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药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29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药材
分类号:
R282
页数:
19
页码:
13-31
摘要:
本章记述了福建省药材资源、药材开发利用、药材生产、药材饮片等。
关键词:
福建省
医药
药材
内容
第一节 资源
中药资源包括野生和家种(养)的药用动物、植物及矿物。它的生长繁殖或形成,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也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条件影响。本省临海多山,气候多样,动、植物品种繁多,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一、资源调查与分布
宋代,同安人苏颂在药源调查的基础上,编成《图经本草》21卷。其中,记载福建地产药材有龙眼、荔枝、茶、蓝、牛膝、牡蛎、甲香、食盐等40多种。其后,福建各地方志和医药书籍均有记载地产药材,但品种不全,产量、蕴藏量极少述及。清代郭柏苍经实地考察,光绪十二年(1886年)著《闽产录异》一书,记述福建510多种地产药材的产地、分布及产销情况。
民国30年(1941年),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派人对戴云山脉进行科学考察,历时3个月,采集植物标本1000余件,为药材资源分布提供了资料。此后,还考察了闽西的梅花山、闽东的太姥山。
1958年7月,省医药卫生部门组织开展药材资源调查工作。历时2个月,调查了建瓯、永春、宁德等18个县,采集标本22094号,获得1200多种可资利用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料。其中,可供药用的植物达773种。1959年~1960年5月,福建医学院对福建省民间蛇药开展调查,发现民间蛇伤青草药151种。
1972~1975年,省医药卫生部门进行全省药材资源调查工作,调查了50多个县、市,对福建省主要山脉武夷山、戴云山等100多座山峰开展实地勘察,采集到药用植物1600多种。其中,200多种为南方特产,历代本草无记载的约150种,尚未药用的约300种。调查发现有抗癌药物20多种,心血管病药物近100种,蛇伤药140多种,治疗肝炎药物70余种,止血药物80多种。抗癌新药三尖杉是这次资源调查的成果之一。在这次调查资料基础上,福建省医药研究所、福建省中医研究所编写出版《福建药物志》二册,共记载1401种药材。
1980~1981年,省医药部门在东南沿海地区12个县开展海洋药物资源调查,共收集到可供药用海洋动植物236种。
1985~1988年,省医药卫生部门开展福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中药资源普查。调查全省9个地、市68个县(市、区)(缺金门、马祖),共发现药材品种2678种,收入《福建省中药资源名录》的有2468种,按基原分有藻类13科19种,菌类19科44种,地衣6科6种,苔藓6科6种,蕨类32科121种,裸子植物9科28种,被子植物160科1800种;动物201科425种;矿物19种。通过这次药源普杏,提供全省药材资源分布和,蕴藏的丰富翔实的资料。
福建药材资源分布可分为两大区:即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雨林地带)和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温暖照叶林地带)。
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位于戴云山脉东南-侧,背山面海,有天然屏障,又受到海洋暖流影响,形成高温高热的自然环境。冬暖夏长,气候温热;雨季长,雨量充沛;冬秋有短期干旱,夏季多台风,偶有短暂低温寒害。植物群落以热带雨林为主,森林组成多由桃金娘科、樟科、番荔枝科、芸香科、无患子科、紫金牛科、山毛榉科等亚热带种属组成。雨林地带伴生的野生药材品种多,蕴藏量大。该地域包括闽东北沿海、闽东南、闽南地区。
闽东北丘陵、沿海地区药材品种苟:银耳、太子参、金银花、海金砂、枳壳、绿衣枳实、香橼、佛手、香附子、红花、桔梗、黄精、山药、狗脊、金櫻子、肉桂等。海产有玳瑁、海螵蛸、浮海石、昆布、海胆、海龙等。
闽东南丘陵、台地、平原、沿海地区药材品种杳:麦冬、泽泻、北沙参、川芎、乌药、山药、菊花、黄梔子、姜黄、紫苏、狗脊、蔓荆子、川楝子、瓜娄、枇杷叶、陈皮、淡竹叶、佩兰、绿衣枳实、肺风草、一见喜、乌梅,玫瑰茄、郁金、青黛等。海产有:瓦愣子、牡蛎壳、海藻、海龙、海马、玳瑁、海蛇、石花菜、鹧鸪菜等。
闽南丘陵、平原及沿海岛屿药材品种畚:巴戟、砂仁、生地、泽泻、菊花、一见喜、肉桂、儿茶、安息香、苏木、芦荟、八角茴香、益智、川芎、甜叶菊、排草、地鳖虫、地龙干、千张纸、蛤蚧等。海产有:石决明、海马、海蛇、海粉等。
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位于戴云山脉西北,由于海洋暖流被山脉阻挡,又受到西北侵入寒流的影响,夏暖,冬温凉,雨量多。因距海较远,还具有大陆性气候的一些特点。北部,冬末春初山顶有积雪现象。植被为照叶林(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为主,艽次为樟科、山茶科、蔷薇科、木犀科等。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分明,野生中药资源品种繁多,蕴藏丰富。这一地域包括闽西北、闽中、闽西南地区。
闽西北地区药材品种舍:建莲、泽泻、厚朴、杜仲、百部、使君子、玄胡、黄柏、辛夷花、木瓜、山姜子、白术、黄精、南山楂、虎杖、益母草、鱼腥草、谷精草、茯苓、白扁豆、绿心豆、骨碎补、白毛藤、桔梗、白果、蕲蛇、穿山甲等。
闽中地区药材品种有:葛根、薏米、茯苓、黄连、白术、木瓜、田七、西洋参、天麻、吴茱萸、厚朴、辛夷花、杜仲、桔梗、勾藤、狗脊、云木香、十大功劳、银耳、金银花、绞股蓝、梅花鹿、白花蛇等。
闽西南地区药材品种有:巴戟、乌梅、肉桂、射干、田七、绿升麻、乌药、杜仲、葛根、土茯苓、百部、苍耳子、陈皮、荆芥、淡竹叶、石斛、伸筋草、豨莶草、艾叶、茯苓、厚朴、紫荆皮、栀子、虎杖、草珊瑚、白茅根、金银花、鸡血藤、灵芝、田基黄、寒水石等。
闽西北大山带与闽中大山带均为过渡性气候。山地本身立体气候差异明显,闽中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1:左右随着地势海拔逐渐升高,温度逐渐降低,风力增大,降雨量增多,从而影响土壤、植被和中药资源的垂直分布。海拔1000米以下的,随着海拔降低,药材品种、数量逐渐增多;海拔1(100米以上的,则随着海拔增高而逐渐减少。山体的不同坡向的植物种类分布亦有所不同,一般东、南坡日照早,常风大;西坡午后见日照,气温高,土壤干燥、肥力差;北坡气温低、湿度大、土壤较肥沃,耐寒植被较繁茂。有的品种需要在特定生态环境方能生长,因此显得稀少;有些品种适应性强,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格,分布广泛。
海拔250米以下的低丘、盆谷地.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因而天然植被稀少。乔木中有可入药的女贞、合欢、冬青、枇杷等;草本植物有马齿苋、益母草、马鞭草、桔梗、牛膝、淡竹叶、贯众等;藤木植物宥三叶木通、忍冬藤、海金沙等;栽培的药材有菊花、玄参、栝楼、紫苏等。
海拔250~500米高丘地,天然植被大都被人工针叶林所取代。药用植物以草本或小灌木居多。右绵茵陈、香薷草、土茵陈、紫萁、苦参、金櫻子、小金英、大青叶等;在田野或溪河岸边有鱼腥草、益母草、香附子、紫花地丁、半边莲、寒草等;藤本植物有南五味子、百部、葛根等;动物药较常见的有鳖甲、蟾蜍、夜明砂等;栽培的药材有乌梅、山药、个青、陈皮、薏米等。
