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目标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25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经济目标管理
分类号: TS41
页数: 7
页码: 325-3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7年,福建省烟草公司制定了“双增双节”目标管理计划,涵盖工业成本降低、商业费用节省等内容,并成立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进行落实。随后,公司于1988年制定了“七五”计划,通过健全体制、加强专卖管理、协调产销、加快技术改造等措施实现了各项指标的超额完成。在“八五”计划中,公司提出了结构性转型、技术改造和市场导向的发展方向,取得了历史最高水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此外,公司还实施了经营目标责任制和“2215”目标管理,通过利润承包合同和市场导向的生产经营指导方针,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
关键词: 福建省 烟政 经济目标

内容

―、“双增双节”目标管理
  1987年,福建省烟草公司制定全行业“双增双节”具体指标,内容包括:工业降低成本20%,商业降低费用10%,各分公司压缩费用开支10%。为此,省烟草专卖局成立“双增双节”领导小组和企业管理办公室,建立回报制度,报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税利、降低单耗金额、降低费用、节约金额、减少利息支出、废品回收和小改小革等13个项目完成情况。工业做好计量、统计、定额核算等基础工作。烟叶方面严格国标和收购价格,商业企业扩大人均销售量。1988年8月,充实领导小组,建立技改、烟叶生产供应、辅助材料生产供应、烟草科研所筹备和产品开发等工作小组,并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工作。全行业超额完成“双增欢节”目标指标,获得近亿元的经济效益。
  二、“七五”计划目标管理
  1986年4月,省烟草专卖局召开全省各地(市)局长、(经理)和厂长会议。会上补充修改全省烟草行业在“七五”期间税利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具体是:1986~1990年,全省共计划生产卷烟288万箱、销售301万箱、烟叶收购15.5万吨,上缴税利18.4亿元。经过年度目标分解,确定年度的经济指标(见表7-7),上报福建省计委和中国烟草总公司。为完成以上指标,全省行业制定了10条措施:
  第一,健全体制,对各级企业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税利包干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
  第二,加强专卖管理,配合公安、司法、工商、税务、交通等部门,取缔地下烟厂,打击走私贩私;加强市场管理;采取措施,抓好厦门卷烟厂与畲山卷烟厂、云霄卷烟厂,江苏省烟草公司与云霄卷烟厂、泉州卷烟厂;福建省公司与黑龙江烟草公司联合的福龙公司等3个不同形式的联营试点,取得经验,扩大全省烟草业务的发展。
  第三,坚持以供定产、以产促销、引导消费的原则,围绕“立足本省原料、提高产品质量、推销地产烟”的中心,加强调查研究,重视信息预测。建立全省产供销信息机构。省公司设立专门信息组,各分公司、烟厂和两个烟叶产地建立信息预测点,一些销区县及重要关口设信息网点,全省初步形成产供销信息网络,协调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第四,烟叶生产实行指导思想、领导精力、技术措施三转变;并在1990年实现烟叶生产基地化、栽培技术规范化、烟田种植良种化、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上中等烟叶占75%以上。
  第五,加快技改步伐。厦门卷烟厂在首期改造工程的基础上,于1987年完善配套,年产能力达到30万箱,质量赶上和超过国内先进水平;龙岩卷烟厂进行二期改造工程,至1987年达到30万箱;云霄卷烟厂在1987年前完成一期改造和引进项目的扫尾工作;畲山(罗源)卷烟厂第二期改造项目按1.5万箱规模填平补齐;泉州卷烟厂要结合实际对制丝设备和卷烟机械作适当的改造调整。通过以上改造,全省卷烟生产能力可达70万箱以上,嘴烟和精装烟比例由1985年的17.78%和44.4%上升到50%和74.4%,单箱税利提高67元/箱。
  第六,改革产品结构,改革工艺配方,使品种向多类型、多品种、低焦油、安全烟、旅游烟、礼品烟等方面发展,由清香型烤烟向混合型过渡,规格由81毫米向84毫米、90毫米、100毫米发展,装璜上发展硬壳包装,甲级烟全部接嘴。并在1990年前做到多数优质名牌烟的高中档烟基本上敞开供应。
  第七,加快科技建设,1990年大中专毕业人员应由1986年的7.2%增加到10%以上。还要尽快建立、完善烟草检测中心,烟厂烟科室电脑中心,烟科所,烟叶产区要完善县、乡一级技术指导站的配备,形成省、地、厂和工农业科研系统。
  第八,扩大进出口业务和利用外资。
  第九,搞好基本建设,争取在三年内基本解决全省各地烟草机构的仓贮、办公、宿舍、门市部和交通工具等问题。
  第十,加强各级机构的建设。
  至1990年,全省烟草行业“七五”期间的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原定计划,卷烟工业产量、销售量、烤烟收购量和经济效益等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行业的管理体制趋于完善和健全,技术装备落后面貌有了较大改变。
  三、“八五”计划目标管理
