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烟草种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13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烟草种植
分类号: TS422
页数: 60
页码: 10-69
摘要: 本文讲述福建省烟草种植自然环境与种植区划、晒烟、烤烟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烟草 种植

内容

福建是烟草传入中国的最早地区之一。明万历年间,烟草由吕宋传入漳州种植,其后迅速向省内外传播。福建晒烟以其品质优良饮誉天下,尤以永定条丝烟、浦城贡丝、沙县夏茂晒烟为著,明末清初即已普遍种植。乾隆年间,全省晒烟种植已达36个县,并逐步形成沙县、福鼎、平和、仙游等4大晒烟产区。烟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积累了独特的种植和调制加工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政策及消费习惯的影响,晒烟生产忽起忽落。在50至60年代,晒烟生产仍占主导地位。后随卷烟工业的兴起,烟丝逐步被卷烟所取代,晒烟种植也日趋减少。90年代以来,全省晒烟面积维持在2000~3000公顷,产区仅限于平和、沙县和福鼎3县。
  20世纪40年代,烤烟引入福建永定种植获得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当地政府的重视,获得较快发展。1957年,永定烤烟被定为全国清香型烤烟的代表,成为国内配制“熊猫”、“中华”等高档卷烟的重要原料。永定烤烟声名鹊起,带动了龙岩地区和漳州地区烤烟的发展,在60至80年代初期,形成闽西、闽南两个主产烟区,面积维持在6667~13333公顷(10~20万亩),收购量在5000~15000吨(1000~3000担)。因受粮食生产制约,烟区在实践中总结出“烟一稻一稻”三熟种植制度。1984年,各级烟草公司相继成立,为了发挥福建烟叶的质量优势,满足省内卷烟工业对优质烤烟原料的需求,福建省烟草公司制定发挥优势、发展烟叶的战略决策;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相继开发三明、南平等新烟区;大力推广“进单上山”,普及“三化”生产技术措施,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福建烤烟生产进入快速稳定发展的新时期。1991年,全省烟叶收购量首次突破5万吨(100万担)。1993年,全省烤烟种植面积为5.7万公顷,收购烟叶8.92万吨(178.4万担)。烟叶生产布局逐步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山区转移。90年代,烤烟生产以龙岩、三明两大产区为主,南平、漳州、福州等3地(市)也有一定规模。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种植区划
  自然条件和某些环境因素,直接关系到烟草生产的发展与烟叶的品质。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北及西北以武夷山脉与江西省分界,南部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介于东经115°50′~120°42′、北纬23°30′~28°22′之间。烤烟产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龙岩、西北部的三明、南部的漳州和北部的南平等四地(市)。晒烟则零星遍布全省,而以平和、沙县、福鼎、仙游等地较为集中。福建的自然环境优越,大部分具有良好的烟草生态条件,是全国优质烟区之一。
  一、地貌
  福建素有“东南山区”之称。境中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与盆地交错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内地往沿海逐渐起伏下降,略呈倾斜。主要有闽西和闽中两大山带呈平行走向,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为主,绵亘于闽浙赣边境,长约530公里,海拔在1000~1500米以上,是全省最高山脉;闽中大山带由太姥山脉、鹫峰山脉、博平岭和戴云山脉组成,斜贯闽省中部,长约500公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是沿海登陆台风和海洋水汽深入的天然屏障。福建烤烟产区基本上处于闽中大山带与闽西大山带之间。这里散布着一定储量的煤矿,为烤烟的生产发展提供燃料资源。
  福建地貌以山地(中山与低山)和丘陵为主,约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丘陵多分布于山地外缘、河谷两岸和沿海地区,其地势较低,形态不规则,坡度较小,风化层较厚。福建的平和、沙县及福鼎等地名晒烟,以及永定、上杭、宁化等优质烤烟产区,大多分布在西部的山地、丘陵。这种地貌环境及其特殊的小气候,往往是烟叶外观特征和烟气质量优良的成因所在。平原和盆地,则主要分布于沿海和河谷狭长地带,较大的平原有漳厦、福州、莆仙和泉州平原,这些平原烤烟种植量少,晒烟亦属零星分布。