海拔500~800米低山地带,植被最繁茂。有常绿阔叶林、竹林、经济林、混交林及部分灌木林及草丛等。林下草木药材有黄精、麦冬、草珊瑚、淫羊藿、金线莲等;乔灌木药材有观音串、南山楂、毕澄茄、十大功劳等;藤本药材有白毛藤、土茯苓、海风藤等;草本药材有伸筋草、狗脊、仙鹤草;动物药有蝉蜕、穿山甲、豪猪肚、水獭肝等;栽培的药材有厚朴、杜仲、茯苓、梔子、吴茱萸、白术、葛根等。
海拔《00~1865米中山地带,植被类型较简单,大都是草甸及部分乔灌木丛。山坡草丛有藜芦、徐长卿、牛蒡子、前胡等;灌木丛下有短萼黄连、阴地蕨、鹿蹄草、石斛等;乔灌木有卡氏乌饭、杨梅、木荷、杜鹃、小叶黄杨等;藤本有羊角藤、野木瓜等;药用动物有山羊、棘胸蛙、龟等;栽培的有黄连、田七、西洋参、天麻等珍贵药材。
据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福建省有308个全国重点品种、省增列64种及各地、市、县增列的大宗品种,总共有植物药产(藏)量52893吨、动物药1072吨、矿物药17327吨。
二、珍稀品种
据将乐县岩子洞考古发现,10万年前福建有猕猴、大熊猫、熊、虎、豹、水鹿、豪猪,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牛、巨貘等。其中,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牛、巨貘等动物已在1万年前绝迹。
象牙、象皮可入药。据《墨客挥麈》载:古代“漳州漳浦县地连潮阳,素多象,往往十数为群”。后因象牙贵重,滥捕乱杀,明代以后象已绝迹。虎鞭、虎骨等均为贵重药材。清康熙年间,莆田、罗源、漳浦、同安、长泰等县,虎多为患。康熙十一年(1672年),漳州、长泰多虎,8日内吞噬1000余人。各地民众为了消灭虎患,组织打猎队捕杀老虎。民国以后,由于打猎使用枪支弹药,威力强大,老虎数目锐减。60年代后,虎迹难寻。华南虎是世界虎8个亚种之一,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际自然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最为濒危的物种,中国政府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世界动物基金会与中国林业部合作,1990年底在闽、赣、浙、粤四省寻虎。先后在福建发现龙岩地区的梅花山、三明市的龙栖山、宁化、建宁、泉州市的永春、南平地区的茫荡山,均有老虎活动留下的痕迹。
灵芝草,古人认为是“起死回生”的灵药。福建有红芝、紫芝等好几种。连江县城南百洞山因产灵芝而改名青芝山。武夷山保护区产的红芝,可治疗神经衰弱、冠心病、慢性肝炎、积年胃病,解毒菌中毒等,并有抗癌作用。闽西北、闽中山区有紫芝,其疗效与红芝相同。闽南山区有热带灵芝,也可治疗冠心病等。山区竹林里的药用真菌雷丸,又名竹苓,可治疗蝴虫、蛲虫、囊虫、脑囊虫、血丝虫、血吸虫等病。海生药用动物玳瑁,是福建的特产,价格昂贵。其皮肉具有祛风驱痰、平肝泄热的功效,甲片可治热病疫厥、中风、小儿惊风、疮毒痈肿、跌打损伤等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资源保护、引种驯化等办法和途径,使得珍稀药材品种、数量不断增加。
1970年,省医药部门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组成南药科研协作组,积极开展珍稀药材的引种驯化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引种驯化成功的珍稀品种有胖大海、肉桂、砂仁、巴戟、白木香、鲍鱼(石决明)、蛤蚧、珍珠、鳖、金钱白花蛇等。一些品种如白木耳,人工栽培成功,大批量生产,已不再是珍稀品种了。
1990年,福建药材珍稀品种有:玳瑁、珍珠、灵芝、虎、海马、梅花鹿、银杏、刺沙椤、伯乐树、野茶树、福建柏、水松、鹅掌楸、长叶榧、半枫荷、天竺桂、白桂木、台湾苏铁、野天豆、油杉、黄山木兰、厚朴、凹叶厚朴、紫草、金线莲、银线莲、金钱豹、黑熊、斑玲、山羊、豪猪、穿山甲、蕲蛇、短尾猴、猕猴、大灵猫、小灵猫、金钱白花蛇、乌梢蛇、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蛤蚧、蝉花、东方鲎、石决明、海龟、短萼黄连、黄连、杜仲、蔓荆子、柯子、黄柏、天冬、藿山石斛、金钗石斛、钟萼木、巴戟天、圆叶泽泻、黄水枝、龙胆、五味子、蜈蚣兰、三尖杉、白木香(土沉香)、徐长卿、小春花、八角莲、珊瑚菜等。
第二节 开发利用
一、开发
药食同源。福建先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对一些动、植物的医疗作用有了认识。据考古研究,将乐县岩子洞发现的10万年前的动物化石,是人类捕获的结果。在闽侯县昙石山、白沙溪头、榕岸庄边山,平潭县南垅、北厝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一些动、植物的化石或残骸,这是先民认识、利用药物的开始。
茶是福建最早开发的药物。据《太姥山志》载:尧时,太姥娘娘在太姥山种蓝且种茶,其茶名“绿雪芽”。此茶性寒凉,功同犀角,为治疗麻疹圣药。以后,福建开发一系列茶制剂。如南北朝的方山露芽茶,唐代的蜡面茶,宋代的龙凤团茶、莲花峰茶丸,明代秋水轩茶饼,清代的万应茶饼、现代的维甜美降糖茶、保健美减肥茶等。
东晋(317~420年)时,福建就以药材著名。晋简文帝仆射王彪之在《闽中赋》中称道:“药草则青珠黄连,拳柏决明,苁蓉鹿茸,漏芦松荣。痊疴则年永,练质则翰生”。宋代苏颂编著的《图经本草》,收载福建地产药材40多种,验方30余则。宋淳熙九年(1182年),长乐梁克家著《三山志>,这是福建现存最早的一部志书,收载地产药材190多种。明弘治三年(1490年),黄仲昭纂《八闽通志》,记载地产药材330多种。清代郭柏苍撰《闽产录异》,记述福建510多种药材的产地、分布及90多种药材临床应用情况。民国17年(1928年),陈衍编纂的《福建通志》记载地产药材610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医药卫生部门加强民间验方草药的发掘整理工作,全省各地开展采风访贤和献方活动,收集大量单、验、秘方,仅福州市就收集到3万多件。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将1954年以来全省收集的验方,先后筛选汇编了《中医验方》六册、《福建省中医中药特效验方汇辑》、《中草药方选》、《福州中草药单验方选编》、《畲族验方选》等。1959~1960年,福建医学院收集整理民间蛇伤青草药达151种。
省医药卫生部门还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专项调查研究。闽北山区自1965年开始,对蛇资源进行调查。据1979年张震《武夷山蛇类问题探讨》记载,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有蛇类5科、26属、61种,占全省蛇种类的70%以上,占全国蛇种类的三分之一以上。建阳武夷蛇园、浦城石陂卫生院对蛇类的饲养及综合利用作了研究探索。1980~1983年,省药材公司研究所对海蛇资源与药用价值的研究结果,证实可做生药应用。
开发利用地产药材,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的有:三尖杉脂碱和高三尖杉脂碱,鲎试剂、满山白糖浆、买麻藤糖浆、头痛定糖浆、消症益肝片、雷公藤开发利用、褐藻胶肠溶胶囊、舒冠通糖浆、海珠喘息定胶囊、玫瑰茄冲剂、胜红抗炎素胶褒等。
资源开发利用和种植、饲养技术获省级以上科技奖的有:福建薯芋皂素资源调查,排草栽培技术,巴戟和砂仁品种鉴定,巴戟天快速育苗,天麻蜜环菌无性繁殖的应用,西洋参引种,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试验、天麻引种、罗汉果栽培技术等。
