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180
颗粒名称: 二、结构
分类号: TS452
页数: 2
页码: 102-103
摘要: 本文讲述福建省卷烟工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技术落后,设备简陋,资金缺乏,主要生产低档卷烟。随着发展,产量逐步提升,产品类型也从单一的烤烟型逐步开发出混合型和外香型卷烟。1991年,福建省首次直接出口的卷烟产品获得成功。雪茄烟生产因市场变化于1986年停止。
关键词: 福建省 卷烟工业 结构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建省卷烟工业技术落后,设备简陋,资金缺乏,各卷烟厂主要生产丙级及以下低档卷烟。1956年,在对私改造中,福建省卷烟产量仅0.68万箱,其中主要是丙、丁级产品。1958年,开始有了甲、乙级卷烟产品,但产量极少。至1978年,卷烟产量达20.37万箱,其中,甲级烟为0.04万箱,乙级烟为12.78万箱,分别占总产量的0.2%和62.74%。同时还开发生产滤嘴烟0.18万箱,占总产量的0.88%。
  1984年,福建省烟草公司成立时,全省卷烟产量为39.3万箱,其中,甲级烟1.1万箱,乙级烟26.9万箱,分别占总产量的2.8%和68.45%;滤嘴烟6.56万箱,占总产量的16.09%。至1992年,全省5家卷烟厂产量为761053箱,其中甲级烟241869箱,乙级烟517892箱,滤嘴烟590000箱,分别占总产量的31.78%、68.04%、77.51%。
  福建省卷烟产品类型也从单一的烤烟型逐步开发出混合型和外香型卷烟。1976年以前,全省卷烟工业只生产单一烤烟型产品。1976年开始,开发外香型卷烟,如龙岩卷烟厂的武夷牌。1979年开始,省内各卷烟厂也相继开发外香型卷烟,如厦门卷烟厂的可乐、蓓蕾、海马、玫瑰、伯乐,龙岩卷烟厂的枫牌,畲山卷烟厂的山海等。1980年,美国雷诺士公司来厦,联营加工生产混合型骆驼牌卷烟,后又开发生产混合型金桥卷烟。1981年,厦门卷烟厂又相继开发了金鹿、喜洋洋、鼓浪屿、金五福、海神、肯尼迪,龙岩卷烟厂开发龙门塔、健牌、三友,云霄卷烟厂开发金三角,畲山卷烟厂开发福海等混合型卷烟。
  1991年,福建省烟草公司指定90毫米滤嘴富健为专卖外汇卷烟。龙岩卷烟厂开发研制成功浓郁型香味的出口富健滤嘴香烟,在当年秋季广交会上展销,获得外商定单,成为福建省首次直接出口的卷烟产品。
  至于雪茄烟生产,原由泉州烟丝厂生产,由于消费市场的变化,1986年停止生产。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福建省志·烟草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全方位记述了福建省烟草业发展的情况。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建省烟草公司
相关机构
龙岩卷烟厂
相关机构
厦门卷烟厂
相关机构
畲山卷烟厂
相关机构
美国雷诺士公司
相关机构
云霄卷烟厂
相关机构
泉州烟丝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