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配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161
颗粒名称: 二、配料
分类号: TS44+1
页数: 1
页码: 7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烟丝加工工具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家庭加工工具和作坊加工工具。在配料方面,明末古籍已有“以火酒炒之”的记载,而清代福建人更是对烟丝的色、香味有了更讲究的要求。民国初年,油的用量依烟丝种类和地区不同而有变化。沙县的经验是灵活配料,做到“两看一定”,即看烟叶质量和产地,看季节,定烟叶、茶油和清水的比例和分量。
关键词: 烟丝 加工 配料

内容

烟丝加工之初,人们就开始使用配料,以调节烟丝的色、香、味。明末,古籍对烟丝加工有“以火酒炒之”的记载。崇祯末年,莆田人王鹏为防烟丝发霉,试用茶油炒之,使烟丝干松味香,此后,用油炒丝之法留传下来。
  清代,福建人在制丝过程中,对烟丝的色、香味更为讲究:上等烟掺用菜油或茶油,中等烟以下用花生油。同时加入少许五香、桂花之类香料,以及适量姜黄粉、铁红等上色,制红烟时,掺入少许土硃砂着色。
  民国初年,油的用量,各地依烟丝种类不同和爱好而有变化。1920年,福州一带油用量为原烟50公斤需2.5公斤油,红烟需1.5公斤,条丝烟则只需1公斤;而后该地又变为“一般每百市斤烟叶配方中用油10公斤,其配方是每23.5公斤原烟用茶油(或花生油)5公斤、香料0.5公斤、水2.5公斤,上等烟(边尾)1公斤,制成烟丝成品净重31.5公斤”。
  在配料的使用上,沙县的经验是要灵活,做到“两看一定”,即看烟叶(质量和产地,进行搭配);看季节(特别是黄霉天,要经常翻晒,否则会变质腐烂);定烟叶、茶油和清水的比例)和定分量,冬季气候干燥要多喷些水,让烟叶变软,春季多雨气候潮湿,烟叶要适当重晒,烟叶质量越差,其吸油量越大,每捆每厢烟叶榨35~40公斤,洒油量7.5~10公斤,烟叶经过压榨,质量好的烟叶要耗油3.5~4公斤,一般要耗油5~6公斤,烟叶用油主要有茶油、花生油、猪油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福建省志·烟草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全方位记述了福建省烟草业发展的情况。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沙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