80年代以来,省医药卫生部门还研究利用中草药作保健饮料或保健食品。漳州生产的“少林可乐”畅销国内外;龙海县海澄镇与日本合作研制以具有与人参相似的免疫增强功能的绞股蓝为主要原料的“九龙甘茶”,经鉴定符合出口日本标准;福建医学院附属二院配制的“双降茶”饮料,治疗高血压和高胆固醇160多例,疗效满意。80年代以来,在国际市场畅销的保健饮料还有鲜芦笋汁、胡萝卜汁、减肥茶,以及健胃防癌的葵心茶,治高血压的决明子茶,预防心脏病和缺碘性甲状腺肿的海带茶,防治各种出血症的藕节茶等。
1985~1988年中药资源普查中,各地先后发现一些新品种。宁化唇柱苣苔,俗名兰花子草,全草具有消肿解毒作用,分布于宁化县禾口、湖村,生长在阴湿的岩石上。经中国植物研究所教授王文采鉴定,为苦苣苔科一个植物新变种。普查中还发现3个省级植物新纪录种:一是密苞山姜,为姜科植物,分布于龙岩、武平、漳平、上杭,.生长在山谷密林阴处。其干燥果入药,具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效。二是红花草(水苋菜),为千屈菜科植物,分布于龙海、同安、长乐等县的湿地或稻田中,正研制作为治疗肾炎药物。三是岩须,为杜鹃花科植物,原产云南、新疆等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而福建南平市的山上发现畚分布。本品具有清凉解毒作用。
1980年以前,福建海蛇仅见报道4属6种。后省药材公司研究所在资源调查中首次采集到两个省级动物新记录种:半环扁尾海蛇和扁尾海蛇。后者亦为我国大陆沿海的新纪录种。80年代末,浙江医大生物系报道,在福建采到平颏海蛇标本。福建师大生物系报道,采到淡灰海蛇标本。这样,福建海蛇种类就有2亚科6属10种。海蛇全身都是宝,肉干可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疥癣恶疮等症;蛇油治烫伤、冻疮、皲裂、棘刺;蛇毒具有极高的生物活性,经分离提纯的某呰酶类,是价值昂贵的药物;蛇胆,具有祛风化痰、清热明目、疗疳杀虫的功效;蛇皮治疗慢性湿疹、皮肤搔痒、热毒唇疔;蛇血具有补气血、壮筋骨、祛风湿的作用。
福建发现的中药新资源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的长叶榧,其根、皮、叶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据有关研究报道,经动物试验发现有降压、舒张血管等活性。长叶榧为我国特有树种,以往仅在浙南有零星发现。80年代末,福建泰宁、宁化、顺昌、邵武、浦城等县均发现有分布。这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及裸子植物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刺沙椤,又名飞天螭,为多年生树形蕨类,系国家一级珍贵保护植物。具有祛风利湿、活血祛淤、清热止咳之功效,80年代末开始研究用于治白血病。这些珍稀物种,80年代以来着重加强管理保护,严格控制采集。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在闽中、闽东、闽西南均有分布,民间原用于治疗咳嗽痰喘。80年代末,日本教授竹本长松研究证明,含有人参皂甙相同物质和相同理化性质,具有滋补、镇静、催眠、降血脂等功效。现龙海、大田、福州等县、市已建立生产基地,转野生为家种,开发前景良好。
显齿蛇葡萄,在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区有分布。其全草加工制成“藤茶饼”,具有清热利尿、消炎抗菌作用,同安县已有此品种出口外销。
海胆,又名刺葫芦,系海生动物,连江、罗源等沿海有分布。它具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等功效。从海胆叉棘中提取的一种毒素,有希望制成新的心肌药;海胆提取物波尔利宁,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福建发现的中药新资源还有:白花败酱草、通草、北五味子、乌头、地骨皮、石蝉草、旱半夏、蛤蟆草、蛇足石松(金不换)、马兜铃、南烛、白珠树、乌饭树、蛇菰、瓦松、细柱五加等,共有76种。
二、地道药材
福建地道药材有泽泻、莲子、厚朴、乌梅、青黛等30多种。
青黛 又名蓝靛,是福建地道名产之一。据《图经本草》介绍:“福州有一种马蓝……土人连根采之,焙捣下筛,酒服钱七,治妇人败血”。宋代,福建大量种植,或作染料,或作药用,畅销全国。《闽部疏》说:“福州西南,蓝甲天下”。《八闽通志》也记载:“染青之蓝,皆可作淀。掘地作坑,以蓝浸入,一宿,入石灰搅至干,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其搅留浮抹,掠出阴干,谓之靛花,即青黛也”。《本草纲目》:“淀乃蓝与石灰作成,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青黛“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自从鸦片战争以后,蓝靛作为印染的用途已被洋靛所代替。但作为消炎的外用药,仍沿续至今。青黛原为蓝靛的副产品,150公斤马蓝可生产50公斤的蓝靛,只能得到10克左右的青黛。1958年,主产地仙游县把蓝靛去杂质后,提纯青黛,变副产品为主产品,150公斤马蓝可得4公斤左右的青黛。《中国药材商品学》称:“福建所产,品质最佳,称建青黛”。
白莲 白莲全身是宝。莲子,补脾止泻、养心益肾;莲芯、荷花、荷叶、莲藕也各有用途,均可入药。后梁时建宁县已种白莲,以西门百口莲塘所产之莲最佳。梁代陶弘景说:建莲“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1988年该县产量达400多吨,以结实粒大圆满,洁白细嫩,煮泡易烂,不糊不碎,颗粒完整,汤清味香,爽口宜人而著称,是滋补养身之上品。
乌梅 为梅实的加工品。原生汉中川谷,宋代福建已大面积种植。《三山志》载:梅子,“怀安(今属福州)侯官乡户,园林种至千万株。盐者为白梅,焙干者为乌梅,贩至江浙”。《图经本草》载:乌梅,“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福建各地有产,1988年产量最高,为137.1吨;上杭、永泰等县居多。尤其是上杭乌梅,以个大肉厚,柔软色乌,味酸后转甜,质优而驰名中外,故有“杭梅”之美称。
使君子 原出海南交趾(今之越南),宋代福建引种。宋代马志说:使君子主治"小儿©&、小便白浊,杀虫,疗泻痢”。《三山志》载:使君子“蔓生,花红白相间,形如梔子,而棱瓣深”。明代,泉、漳、邵、兴、福、宁皆产。《闽产录异》说:“产福州郡治将军山(古冶山也)。他处产者,不地道。”1956年,全省使君子收购量达2万公斤以上,70年代后,因被其它驱虫药所代替,销量锐减,但仍有向仙游进货者。
栀子 原出南阳川谷,宋代福建已经种植。《图经本草》绘有建州梔子图一幅,并说:“入药者山梔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为佳……古今诸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香豉、甘草等四五作汤饮……扼子亦疗血痢,挟毒热下者……又治霍乱、转筋”。是清热利胆、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散瘀止痛的常用药,也可作食用色素。福建扼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历史悠久。群众对扼子采、种有传统习惯和丰富经验,产品多,质量好,历年均为大宗外调商品。1959年全省收购量最高,达278吨,其它年份一般在100吨上下。