  福建省河流众多,大小河流总长1.36万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闽江、九龙江、晋江和交溪等4条。水利资源丰富,便于开发能源和农田灌溉,但也常因山洪暴发、淹没田,成为烟区灾害。
  二、土壤
  福建地跨南、中亚热带,地形起伏,土壤类型多样。福建烟区土壤有红壤、黄壤、黄红壤、水稻土、赤红壤等。红壤是中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之一,也是福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土壤,遍布丘陵、山地和河谷盆地,土体呈红色或橙红色,土层深厚,适宜烤烟生长。三明、龙岩、南平等主要烟区均以红壤为主。
  烤烟适宜的土壤是肥力中等、有机质和氮素适量的轻壤质土、中壤质土或含有砂砾重壤土、轻粘土,其中尤以山区丘陵含砂砾重壤土、轻粘土所产烟叶香味浓,而砂质轻壤质土所产烟叶香味较淡。福建部分烟区土壤的理化性状见表1-1。
  烟田土壤一般要求便于调控氮素供应,即前期供氮充足,以保证烟株良好发育,后期供氮水平适当下降,以保证成熟。从龙岩、三明烟区的土壤分析看,土壤中含氮量普遍较高,龙岩地区土壤全氮含量为0.9~2.16克/千克。为保证烟叶质量的提高,烟株生长后期必需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含氮量是密切相关的,烤烟田有机质含量以20克/千克左右为宜,福建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有机质含量高的烟田,在控制氮肥的同时,必需增施磷钾肥。
  土壤中的磷钾含量与烟叶质量关系密切,通常要求烟田的速效磷含量为25PPM,速效钾含量为150~200PPM。福建烟区土壤中磷钾含量不足,尤其速效钾差距更大,因此增施磷钾肥是提高福建烟叶质量的重要措施。
  土壤酸碱度(PH)影响土壤的物质转化和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国内一般认为烟草土壤酸碱度在5.5~6.5,即微酸性范围内适宜。土壤过酸,会毒害烟株,对烟株养分吸收不利。龙岩、三明、南平等三地(市)烤烟田土壤PH值多数在4.7~5.5的范围内,普遍偏酸,偏酸程度为:南平>三明>龙岩。在土壤酸性较强的烟田适量施用石灰,使土壤中有害物质浓度下降,改善烟株根系生长,扩大根系营养面积,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
  总体说来,影响福建烤烟生长的主要土壤因子是质地偏粘,酸性强,磷钾营养缺乏。
  三、气候
  福建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太阳辐射量较多,加上西北部有闽西、闽中两大山带屏障,削弱冬季寒流影响,东南面海,受海洋气候影响深刻,因此,热量丰裕,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但由于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水热条件区域性差异较大,气候类型多样,大致以闽中山带为界,闽东南沿海地区属亚热带气候,闽东北、西北和西南属中亚热带气候。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福建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和气候垂直分布带明显等特点。
  福建是亚热带季风盛行区,冬季干燥少雨,南北温差较大,夏季湿润多雨,台风频繁,南北普遍高温;春夏之交是烟草主要种植季节,这期间冷暖气流相互交错,霉雨连绵,气候湿热。北部地区四季比较分明,冬季冷凉;东南沿海基本无霜,因此,漳州烟区的冬烟常年可以安全越冬。
  福建年平均气温在17~21℃,无霜期250~336天,由北到南,日平均气温≥10℃积温5000~7700℃,月平均气温≥20℃有5~7个月;年日照为1700~2300小时。从全年的温热条件看,完全能够满足烟草生长发育的需要,也大大超过烤烟适宜区所要求的温热指标,但由于农作物耕作制度的关系,福建烟草种植主要在冬春和夏初,这期间气温和日照对烟草来说不算充裕;常有早春低温寒流的威胁和危害,多阴雨、少日照则是常年现象。
  烟草是喜温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求温度较高,大田中后期一般要求日均温不低于20℃,成熟期的热量状况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尤其显著,所以通常把成熟期气温≥20℃的持续天数作为判别生态适宜状况的重要标志。福建优质烟区永定县11~3月平均气温均不足20℃,4月中旬可稳定通过20℃;在烟叶成熟阶段,气温≥20℃的时间达70天以上,全生育期≥10℃:的积温可达3600℃:。这种栽培季节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能够满足优质烟生长的要求。
