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铋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326
颗粒名称:
三、铋盐
分类号:
TQ460.6
页数:
2
页码:
5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生产的药用铋盐包括次硝酸铋和次碳酸铋。厦门双十中学制药厂最早试产,后并入厦门第三制药厂。70年代末,铋盐产量逐年增加。80年代,铋盐开始出口。90年代初,厦门第三制药厂与新加坡合资的厦门美康制药有限公司投产。
关键词:
福建省
化学制药
铋盐
内容
福建生产的药用铋盐有次硝酸铋和次碳酸铋。
1960年,厦门双十中学制药厂(后并入厦门第三制药厂)廖超勋等成功地试产出次碳酸铋和次硝酸铋。1971年8月,该厂次硝酸铋和次碳酸铋的生产设备、工艺、人员并入厦门冰醋酸厂。当时,次硝酸铋成本为14.91元/公斤,次碳酸铋成本为15.45元/公斤。
1973年8月,厦门冰醋酸厂改革旧工艺,用液氨代替纯碱进行中和反应,生产铋盐。省去纯碱重结晶工序,降低成本,产品色泽更佳,并得到副产品——硝酸铵,可作化肥。当年,次硝酸铋产量48.4吨,成本12.90元/公斤;次碳酸铋产量13吨,成本15.10元/公斤。70年代,次硝酸铋产量最高年份是1975年,产量52.8吨。次碳酸铋1974年、1975年、1977年曾停产,产量最高年份是1979年,产量25.6吨。1980年,次硝酸铋产量29.9吨,成本12.64元/公斤;次碳酸铋产量15.9吨,成本14.26元/公斤。
1981年5月,厦门冰醋酸厂更名为厦门第三制药厂,铋盐年生产能力为130吨。是年,次硝酸铋产量72.5吨,成本12.71元/公斤;次碳酸铋产量40.9吨,成本14.04元/公斤。
1984年,厦门第三制药厂生产的次硝酸铋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当年次硝酸铋产量80.8吨,收率96.196,成本12.32元/公斤;次碳酸铋产量41.1吨,收率92.3%,成本13.79元/公斤。1985年起,金属铋价格放开,随着金属铋价格上涨,铋盐成本大幅度上升。1985年,次硝酸铋成本增为17.75元/公斤,1989年为70.21元/公斤;同期,次碳酸铋成本分别为19.78元/公斤,63元/公斤。
80年代,厦门第三制药厂次硝酸铋产量最高的年份为1987年,产量158吨;次碳酸铋产量最高的年份为1988年,产量98吨。1987年铋盐开始出口,次硝酸铋出口2吨,次碳酸铋出口5吨;1988年次硝酸铋出口9吨,次碳酸铋出口8吨;1989年次硝酸铋出口4吨,次碳酸铋出口3.1吨。
1990年7月,厦门第三制药厂与新加坡合资的厦门美康制药有限公司投产,当年生产次硝酸铋62.4吨,出口2吨,收率98.6%,成本52元/公斤;次碳酸铋73.2吨,收率97.6%,成本56元/公斤。厦门第三制药厂生产次硝酸铋63.4吨,出口6吨,收率91.196,成本57元/公斤;次碳酸铋41.9吨,出口1.1吨,收率94.7%,成本65元/公斤。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