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289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R199.2
页数: 12
页码: 1-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医药事业在历史上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福建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药材的生长,药材资源丰富。古代福建人民通过采集动植物药材,实践中医药的应用。历史上的福建医药事业包括药材的采集、研制成药品、贸易以及医疗机构的建立。各个朝代都有福建人才辈出,著有许多医药著作。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福建与外国的药材交流也逐渐增多。到了现代,福建的药品生产和销售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医院、药店等设施也在福建各地兴起。
关键词: 福建省 医药事业

内容

医药事业包括中西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供应、研制、应用以及经营管理等,其中既有工业、农副业,又有商业、服务业。医药商品是防治疾病、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等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医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兴旺昌盛起着重大作用。福建医药事业是祖国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吋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福建省位于祖国大陆的东南部,自古以来,是祖国医药事业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因受纬度、地形、海洋的影响,地区气候差异较大,福建具有南药、北药各自适宜的生态环境。动物、植物品种繁多,药材资源丰富。据1985~1988年全省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省药材品种共有2468种,其中植物药2024种,动物药425种,矿物药19种。
  4~8万年前,福建就有人类生息,疾病与生俱有。闽侯县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29具人骨架中,多见患有龋牙、牙槽脓肿等口腔疾病,并有人工拔牙的痕迹;小儿死亡率很高,有12具儿童骨架。药、食同源,在这些遗址中,多有贝壳堆积和兽骨残骸。先民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采集植物,捕获野兽、鱼类、贝壳类及其他动物,逐渐认识某些动物、植物和矿物的医疗作用,也就有了医药活动。在这些遗址中,所发现的骨针、陶器、石刀、石斧等,既是生产工具,又可作为针砭、切割放血(脓)、熨烫等医疗卫生活动工具。
  《福建通志》载:“容成先生黄帝时人,尝栖太姥山炼药”。《太姥山志》载:尧时,太姥娘娘在太姥山种蓝且种茶。当时,太姥山下小儿麻疹流行,死亡相继。太姥娘娘施予绿雪芽茶;因此茶性寒凉,功同犀角,为治疗麻疹的圣药,故救活了很多小孩。
  福建古代称“闽”。《逸周书》载:古闽人向周王朝进贡的土产有海蛤、蝉、蛇等。海蛤、蝉、蛇均可药用,蛤肉滋阴清肺、化痰止咳;蝉,安神解痉,平肝熄风;蕲蛇,搜风胜湿,镇痉攻毒。药材还有王坛子,如枣大,其味甘,出侯官(今福州),可消食顺气,除暑热。
  汉代,东冶(今福州)已是福建最早开发的港口。旧交趾七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向朝廷进贡的物品(包括珍贵药物),皆从东冶泛海而至。当时,福州已种植榕树。榕树根、叶可入药。从福州进口的药材还有珍珠、犀角、玳瑁、果布(即龙脑香,又名冰片)等。
  道家在历史上对医药事业的发展、化学制药的诞生有很大贡献。汉代道家任放、何九仙、华子期、赤松子等先后在福州于山、建州子期山、南剑州无阶山等地采药炼丹。东汉末年至晋代,道家著名人士左慈、葛玄、郑思远、葛洪等相继入闽,推动了医药研究的发展。福州名医董奉曾到漳州、交州、庐山等地采药炼丹,治病救人。他与张仲景、华佗齐名,被
  誉为“建安三神医”。
  东晋,闽中以药材著名。王彪之(晋简文帝时仆射)的《闽中赋》称:“药草则青珠黄连,拳柏决明,苁蓉鹿茸,漏芦松荣。痊疴则年永,练质则翰生”(①《太平御览》卷984《药部》)。随着与海外交往增加,引种、栽培的药材品种以交叉品种多见。南北朝时,从波斯、南越引种的有茉莉花、荔枝、龙眼等。桔、柚、橙等已大面积种植。隋唐间,引种的药材还有葡萄、甘蔗、橄榄、莲子等。
  唐代,福、泉、建、漳、汀诸州,设医学博士(从九品)1人,助教1人,领学生10~20人。这是福建最早的医药管理机构。是时,福建茶叶已闻名全国,贡品有福州蜡面茶。福州、建州是重要的茶叶产地,民间将茶用于治头痛、提神、消食等。贞元年间(785~802年),建州刺史常衮在武夷山将茶蒸焙研末,制成“研膏茶”。盐可入药,也是制药的重要原料。自唐初福建沿海开发后,闽、侯官、长乐、连江、长溪、晋江、南安等7县成为海盐重要产地,侯官县被列为唐代十大盐监之一。
  五代十国王审知治闽期间,为了促进商业发展,减轻关税,简化手续,招徕国外商人,纵其交易。并开辟甘棠港,作为福州外港,进口大量药物,这些药物大多数作为贡品。闽王向朝廷进贡的进口药物有象牙、犀角、香药、真珠、玳瑁、龙脑、肉豆蔻、胡椒、饼香、沉香、煎香等。闽王国时期(909~945年),福州鼓楼前设有安铺药店,这是福建最早的药店。福州、泉州、漳州等地有从阿拉伯、东南亚各国来的贩卖香药的商贾。福建海船远航渤海、新罗、交趾、日本、吕宋等国,购回药材、香药,销往各地。南唐保大十六年(958年),有南番三佛齐国(今苏门答腊)镇国李将军贩卖香药到漳州。