厚朴 为芬香化湿药,原出交趾冤句(今属越南),宋代福建引种。厚朴林主要分布在闽西北、闽中等山区。“建朴”与“川朴”齐名,曾被列为朝廷贡品。建朴以皮宽而厚、色紫褐、质坚实、显油性等特色闻名于世。浦城产的“老山紫油贡朴”和"老山紫油贡根”更是供不应求。1959年,福建省医药、林业等部门协作,在浦城县建立厚朴种苗基地。1966年,浦城县经过7年试验,摸索总结出一套育苗方法,在全省推广。1967年,南平峡阳林场采用快速优生法造厚朴林,15年后树干有大碗粗,可剥皮入药;比以往快了10年。1986年,浦城县从四川引进厚朴环剥技术,改变以往砍树挖根剥皮的方法。剥皮后,用塑料膜包湿黄泥裹被剥处,让其自然愈合;可再剥皮,成活率达80%。1983年,全省厚朴收购551吨。80年代以来,砍多于种,资源有所减少。
泽泻 是利水去湿泄热的常用药,原生汝南池泽。明初,建宁府已种之。以建安、瓯宁产者为地道,称为建泽泻。主产地建瓯县素有“泽泻之乡”的美名。建瓯泽泻具有个大形圆、外表光滑、色白质实、粉性足等特点。现闽南一带也大量种植。质量仍胜于外省产品。1978年全省产量高达730吨。
枳壳 《八闽通志》载:“枳壳,一曰枳实,叶似桔而小,多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闽侯县延坪乡黄埔村从河南颖川引种绿衣枳壳,其自然掉落的幼小果实称为鹅眼枳实,均具有破积消食、理气健胃之功效。此品种在中亚热带最宜生长,闽东、闽中、闽西北一带均有栽种。1978年产量最高,全省共产141吨。
银耳 俗称白木耳,原系稀有野生药材,与人参、鹿莺、燕窝并列为珍贵补品。70年代末,古田县将银耳由段木栽培改为木屑瓶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每公斤白木耳从50年代的300多元降为10多元。银耳产量激增,用途广,已扩大作为保健食品和饮料。80年代末,主产地古田县银耳年均达2000吨以上,产量、质量居全国之冠,产品远销27个省、市和十几个国家与地区。
葛根 具有生津止渴、解痉退热、透疹止泻、补胃气等功效。福建产葛根,具有粉性大、色白净,久存不易霉蛀等特点。其淀粉是夏令清热解暑之佳品。该品种在全省山区各县均有野生资源分布,1977年,全省收购123吨。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大田县已进行人工栽培,产品甚优。
栝楼 又名瓜蒌,为止咳化痰药。福建各地有产,主产地闽侯县的产品,个大肉厚、质量最佳而闻名全国。1977年收购量最高,为56.65吨。
香橼一名枸橼,为理气药。气味芬香,亦可作为室内观赏物。世称霞浦县产品质最佳,清代指定该县大南王师埕岗贡900公斤。1981年全省收购6250公斤。
长泰砂仁 即阳春砂,古名缩砂密,载于宋《开宝本草》。具有行气开胃、温脾止泻的功效。清乾隆《长泰县志》记载,该县三娘村一带有人工栽培砂仁,种子是从南洋带回的,后沦为野生。全国市场需要主要靠海外进口。60年代以来,长泰及毗邻各县均发展人工栽培,行销省内外。它以品质优,果实大,药用价值高,而与广东阳春砂齐名,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南药品种。1985年产2100公斤。80年代以来,进行扩种和推广人工授粉,产量呈增长趋势。至1990年,长泰县种植砂仁达5000多亩,年产砂仁鲜果约40吨。是全国4个砂仁重点产地之一。
陈皮 为理气药,以福桔的果皮为最佳,是福建传统的外调大宗商品。
此外,福建地道药材还有金边地鳖虫、琥珀、铜青、薏苡、姜黄、枇杷叶、椋榈子等。
三、资源保护
50年代以前,福建中药资源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无节制的采捕,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大自然的许多物种濒危或灭绝。从将乐县岩子洞考古发掘中,发现有10万年前的东方齿象、犀牛等许多动物化石。闽侯、福清等县发现了7000年前的虎、棕熊、印度象、梅花鹿、水鹿、犀牛等兽骨化石。《重纂福建通志•山川>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位于漳浦县南三十里》之犀、象焉。漳盖自宋以来,象常患稼”。这些犀、象等大型动物近几百年已遭灭绝。宋《三山志》记载福州产地黄,清《闽产录异》记载福建有野生三七和鹿,这些物种早已绝断。60年代福建又从外省引进种植或饲养。
1962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为了保护中药资源,规定对珍贵、稀有或特产的鸟兽实行禁猎。对经济价值高而数量稀少的鸟兽,也要求严格控制猎取数量,并要求划出一定地段建立禁猎区,以保证珍贵野生动物的繁殖与增长。
1957~1987年底,全省先后共建立11个自然保护区,即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三明格氏栲(青钩栲)自然保护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南靖乐土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沙县罗卜岩楠木林自然保护区、屏南宜洋鸳鸯与猕猴保护区、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闽清县黄楮林自然保护区、邵武市将石自然保护区。其中,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于1979年7月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内繁衍、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药用动植物,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中药材资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984年7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了《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福建列入名录的有刺沙椤、伯乐树、野茶树、福建柏、银杏、水松、鹅掌楸、长叶榧、半枫荷、土沉香(白木香)、天竺桂、白桂木、短萼黄连、台湾苏铁、八角莲、珊瑚菜、野大豆、油杉、黄山水兰、厚朴、凹叶厚朴、巴戟、紫草、延龄草等。
1985~1988年,全省进行的中药资源调查中,发现中药资源的生态环境、品种结构、产地分布、产(藏)量消长等情况,不断发生变化。归纳影响资源消长的因素,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与社会(人为)因素这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是风调雨顺或气象灾害、病虫害或不同生长阶段、新陈代谢、更新换代等。从福建自然条件总的来看,是有利于药材生长繁殖的,而灾害仅是短期的、局部的。对全省中药资源消长情况影响较大的是社会(人为)因素。有利的一面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步增加引种、试种,扩大野生转家种、家养,有不少品种资源呈上升趋势,如银耳、茯苓、巴戟、砂仁、蜜蜂、地鳖虫等。不利的一面是对野生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无节制的狩猎,超前采收,“杀鸡取蛋”或炼山造林,给有些品种造成毁灭性打击。如建缻县刀霞打猎队,50年代以来,曾杀灭230头虎。80年代末,仍有人捕杀华南虎、大岩羊、云豹、斑羚等珍稀动物。总的趋势是野生药材品种数量逐步减少,家种(养)药材逐渐增多。
