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油膏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320
颗粒名称: 五、油膏剂
分类号: R286
页数: 1
页码: 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中药油膏剂和浸膏液的种类和产量,主要品种有风油精、叶绿油、白花油等。其中,风油精具有消炎镇痛、清凉止痒等功能,被广泛用于防治伤风感冒、头痛牙痛、蚊虫叮咬等。
关键词: 福建省 中成药 油膏剂

内容

(①本书油膏剂是指从中草药中提取制成的流浸膏、煎膏或芬香油剂)
  60年代投产的有当归养血膏、甘草流浸膏、琼玉膏、添精补肾膏等5种,70年代投产的有风油精、玉树油、砂仁驱风油等5种,80年代投产的有叶绿油、白花油、万宝油、参芪膏、益母草流浸膏、蛤蚧党参膏等9种。
  1988年起,泉州制药厂采取来方加工形式生产出口元参浸膏液、大黄浸膏液、川牛膝浸膏液、金银花浸膏液、天花粉浸膏液等36种中药浸膏液。
  主要品种有:
  风油精 这是漳州香料总厂1972年开发的外用药品,具有消炎镇痛、清凉止痒、驱风等功能。可提神醒脑,解暑驱秽,用于防治伤风感冒、头痛牙痛、小儿肚痛、舟车眩晕、蚊虫叮咬等。1976年投产,1978年生产950.19万瓶(3克装)。1982年分别生产3189.14万瓶(3克装)和178.02万瓶(6克装)。1985年,3克装的风油精产量最高,为7040.91万瓶。1990年,风油精产量2689.04万瓶(3克装)和708.52万瓶(6克装)。1981年、1985年、1990年,漳州香料总厂生产的风油精3次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2年、1988年两次获得国家质量银质奖,1990年获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
  叶绿油、白花油 这是福州中药制药厂1980年开发投产的外用药品,分别于1983年、1987年先后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8年叶绿油产量13.26万瓶,1989~1990年停产。白花油产量151.2万瓶,成本0.65元/瓶。1990年,白花油产量182.4万瓶,成本0.54元/瓶。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风油精
相关专题
叶绿油、白花油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