  宋代,朝廷对州县守令实行“三最”考绩制度,其中规定“屏除奸盗,人获安处,振(赈)恤困穷,不致流移,为抚养之最”。“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社会上以医济人的风气颇为流行。在朝廷的倡导下,福建医药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庆历四年(1044年),蔡襄任福州知府,见当地民俗信巫不信医,乃托闽县何希彭节录《太平圣惠方》;取便民者,得方六千余,庆历六年集成《圣惠选方》六十卷。他令于福州“西总门之东创医学,东总门之西揭示圣惠方”(②《三山志》卷四。),推动医药知识的普及。嘉祐六年(1061年),同安人苏颂奉命在全国广泛征集中外药物标本及实物图的基础上,编成《图经本草》21卷。该书共讨论药物780种,其中新增民间草药103味;在635个药名下绘有933幅药图,是世界最早的版刻药物图谱集。《图经本草》收载福建地产药材有龙眼、荔枝、茶、蓝、牛膝、牡蛎、甲香、食盐等40多种,民间验方20多则。庆元年间(1195~1200年),漳州郡守傅伯成给钱2000贯以充药本,开办惠民局。宝庆元年(1225年),漳州郡守方淙建和剂局。安溪、晋江等县也先后设和剂局。建宁、光泽、晋江、安溪、瓯宁、福安等地先后设惠民局。南剑州、泰宁等地设惠安局。惠民局、惠安局、和剂局是最早的官办药店和制药作坊。
  宋代,福建医药人才辈出,著作日丰。淳熙十年(1183年),长乐朱端章撰写《卫生家宝产科方》8卷,为“产科之荟萃,医家之指南”(③《中医人物词典》第134页)。庆元二年(1196年),泉州李迅著《集验背疽方》1卷,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药专著。淳祐七年(1247年),建阳宋慈撰《洗冤集录》5卷,是世界现存的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景定五年(1264年),福州杨士瀛著《仁斋直指方论》26卷,第一次生动地描述癌的形状、病理及治则。宋代,福建医药著作存50多种。
  随着医药知识普及,地产药材得到开发利用。淳熙九年(1182年),梁克家著《三山上》中,记载地产药材190多种,民间验方20多则。宋代研制成功的著名成药有:福建转运使丁谓监制的龙团茶、凤团茶,南安县莲花台寺住持净业的“莲花峰茶丸”等。福建有荔枝煎、丁香荔枝煎之类糖浆剂进贡。福州出产干白糖。宋代引种栽培的药材有栀子、芒果、白梅、使君子、安石榴、胡桃、余甘等。龙眼、荔枝、甘蔗等已大面积种植,成为全国主产区。《三山志》说:“白梅,怀安侯官乡(今属福州)户园林种千万株,盐者为白梅,焙干者为乌梅,贩至江浙”。《四川通志》载,福建药商到四川彰明县购销附子。福建对外港口有泉州、福州。闽舶通诸蕃,据赵汝适《诸蕃志》记载,泉州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半岛、东非及西欧的西班牙等57个国家和地区通商。从南洋及阿拉伯各国输入的药材有沉香、麝香、丁香、檀香、苏木、槟榔、乳香、龙涎香、木香、犀角、胡椒、肉豆蔻、玳瑁、血竭、苏合油等47种。
  元代,福建置医学提举司,设提举一员,从五品。连江、长乐、罗源、建阳、崇安、安溪、惠安、漳浦、宁化、上杭、武平等27个县设惠民药局。大德年间(1297~1307年),泰宁邹铉将陈直《寿亲养老书》1卷续增3卷,编成《寿亲养老新书》。这是世界最早的老年病学专著,收载老年人、妇人、小儿食治诸方394条。著名药材有虎骨、生姜、红花、高良姜、糖、樟脑以及其它药材,产量很多。
  元代,福建海运事业和国际贸易有较大发展。刺桐港(今属泉州)被誉为世界东方第一大港。外商蚁聚,百货云集。真是“苍官影里三州路,涨海声中万国商”(①《舆地纪胜》卷130《风俗形胜》,引《清源集•李文敏诗>。)。福州港也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许多商船从印度驶达这个港。秦海(今南海)共有7459个岛屿,皆出产贵重芳香的木本药材,如檀香、肉桂、丁香等,全部香料贸易归中国人经营。从印度采办香料,满载而归。尤以胡椒的数额为最,东南亚的胡椒百分之九十以上由刺桐港转口,远销热拿亚及威尼斯。据《岛夷志略》记载,当时泉州已与东南亚、印度半岛、中近东、阿拉伯半岛、东非及西欧95个国家和地区通商。从泉州、福州进口的药物有琥珀、安息香、硼砂、肉桂、檀香、血竭、犀角、熏陆香、冰片、荜拨、笃耨香、降真香、玳瑁、丁香、蔷薇水等30多种。出口药物有干姜、黄连、川芎、当归、朱砂等10多种。
  明代,福建药材开发利用得到发展。弘治三年(1490年),黄仲昭著《八闽通志》中收载地产药材330多种。地道名产有厚朴、青黛、樟脑、使君子、茴香子、吴茱萸、金樱子、黄连、黄梔子、红豆蔻、乌梅、红花、荔枝、龙眼、橄榄、甘蔗、鲮鲤(穿山甲)、兕、鼋、虎、豹、熊、狸、鲨鱼等。引种栽培新品种有泽泻、绿衣枳壳、魔芋、椰子、槟榔、绿豆、烟草、番薯、玉蜀黍等。屠本竣在《闽中海错疏》中,列举福建海域海产200多种。沿海居民在养殖实践活动中,掌握了牡蛎、蛏、泥蚶、紫菜、海带、花蛤等养殖技术。莆田陈姓者,发明了晒盐法,代替煮法。“今闽之盐,皆用晒而成,亦不复煮矣”(②明弘治《兴化府志》卷12,《货殖志》。)。节省柴薪费用,提高效率,一人一日可晒盐公斤。研制成功的成药有片仔癀、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灵源万应茶饼、菊水轩茶饼、百草神曲等。
  明代,福建医药著作有8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建安许宏的《湖海奇方》、《金镜内台方议》,建阳熊宗立的《名方类证医书大全》、《增补本草歌括》、《妇人良方补遗大全》,陈士贤、孙宇合著的《经济济世良方》,晋江萧京的《轩岐救正论》等。