1990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福建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实施细则》,列入《保护名录》的有虎、豹、梅花鹿、黑熊、穿山甲、短尾猴、猕猴、大灵猫、小灵猫、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银环蛇、乌梢蛇、五步蛇、蛤蚧、凹叶厚朴、厚朴、杜仲、黄皮树、天门冬、龙胆、中华五味子、单叶蔓荆、金钗石斛、银杏、巴戟、白木香(土沉香)、珊瑚菜、八角莲、短萼黄连、花叶开唇兰(金线莲)等34种,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这些药材的采收实行了狩猎许可证和采伐许可证制度,还建立检查证制度,检查、监督、保护药材的米收和流通。
第三节 药材生产
一、种植
福建历代种植的药材以交叉品种为多见。
茶 福建最早种植的药材之一。福建历代名茶有福州方山露芽、武夷岩茶、安溪清水岩茶、铁观音、茉莉花茶等。
黄弹子 又名王坛子。《齐民要术》说:“王坛子如枣大,其味甘,出侯官”。民间常用于消食顺气,除署热。《闽产录异》载:“黄弹子以糖或盐腌之,能化痰,顺气”。
茉莉花 原出波斯,晋代福建引种。《本草纲目》载:“茉莉花辛热无毒……长发、润燥、香肌,亦入若汤”。明代汪机云:“茉莉根热,有毒,以酒磨一寸服,则昏迷一日乃醒……凡跌损骨节、脱臼接骨者,用此则不痛也”。相传华佗的“麻沸散”方中有茉莉根。现福建产茉莉花主要用来制茉莉花茶。
荔枝、龙眼 原生南越,隋唐间福建引种。荔枝肉、壳、核皆入药。唐代孟诜《食疗本草》记载:荔枝“食之通神益智,健气及颜色,多食则发热”。龙眼,梁代陶弘景曰:“味甘、平,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宋代,福建已成为全国荔枝、龙眼的主产地。
橄榄 原出岭南,唐代福建已有。《开宝本草》载:“橄榄生食、煮饮,并消酒毒,解鲐鱼毒”。榄仁,“主唇吻燥痛,研烂敷之”。
甘蔗 原出江东。梁代陶弘景云:“甘蔗下气和中,助脾气”。福建宋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成为全国主产区之一。
芒果 原出荷兰。宋代漳州、台湾皆种之。《闽产录异》曰:芒果“可愈腹疾”。《福建药物志》载:“芒果可预防结肠癌及由于饮食中缺乏粗糙食品造成的疾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发展药材生产。1958年10月28曰,中共福建省委下达《转发卫生厅党组为贯彻中央关于中药材生产指示的报告》。各地扩大传统药材品种生产,并积极进行药材的引种试种和转野生为家种、家养工作。至1958年底,全省各地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共开办药材试验场、种植场1753个,各县(市)医药公司自办药场58个,全省合计种植面积达6107亩,引种、试种、试养92个品种,其中,成功20种,成活22种,失败50种。
从1963年起进行3年调整,药材生产除“大跃进”期间幸存的厚朴、杜仲、黄桕、肉桂、白术、山药、菊花等品种得到恢复发展外,又引进试种、试养成功一些品种,如黄连、田七、生地、茯苓、麦冬、梅花鹿等。药材生产元气刚刚恢复,1966年起,却又受到“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的严重干扰。197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商业部、卫生部、农林部、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达《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解决供应紧缺问题的通知》后,药材生产情况开始转。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药材生产大幅度增长。1978年3月8曰,国务院批转《全国中药材生产会议纪要>,各级党政及药材公司更加重视,福建药材生产掀起新高潮。由于福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北药南移,南药引种,都有其适宜的土壤气候。据统计,全省1978年家种、家养药材发展到8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111056亩,其中药材造林16071亩。采集药材500多种。其中,茯苓年产量2040吨、麦冬1904吨、北沙参415吨,成为全国主要产地之一;山药、生地、川芎、.太子参等也自给有余,可供外调;南药砂仁、巴戟天、肉桂等的生产也有较大发展。
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福建的药材生产从集体经营变为个人承包。农副产品市场开放,价格放开,在多种经济成份、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竞争下,各地药材公司自发地把主要精力从抓生产转向抓购销,而药材生产工作相对削弱。沿海开放地区农民致富门路多了,药材种植业受到冲击,以致麦冬、北沙参、生地、山药等品种的生产出现大滑坡。1990年,全省种植药材30877亩,仅是1978年的27.8%;其中,药材造林7276亩。
引种主要品种有:
茯苓 具有健脾补中,利湿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是配方常用药。建宁、汀州、延平、兴化皆产野生茯苓,但产量低,60年代以前长期供应不足。福建寿宁县个别药农以鲜茯苓切块贴在活松树根上,转野生为家种,收益并不高。1955年,建瓯县从湖北、安徽引种。1964年起,安溪、长泰、漳平、尤溪等县先后也从安徽、湖北引进种苓,聘请老药农指导了采用松段木肉引方法,进行试种。1966年,推广松段木肉引方法,生产茯苓。1974年,三明真菌站研究人员与尤溪县医药公司合作试验,把“肉引”改为“菌引”。经过两年试验,取得成功。为了防止菌种退化,又试验将无性繁殖改为有性繁殖,创造了“怀孢子”接种法。这是全国茯苓生产史上的一项重大科技突破。安徽、湖北等10多个省、市、区科技、生产人员及老药农,纷纷来尤溪参观学习,推广应用。在茯苓“肉引”改为“菌引”的成功经验推动下,三明、古田、沙县等地进行了白木耳、香菇、猴头菌、天麻、蜜环菌、冬虫夏草菌丝体等“菌引”试验,相继获得成功。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尤溪县医药公司开展松树综合利用试验,改变段木栽培方法,利用树兜、枝桠接种,栽培茯苓,节约了大量生产用材。尤溪经验推广后,1979年,福建省茯苓产量达到2594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成为全国茯苓主产地之一。福建的茯苓,子实体结实、质地洁白,品质优良,畅销国内外。日本客商特地到尤溪考察,认为还具有无环境污染的优点,指定要进口该县的产品。
麦冬 系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常用药,以往也是全国供应紧缺的品种。1963年推广古田县野生转家种的经验后,闽南一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产量高、质量好,又可利用农作物边隙地套种,生产发展很快。1978年全省产量达1904吨,成为全国主要产区之一。并经省内外专家鉴定,属优质品。80年代,由于产大于销,产量降到100吨上下。
巴戟天 具有补肾阳,壮筋骨,怯风湿之功效。1976年,福建开始试验野生转家种。经过几年研究,初步解决巴戟天稳产和高产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问题,一般亩产干品可达150公斤以上。武平县芦坑长安山种植场亩产干品超过270公斤。1981年全省产量9.1吨。80年代末,漳州、龙岩等地区将其列为创汇农业、致富门路,正在积极扩种。