  福建是多雨省份之一,年降水量1100~2000毫米,但降水地区分布不均,总的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增。闽东南沿海年降水量在1000~1700毫米,闽西北则达1700~2000毫米。在季节性分布上,干湿季节分明,常年3~6月是雨季,雨量占年降水量的50~60%,正值烟株的旺长期和叶片成熟期,充足的水热状况有利于烟田肥料的分解,有利于烟叶营养物质的积累。但如长期阴雨连绵,日照稀少,或雨量多、强度又大,也会对烤烟生产带来危害,降低烟叶产量和品质。可见,福建气候条件虽然适宜于烟草生产,但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必须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安排恰当的种植季节,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这是烟草生产取得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前提。
  四、种植区划
  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地区生态优势,1980~1985年,包括福建省在内的全国协作组开展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将烤烟适宜生长类型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并相应提出划分标准和气候、土壤、烟叶质量等3项具体指标,福建全省划属“最适宜”和“适宜”两类。在全国烟草种植区域划分的基础上,福建省又结合各地植烟历史和特点,按照差异性和相似性相结合、地域连片和县界完整等原则,将全省烟草种植划为以下五区:
  (一)闽西中低山烤烟、晒烟最适宜区
  该区包括龙岩地区全部7个县(市),位于武夷山脉南端,以博平岭为主体构成庞大的山体,地貌以中山、山地为主,中山、低山、盆地相间,丘陵多分布于河流和大小盆地周围。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8.4~20℃,最冷月平均气温7.8~11.2℃,夏季长达5个月,冬季仅1个月,≥10℃:积温6005.1~6703℃,无霜期260~305天,年降雨量1481—1687.8毫米,烤烟生育期≥10℃:积温达3637~4404℃,≥20℃持续天数97~102天。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黄红壤、水稻土、赤红壤等,土壤PH值多在5.0~6.0,有机质含量适中,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有利于烟叶生长。煤炭资源较为丰富。该区种烟历史悠久,永定晒烟制成的条丝烟曾在国际上二次获奖,清代即被誉为“烟魁”。永定烤烟始于1947年,早在50年代末期就以烟叶质优闻名全国,成为清香型烟的代表之一。80年代中期,以永定为代表的闽西烟区,因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口味纯净,福建被列为全国三大优质烟基地之一。1993年,该区烟叶产量3.39万吨,占全省的38%。
  (二)闽西北中低山烤烟、晒烟适宜区
  该区包括三明地区和南平地区的全部县(市),地处武夷山与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之间,山地丘陵面积贯穿全境,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温较低,相对湿度大,降雨量丰富,≥l0℃持续天数240~270天,年降雨量1543.1~1896.4毫米,烤烟生育期可利用≥l0℃积温3300~3800℃,其中大田生长期≥10℃:积温3000~3200℃,成熟期可利用≥20℃持续天数62~75天。土壤多为红壤,酸性较强,磷钾较缺。
  该区晒烟种植分布广,资源丰富,质量优良,特别是沙县晒黄烟是全国晒烟名产之一,制作精细,集中晒制,质量上乘,畅销省内外。烤烟在80年代中期之前只有宁化县少量种植,80年代后期以宁化为代表的三明烤烟迅速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烟叶产区,烟叶质量在全国享有盛誉,销往全国各大烟厂。同期的南平烟区也获得较快发展,成为继三明之后的全省第三大烟叶产区。1993年,该区烟叶收购量4.88万吨,占全省的55%。该区水热资源丰富,劳力充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耕地面积尤其是单季稻面积大,是最有发展潜力的烤烟产区。
  (三)闽东南丘陵烤烟、晒烟适宜区
  该区包括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等4个市的全部及福州市的福清、长乐、平潭等共26个县(市),地处戴云山、博平岭的东南,背山面海,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以砖红壤性红壤为主,多呈酸性,大部分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19.5~21.3℃,≥10℃的积温6336.9~7668.l℃,无霜期303~346天,冬季基本无霜,雨量1032~1723.6毫米,日照时数1884~2452.7小时,日照率32~66%,烤烟生育期≥10℃积温3500~4885℃,成熟期≥20℃持续天数可达65~86天(至6月底),是烟草生长的适宜区,但部分沿海乡镇,因土壤含氯量较高,则不适宜种植烟叶。