  由于元末明初几十年战乱,泉州港遭到很大破坏,侨居泉州的外商被迫纷纷归国避难,泉州的国际贸易一落千丈。明初,朱元璋采取闭关政策,严禁双桅船下海。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7次下西洋,执行“官营国际贸易”政策。船队多次停泊长乐县太平港,并在此处造船。郑和船队每船有医官和善辨药材的药工。虽然朝廷多次实行海禁,但民间国际贸易仍屡禁不止。福州、长乐、漳州等国际贸易仍在发展。据《东西洋考》载,通商国家有大泥、旧港、交趾、占城、暹罗、柬埔寨、麻六甲、苏禄、日本、佛郎机(今葡萄牙或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药物有胡椒、奇楠香、犀角、沉香、没药、玳瑁、大风子、阿片、藤黄、孩儿茶、阿魏、束香、芦荟、马钱子、龟筒、苏合油、排草、胖大子(胖大海)等50多种。出口药材有川芎、甘草及南洋各国转口的香药。崇祯十四年(1641年),共有97艘中国贸易船到日本,其中郑芝龙的船有6艘,载去药材3250公斤,其他船只载去药材36730公斤。(①杜石然:〈历史上的中药在国外》,《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87页。)
  清代,福建医药商业遍及全省各乡、镇。郭柏苍经实地考察,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著《闽产录异》一书,记述了福建510多种地产药材的产地、分布、产销情况,并记载90多种药材临床应用及民间验方。中成药生产以手工作坊形式进行,“前店后场”是其主要经营方式。较著名的药店有福州回春药局(后改为回春药店)、厦门怀德居药铺、正和药丸行、永春和元堂药铺、漳州同善堂药局等。研制成功的成药有老范志万应神曲、周公百岁酒、保婴丹、春生药酒、紫金锭、小儿惊风丸、神犀丹、至宝丹、养脾散等。
  清代,福建医药著作有29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闽侯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长乐陈念祖著的《南雅堂医书》16种、闽侯莫树蕃的《草药图经》、长乐郑葆仁的(十二经药性论》等。
  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列为五口通商的2个口岸,是西医药传入的重要门户。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美国归正教会在厦门鼓浪屿开办医院。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起,基督教、天主教等教会纷纷派遣传教士到福州、厦门等地兴办学校和医院。咸丰三年(1853年),英国人连尼和福建人蒋鹤书、王捷生、林培生等在福州仓山大岭顶开办屈臣氏药房,这是全国最早开办的西药店之一。光绪十一年(1885年),英国雷腾医师在福宁博济医馆内设医学校,开展西医药学的教育。19世纪末,各国传教士深入福建内地开办医院,推广西医、西药,由于西药服用方便,见效快,渐渐赢得人们信赖。
  清初,朝廷为了防备郑成功父子,实行海禁和迁界政策,沿海30里内百姓不得居住。港口闲置,福建“故有以数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维于断港荒汊之间……沿海人民富者贫,贫者困”()②蓝鼎元:《鹿洲文集》卷3。迁界禁令撤销后,清廷仍施行种种限制,阻碍造船业发展。如限制出洋船的载重容量、梁头宽度、桅橫枝数等。造船业落后,航运、国际贸易自然被外国取代。宋、元、明等朝代福建在东南亚一带兴旺发达的香药贸易、海运业衰落了。
  民国初期,军阀割据,福建政局动荡不已,医药卫生机构废置无常。民国3年、18年(1914年、1929年),北洋军阀政府先后两次提出废弃中医药的主张,福建省福州、泉州等地医药卫生界及有关人士纷纷集会强烈反对政府主张。在全国各界人士强烈反对下,废除中医药决议案被迫中止执行。民国17年编纂的《福建通志》收载地产药材610多种。福建医药消费仍以中药为主,中药消费额占医药总消费额的80%左右。引种栽培的新品种有一见喜(穿心莲)、玫瑰茄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937年),福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革命根据地包括57个县、2398个乡,人口约270万人。以闽西龙岩、永安、上杭一带及闽北崇安为主。1930年下半年,由于国民党对苏区实行经济封锁,西药奇缺。闽西各区、乡成立药材合作社,吸收本地中医或草药医生参加工作。发动群众上山采集草药,以克服缺医少药的困难。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福建军区在上杭县洋中创办福建省军区制药厂,职工有30多人。生产止痛片、麻黄素、鸦片酊等9种西药制剂及中成药。苏维埃政府在上杭县通贤乡创办中医训练班,培养医药人才。红军长征后,共产党组织仍通过有联系的药店(如漳浦义和堂等),采购医药用品,支援老革命根据地。
  民国25年(1936年)8月,福建省民政厅设卫生科,下有医药、防疫、总务三个股和技正室。民国27年(1938年)2月,设福建省卫生处。先后成立的官办医药卫生机构有:省立卫生试验所、省防疫总所、省卫生材料厂等。民间医药团体有:福州西药研究所、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中华医药学会福州分会等。医药院校有:福州协和医学校、福建中医讲习所、福建医学专门讲习所、福建省立医学院、福建医药高级职业学校、福州医药讲授班等。医药著作有110多种,影响较大的有:仙游温敬修的《药用植物学》、仙游胡友梅的《中西对照医药学》等。医药刊物有:《现代医药》、《医药周刊》、《鹭声医药杂志》、《闽药》等。