太子参 又名孩儿参,为常用中药,功似人参,而功力稍逊,能益气健脾,生津润肺。1967年7月,福鼎县官阳乡楮楼村僧人从杭州悟龙寺引进种子,进行试种。栽培初期,以散落种子进行原地育苗,繁殖缓慢。70年代初,经过试验,发现太子参种子在-5~5℃的条件下经过150天,其萌芽率为65.8%。春天,可获得子苗。利用根部自然分株,进行繁殖,解决太子参育苗问题。继而发展成为福鼎、福安、柘荣、霞浦等县山区主要农副产品之一,产品销往全国各地。1979年,福建省太子参产量达24.95万公斤,是全国太子参主产区。种植太子参,成为农民劳动致富的途径。柘荣县英山乡岭头村1989年户户种上太子参,当年人均纯收入达500元。80年代后期,上海时兴太子参茶待客,因而太子参销路上升。
肉桂 是进口珍贵药材之一。1976年,福建林学院、南靖县医药公司、华安县医药公司等单位协作,开展肉桂生态环境、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研究。采用化学药品与加强抚育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防止溃疡病、炭疸病及蠢蛾对肉桂的侵害。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和华安县金山场、诏安县金星南药站协作,进行肉桂无性繁殖试验,采用芽接方法,用品质较优的越南桂作接穗,嫁接在品质差、生长快的广西桂上,达到生长快、品质优的目的,成活率达80%以上。
地黄 1965年从河南新乡引种,产地分布在漳、厦、泉、莆等地区,最高收购量1979年达2256吨。川芎,1968年从四川引种,产地分布在漳、厦、泉、莆等地,最高收购量1975年达303吨。山药,地产扩种或从河南引种,产地分布全省各地,最高产量1979年达1125吨。菊花,1960年从安徽、浙江引种,产地分布全省各地,最高收购量1973年达390吨。白术,1955年从浙江引种,产地分布在南平、三明、宁德、龙岩等地区,1980年收购量363吨。北沙参,1973年从山东引种,产地分布在闽南沿海一带,最高收购量1977年达425吨。郁金与姜黄从浙江引种,产地分布在闽南、闽西南一带,最高产量1983年郁金474吨,姜黄493吨。穿心莲,又名一见喜,从印尼引种,产地分布沿海各地,1978年收购量高达1438吨。
引种成功的品种还有:丹参(河南)、杜仲(四川)、贝母(东北、四川)、黄柏(陕西、四川)、续断(四川)、附子(1975年四川)、木蝴蝶(广西)、党参(山西)、怀牛膝(河南)、白芷(1969年浙江)、山萸肉(浙江)、玄参(浙江)、西红花(浙江)、三七(1966年云南、广西)、云木香(1969年云南、湖北)、柯子(1972年云南)、儿茶(1970年云南、广东、广西)、安息香(广西)、罗汉果(广西)、苏木(1971年云南)、泰国大枫子(1972年云南)、毕拔(1972年云南)、霍香(1966年广东)、益智(1971年广东)、白豆蔻(广东)、壳砂(广东)、金银花(山东)、白芍(1968年湖南)、天麻(贵州)、丹皮(1972年安徽)、元胡(浙江)、川牛膝(1969年湖北)、胡椒(海南)、红豆蔻(海南)、草豆蔻(海南)、槟榔(海南)、紫檀(海南)、高良姜(海南)、白木香(海南)、檀香(海南)、秘鲁香(海南)、神秘果(海南)、血竭(海南)、天仙子(海南)、马钱子(海南》、阳春砂(海南)、海南土砂(海南)、海南壳砂(海南)、萝芙木(海南)、越南砂(越南)、缩砂(越南)、草果(越南、云南)、西洋参(1982年美国)、玫瑰茄(西德)、丁香(进口种)。
野生转家种的主要品种:金银花,分布全省各地,最高产量1984年151吨。梔子,主产地在莆田、泉州,其它各地也有生产,全省最高产量1981年150吨。射干,主产地在龙岩地区,最高产量1985年48吨。
野生转家种成功的品种还有:蔓荆子(1973年)、天门冬(1972年)、木瓜(1973年)、半夏(1973年)、桔梗(1974年)、辛夷花(1975年)、何首乌、吴茱萸、葛根(1960年)、紫苏、佩兰、雷公藤、百合、马蓝、薄荷、白毛藤、银杏等。1990年同安县的九层塔、金线莲野生转家种试验,列入厦门市星火科技开发项目。
二、养殖
金边地鳖虫 系福建特产,分布在沿海各地。70年代初,莆田、漳浦、安溪等县多处进行室内试养,获得成功,有些养殖专业户因而发财致富。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具有破瘀血、通经络之功效,1982年全省地鳖虫收购量达11.3吨。
鲍鱼 为味美的海珍保健食品,其壳即为中药石决明。石决明,具有平肝潜阳、清热明目的功效。70年代,先后在东山、平潭等县进行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试验取得成功,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0年代末,已能提供商品。
蛤蚧 系珍稀贵重药材,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之功效。厦门市从广西引进蛤蚧是在山上放养,已有繁衍生息。1974年试验捕捉留尾作药用后再放生繁殖。因放养的数量少,尚未形成商品基地。
蜂蜜 系中药配方、饮片炮制、成药制作的常用药材。养蜂酿蜜是福建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养殖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果林的不断发展,蜂蜜产量不断提高,除满足药用需要外,还有大量提供用作食品、饮料。
蛇 其胆、肉、油、皮、血及毒液皆有药用价值。福建的蛇类品种较多,尤其是蕲蛇,属福建名特产。70年代初,邵武、浦城、光泽、泰宁、宁化等地相继办起蛇园,初步取得经验。武夷山蛇园,在提取蛇毒、生产蛇酒及其它产品等方面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各地在蛇类的养殖中,对其生态环境和病虫害防治,尚缺乏配套的技术经验,因此成功率不大。
鹿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霞浦县“香山堂”药店引进北方鹿饲养,制售全鹿丸。自1963年开始,福建先后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引进梅花鹿饲养,在福州、安溪、大田、沙县、将乐、武平、尤溪等地建立了养鹿场,1986年全省存栏数达437头,其中雄鹿150头。尤溪县1970~1973年两批引进25头,1986年发展存栏数达140头,其中产茸95头,年产鹿茸22.83公斤,价值27万多元。
牛黄 珍稀贵重药材。80年代中期,柘荣县试验人工培育天然牛黄,产品符合药用质量要求,是一项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生产项目,1990年正在扩大生产实验。
海马 珍稀贵重药材,具有补肾壮阳、镇静安神、消肿止咳之功效。分布在福建沿海海藻丛中。70年代初,晋江、泉州、惠安、同安、龙海等县(市)先后转野生为家养,初步掌握海马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方法。晋江安海还做到一年繁殖两代,并有部分商品收购。后因受台风大潮袭击损失及伺料来源日渐减少,各地养殖场在70年代后期相继下马。
珍珠 系贵重药材,具有清热明目、镇惊安神、收敛生肌的效用。1974年,泉州市医药公司聘请上海技术员指导,在寻尾村养殖淡水珍珠。之后,惠安、南安等县也先后进行人工养殖,取得成功,并有部分商品收购。但由于养殖场地分散,防护困难,被盗损失严重,影响继续生产。
僵蚕 具有祛风痰、逐寒湿的功效。1973年,晋江县医药公司从浙江引进蚕卵,创办僵蚕场,当年收获部分商品,但因缺乏桑叶饲料,终难扩展饲养。
龟鳖 70年代曾在尤溪县试验养鳖。80年代以来,福州地区龟鳖养殖场在寒冷季节利用温泉促使加速生长,已见成效,并能提供部分商品。