  该区是烟草传入福建乃至传入中国的最早地区。平和晒黄烟历史上久负盛名,现仍是全国著名晒烟之一。而60~70年代著名的仙游晒红烟目前几乎销声匿迹。云霄也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引进烤烟最早的县。漳州市1982年烤烟产量曾创1.5万吨的最高纪录,占全省烤烟的50%以上。80年代后期以来,以冬烟为主的漳州烤烟由于栽培季节限制,有效积温不足,成熟不够,烟叶质量无法保证,加上闽南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猛,农民种烟的比较效益下降,产区萎缩,产量锐减。
  (四)闽东丘陵烤烟、晒烟适宜区
  包括福州市的永泰、闽清、罗源和宁德地区的福安、宁德与福鼎等县(市),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水热条件属全省中等,年平均气温17~20℃,≥10℃积温5848.5~6435.4℃,无霜期275~317天,年雨量1400~1700毫米,土壤多为黄壤、红黄壤、暗红壤和典型红壤及幼红壤,土体偏红,质地以粘壤土及粘土为主。烤烟在罗源等地有一定种植面积。煤炭缺乏是影响烤烟生产发展的原因之一。霞浦等地试种过两年白肋烟,但未形成产区。晒烟种植历史悠久,几乎遍及全区各县,特别是以福鼎为代表的晒黄烟仍有较高产量和声誉。
  (五)闽北中低山烤烟次适宜区
  包括宁德地区的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等5个县。地处北部太姥山、鹫峰山的广大山脉地带,地势高,大部分山地海拔800米左右,耕地分布在500米以上占75.6%,山垅田、梯田比重大,坡度大。主要属中亚热带山地农业气候区。年均气温15~18℃,最冷月5~9℃,年≥10℃积温4399.3~58628℃。1~7月≥10℃积温2336~3105℃,≥20℃持续日数,除古田高达72天外,其它县40~50天。土壤除海拔500~600米为红壤外,800米以上多为红壤和黄壤,土体偏红、黄,呈酸性反应,土壤肥力中下等。
  该区以种植单季晚稻为主,大于20℃的持续天数远小于优质烤烟生长的要求,种植烤烟势必影响粮食生产,基本上属于烤烟次适宜区。晒烟生产则有零星分布。
  第二节 晒烟
  —、种植沿革
  福建省晒烟种植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明万历前期,到吕宋(今菲律宾群岛)经商的漳州商人,把烟种携带回月港(今龙海县海澄镇)后,先在石码镇种植。因烟草有“避瘴气,毒头虱”之功用,且吸后容易瘾,于是一时被传为良药而引种开来,不久长泰、龙溪、平和等邻县便广为种植。进而,随着漳民外迁或外出经商,烟草也从闽南迅速向泉州、甫仙、闽西、福州、闽东、闽北等地传播。至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福建所产烟叶“反多于吕宋”,被“载入其国售之”。福建种烟地区“上自白叟,下至黄童,乃至闺帏妇女,无不吸之”(《露书》)。其后,福建晒烟迅速向江西、浙江、湖南等省传播,并自江南而江北,甚至向新疆、蒙古、辽东、满洲等边塞地区传播。据载,江西赣南因与“闽接壤,故种者亦多”(同治《赣县志•物产》)。浙江海盐县,“本土皆树烟,嘉(兴)郡尤多,不唯供土著之需,抑且比闽广之产矣”。湖北省荆州府石首县“近者,乡多种烟草……种来八闽,……。县之艺以获利者,几胜五谷,而六湖山地尤胜”(同治《石首县志•物产考》)。山西平阳府曲沃县,“旧无此种(指烟草),乡民张时英自闽中携种植之。明季,兵燹踵至,民穷财尽,赖此颇有起色,今则邑民大食其利矣”(光绪《曲沃县志•水产志》)。
  明天启四年(1624年),福建晒烟丝以“色微黄、质细”闻名天下。尽管这时,“吴楚间皆有种植,然总不若闽中者。”到了崇祯年间,朝廷接连三次下令禁烟,“私种者徒”、“私贩至论死”。但此时吸烟已成为民间多数人的嗜好,上瘾的官吏更不能没有它。于是,蓟辽总督福建南安人洪承畴便以烟草可驱寒却病为由,向朝廷提出“弛禁”的请求。时明军与清军作战,崇祯迫于形势,只好取消禁烟令。由此吸烟、种烟越发盛行。长泰、平和已成为漳州烟草主产区,所产乌厚、赤厚烟闻名遐迩。沿海之民,为了获利,甚至把烟草引到“南洋诸岛、开园招工”,广为种植。
  进入清代,政府对种植烟草时紧时弛。在法轻利厚的情况下,民间视种烟为获利的一大途径。烟田劳作虽极为辛苦,“每烟一亩需人工五十而成”,劳动强度为水田6倍,旱田的4倍,然“一亩之收可以敌四十亩”之入。闽南烟农为厚利所吸引,不仅“改稻田以种烟”,甚至把烟种到山上去。有的竟跑到闽西、闽北去租地种烟。推动了当地烟草种植的发展。如汀州府属,清代前期,“膏腴田土,种烟者十居三四”,其中又“以杭、永为盛”。上杭“人情射利,弃本逐末,向皆以良田种烟”;永定,“膏田种烟利倍于谷,十居其四,国朝充饷后,地效甚灵,烟产独佳,永民多藉此以致厚实”。闽北各地晒烟种植十分普及。建宁府、邵武府、延平府皆遍植烟叶。南平“烟草正多莳之,价昂甚以腴田种艺者”。浦城“烟叶,邑中种于田者日田烟,种于山者日山烟。山烟以产自黄龙山,茅洋者为上;田烟以产自莲塘及党溪者为上,远近皆著名”。建瓯则“各乡皆产地”。到了乾隆年间,福建生产晒烟已达30个县以上,并且有多处是闻名天下的晒烟种植区,诸如闽南的石码、长泰,闽西的永定、上杭,三明沙县的夏茂烟,闽北的浦城,闽东的福鼎等,尤其是永定所产的条烟丝最著名,被乾隆帝赐为“烟魁”。
