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90年产量1.64亿片,产值431万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