  1990年,全省烟草行业超额完成“七五”计划。为适应国家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卷烟、烤烟生产必须从速度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转化。然而,福建省烟草公司与兄弟省相比有如下差距:一是工业产值、产量、甲级烟等一直居全国17~19位,单箱税利低,资金利税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生产技术设备差,还有50%的设备仍属60年代的落后水平;三是原辅材料基础薄弱,全省每年需从省外调入1.5~2万吨烤烟。针对以上情况,1990年底,制定的福建省烟草行业“八五”计划主要指标是:从1991~1995年,烤烟收购共达16.5万吨,卷烟产量达408万箱,销售量达410万箱,实现利税42亿元。
  1990年,省局党组提出要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发新产品为重点,以适销对路为前提,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指导方针,把企业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挑战,以促进产销的协调。具体措施为:一是深化企业改革,推行工效挂钩和承包经营责任制,搞好“八五”期间的新一轮承包。为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机制,福建省公司于1990年成立了行业生产调度室,设立专门联络员和兼职联络员,规定厦门、龙岩卷烟厂传真日报生产情况一次,其他3个小厂10天报一次,各部门和烟厂都要服从省公司调度室的指挥。二是根据“八五”计划,1995年烤烟单产要突破85公斤,商品率和上中等烟叶都要达到80%以上,建立2.67万公顷旱涝保收优质烟叶基地和巩固龙岩、漳州、三明等老烟区,开辟南平、宁德新烟区的规划。省局解决政策问题,调动烟农积极性;通过整顿收购秩序,解决烟叶质量的国标要求一步到位问题;通过增加投入,解决供销社财产移交、遗留问题和对基层站、点建设的资金倾斜问题;通过解决免费供种、组织优质化肥供应、开展技术培训等问题帮助烟农种好烟,使烟叶收购在1993年突破5万吨大关。三是协调产销,在开发卷烟新产品中,要求厦门、龙岩、云霄等3家卷烟厂要有7个年销量在1~2万箱的甲级烟新牌号和现有甲、乙级烟品种改革配方,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要求。省公司在执行计划中加强产销协调,在实施年度、季度生产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每月末的卷烟工商库存结构情况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对各烟厂月份排产和品种牌号实行季度计划、月份调整。通过对总产或某个牌号增产、减产、停产等调控措施,使供需达到平衡。在改造老产品、开发新产品中,省公司重点解决丝束等原辅材料、工业补亏及亏损企业的奖金、福利基金等问题。在老产品改造方面,富健、云福、喜来宝、黄兰、水仙、友谊、山海等7个牌号获得新效益,同时开发梅花山、特牌、特制喜来宝、乐依来等6个新产品,其中,有2个牌号参加总公司投标后中标。至1993年,全省主要产品中,畅销品24个,占94.2%,平销5个。工业企业实现了扭亏增盈。四是加快卷烟工业的技术改造。“八五”计划预计,到1995年,全省卷烟生产能力要达到170万箱,技术装备要接近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世界先进水平。计划总投资达3.34亿元。五是深化价格改革。1991年,批发价放开并把三级定价权下放给县,使价格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在销售方面对地产烟投放和省外烟调进加强计划管理,使卷烟市场达到紧张平衡,实现保牌、保价、保市场,商业利润大幅度上升。仅价改基金一项达1亿多元。六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投资效益、资金效益、双增双节、配方改革等方面为重点,向管理要效益。七是重视智力开发。至1993年底,全省烟草在卷烟产量、销售量、烟叶收购量等方面都超额完成“八五”计划的年度指标。工商税利达15.3亿元,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八五”计划的指标(见表7-10)。全省烟草行业在全国烟草行业的排位从近20位升至第11位。
  四、经营目标责任制
  1988年2月,福建省烟草公司与中国烟草总公司签订《福建省烟草行业经营责任制利润承包合同》。2月底,国家财政部和中国烟草总公司联合下达《福建省烟草公司经营责任制承包方案》。规定从1987年至1990年,一包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以上缴利润递增包干的办法,统一向国家承包,并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对省公司发包。福建省烟草公司企业的利润承包基数为2387万元。实施结果,1987年至1990年,上缴利润递增率为6%,承包所分得超承包目标留利用于发展生产和技术改造的部分为75%,用于职工福利15%,用于职工奖励部分为10%。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办法的企业,用于发展生产和技改部分为90%,其余部分用于职工福利。1991年3月,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局根据同样原则下达《福建省烟草公司经营责任制承包方案》,核准1991~1992年,每年承包上缴任务数为2690万元,不再实行递增。1993年,再次核准福建省烟草公司当年承包基数为3500万元。