  民国25年(1936年)8月,省民政厅卫生科医药股在福州道山路设立制药室,生产片剂、针剂、酊剂等。抗日战争期间,制药室于民国28年(1939年)迁永安,改为省卫生处制药厂。民国31年(1942年),更名为福建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不久,该公司设备被日寇飞机炸毁。该公司迁南平,规模扩大,职工人数达300多人,生产葡萄糖原料药、针剂、片剂、大输液、丸剂、散剂、酊水剂等100多个品种。民国33年(1944年),该公司更名为福建省企业公司制药厂,是闽、浙、赣三省最大药厂之一。抗战胜利后,美、英等国药品涌入国内市场,省企业公司制药厂产品质次价高,销路剧减,难以维持。民国35年(1946年)宣布停业。在进口药品冲击下,福州、漳州、厦门、泉州等地一些医药商业大户纷纷歇业。福州抗战前中药店有177户,资金7000两黄金。1949年底剩140户、资金仅3000两黄金。
  194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州,福建省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立。随着经济恢复、发展,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国营医药工商业建立。1956年,私营医药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确立了国营经济在医药行业中的主导地位。40多年来,福建省医药事业历经艰难曲折,取得巨大发展。
  医药卫生事业作为社会福利事业,对社会劳动力起保护作用,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1949年9月,省卫生厅成立。12月,以十兵团司令员叶飞为首的福建省防疫委员会成立,领导全省人民积极开展消灭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活动。1952年9月,在全省范围内消灭了鼠疫;1953年,消灭了天花。1953年2月,福建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50年代初期,私营药商控制医药市场。他们垄断货源,哄抬药价,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牟取暴利。为了控制医药市场,平抑药价,满足全省军民防病、治病的需要。1950年初,省土产公司开始兼营少量药材,省卫生厅材料库派人驻香港采购医药商品。1951年10月,在省卫生厅材料库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中国医药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后更名为福建省医药公司)。当时,医药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国营企业医药销售额仅占全省医药销售额的3.2%。药商不择手段与国营企业争夺市场,牟取暴利。为了偷税,私商以假帐簿欺骗税务人员;为了牟利,他们昧着良心不按处方要求投料生产中成药。人民政府对药商采取教育为主,处理为辅的方法,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鼓励药商组织货源,保障医药供应。为了控制医药市场,人民政府首先加强西药批发管理。国营医药商业垄断药品的进出口业务,扩大加工订货,增加供应直调点。省医药公司先后在福、厦、漳、邵武、龙岩、永安、晋江、南平等地设支公司或办事处,实行药价挂牌供应,平抑药价。对主要药品采取组织供应或计划供应的形式,将药品直接调拨给医院。1953年,省医药公司开始进行成药下乡工作,逐步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1954年,国营商业医药销售额达1230万元,占全省医药销售额的比重上升到34.8%,为医药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1955年1月20日,中国药材公司福建省公司成立。1956年底,全省医药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各地医药企业全部纳入国营或公私合营的轨道。当年,全省医药商业购进3269万元,销售3117万元。1958年8月,中、西药经营管理机构合并,成立“福建省卫生厅药政管理局”,又名“福建省医药公司”。这个时期,医药商业归口时而商业系统,时而卫生系统,时而供销系统,但医药供应渠道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私人医院、诊所等多已公私合营,药店西药处方调剂业务萎缩,中药配方量也大为减少,医药商业分配商品以供给有组织的医疗机构为主,市场供应是次要的。对于地方病、疫情等药品供应,出厂、批发、零售同价,医药商业不但不赢利,反而要贴补费用。因而,以行政区划逐级调拨商品,实行条条为主,条块结合,统一管理计划,统一核算财务,统一安排网点的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在药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对统一安排市场、稳定物价、促进生产,打击投机倒把,保证城乡人民卫生保健需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建立发展国营医药商业的同时,福建医药工业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逐步形成壮大。50年代初期建成的药厂有泉州新中制药社(泉州制药厂前身)、福鼎大同化学试验所(福鼎制药厂前身)、福建制药厂(后更名为福州制药厂)、厦门鱼肝油厂等。1952年,福建医药工业产值为18万元,利润1万元。1956年,产值增为1020万元,利润81万元。嗣后,漳州同善堂联合制药厂(漳州制药厂前身)、同安医疗器械厂、福州医疗器械厂,福州屏山制药厂、厦门制药厂、漳州卫生敷料厂、省卫生厅医疗器械修理厂(后更名为福建省医疗器械厂)等相继建成投产,改变以往成药、卫生敷料前店后场、手工制造的格局,初步形成福建医药工业体系。1958年,省人民政府投资660多万元,兴建福州抗菌素厂。在钢材、水泥、设备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工人们坚持“缩短战线,分罐上马”、“边基建、边生产”的建厂方针,因陋就简,土洋结合,缩短了施工期。1959年9月15日,两个发酵罐投产,当年生产金霉素1吨,产值199万元。1960年克服了原材料短缺的闲难,生产金霉素6.7吨,产值1527.4万元,利润817.8万元,收回了全部投资。1960年,全省医药工业产值为5186万元,利润1893万元,医药销售额为10428万元,与1956年相比,分别增长了5.08倍、23.4倍、3.35倍。
