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注射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319
颗粒名称:
四、注射剂
分类号:
R286
页数:
1
页码:
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生产的中药注射剂的种类、产量、出口情况等。主要品种有仙鹤草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肿节风注射液、黄夹甙注射液等。
关键词:
福建省
中成药
注射剂
内容
70年代初,福建开始生产中药注射剂。1971年,建阳制药厂投产的仙鹤草注射液是福建生产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相继投产的有鹿茸精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肿节风注射液、黄夹甙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三尖杉酯碱注射液、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等。80年代开发投产的有柴胡注射液、复方板兰根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天麻精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等。至1990年,共投产中药注射剂18种,获省级以上科技奖的有3项,厂家有福州屏山制药厂、建阳制药厂、古田制药厂、福州梅峰制药厂、福州中药制药厂、福州制药厂等。
70年代,由于中药提取、浓缩等设备工艺技术不过关,注射液易发生沉淀等质量问题,产量上不去。80年代,各药厂相继添置了多功能提取罐、薄膜蒸发器、浓缩锅、离心机等设备,改进了工艺,产品质量有了提高,产量随着市场需求,波动很大。1983年,全省仅生产柴胡注射液5万支、鹿茸精注射液6万支。1984年,柴胡注射液增为118.18万支,鹿茸精注射液增为29.23万支。另增产板兰根注射液135.1万支、鱼腥草注射液133.05万支。1988年产量最高,全省共生产注射液1480.29万支。1990年只生产香菇多糖注射液16万支。
主要品种有:
三尖杉酯碱注射液和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 1971年,福建省医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发了抗癌新药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该药由福州制药厂制成注射液用于临床。1977年5月,三尖杉酯碱注射液、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在福州屏山制药厂投产,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产品没有打开市场,只少量生产。1978年,“抗癌新药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省血液研究室吕联煌等进行的“三尖杉酯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香菇多糖注射液 1976年7月,福州梅峰制药厂林明爱、龚俊涛、王宗成等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香菇多糖,试制香菇多糖注射液。1988年5月,该产品通过鉴定。1989年,香菇多糖注射液的研究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香菇多糖注射液正式投产。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三尖杉酯碱注射液和高...
相关专题
香菇多糖注射液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