  鸦片战争以后,福建晒烟种植发展极不平衡,产量也不稳定。如闽北历来以产茶为主,光绪年间,受国际茶市的影响和外商杀价造成极大损失,茶农都纷纷改种烟草。一时间,闽北烟草大发展,象南平这样的山城,已是城堧山陬,弥望皆是”。漳泉一带,由于地近厦门,因出口的需要,亦大力种植,甚至连“山麓皆治为垄哇,如城南之渔梁山,漳州天柱山皆种烟草”。永定晒烟种植最高也达2万多亩,年产3万担,约占全省的20~30%。据统计,宣统二年(1910年),福建全省晒烟种植达97237亩,产102375.83担,其中平和县达5000亩左右,年产7500担。以至郭柏苍在《闽产录异》中发出:“烟叶,各属皆种,下游尤盛,废良田,竭人力,其害甚于罂粟”的感慨。
  民国初期,福建晒烟种植不平衡更为突出。1914年,全省晒烟种植9.2万亩,比清末少了许多。然而,平和县却扩种至1万亩,增加一倍。到了1917年,永定县产量尚能保持在3万担左右,其它如平和、长泰、仙游等县则所种无几,多则1万担,少则1000担左右。到了1920年,福建主要种烟产地剩下龙岩、长泰、平和、永定、顺昌等县。但是,1934年,全省晒烟种植面积又比20年前扩大了一倍,达187000亩,年产28万担左右。1936年,产区遍及全省30个县。1939年,国民政府限制游击区棉烟种植,全省烟区只剩下9个种烟县,即平和、龙溪、福鼎、沙县、永定、建瓯、闽清、上杭。40年代,全省晒烟生产更加起伏不定。1940年,全省总产82250担。1941年种植111620亩,产262620担。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烟草专卖暂行条例》后,福建省政府下令严格限制晒烟种植,晒烟面积再次减少。但1948年又开始回升,福建全省烟叶产量为36129.15吨,为民国时期最高产量。各县产烟分布如下:1949年,全省种植15万亩,产1.065万吨,其中平和县36480亩,产量达2965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内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烤烟生产,晒烟种植开始呈下降趋势。1950年,全省晒烟种植不到2000公顷,总产为1840吨,分布如下:
  闽侯专区,包括闽侯、长乐、永泰、罗源等4县,占全省总产量15.88%。
  福安专区,包括霞浦、福鼎、宁德、寿宁、周宁、柘荣等6县,占全省总产量16.44%。
  南平专区,包括南平、古田、沙县、顺昌、尤溪、将乐、建宁、屏南等8县,占全省总产量34.99%。
  建阳专区,包括建瓯、浦城、邵武、建阳、崇安、松溪、政和等7县,占全省总产量28.49%。
  泉州专区,包括仙游、安溪县,占全省总产量1.09%
  漳州专区,包括南靖、平和、华安等3县,占全省总产量0.75%
  永安专区,包括宁化、清流县,占全省总产量0.12%
  龙岩专区,包括上杭、龙岩、永定、漳平、连城等5县,占全省总产量2.24%。
  由于1951年收购价格偏高,加上土地改革,激发了烟农生产积极性,1952年,烟田达5600公顷,又值丰产,年产量达6660吨。1953年,为了减少烟叶积压,号召减少种植,同时降低收购价格,结果当年比1952年减产了30%。1953年下半年,土产公司组织力量扩大收购,1954年产量达6015吨。此后因收购价偏低,等级规定不够合理,部分烟田改种粮食,加上霜、旱、虫害等,1955年,烟叶产量又比上年减产40%。1956年,各地单纯强调生产粮食,忽视对各种经济作物的合理安排,甚至错误地提出“种烟吃烟”的口号,致使晒烟生产仅完成计划的59.6%,产量降为3690吨,为1951年以来的最低产量,市面烟丝供应紧张,群众购烟要排队。1957年,各地批判了忽视经济作物的片面观点,加上一些地区的补价措施,晒烟产量又回升到5500吨。福建晒烟种植遍及全省的51个县,其中主要有:沙县、福鼎、霞浦、宁德、仙游、平和、云霄、诏安等县,单位面积产量以仙游为最高,平均单产2850公斤/公顷,品质以沙县、福鼎为佳,并可作为卷烟填充配料。
  1958年,全省有58个县种植晒烟,产量仍大大超过烤烟。1959年,全省仅种2400公顷,1960年仅产2010吨,1963~1965年,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采取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措施,晒烟生产有所恢复。1964年,晒烟种植达61个县、2308.6公顷,品种以晒黄烟为主,占86%,晒红烟占14%(仅仙游县)。1966年以后,晒烟产量又开始下降。1970年,全省晒烟种植仅1800公顷,产量1850吨,收购1060吨,远比不上烤烟的种植(时已突破6667公顷)。1972年,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降低农业贷款利率,提高部分农副产品收购价,当年,晒烟种植达2467公顷。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基本上维持这种状况。
  1977~1979年间,福建省每年晒烟种植面积为2000公顷左右,零星分布于58个县。全省晒黄烟占全国8%,居全国第5位。1980年,沙县夏茂选送部分样烟参加全国晒晾烟鉴评会,受到好评,获得卷烟厂家注目。1982年,夏茂晒烟种植达143公顷。然而,从全省范围来看,晒烟生产变化不大,1979年、1982年年均种植不足2000公顷。