鹌鹑 其肉具有补中气、壮筋骨、止泻的功效;其蛋,民间誉为“动物人参”,是老小皆宜的滋补品。70年代后,福、厦、甫、漳、泉等地转野生为家养,已可基本满足供应。
乌骨鸡 其肉具有补肝肾、益气血、清虚热的功效,也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自清代起,乌骨鸡是福违沿海各地传统饲养的家禽。
家鸽 其肉具有解诸药毐,调精益气的功效,可治恶疮疥癣,风瘙白癜。80年代后,全省各地均存饲养。
三、采收
采收主要指野生药材的采集和捕获。福建采收药材历史悠久。《逸周书•王会解》说:“东越海蛤,瓯人蝉蛇”。这是福建古越人向周王朝进贡土特产的最早记载。海蛤、蛇既是美味佳肴,也可药用。蛤肉滋阴清肺、化痰止咳;蝉,安神解痉、平肝熄风;蕲蛇,搜风胜湿、镇痉攻毒。因此,这也是药材采收的最早记载。自汉朝以后,历代都有大批汉人自北方迁居入闽,中原医药文化的传入,提高了福建人民药材采收应用知识水平。采收药材,涉及药物形态特征、生态环境、性味功效、产地分布、采收季节、多来源和混淆品种鉴别,以及商品加工等诸多知识。有不少同科同属不同种的植物,也有同种的不同品种,形态近似,仅有某些细微差别,因此,采收时必须注意鉴别,避免混淆误用。
福建采收的药材品种,宋《三山志》记载,福州地区采收的药用品种有天门冬、麦门冬、厚朴、茯苓、地黄、牛膝、狸(果子狸)、熊、石决明等190多种。陈衍《福建通志》记载闽产传统药材及可供药用的动、植、矿物,共610多种。随着民间采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采收利用的品种越来越多,据1988年《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汇编》收载的品种,共达2468种,其中植物药2024种(含海洋植物43种)、动物药425种(含海生动物187种)、矿物药19种。
药材采收季节性强,如绵茵陈,福建就有“三月茵陈四月蒿”谚语。为指导药材采收,宋代《图经本草》中,有药物绘图,记载产地、季节、形态及鉴别方法等。明代,福宁(今宁德地区)人夏旦,对药材和物候期作专门调查研究,著有《药辅同春》,“记每月花齐,而注重类于下”。民国时期,闽侯人郑肖岩著《伪药条辨》,仙游人温敬修著《药用植物学>,介绍药材采收和鉴别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医药卫生部门组织出版《福建民间草药》、《闽南民间草药》、《福州市民间草药》、《福建常用草药》、《福建中草药》、《中药混淆品种鉴别》等书籍,记述各地中草药品种分布、形态、采收季节、鉴别等内容,对指导药材采收具有实用价值。
经过药理研究、临床治疗实验和生产实践,对药材品种的鉴别与采收方法,历代都作了一些修订与改进。如牵牛子,明《八闽通志》说:“子白者不堪入药”。而近现代则黑白子混合使用,药名叫“黑白丑”。采收厚朴,历来均整株砍倒剥皮,而现在浦城等地,采收使用环剥技术,剥皮后让厚朴树继续生长愈合。
野生采集与家种家养,都是生产的组成部分。福建传统经营的药材600多种,其中地产品收购近500种,1978年收购总量16000吨,自给率均达35%。所收购的品种、数量,以野生采集居多;而收购金额,则以家种药材所占的比重较大。野生药材最高年收购量在100吨以上的有:狗脊、金银花、海藻、梔子、海风藤、白花蛇舌草、鸡血藤、香附、鱼腥草、防己、百部、土茯苓、乌药、金櫻子、淡竹叶、牡蛎、伸筋草等品种。
本省地产收购品种有:
根茎类 北沙参、玄参、太子参、丹参、南沙参、苦参根、田七、川芎、生地、黄连、麦冬、白术、白芷、白薇、白蔹、元胡、川牛膝、山药、泽泻、天麻、天冬、云木香、郁金、半夏、桔梗、前胡、香附、玉竹、紫苑、防己、天花粉、巴戟、黄精、绿升麻、何首乌、乌药、葛根、莪术、天南星、常山、大青根、射干、大小蓟、高良姜、干姜、萆菇、土茯苓、狗脊、骨碎补、石菖蒲、茜草、百部、百合、威灵仙、姜黄、七叶一枝花、芦竹根、白茅根、苎麻根、萱草根、排草、地榆、藕、贯众、仙茅、薤白、商陆、白药子、黄药子、福参、郁苏参、徐长卿、一条根、苡米根、穿山龙、观音串(黄花远志)、八角金盘、走马胎、大疔黄、虎杖、水椿根。
子仁果实类 阳春砂仁、山姜子(建砂仁)、水栀子、黄栀子、苏子、补骨脂、使君子、女贞子、冬葵子、苦棟子、韭菜子、莱菔子、蒲姜子、复盆子、刀豆、金櫻子、小果蔷薇、地肤子、草决明、榧子、莲子、丝瓜络、冬瓜子、冬瓜皮、桃仁、吴茱萸、益智仁、草豆蔻、佛手、香橼、南山楂、白果、桂圆干、桂圆肉、薏米、巴豆、瓜蒌、乌梅、桔核、陈皮、桔络、枳壳、绿衣枳实、鹅眼枳实、荜登茄、桑椹子、赤小豆、荔枝核、芡实、扁豆、麦芽、谷芽、路路通、千张纸、柿蒂、木瓜、青皮、柑皮、个青、桔红、五味子、罗汉果、金桔、浮小麦、功劳子、绿心豆、乌豆。
全草类 藿香、薄荷、绵茵陈、穿心莲(一见喜)、土茵陈、蒲公英、荆芥、瞿麦、淡竹叶、泽兰、佩兰、益母草、石斛、透骨草、旱莲草、仙鹤草、扁蓄草、紫珠草、车前草、鹅不食草、马鞭草、鹿衔草、凤尾草、紫浮萍、伸筋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灯芯草、豨莶草、香薷、石韦、紫花地丁、青蒿、刘寄奴、马齿苋、卷柏、积雪草、半枝莲、血见愁、淫羊藿、不换草、驳骨丹、肺风草、定经草、寒草、金线莲、银线莲、小春花、苍耳、猫须草、野麻草、劳毒草、芫荽草、丁葵草、土丁桂、千里光、天青地白、水沙莲、牛插鼻、利根香、一支黄花、土荆芥、马兰、六角仙、金石榴、玉柳、卤地菊、毛冬青、叶下珠、包骨癀(元宝草)、遍地锦、满天星、九层塔、一枝香、土已菜、鬼针草、匍伏堇、狼毒草、虎头蕉、七叶莲、油麻蒿、田基黄、八卦拦路虎、盐肤木、土牛膝、黄胆草、杠板归、金丝草、两面针、赤地利。
花叶类 金银花、菊花、红花、厚朴花、扁豆花、玫瑰花、辛夷花、洋金花、鸡冠花、葛花、玳玳花、木槿花、月季花、莲花、野鸦椿、夏枯花、谷精珠、谷精草、松花粉、桑叶、紫苏叶、枇杷叶、大青叶、侧柏叶、功劳叶、荷叶、铁树叶、艾叶、穿心莲叶。
皮类 厚朴、杜仲、黄柏、桑白皮、地骨皮、海桐皮、土槿皮、苦楝皮、紫荆皮、肉桂、李根皮。
藤木树脂 芸香、琥珀、桑寄生、杂寄生、竹菇、桂枝、桑枝、油松节、钩藤、忍冬藤、鸡血藤、夜交藤、清风藤、石楠藤、络石藤、白毛藤、武靴藤、马鞍藤(二叶红薯)、山葡萄藤、龙须藤、买麻藤。
菌藻类 茯苓、茯苓皮、黑昆布、白昆布、药海藻、泡海藻、白木耳、马勃、五倍子、灵芝、海粉。
动物类 鹿茸、豹骨、猴骨、水牛角、海龙、海马(海蛆)、狗鞭、哈蟆干、龟板、鳖甲、珍珠、珍珠母、牡蛎、海蛤壳、石决明、海螵蛸、瓦楞子、紫河车、鸡内金、蟾酥、蝉蜕、蝉花、蚕沙、穿山甲、白花蛇、建蛇干、蕲蛇、蛇退、海蛇、地鳖虫、地龙干、望月砂、夜明砂、刺猥皮、斑蝥虫、蜂房、豪猪肚、油虫沙、桑螵蛸、蛇胆、鱼首石、珊瑚、蜈蚣。
矿产类 浮海石、寒水石。
其它类 青黛、血余炭、海金砂。
第四节 饮片
一、加工炮制
福建中药炮炙历史悠久。东晋(317~420年)时,葛洪曾到霞浦县四十一都炼丹。他在名著(肘后方)中有炮制丹药品种和方法的记述。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长乐朱端章著《卫生家宝方》六卷。此书卷首载药物修制总例,记载300余种药物炮炙之法。嘉定元年(1208年),武夷(今武夷山市)许洪纂《和剂指南总论》(一名《药石炮炙总论》),是流传较广的制药专著。宋代还有泉州李迅著的《集验背疽方》、永春刘明编纂的《活人事证方》二十卷及其续集《活人事证方后集》三十卷,均有药物配制方法的记述。自宋以来,福建医药名家辈出,如明代的熊宗立、清代的陈修园等,都对中药研究有过许多贡献。自鸦片战争以后的百余年间,中医中药受到严重歧视和摧残,得不到发展,炮制操作技术分散在药工人员手中,他们的丰富经验多靠师傅口传心授。因此,在学术发展和经验交流方面受到影响,也造成各地炮制方法不统一。福建中药的加工炮制,由于地域、气候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形成闽东、闽南、闽西北、福州、莆仙等5个流派。