  1958~1960年“大跃进”中,各地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办种植场、养蜂场、药场等共1753个,制药厂58家。引种试种药材92种,由于缺乏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管理,引种试种药材仅成功20余种。1958年,省医药公司先后在云霄、莆田召开现场会,在“生产什么,收购什么;生产多少,收购多少”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各地医药公司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开展大购、大收、大采药材的群众运动。1958~1960年连续3年购进大于销售,使库存从1957年的1840万元,增至7423万元,增长4.03倍。由于购进的药品器材中,有的是伪劣品,有的销路不佳,加上仓储条件差,保管不善,造成积压,诱损霉变。在1961年清仓查库存中,全省医药商业损失2400多万元。
  1959~1961年,农业连年歉收,国民经济处在暂时困难时期。医药工商企业在搞好药品器材生产和供应的同时,紧密配合卫生医疗单位做好浮肿、妇女病、小儿营养不良等流行疾病防治工作,保护社会劳动力。各地医药商业按照市场要求与生产可能,结合库存情况,调整商品结构,纠正盲目进货的偏差,使药品器材的收购销售逐步趋向合理。1963年购进比1960年下降48.3%,销售下降27.6%,库存减少35.9%。1958年建成的制药厂、药材种植场、养蜂场等,或因产品质量低劣,或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纷纷倒闭转产,全省只保留福州制药厂、福州抗菌素厂、泉州制药厂、厦门鱼肝油厂、厦门制药厂、漳州制药厂、福鼎制药厂、省医疗器械厂等10余家工厂,药材种植场保留15个,药材加工厂保留27个,其余全部下马停办,或交地方集体经营。
  1963年起国民经济好转,各地医药企业积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党中央号召“学雷锋”,提倡学习毛泽东著作,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评比“五好企业”、“六好职工”,开展“比学赶帮”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1964年医药购进、销售开始回升。工商企业积极做好成药下乡工作,依靠基层供销社、保健院(站)及生产队,建立了11494个成药经营网点,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现象。1964年12月,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杭州分公司成立,福建医药工业划归杭州分公司领导,实行“托拉斯”管理体制。
  1966年,全省医药购进10580万元,销售10060万元,分别是1960年的93%、96.5%,接近1960年的水平。医药工业产值13207万元,利润1910万元,分别是1960年的254.7%、100.9%。新建成的工厂有:厦门中药厂、福州中药制药厂、仙游县医疗器械厂、厦门思明制药厂等。医药工业利润下降的原因,首先是药品降价。如金霉素,1960年4月降价54.2%,12月又降价38.6%,1963年再降价40%;1966年福州抗菌素厂金霉素产量是1960年的7.1倍,而利润仅为1960年的1.4倍。其次,一些药品原料紧缺,产量上不去,成本增加。如厦门鱼肝油厂I960年产值2230万元,利润746万元,而1966年产值仅704万元,利润164万元。
  1949~1966年,全省出版医药著作共110多种,其中集体撰写的有80多种。医药科技成果有:“盐酸奎宁锑治疗血吸虫病”、“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火罐式吸宫瓶和简便负压计”、“雷公藤治疗麻疯病”等。开发的新产品中,原料药有咖啡因、金霉素、黄连素等10余种;成药有胃得安、蛇伤解毒片、跳骨片等220多种;医疗器械有X光机、手术器械、齿科材料、卫生敷料等100多种。“文化X革命”10年中,仅出版医药书籍45种。1977~1979年,出版医药书籍76种。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浪潮冲击各地医药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秩序。全省医药行业计划失控,管理混乱。1968年,全省医药商业购进比1966年下降26.2%,销售下降13.196;医药工业产值下降21.196,利润下降39.5%。1969年6月30日,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杭州公司撤销,福建医药工业划归化工系统。年底,省医药公司90%左右的职工下放,只留12人组成省商业局医药组。县、市医药公司、门市部、药店或与百货公司合并,或归商场管理,或改为医院服务站。1971年底,恢复省医药公司建制。有的县到1973年底才恢复医药公司建制。随着管理权限层层下放,多年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废除,工商计划衔接不上,商品调度失灵,大量文件档案被毁,很多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被遗弃,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否定商业部门调节生产、协调产销、平衡供需的能动作用,造成产销之间矛盾。同时,出于战备需要,医药商业部门层层进行战备储备,掩盖市场供求真相,出现紧缺品种更紧缺、逾量品种仍大量生产的不正常现象。从而扩大、加深产销矛盾。药材生产受到“以粮为纲”政策制约,许多品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药紧缺品种增多,最多时达到167种,中药配方难的现象严重。
