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科学普及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23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学普及活动
分类号:
TS41
页数:
5
页码:
299-3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烟草工业在科学普及活动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工作,主要针对烟叶生产、烟草加工和卷烟生产等方面展开。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科技交流会、技术竞赛以及科技考察等活动,不断提升烟农和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促进福建省烟草行业的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福建省
烟草
科学普及
内容
一、科学普及
烟草行业的科学普及活动,在烟叶生产、初烤以及烟叶复烤、卷烟生产等方面均有开展,但重点是在烟农中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永定县坎培区成立烟草改革促进会,种植烤烟百余亩,各地群众自行前往参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有组织、有计划地领导群众开展科普活动。永定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召开第一届烟农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除永定烟农外,还有邻县上杭稔田、蓝溪和龙岩红坊,以及省内其他烟区的烟农代表,会议主要由永定代表传授烤烟种植知识和经验。这是福建省烤烟生产史上最早一次规模较大、有组织的科普活动,使龙岩地区及邻近地区的烟草生产技术获得迅速推广和发展。
随着烤烟种植的不断发展,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科普活动主要是围绕烤烟的各个生产环节,或召开现场会组织烟农或乡、村干部进行直观教育,实行以会代培;主要烟区也根据条件举办各种培训班,课堂授课和田间学习相结合,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各地(市)县或相互组织参观学习,或组织烤烟技术员到山东、云南、贵州、河南、广东等省参观学习。
1984年,省、地(市)、县(市)各级烟草机构相继建立后,全省烟草系统的烟草科普培训工作范围更加扩大,参加人员更为众多。尤其是新烟区,每年播种、移栽、烘烤、收购季节,各地烟区、县纷纷举办各类不同内容培训会(班),或以现场会形式,培训技术,交流生产经验。
1990年和1993年,福建省烟草公司组织了两届卷烟技术竞赛活动。在此基础上,1993年3月,通过公平竞争,层层选拔,选出13组(名)选手参加华东区普通机及全国普通机和高速机决赛,福建有6名选手获得“华东卷烟工业职工技术能手”称号,龙岩厂YJ14/YJ23卷接机组在华东赛区获得前三名。福建在全国普通机型及高速机决赛中,共有4名选手获得“全国卷烟工业职工技术能手”称号。1993年5月,福建省烟草公司召开表彰大会,对荣获省各机型选手(MK9-5/PA8-5前二名)授予“福建省卷烟工业技术能手”称号。
三明烟草分公司在科普活动中,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运用示范办法,以烟科所为基地,利用自身的技术、人才、物资等优势,建立生产示范片。1988年,在梅列区陈大镇建立4公顷烤烟示范片;1989年扩大到三元区荆东村,再试种1.33公顷;1990年在三元区中村乡前村又增设一个示范点,3个点共种植8公顷。烟农通过向示范片、点学习科技知识,提高种烟水平和促进种烟积极性。1992年,两区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666.6多公顷,其中属烟科所管理的莘口烟草站,种植烤烟200公顷,共收购烟叶340吨,上等烟占50%,每公斤均价6.18元。
厦门卷烟厂在各车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兴烟活动,1992年,对设备进行小改小革,对立式打叶机、梗处理卷接机下丝道、包装机拉线轴等进行技术改造。电影新闻记录片《永定烤烟》和《福建烤烟》、《福建烟草》两部科教录像片的制作发行,既展示了福建烟草工业、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对于全省烟草行业科技的进步,也有其普及和推广的意义。
二、研讨与考察
(一)研讨
1987年,省烟草学会农业专业委员会针对福建省烟叶发展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实际,对行业的宏观发展进行超前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制定“福建省烤烟生产发展规划意见”,提出“巩固老烟区,开发新烟区,发展春烟,限制冬烟,主攻质量,提高单产”的指导思想,实施后几年来,全省烟叶生产有了长足发展。