在饮片加工炮制中,福建各流派对药理、性味功能的认识是一致的,只是在工艺、操作和某些品种炮制配料上有所不同。闽西、闽北流派,汲取江西樟树、南城的技艺,并与当地传统工艺相结合,切片精湛,被誉为“天麻蝴蝶片,甘草柳叶片。白芍薄如纸,枳实鹦鹉眼。半夏飞上天,槟榔不见边”,饮片美观易煎,便于充分发挥药效。闽东流派把杭州、福州的炮制方法与本地传统工艺融为一体,有些品种炮制具有独到之处。如为适应当地水上气候,采取姜法炙竹茹,以减低凉性,增强温胃止呕作用;对砒石、甘草、牛黄等品种,也有特殊的炮制工艺。福州流派历史悠久,技术考究,品种多,规格全,如妇科用药有“四制附子”等。其它如鳖血柴胡、鳖血丹参、苏子制霜等品种都有特色。闽南流派也是历史悠久,对一些品种炮制尤为讲究。如夜明砂除筛净灰肩杂质外,还用甘草汤浸泡,淘去沙土;蛇蜕用甘草渍洗,并以黄酒除腥。闽南与福州在炮制配料上有所不同。如制陈皮,福州以陈皮加酒、醋、盐水拌匀,闷半天吸干后,用大火蒸透至上气为度,再晒干;厦门则以陈皮加盐、姜汁、醋浸15分钟,蒸至有香味时,停火闷1天,使色转黑后晒干。两者配料的数量比例亦有差异。莆仙流派采用福州、闽南的某些技艺,并与本地传统工艺融为一体,对制炭类、制霜类特别讲究。如乌梅制炭,增强收敛、止汗、生津、抑虫的作用;蜂房用甘草汤浸洗,消除毒性等。各地炮制方法都有自己的特色。历史上形成的饮片炮制“各地各法,一药数法”,这一方面反映炮制的内容丰富多样,另一方面也给炮制研究和制订炮制规范,带来困难。
饮片炮制是古老的手工业。以往一般都是前店后场,药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各店技术高低不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医药(药材)公司除组织老药工带徒弟外,还先后举办饮片炮制培训、进修班,旨在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同时,省有关主管部门逐步把培养中药人才纳入正规教育。1959年9月,福建省卫生厅创办南安药材学校,1962年并入晋江卫生学校,改为药材班。后来该班并入福建卫生学校续办。1979年9月,福建省商业学校新设中药材班,次年该班划出,单独成立“福建医药学校”。1985年,福建中医学院新设中药系,学制3年。继后,以大、中专教学力量为基础,开办中药大中专函授教育。为了加强中药在职人员教育辅导,1984~1985年,省医药总公司在涵江举办中药技术骨干培训班两期;1985年,省药材公司在福州举办中药切制机械培训班两期。这些学员学习结业后回各地区单位开办培训班。
在学术研究与质量管理方面,1964年4月,省卫生厅根据省卫生学会1963年11月召开的全省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学会讨论结果,印发《中药调制规则》、《中药代煎操作规程》、《中药饮片加工分工意见》和《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技术资料》。1975年5月,福建省医药公司根据省科委编写《福建药物志》的要求,收集整理167种饮片的加工炮制方法。同年12月下旬,省医药公司在南平市召开改善经营管理、开展技术革新座谈会。各医药站、县公司在会上交流了使用草、片两用切药机、青皮切丝机、泽泻脱毛机、自动磨刀机、饮片烘干机、粉碎机、打包机、堆垛机等的经验。研究推广在饮片炮制上以机械代替手工操作的工艺。1982年7月中旬,省医药公司在福州召开全省中药饮片加工炮制会议,传达贯彻庐山全国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会议精神。转发了国家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和《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比办法》。着重研究饮片质量管理和加工炮制质量标准,并部署开展检查评比工作。同年8月10日,省医药公司印发《福建省第一批饮片(65个品种、规格)质量试行标准》。同年9月中旬,全省饮片加工炮制质量检查汇报会上评选出云霄、霞浦、建阳、永安、龙岩、福清、泉州等7个县(市)饮片厂和福州回春药店、厦门延风药店为加工炮制质量优胜单位。同年11月1日,省医药公司印发《中药材加工炮制质量管理规则试行草案》、《饮片加工炮制质检部门工作职责试行草案》和《中药切制厂岗位责任制试行草案》。1983年8月中旬,全省各地区医药分公司(站)组织力量,对本地区医药系统的饮片加工炮制进行检查。同年九月中旬,各分公司(站)集中汇报和评选加工炮制先进单位,并同时召开老药工座谈会。研究如何提高饮片加工炮制技术和产品质量。同年10月23~27日,省医药公司在泉州召开全省饮片加工炮制质量检查评比会。会上交流了经验,并将各地带来的65种样品进行评比,评选出德化、建阳、长泰、福安、三明、莆田等县(市)医药公司饮片厂、厦门医药站中药加工厂、福州回春中药店、武平县城关第一医药门市部为质量优胜单位。1986年1月1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工作的报告》。全省各地、市、县饮片厂普遍建立或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制订岗位责任制、产品质量检查监督制度。省、地、县自下而上层层检查评比,开展技术竞赛活动,并通过技术考核和岗位考绩,评定技术职称。建阳县医药公司饮片厂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加工品种达459种,为建厂时的7倍多。该厂厂长夏炳炎先后改进16种中药加工炮制新工艺,如鼓型速效炼石炉和隔绝空气炒碳法等加工炮制方法,先后在上海《中成药研究》、广州《中药材》等刊物发表有关这些改进方法的文章。1989年,《福建省中药炮制规范》出版。
二、生产网络
50年代前,饮片炮制和丹、膏、丸、散等中成药制作采取前店后场的形式进行。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各医药(药材)站、县(市)公司先后建立药材加工厂(场),对大批量的药材品种和销量大的成药由医药公司(站)组织生产和调拨,逐步以机械加工代替手工操作,大大提高工效。但地方传统工艺的特色逐渐消失。60年代起,中成药生产由中药厂进行,药材加工厂集中精力增加饮片炮制品种。1975年,通过开展技术革新活动,省医药公司分期分批购置一些药材加工机械分配给各县(市)饮片厂(场)。1982年,全省药材商业系统共有饮片厂71个,切药机136台,职工1019人。1983年,省公司制订《福建省中药饮片加工场点改造建设规划》。1983~1988年,全省共投资411.7万元,对43个饮片厂进行技术改造,新建或扩建厂房,添置各种机械设备。已投入生产的有厦门、建阳、建瓯、浦城、政和、云霄、德化、大田、三明、漳平、武平、连城等市、县饮片厂。福州市饮片厂于1986年列入全国第一批技改重点项目,设计投资规模300多万元,1989年投产。为支持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企业的发展,1986年8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下达通知,规定对医药生产企业加工生产中药饮片的销售收入,暂免征收产品税;加工中药饮片取得的加工费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对独立核算的专业中药饮片加工厂,从1986年1月1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扶植饮片厂增加自身发展的能力。80年代以来,技术改造又有了新的发展。
1990年,全省各地医药公司共设有饮片厂38个。全省60多所中医院和118所设有中医科的综合医院也设有饮片加工厂(场),国营、集体、个体中药店和乡卫生院,大都设有小型饮片加工设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