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丹、丸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308
颗粒名称:
二、丹、丸剂
分类号:
R286
页数:
3
页码:
33-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的丹剂、丸剂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其中紫雪丹、六味地黄丸等品种较为著名。这些制剂在中药市场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福建省
中成药
丹丸剂
内容
(—)丹剂
丹剂,是古代道家开发的剂型。汉末,道家著名人士左慈、葛玄、郑思远相继到宁德霍童山采药炼丹。东晋葛洪曾到霞浦县洪山采药炼丹。南宋丹祖白玉蟾,原名葛长庚,闽清人,早年隐居武夷山,精通丹术,著有《太乙金丹》、《丹术济世》等书。清朝,泉州怀德居保婴丹、红升丹、白降丹等闻名遐迩。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泉州黄仕看以童便制秋石丹,主治劳伤过度、郁逆吐血等症。清末民初,泉州老源兴药店的秋石丹、程家药店的三仙丹较为著名。福州名产有回春药店的神犀丹、至宝丹、回春丹、梅花点舌丹及回春药店和广芝林药店的紫雪丹等。
紫雪丹原产北京。30年代,福州回春药店自行炮制,不用沉浸法,将配方中十多种药材碾为细末,制成紫雪丹,保全药材有效成分,提高了疗效。
60年代后,丹剂逐渐被水泛丸、胶囊剂、片剂等取代,现有品种有福州中药制药厂的紫雪丹、甘露消毒丹,厦门中药厂的御制平安丹、还少丹,泉州制药厂的小活络丹、紫雪丹、黄升丹、黑锡丹,福州屏山制药厂的跳骨丹、红升丹、白降丹等10种。
(二)丸剂
丸剂,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可分为大蜜丸、小蜜丸、水泛丸等。大蜜丸因服用不便,70年代后逐步退出临床。80年代以来投产的,都是小蜜丸、水泛丸之类。至1990年,福建投产的丸剂品种有169种。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项目有“平咳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三根丸治疗冠心病研究”两项。名优产品有六味地黄丸、玉泉丸等。
80年代产量较大的品种有安宫牛黄丸、银翘解毒丸、六味地黄丸、六神丸、乌鸡白凤丸、十全大补丸、牛黄清心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杞子地黄丸、逍遥丸、玉泉丸、八珍丸等。每年出口10余吨,品种除了六味地黄丸、玉泉丸等名优产品外,变动较大,累计品种数有30多种。
1990年,全省蜜丸生产能力为693.5吨,产量101.02吨;水泛丸生产能力为347吨,产量156.6吨。出口品种有牛黄清心丸、六味地黄丸、玉泉丸、化石金丹丸、白内障丸等13种。
主要品种有:
六味地黄丸 明末厦门正和号药铺在宋代钱仲阳的六味地黄丸处方基础上,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生产六味地黄丸。1965年10月,正和药铺成药作坊并入厦门中药厂,生产鹭江牌六味地黄丸。该厂所制的六味地黄丸药丸乌黑光亮,质硬气香,密闭存放十几年不霉变。若用开水泡服,所泡药液是红茶色,澄清而不浊。饮后可继续冲泡数次,至药液色淡为止。弃渣前药丸虽胀大,而外形仍保持完好。六味地黄丸有滋阴补肾作用,可治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便血、阴虚盗汗等症。闽南及港澳、东南亚地区,常以厦门中药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冲泡,代茶作保健品饮服。1980年、1985年该厂生产的鹭江牌六味地黄丸2次获得国家质量银质奖。1980年,该厂六味地黄丸产量11.27吨,1985年为10.54吨,1990年产量11.8吨,出口9.44吨。生产六味地黄丸的厂家还有福州中药制药厂、泉州制药厂等。
惊风化痰丸 明末清初(1662~1722年),原明太医曾德宏在长汀县华严寺出家,创制惊风化痰丸。该药选用牛黄、麝香、珍珠、全蝎、蝉蜕等名贵药材精制而成,具有镇惊化痰功能,为小儿科良药。
炎尝疚丸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泉州林乔生研制的小儿科良药,主治小儿脐风,曾风靡一时。后因各种抗菌类药物投放市场,而被淘汰。
玉泉丸 药方出自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1982年,闽清制药厂参照山西有关厂家的工艺研制而成,是治疗糖尿病之良药。1986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产量11.11吨,出口0.18吨。1990年产量7.7吨,出口0.4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