  中国烟草总公司的承包方案实施后,福建省烟草公司把承包指标层层落实到各企业。经过层层分解利润承包数,省公司与全省75家基层商业企业签订相应的经营利润承包合同。工业企业把承包指标层层落实到企业、车间、班组和个人,使全行业上上下下都处于利润指标的在控状态。通过利润承包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加速了全行业生产和经营的发展,使行业税利在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三同步”增长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2215”目标管理
  1991年底,福建省烟草公司从行业“八五”计划第一年实施的实际出发,提出“八五”计划期间实现2215奋斗目标的修订意见。即:到1995年底,全省烤烟生产要求达10万吨(200万担),上等烟叶比例达20%,卷烟单箱综合效益1500元,全行业实现总效益15亿元。福建省烟草公司为正确处理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产品结构调整与市场消费水平,税收、利润、价改之间以及搞活市场与贯彻《烟草专卖法》等4个方面关系,提出烤烟生产、调整产品结构和扩大销售相结合的措施,以确保2215奋斗目标的实现。
  烤烟生产方面,在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基本达标、产销基本平衡的基础上,针对烟叶质量竞争激烈,有些烟区对普及科学种烟及提高烟叶质量意识较差,烤烟品种单一化和烤烟四十级收购标准推行与工业配方改革进行不相配套等问题,强调广种薄收,反对盲目追求面积和产量,建立相对稳定的烟叶生产基地。从1992年开始,在全省14个县24个乡(镇)建立10万亩主料烟生产基地,实现烟叶优质主料化。1993年,以新开发的20万亩主料烟为龙头,全面推广主料烟生产技术规范,抓好科学施肥、3次中耕培土、合理密度和密叶打顶、留叶抹杈、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等7个方面技改措施的普及,提高烟叶整体种植水平和烘烤、分级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解决烤烟扶持政策及农药、化肥等物资供应,做好技术人员的充实、培训和复烤厂的技术改造及收购站、点的建设,搞好烟叶仓库的建设,每年按确保1.5~2万平方米的目标组织实施。
  卷烟工业方面,以总目标为依据,福建省烟草公司针对卷烟供求等级结构上移的趋势,对总效益和单箱综合效益进行了测算分解。据测算,“八五”末期,要求全省卷烟厂单箱税利扣除价改200元外,需达到1392元,总效益达11.2750亿元,年递增10%。其中,5家卷烟厂单箱税利1300元,合计总效益达9.5亿元,年递增率达12%。为此,“八五”末期,全省产品大体是甲级烟占51.1%,乙级烟占48.9%,嘴烟占92.2%。其中:5家烟厂甲级烟占49.5%,乙级烟占50.5%,嘴烟占93.5%。在价格方面,地产烟甲级平均产地零售价1.6元/包,其中3元/包以上占1.3%,2.5元/包以上占6%,1.8元/包以上占8.5%,1.4元/包以上占18.5%,1.3元/包占8.5%。乙级烟平均产地零售价0.9元/包,其中1元/包以上占2%,0.8元/包以上占36%,0.8元/包以下占6%。根据测算情况,为完成计划,省公司采取目标分解的办法,层层落实指标,层层签订责任书。对全省5家卷烟厂核定了包括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产品开发目标、设备管理指标、安全管理指标等方面的方针目标,下达到厂,由各厂分解到厂部、车间和个人,并与经济责任制结合挂钩考核,进行奖惩。实行纵到底、横到边、纵横交错、系统完整的目标体系和相应的经济指标保证体系。在各企业内部通过重奖科技成果,搞好配方改革,力争在2年内投放3000大箱市场价高于国家定价,单箱税利达2000元的产品。
  销售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适销对路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强计划管理、渠道管理和价格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思想,继续开拓省内外、国外市场,开发高档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市场,占领省内城乡主战场,建立省外目标市场,实现有效地垄断市场;加强商情信息工作,旺季抓扩销,淡季抓推销,节日抓增销,新产品抓产销。对新开发的产品,积极培育市场,引导消费,提高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价格风险过分向销售部门倾斜,以保护销售单位的积极性。对各商业企业继续执行利润承包责任制,层层下达利润实现数,落实承包责任制,严格实行利润总额的考核。1993年,全省行业实现税利15.3亿元,上等烟叶达20%。至此,福建省烟草行业2215目标中四项已有两项提前达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福建省志·烟草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全方位记述了福建省烟草业发展的情况。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建省烟草公司
相关机构
中国烟草总公司
相关机构
厦门卷烟厂
相关机构
畲山卷烟厂
相关机构
云霄卷烟厂
相关机构
江苏省烟草公司
相关机构
泉州卷烟厂
相关机构
福建省公司
相关机构
黑龙江烟草公司
相关机构
福龙公司
相关机构
龙岩卷烟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