  1983年后,晒烟便由二类产品降为三类产品,并取消对其生产、收购调拨计划及生产扶持和化肥奖售。全省仅平和、沙县等少数地区的晒烟被列入国家收购计划,其余均为自由种植、自由销售。当年,全省晒烟仅有1733公顷,产14500吨,收购115吨,为历史上的最低点。1984年,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鉴定推荐,沙县晒烟首先进入青岛“大前门”配方获得成功。此后随着混合型卷烟的发展,沙县、平和等地名优晒烟又成了一些卷烟厂的抢手货,供不应求,生产又有所回升,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7年,省烟草公司要求合理开发利用省内晒烟资源。1988年,全省晒烟面积回升到3027公顷,总产3420吨,收购1570吨,其中绝大部分属晒黄烟,分布于平和、沙县、福鼎等县,晒红烟产在仙游县,面积很小。1989年,省内晒烟已销往保定、石家庄、青岛、厦门、龙岩等省内外13家烟厂作为混合型卷烟配方原料,当年调出104.55吨。1991年,全省晒烟种植3227公顷,产3900吨。1992年种植3527公顷。1993年全省晒烟种植3000公顷,产3705吨,全年由烟草系统调往省外晒烟达242.75吨,沙县、平和、福鼎晒烟列入国家名晒烟目录。
  二、晒烟品种
  福建省晒烟品种繁多。明清之际,较有名的有绣鞋底、哮仔、金山、佘塘、铁岭、建烟、浦城烟等品种。清初在兴化地区开始种植的有古泽本,该品种为晒烟中的优良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直至20世纪80年代,历经300余年。古泽本的特点是株高叶大,抗病及耐旱力强,产量高。莆田县单产每公顷2625~3000公斤,质量上乘,烟叶晒后呈金黄色,表面有一层油光,香气浓郁,贮存后清香扑鼻,可卖更好价钱,备受烟农青睐。因此古泽本成为仙游和莆田县烟田的主产品种。
  清道光年间(1825年),由兴化烟帮从日本引进叶脉状如古船的品种“船本”,引进初期曾在山东烟台一带种植,后引入莆田栽培。该品种叶长色绿,脉细,大田长势良好,需肥量较古泽本少,抗叶斑病,单产可达每公顷2250~3000公斤左右。烟叶晒后呈红黄色,表面油光隐约可见,虽不比古泽本油光,但其气味清香,品质优良,颇受消费者喜爱,因脉络细,是加工兴化烟丝“皮条丝”的最佳原料,其价格高于古泽本。
  民国初期,从外省传入的南雄本,引种初期产量很高,烟叶晒后呈黄褐色,油分足,加工后成为厚烟丝,后因不抗叶斑病,品种严重退化而被新品种替代。至90年代,在福建晒烟种植史中出现的品种,主要有沙县的盖露、机尾、秋烟大叶种(中杆种)、中叶种(矮杆种)、小叶种(高杆种)、青梗种、矮杆特大叶种,平和的乌叶、红叶、大乌叶、小乌叶、紫种、鱿鱼板、俏叶、杂交种,龙岩的红骨子,乌骨子、胡烟、松香、塘蓬、青梗,福鼎的大叶烟、大牛舌烟、小牛舌烟、密节烟、梨烟等。
  90年代初主要品种介绍
  大叶种株式筒形,株高62厘米,节距5.6厘米,有效叶13~17片,蓬叶长×宽40×13.2厘米,对叶44×22厘米,顶叶71×34厘米;叶片长卵圆形,叶尖急尖,叶面较皱,叶片较厚或适中,叶色绿,叶肉组织细微,茎叶角度大,易落黄,成熟集中。大田生育期约110天,播种至现蕾约170天,高感青枯病,感普通花叶病。晒制后质量一般,但因较易栽种,一般新种烟户愿意种植。
  小叶种株式筒形,打顶株高65厘米,节距5.9厘米,有效叶13~17片。蓬叶长×宽为31×16厘米,对叶46.5×21.5厘米,顶叶71×32厘米。叶形长卵圆,叶尖渐尖,叶面较皱,叶片较厚,叶色较深绿,叶肉组织细微,茎叶角度大。大田生育期约125天,播种至现蕾约161天,感青枯病和普通花叶病。育苗与种植均需较大叶种精细。
  中乌耳大田生育期120~130天,株高100~110厘米,有效叶12~14片,最大叶长100厘米,宽70~75厘米,叶型为宽椭圆型。
  紫种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90~100厘米,有效叶14~16片,最大叶长100~110厘米,宽60~70厘米,叶型为椭圆型。
  杂交种大田生育期130~140天,株高100~130厘米,有效叶16~18片,最大叶长90厘米,宽60厘米,叶型为长椭圆型。
  大叶烟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株式筒形,株高165厘米,茎围9~10厘米,节距4.5厘米,茎叶角度大,叶数20片左右,叶片长60厘米,宽40厘米,叶型宽卵圆型,主脉较细,适应性广,生长势旺,抗逆性强,一般产量2250公斤/公顷。
  牛舌烟大田生育期120天,株式筒形,株高175厘米,茎围11厘米,节距6厘米,茎叶角度较大,叶数22片,叶长55厘米,宽30厘米,叶宽椭圆形,叶片厚,主脉细,一般产量2250公斤/公顷。
  三、栽培技术
  (一)轮作
  清初至民国时期,福建烟农已有轮作的习惯,烟草一般为一年轮作一次,有的三年轮作一次。漳州的轮作方式有:烟叶一水稻;烟叶一甘薯;烟叶一糖蔗;或烟叶一水稻一烟叶或烟叶一烟叶。莆仙、平和普遍盛行烟蔗套种,但平和也间有和豆类套种的。为了减少晒烟发病,后发展成烟叶一水稻一番薯大豆一水稻一烟叶的轮作方式。在沙县,实行烟稻水旱轮作则是其重要栽培特点,对促进和提高当地粮烟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具体做法是依地段与水源流向,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种植。按自然地段实行烟—稻—肥(紫云英)→稻—稻—肥→稻—稻—闲(冬翻晒白)或烟—稻→稻—闲的三年或二年水旱轮作模式,严禁连作或与瓜、菜、豆及茄科作物间作、套作或轮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龙岩地区实行春烟一晚稻一年两熟耕作制。上杭县稔田、庐丰、蓝溪一带的闽西晒烟主产区,实行烟菜轮作制和烟稻轮作制。晒烟多在村庄附近的平洋田连片种植,烟株行间套种大薯、菜豆,烟畦边缘则套种芋子,烟畦边角种以瓜葛。烟薯菜相继收成后,冬季复种油菜、萝卜、青菜,形成烟菜轮作;翌年春,烟田改种双季稻,照此循环,又形成烟稻轮作。