  1968年8月,化学药品2000多个品种大幅度降价,福建药品价格水平比1958年下降37%,比1950年下降约80%。同取消地区差价,实行全国统一价,减轻山区、农村人民群众的药费负担。1970年6月,省卫生局在古田县召开全省合作医疗现场会议。全面开展合作医疗,提倡“一根针、一把草”(即防治疾病靠针灸和草药)。各地大搞采、种、制、用中草药的群众运动,全省新办土药厂有906个,其中公社办的有182个,大队办的有724个。由于没有必需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产品质量低劣,危害人民的健康。1971年11月25日,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发出《关于加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乱办药厂现象进行制止,并在各地、市建立药品检验所,加强药品质量检测和管理。
  1970年8月,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决定筹建诏安县金星农场南药引种试验站,开展南药栽培引种试验。1972年,省林业局要求有条件的林场应担负木本进口南药和北药的引种、试种工作。1975年8月,省医药卫生部门、科研单位、院校联合成立南药科研协作组。10多年时间,引种成功的有:益智、孩儿茶、苏木、檀香、安息香、白木香、胖大海、肉豆蔻、丁香、槟榔、排草、马钱子、肉桂等40多个品种,并开展鲍鱼、海马、鳖、紫菜等养殖研究和海带综合利用研究。三明真菌研究所先后与尤溪县医药公司、沙县制药厂、清流县、古田县等有关单位开展茯苓、白木耳、香菇、天麻蜜环菌、冬虫夏草等真菌类药物的栽培试验,用有性繁殖代替无性繁殖,均获成功。全省药材种植面积1971年仅3.5万亩,1976年增至10.1万亩,1979年达22万亩。家种、家养品种80多种,产量1.41万吨。
  1969年后,医药商业购进、销售逐年上升。1976年购进18345万元,销售18800万元;分别是1966年的2.21倍、2.32倍。自“托拉斯”撤销后,由于药品大幅度降价,1971年医药工业产值为7065万元,利润1869万元,分别是1966年的53.5%、97.9%,降至最低点。1972年开始回升。1976年产值11117万元,利润2305万元,分别是1966年的84.2%、120.7%。
  1979年全省医药工业产值13234万元,比1966年略有增长;利润2936万元,是1966年的1.53倍;税金605万元,全员劳动年生产率为1.17万元/人。医药购进19263万元,销售23930万元,分别是1966年的1.82倍、1.38倍;1979年商业利润415万元,税金100万元。但企业经营管理尚未步入正轨,在经济建设方面又出现急于求成的思想。1977~1978年,全省医药购大于销,使库存商品净增5940万元,造成商品积压。1980~1982年,清仓利库处理积压商品,全省医药商业损失1745万元。
  1967~1979年建成的工厂有:福州梅峰制药厂、福建省红卫制药厂(后更名三明制药厂)、福州第二抗菌素厂、闽清制药厂、福州医疗电子仪器厂、建阳制药厂、泉州第二制药厂、厦门第二制药厂、同安皂素化工厂、厦门医疗电子仪器厂、古田制药厂、罗源电子仪器厂等。开发的新产品中,原料药有庆大霉素、球红霉素、卡那霉素、醋酸泼尼松、烟酰胺等45种;成药有新癀片、天麻蜜环菌片、满山白糖浆、海珠喘息定片等389种;医疗器械有心脏起搏器、微波理疗机、心脏监护仪、红宝石激光虹膜打孔仪、电推拿机等30多种。省级以上科研成果有“庆大霉素”、“抗癌新药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的研究”、“褐藻胶肠溶胶褒研制”、“金霉素提炼工艺改革”等78项。由于长期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福建作为前线,接受国家投资甚少,其中大的工程项目是兴建福州抗菌素厂和三明制药厂,分别投资663万元、658万元。1968年,三明制药厂按战备要求选址明溪县瀚仙,1970~1971年片剂、针剂车间先后投产。但因交通、水源等问题,无法续建青霉素、葡萄糖、庆大霉素等原料药车间。1975年6月,省计委决定工程改点三明市台江续建。该厂在明溪县的针剂、片剂车间厂房有偿转让给瀚仙区人民政府。70年代中期,福建开始对老厂进行技术改造。1976年8月,福州抗菌素厂投资891万元,扩建金霉素、四环素生产线,建成后转产庆大霉素。1978年1月,厦门中药厂投资151.5万元,改造提炼车间。1979年5月,厦门鱼肝油厂投资50万元,改造机修楼。1979年,福州制药厂投资352.6万元,改造维生素C车间,后转产庆大霉素。至1979年底,全省医药工业固定资产增至5104万元,厂房陈旧、设备简陋现象有所改善。
  1979年6月12日,福建省医药管理局成立(舒诚任省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兼局长),实行中、西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供、销统一管理的新体制。从此,福建省医药行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为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人民政府加强医药行业的管理。1980年6月至1982年12月,全省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造成的乱办药厂、滥制药品的混乱现象进行全面整顿。50个药厂和兼营制药单位通过审查验收,39个不符合药品生产条件的单位被关停并转。1983年5月,省人民政府决定将省医药管理局改为省医药总公司,授予省医药总公司行使全省医药行业管理的行政职能。