1990年8月的卷烟价格改革研讨会,围绕卷烟这一特殊商品的发展趋向,价格改革的途径及操作步骤,进行研讨。1991年4月,省烟草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召开福建省中短期卷烟市场预测研讨会,从不同角度,探讨福建省中短期卷烟市场发展趋向,提出营销对策,对福建省行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1992年10月召开的开拓地产高档名优卷烟市场研讨会,对开拓福建省地产名优烟市场及营销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讨。1992年,省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组织对工厂如何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问题展开研讨,对提高设备利用有良好作用。
(二)考察和协作
福建省烟草各级组织为振兴福建烟业,开展以“科技兴两烟”的学术考察活动。考察活动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除各地(市)、县、各卷烟厂互相进行考察交流外,还组织邀请高层次的考察交流活动。1986年5月,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陈瑞泰教授率领农业专业委员会的专家教授14人对福建省烟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综合考察,提出福建烟区要把增加上中等烟比例和烟碱含量作为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目标,把调整栽培季节,改冬烟为春烟作为提高质量的基本途径的有关建议。1987年6月,福建省烟草学会邀请中国烟草总公司高级顾问、世界著名烟草专家左天觉博士来闽实地考察并举办讲座。又于1988年10月邀请美国雷诺士烟草公司3名专家在厦门举办烟气及烟气过滤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与技术交流。
此外,福建省烟草行业还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到兄弟省区参观学习。1992年7月,福建省烟草公司总工室组织龙岩、厦门卷烟厂代表到郑州、上海等卷烟厂及郑州烟科院对膨胀烟丝工艺进行参观和咨询。同时,还支持和委派有关同志参加国际烟草科研合作中心(CORESTA)学术会议。
三明烟草分公司同全国各地十几家烟草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及兄弟单位进行广泛的技术协作,聘请专家、教授和行家共同制定生产技术方案,每年召开一次生产技术研讨会,攻克技术难关。
三、计算机应用
(一)在经营管理上应用
1986年8月,龙岩卷烟厂开始在机关人员工资发放中应用计算机。1987年初,在五金仓库和纸张库存管理上也应用计算机。随后,设备备件库、烟叶库存、设备台帐和档案管理也相继使用计算机。
厦门卷烟厂先后在五金综合仓库、零备件仓库管理、原辅材料成本核算和机台耗用核算、设备和计量管理、生产调度统计、职工考勤打卡、财务成本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技术指标统计分析、市场烟价统计分析、财务报表、生产统计、清产核资等方面运用计算机,为管理人员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到1993年,省烟草公司机关已拥有20多台微机,运用于财务、销售、计划统计、人事、劳动工资、科技、教育等方面。各烟草分公司亦在财务、统计、人事等方面应用微机。
(二)在烤烟收购中应用
1987年,永定县坎市烟草收购站,从河南省信阳购进1台烟叶收购机,普通磅秤经过传感器改造后,投入了烤烟收购的应用试验,由于收购微机的开发水平不高,收购称重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稳定性差,不适应需要,当年即停止应用试验。
1992年,龙岩市从山东大学购进1台MCS-200型烟叶收购微机在红坊收购站投入使用,效果尚好。由于路途太远,使用维修和零配件购置不便。1993年省公司决定,立足本省开发适合福建省应用的烟叶收购微机系统,选定龙岩地区经济信息中心为合作开发单位。半年后,成功地开发了海天286微机(含彩色显示器)为主机,包括TX-8509针打印机,称重仪(磅称和TOLEDO显示仪)及不间断电源(UPS和蓄电池)的烟叶收购微机系统。该系统当年在龙岩地区的11个收购站投入运行。1993年12月,省烟草公司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鉴定,一致认为该机专用软件设计合理,整机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具有准确、简捷、高效、保密性强等主要优点,可为烟叶收购部门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该系统达到同类产品的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三)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1988年,厦门卷烟厂在粗支车间安装第一套计算机卷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1992年,与上海轻工业设计院协作,共同研制烟叶发酵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有效地提高烟叶发酵质量,稳定发酵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减轻发酵工作强度。