  (二)育苗
  明末至民国初,省内各地晒烟区普遍采用简单的直播方式,将烟种子直接撒播于秧田之上,任其自然生长,结果是苗草齐长,参差不齐,阻碍烟草生长,且管理不便,影响烟叶产量。20年代以后,逐步改大田直播为苗床育苗。
  因各地气候、轮作制度不同,播种时间略有差异。平和县在霜降前后播种,仙游县一般在秋分播种,沙县晒烟属春烟型中熟品种,一般在立冬前播种,福鼎晒烟盖膜的在冬至前播种,露地育苗的在立冬播种。
  苗床期间,各地都有假植过程。假植苗根群发达,发根力强,成活率高。具体做法是,当烟苗长至5片真叶时,选择无风晴暖天气,将烟苗拔起,按2×2.5寸距离假植于经过消毒处理的假植苗床或营养袋上,(每公顷大田需300平方米左右的苗床地)假植后浇足定根水,并盖膜防冻。成活后,每隔5~6天用1:5人粪尿水加少量复合肥浇施,移栽前10天左右开始揭膜炼苗。沙县总结培育晒烟壮苗是突出抓“适、齐、壮、足”四个字,即适时播种,使苗齐苗壮,以满足大田移栽与缺株补苗的需要。其它苗床管理均与烤烟育苗相同。
  (三)移栽
  各地移栽期的安排是:沙县一般安排在惊蛰前后;平和县是大寒至立春;仙游县是小寒至大寒;福鼎县烟稻轮作在春分移栽,套种地瓜在清明移栽。栽植方式大多沿用高畦双行种植。栽前按双行三角形开穴。种植密度一般为每公顷18000~22500株。仙游县历史上种植密度每公顷达30000~33000株。福鼎县有一部分采用单行种植,每公顷15000~18000株左右。移栽后畦面用干稻草覆盖,既增温御寒,又可防畦面板结和杂草生长。仙游县为保护烟苗不受霜冻灾害,烟苗移栽后,在烟苗旁的东北方向插上一小束1尺长的稻草,待烟苗6~7片叶后,霜寒消失,天气开始转暖时,才将稻草去掉。
  (四)施月巴
  福建省晒烟产区使用的基肥追肥种类历来以农家肥为主,通常有火烧土、人粪尿、牛猪栏肥、饼肥、草木灰等。80年代起,已有不少烟农采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沙县施肥经验是,施足打底肥,勤施开盘肥,重施驳枝打顶肥,巧施开面肥。一般中等肥力烟田,每公顷施纯氮150公斤,氮磷钾比例1:0.8:2.5。氮肥中25%作基肥,75%作追肥,其中驳枝肥与打顶肥分别占氮肥总用量的25%以上。肥效较迟缓的过磷酸钙全部用作基肥。容易淋溶流失的硫酸钾分别用作驳枝与打顶肥。施肥后即行培土,以防肥料流失。在驳枝时,沙县至今仍有每公顷施600~750公斤鸡毛搓成的小团塞施于烟株周围的习惯,以改善烟株周围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新根生长。平和县的传统施肥方法:基肥以火烧土、圈肥、饼肥为主,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或复合肥,并与有机肥混合拌匀后穴施,追肥以人粪尿、草木灰和复合肥为主,第三次追肥结合中耕培土。此后根据烟株生长情况用人粪尿和硝末追肥。
  (五)打顶与留杈
  烟农为促进烟叶成熟和提高烟叶产量与质量,清康熙年间就有打顶以调节烟株内养分分配的做法。平和县晒烟打顶掌握的原则是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品种采用扣心打顶,留叶12~16片;新选育的品种采用见蕾打顶,留叶16~18片。沙县采用“驳枝”栽培法,这是该县晒黄烟的重要栽培特点,也是该县晒黄烟优质适产的成因所在。该法栽培中有2次打顶,第一次打顶是为了“驳枝”,第二次打顶是在驳枝后18~29天左右,在5月上中旬进行,以延长顶叶成熟时间,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上等烟比例。由于沙县晒烟采取了独特的驳枝栽培方法,单株留叶数较少,其产、质量的高低均取决于顶部三张叶的开面程度。据测定,顶叶干叶长61.31~72.4厘米,宽25.84~33.6厘米,平均单叶重24.1~29.3克,是整株平均单叶重8.6~10.37克的2.8~3.4倍。顶叶产量约占全株的35~46.6%,产值占42.9~60%。
  仙游晒红烟也有培育杈烟的习惯。杈烟或称二代烟,仙游俗称秋烟节。培育杈烟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选留杈烟比较普遍。杈烟选留的位置因烟田土壤、后作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一是在肥力较高的烟田一般选留顶杈,在顶叶下2~3叶处留杈,其余的腋芽一律抹去。若烟田肥力不足,选留顶杈较易早花,增产不大,则需适时增施一次肥料;二是在顶叶下5~10片叶处留杈,则留中杈,少数农户单纯追求产量都采用此法,对主茎叶片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三是选留底杈,俗称“地笼”。
  (六)防治病虫害
