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糖浆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311
颗粒名称:
三、糖浆剂
分类号:
R286
页数:
3
页码:
35-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糖浆剂的历史发展、制作方法、主要品种以及在福建地区的生产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中成药
糖浆剂
内容
宋代,糖浆剂的制作方法由波斯传入泉州,然后传入广州、浙江。《三山志》载,宋代福建贡品有荔枝煎、丁香荔枝煎,这是以时鲜水果制作的糖浆剂。元朝称“舍里别”、“舍里八”、“砂里别”等,这是波斯语SHERBET的音译,意即糖浆。《广州图经志》说:里木即宜母子,一名黎檬子,“状如柑桔,味酸。大德三年(1299年),泉州路煎糖官呈,用里木榨水,煎造舍里别”。
明朝称之为“渴水”,已不限于时鲜水果,有以五味子、木瓜、白豆蔻、官桂、丁香、缩砂仁等药材配制的各种渴水。清代,中药糖浆剂少见。民国期间,西药糖浆剂使用日广,中药因提取浓缩等设备工艺问题,糖浆剂未见产品应市。
60年代,福建投产的中药糖浆剂有川贝枇杷糖浆、陈皮糖浆、复方首乌糖浆等10种。
1971年,福建省防治气管炎协作组研制出“买麻藤糖浆”,用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1975年通过省级鉴定,先后在建阳制药厂、福州中药制药厂投产,1978年,该项研究获省科学大会成果奖。70年代投产的糖浆剂还有灵芝银耳糖浆、田基黄糖浆、复方虾须藤糖浆、舒冠通糖浆等共21种。
80年代投产的糖浆剂还有龙胆退黄糖浆、小儿七星茶糖浆、罗汉果止咳糖浆等共17种,生产中药糖浆剂的厂家有9家,出口产品有杏仁糖浆、罗汉果止咳糖浆、满山白糖浆等。至1990年,全省投产中药糖浆剂共48种,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项目有8项,省级以上优质产品称号的有2个。1990年,全省中药糖浆剂年生产能力4137吨,产量1294.9吨。
主要品种有:
满山白糖浆 1971年初,南平市慢性支气管炎防治组从民间挖掘出满山白验方,制成复方满山白糖浆,具有祛痰、止咳、消炎之功能。福建省医学研究所在这基础上,对单味满山白进行了药理、药化研究,发现满山白具有祛痰、镇咳作用,而且不含同一科属其它能治疗支气管炎植物的毒性成分——侵木毒素,故副作用少,毒性低。1975年11月,满山白糖浆通过省级鉴定。1977年8月,满山白糖浆在建瓯制药厂投产。1978年,满山白糖浆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满山白糖浆产量为21.84吨。1981年,建瓯制药厂投资20.5万元,新建糖浆车间。1983年3月,添置一台1吨多功能提取罐,使年生产能力增为400吨,当年产量为130.05吨。1984年6月,建瓶制药厂满山白糖浆QC小组运用“正交设计”,提高了满山白稠膏的有效成分和提取得率。同年,满山白糖浆被评为国家医药管理局优质产品,产量187.83吨。1985年产量增为287.11吨。1985~1989年,建瓯制药厂投资235万元扩建满山白糖舉生产线,并添置1台3吨提取罐。1990年新生产线投产,年生产能力增至700吨,产量为635吨。1988年满山白糖浆开始出口,当年出口4.49万瓶,1989年出口2.3万瓶,1990年出口4.86万瓶。
银耳糖浆 是三明真菌研究所于70年代末利用福建特产银耳研制成功的新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该科研项目获1979~1981年省科学技术成果四等奖。
软脉灵糖浆 是建阳地区医药研究所、药品检验所、建瓯制药厂、省中医研究所等单位,于1981年联合研制成功的、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新药。1985年4月通过省级鉴定,7月在建祖制药厂投产。1986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0年产量为13吨。
头痛定糖浆 是福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福州中药制药厂、闽清制药厂等单位根据福州地区民间验方,采用地产药材“石仙桃”,于1982年研制成功的新药。用于治疗神经机能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1985年在闽清制药厂投产,1986年产量11.12吨。1987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90年产量为12.63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满山白糖浆
相关专题
银耳糖浆
相关专题
软脉灵糖浆
相关专题
头痛定糖浆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