  由于医药法制建设不完善,地(市)医药管理机构不健全,医药工商企业分别隶属于商业、工业、化工、卫生等部门,存在多头领导的现象,不利于医药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牟取暴利,非法制售伪劣药品,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1983~1985年7月,晋江县、南安县及泉州市一带,以晋江县陈埭镇为中心,有58个企业非法制造10万多箱假药,销售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医药商业部门和医疗单位,销售额达3500多万元。这是一起轰动全国的“晋江假药案”,在中纪委干预下,严肃查处有关人员。晋江地区国营医药企业无一人参与制售假药的活动,受到国家医药管理局的表彰。
  1985年2月,为了保证《药品管理法》的实施,省卫生厅、省医药总公司联合对全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整顿验收。验收合格的企业发给药品生产企业或药品经营企业合格证、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简称“二证一照”)。至1986年底,全省53家药品生产企业获得“二证一照”,1480个药品经营企业获得“二证一照”。818个药品经营企业由卫生部门直接发给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但仍有一些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规定,擅自经营医药商品批发业务,严重影响药品的正常生产和流通。1986年1月4日,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医药行业管理的批复》(简称《批复》)。决定“各地、市、县医药行业管理工作(除福州市外)目前暂由各地、市、县医药公司承担行政管理职能……行业管理归口省医药总公司”。根据《批复》精神,各地、市、县医药公司先后在公司内设立医药行政管理办公室,负责贯彻执行医药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领域的质量管理监督,做好医药工商协调工作。但是,由于改革措施不配套,管理工作跟不上,社会上对医药商品的特殊性认识不足,致使城乡流通领域出现“百业经药”的混乱现象。1990年,省人民政府先后、批转《关于治理整顿医药市场报告》和《关于治理整顿我省医药市场实施意见》。2月1日至12月底,对全省药品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整顿。全省查封、取缔非法经营药品单位和个人共983家,其中从事批发业务的有242家;查处外省药贩81人次;查处、封存非法经营的医药商品306批,金额133.6万元;查处伪劣药品190批,金额59.4万元。1995年3月3日,省人民政府作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的决定》。全省各地医药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医药市场的治理整顿,至年末,共取缔无证经营户1028户,关闭了晋江白安、南安官桥等药材市场,查处价值1786万元的违法经营药品,罚款没收款额560万元,捣毁制售假劣药窝点67个,销毁价值761万元的假劣药品。建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合格证年检制度,换发“二证一照”的药品生产企业135家,药品经营企业2132家。全省医药行业形成以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全民、集体、个体、三资企业并存的局面。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值、销售额、利税占8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医药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81年10月,福建卫生学校3年制药学大专班(后改为福建医学院药学专科)首届毕业生毕业,这是福建省首届药学高等院校毕业生。1985年8月,福建中医学院开办中药系,大专学制3年;1992年7月,改为木科,学制4年。至1995年,上述两个院校药学专业共毕业800人。医药中等专业有福建卫生学校中药专业和药剂专业、南京军区卫生学校药剂专业、漳州卫生学校中药剂专业等。1980年5月,省医药管理局在福建商业学校中药材专业班的基础上,成立福建医药学校。该校开设中药材、中药栽培、药剂等3个专业,1995年增设医药保健品、医药分析与检验两个专业。至1995年,该校共毕业1039人。1984年初,三明制药厂开办三明市技工学校制药厂分校。1987年4月,福州抗菌素厂开办抗菌素制造工艺专业高级职业中学。7月,福州制药厂开办制药专业高级职业中学。此外,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厦门鱼肝油厂、福州中药制药厂、福州医药采购供应站等单位与有关学校联合开办医药职业高中班。