同年,宁化县复烤烟厂与福州大学合作研制开发烟叶复烤生产线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该技术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组成,对各烤房温度和各潮房湿度进行闭环自动控制,并对重要检测参数监控,使整个工艺过程处于最佳状态。经福建省烟草公司于1993年12月组织成果鉴定,认为应用该技术能有效地稳定产品质量,烤房控制稳态误差≤±2℃,潮房湿度≤±4%RH减少复烤过程中的损耗。该系统为省内首创,并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控制算法在烤烟复烤生产线自动控制领域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993年,龙岩卷烟厂与福州大学合作开发一套数据采集系统,在嘴烟车间投入运行。
(四)管理信息系统
1989年,龙岩卷烟厂开始全面调研管理信息系统(LYMIS)的建设问题。1992年5月由航天部204所正式开始实施,厂里成立计算机中心。目前,LYMIS硬件环境已基本安装就绪,网络也已开通。该系统包括了23个子系统,33个工作站。系统开发以“国标”为规范,系统设计以“突出实用性,保证可靠性,兼顾先进性,具备扩充性”为原则。应用软件为财务、车间、仓库、基建技改办等子系统,包括设备、劳工、档案、供应、烟叶、计量、质管、生产统计、新产品开发所等投入试运行。
厦门卷烟厂于1993年成为国家销售信息网络的成员,实现卷烟销售市场的信息共享,促进产品销售工作。
四、科技情报与计量管理
(一)情报管理
各级烟草公司是农工商、产供销、人财物三位一体的实体企业,从烟叶种植到卷烟产品的开发、生产,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科技情报工作。1985年5月,中国烟草总公司在北京召开全国烟草科技工作会议,明确地把科技情报信息工作列为省级公司科技部门的五项任务之一。福建省烟草公司科技部于1986年春开始筹建科技情报资料室,收集有关科技资料,根据各业务部门的需要,订购各类专业书籍、刊物和声象资料等。资料室向全省烟草行业开放。
1990年11月,华东片烟草科技情报网成立,并制订《华东地区烟草科技情报工作细则》,福建省烟草公司被推选为华东片副网长单位。12月,正式成立福建省烟草科技情报网(以下简称省网),省网由各分公司、各卷烟厂、烟草研究所(站)、主产烟区县(市)公司以及省公司有关部门组成,省公司为网长单位。省网成立后,制定了《福建省烟草科技情报工作条例》,使省网工作走向制度化、正规化。
省网通过科技信息渠道,广泛收集、整理科技信息,为福建省烟草行业的生产经营、科技开发和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1992年2月,省网在筹建时创办的不定期刊物《烟草资料》、《包装文摘》基础上,改办定期发行的《闽烟信息》,专门报导国内外烟草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等科技动态,到1993年底止,已出版30期。
三明烟草分公司烟科所科技情报资料室,注意与省内外兄弟单位联系,做好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创办《三明烟讯》、《三明烟叶科技》、《烟草综合信息》等刊物,还试行为生产第一线提供信息资料和试验数据资料等有偿服务。龙岩卷烟厂综合信息中心,为及时获得外界信息,与新华社信息部签订《专项信息服务合同》,并于1991年创办《信息快报》,及时报导最新信息。到1993年底,计编辑150期。
(二)计量管理
福建省烟草公司科技部根据计量工作的有关规定,抓好所属单位的计量管理及达标工作。重点抓各卷烟厂完善计量管理机构,充实计量管理队伍,配备计量器材,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生产线的计量管理,如利用单板机控制烟叶过磅,在制丝车间对内部工序以及其它联接处配备电子皮带秤,进行在制品的计量考核。同时,解决烟丝配方、烟梗丝配比等问题考核,有效地进行原材料的计量管理。在生产车间配备烟支、盘纸计数器,实现对烟机产量和盘纸消耗的连续检测,准确考核机台工序的产量定额和消耗情况,以达到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目的。厦门卷烟厂获计量管理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全方位记述了福建省烟草业发展的情况。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