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生产网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304
颗粒名称:
二、生产网络
分类号:
R282
页数:
1
页码:
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中药材加工在50年代前是前店后场的形式,1956年后转为医药公司组织生产和调拨。80年代开始,饮片加工厂增多,技术革新和投资增加,支持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福建省
药材
生产网络
内容
50年代前,饮片炮制和丹、膏、丸、散等中成药制作采取前店后场的形式进行。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各医药(药材)站、县(市)公司先后建立药材加工厂(场),对大批量的药材品种和销量大的成药由医药公司(站)组织生产和调拨,逐步以机械加工代替手工操作,大大提高工效。但地方传统工艺的特色逐渐消失。60年代起,中成药生产由中药厂进行,药材加工厂集中精力增加饮片炮制品种。1975年,通过开展技术革新活动,省医药公司分期分批购置一些药材加工机械分配给各县(市)饮片厂(场)。1982年,全省药材商业系统共有饮片厂71个,切药机136台,职工1019人。1983年,省公司制订《福建省中药饮片加工场点改造建设规划》。1983~1988年,全省共投资411.7万元,对43个饮片厂进行技术改造,新建或扩建厂房,添置各种机械设备。已投入生产的有厦门、建阳、建瓯、浦城、政和、云霄、德化、大田、三明、漳平、武平、连城等市、县饮片厂。福州市饮片厂于1986年列入全国第一批技改重点项目,设计投资规模300多万元,1989年投产。为支持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企业的发展,1986年8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下达通知,规定对医药生产企业加工生产中药饮片的销售收入,暂免征收产品税;加工中药饮片取得的加工费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对独立核算的专业中药饮片加工厂,从1986年1月1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扶植饮片厂增加自身发展的能力。80年代以来,技术改造又有了新的发展。
1990年,全省各地医药公司共设有饮片厂38个。全省60多所中医院和118所设有中医科的综合医院也设有饮片加工厂(场),国营、集体、个体中药店和乡卫生院,大都设有小型饮片加工设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