  为了解决职工在职教育问题,除了医药卫生主管部门与有关院校配合,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外,1985年5月,福建医药学校开办函授中专教育,,设中药、药剂两个专业,至1995年共毕业1041人。1987年,省医药总公司在福建医药校内建立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至1995年底,办了30多期培训班,培训职工1264人。通过函授教育、业务培训,职工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1979年,医药工业工程技术人员有413人,1995年有2194人;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36%和9.96%;1985年,全省医药行业具有技术职称的有888人,占职工总数的3.7%,1995年具有职称的有3755人,占职工总数的11.3%。1980~1990年,福建出版医药著作240多种,1950~1990年,共出版医药著作470多种。
  在药材生产方面,人民政府给予大力扶持。1982年6月,对药材实行低息贷款,年利率由6%降至4.2%。1983年1月1日起,各县医药公司按药材纯收购额提取1%,作为药材生产专用基金。1980年药材种植面积为14.5万亩,1984年增至19.6万亩。由于药材生产受市场调节影响,波动很大。如茯苓,1978年产量2039.8吨,但产大于销,1983年降至277.1吨,1990年为210.2吨;麦冬,1979年为1904.1吨,1983年降至21.5吨,1990年为66.5吨。其它大滑坡品种还有生地、泽泻、山药、郁金、北沙参、姜黄等。随着多渠道进货,药材紧缺品种逐渐减少。1983年降为126种,1986年降为48种,基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中药配方难”问题。1990年,全省药材种植面积14.7万亩,产量3226吨。1995年,药材种植面积为10万亩,产量为3634吨。1991年产量最高,达6205吨。而平均单位收购金额1995年最高,为1.87万元/吨(1991年为0.8万元/吨),说明价格机制在药材生产中起了很大作用,价格高的品种生产发展,价格低的品种减产,甚至停产。
  在医药工业布局方面,福建新建的药厂有闽东制药厂、古田抗菌素厂、福州金山制药厂、闽海制药厂、福州华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光泽珍珠粉厂、厦门美康制药有限公司、莆田市制药厂、永春制药厂、闽南制药厂、闽西制药厂、永定采善堂制药厂、福建顺顺制药联合公司、厦门火炬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等。至1995年底,药品生产单位(包括兼营企业)有135家,医疗器械厂43家。全省9个地(市)都有了医药工厂,使医药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医药生产方面,福建医药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有223项,其中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有69项,总投资5.17亿元。约为1950—1979年累计投资的7倍。1995年,全省医药工业固定资产增至9.2亿元,是1979年的18倍。技术改造投资中,原料药投资占49%,制剂占24%,中成药占24%,医疗器械占3%。全省使用外汇1103.3万美元,引进设备93台(套),生产线6条,提高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与1979年相比,新增年生产能力原料药1298吨,中成药14847吨,针剂5.47亿支,粉针1.97亿瓶,大输液3741万瓶,片剂40.94亿片,胶褒剂26亿粒。但是,在引进技术中也出现一些不注意消化吸收而造成损失的情况。1983年,福州抗菌素厂投资人民币2961万元和外汇165万美元,从意大利引进头孢菌素C菌种和头孢唑啉全套生产工艺技术。由于调研不力,引进的设备、技术落后,1988年虽生产出173.7公斤头孢唑啉,但因成本高于售价,故无法正式投产,造成重大损失。
  至1995年底,全省原料药年生产能力4291.22吨,产量2124.94吨;中成药年生产能力22927.29吨,产量4773.18吨。西药主要剂型中,针剂年生产能力8.21亿支,产量4.45亿支;粉针年生产能力1.97亿瓶,产量1.20亿瓶;大输液年生产能力5071万瓶,产量2974万瓶;片剂年生产能力103.44亿片,产量51.15亿片;胶囊剂年生产能力26.08亿粒,产量7.17亿粒。产量为生产能力的20%至61%,因而产品结构亟需调整。
  80年代以来,福建开发的新产品原料药有卡马西平、潘生丁、去脂舒、消炎痛、利福平、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氧哌嗪青霉素钠、环孢菌素、鬼臼毒素等51种;成药有维甜美降糖茶、保健美减肥茶、软脉灵口服液、头痛定糖浆、胜红抗炎素胶澳、山楂精降脂片、胃得安等种;医疗器械有波导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瞳孔测试仪、电子针灸按摩器、电生理刺激器、视力矫正仪、电子捶骨器、微电脑心脏监护中心系统等100多种。省级以上科研成果有:离心薄膜蒸发器、巴戟天野生转家种栽培技术研究、芪枣冲剂、剑麻皂素的开发利用等72项,共有61个产品获省级以上优质产品称号。其中,漳州制药厂生产的片仔癀两次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有100多个产品进入国际市场,1980-1990年出口额为64142万元,1986~1990年共创汇13093万美元。其中,1990年出口创汇3177万美元。1991~1995年共创汇20793万美元。其中,1995年创汇5616万美元。
  1995年,全省医药工业产值18.65亿元,是1979年的14倍;利润1.95亿元,是1979年的28.7倍;全员劳动年生产率2.68万元/人,是1979年的3倍。全省医药商业购进21.06亿元,是1979年的10.9倍;销售24.76亿元,是1979年的13.8倍;库存4.42亿元,是1979年的3倍;利润4064万元,是1979年的9.8倍;税金5526万元,是1979年的55.3倍。在改革开放中,福建医药事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