  明末至民国时期,晒烟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土农药或人工捕杀的方法,多用苦树皮、烟梗或烟末熬成水,以防治蚯蚓、蚜虫、青虫等虫害。50年代仙游县主要采用土地轮作、种子消毒、土地翻晒、烧土等措施以预防病虫害发生。若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石灰和草木灰进行消毒。人工捕杀地老虎用灯诱杀或用土法毒杀。具体方法是用米糠1.6公斤,炒热转红发香时加水搅拌至手捏不散时止,撒在烟株旁诱杀。或用25%的“223乳剂”,每公斤加水700公斤,拌匀后喷施在烟株周围。另外,用鱼藤精0.5公斤加肥皂粉0.5公斤,掺清水200公斤,用喷雾器喷在烟叶上,可消灭烟蚜和烟青虫。
  60年代以后,各地晒烟也大力推广烤烟生产上“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与措施,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和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制外,逐步采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沙县晒烟对三病(花叶病、青枯病、黑胫病)和三虫(蛞蝓、烟蚜、稻绿蝽)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水旱轮作、培育壮苗、科学施肥、合理排灌、田间卫生和促根促壮等栽培措施,降低土壤带菌量,减少病菌传播与侵染途径,提高抗逆能力,达到综合防治效果。
  四、采收晒制
  (—)采收
  福建晒烟烟叶采收的成熟度,一直沿用传统的标准,腰叶以下的烟叶,掌握叶尖、叶缘变黄,主脉发白,叶面呈黄绿色,采收时具有清脆的响声等特征;腰叶以上的烟叶,叶片下翻,叶尖着地,主侧脉发白,叶面呈虎斑花叶,有明显的黄白点等特征。仙游县掌握标准是脚叶“将熟”采,腰叶“正熟”采,顶叶“熟透”采。晒烟采收顺序不同于烤烟,采收方法比较独特,一般采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脚叶开始向上,每5~7天采一次,每次采叶1~2片,采至腰叶后,停15~20天,然后一次性采完。另一种是由下至上采至腰叶后,停半个月左右,再从上至下割叶,每次采收带拐叶1~2片。沙县晒黄烟的采收方法步骤与后一种采收方法相同,采收结合烟叶部位进行。采收蓬叶(脚叶),一般在第二次打顶(指驳枝茎打顶),不管天气好坏均应作一次性采收。采收时若天气不好,可不必晒制,直接回稻田作肥料。在第一次采收后25~30天左右,当叶尖退黄时,采收对叶(驳枝茎下部的二片叶)。对叶采收后25天左右,时间大约是在6月20日以后,雨季已经结束,正是顶叶采收季节。采摘顶叶时,叶片耐熟程度较高的,可适当推迟采收。但对早落黄的中部叶也可同时采摘,分别晒制。顶叶采收一般在晴天下午进行。
  (二)晒制
  福建省晒烟产区因产地、环境条件、栽培和调制技术之不同,形成了品质特点各异的晒烟类型。沙县、平和、福鼎等3县的晒烟属晒黄烟,晒制后原烟色泽鲜明黄亮;仙游晒烟属晒红烟,晒制过程中叶色由黄转红,最后原烟色泽呈棕褐色。
  晒烟烟叶采收后是利用太阳光曝晒进行调制,晒制方法属于折晒法,采用的晒具用竹子编成。沙县称其为“烟节”,每2片烟节为一“合”,每两合联成一棚,可张可合,每公顷烟田需备3750~4500合左右。沙县的晒烟设施与其它晒烟县之不同处,是备有平坦、向阳的较大草坪用作晒场,每公顷烟田需晒场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晒场一旁有便于避雨和夜间存放的晒烟房。1936年是沙县晒烟的高产年,烟田面积489公顷,晒场面积166.7公顷,晒烟房2335个;1986年烟田面积271.7公顷,晒场53.3公顷,晒烟房1334个;1991年烟田面积444公顷,晒场133.47公顷,晒烟房2223个。
  晒制方法:先将烟叶逐片排放在烟节上,排叶顺序自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排放。排放时要做到叶背朝上、叶基朝左、叶扇互相遮盖(以不盖住主脉为准),下一排叶的尾部遮住前一排的1/2。铺满一节后,将另一空节对齐合上,用5根小竹丝锁紧,即成一合。将二合叶背相对,头端对齐,用稻草联成一棚,即可出晒。晒制时,晒棚张开角度由小到大。一般头两天棚夹角25~30度,第三天60度,第四天90度,第六天120度以上,第七天后每天要提前在凌晨把晒棚排放在晒场上,叶背朝上,让其吸收露水,持续3天直到叶片呈金黄色时方可收存。若遇阴雨天气,收回到晒烟房竖放晾制。晒制周期为6~10天,在晒烟房回潮后拆节取烟。
  仙游晒红烟的调制,根据天气状况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经过晒制使烟叶从绿变黄,从黄转红。仙游晒红烟的晒制过程分变黄期、定色期和干燥期。一是变黄期。仙游晒烟的竹编晒具称烟辫。一般水份正常的烟叶,装辫时叶片不能互相挤叠,保证湿气散失,对于水份过多的烟叶,叶片湿度很大,烟叶排放时不得过密,以免晒坏;对于水份少的烟叶,晒制时要控制温度不可升得过快,使叶片慢慢变黄;二是定色期。在这个阶段使已变黄的叶片颜色经过一个阶段翻晒,把叶片内所含水份逐步散发出来,使叶片由黄变红。一般天气晴朗,气温适合时,就可晒出叶色鲜明纯净的上等红烟;三是干燥期。烟叶经过定色后,继续曝晒,使全叶干燥。晒烟晒制技术代代相沿,无大变革。
  五、品质
  明代末期,福建晒烟品质优良,远近闻名。《金丝录》引证张介宾的《景岳全书》说:“此物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种植之矣。然总不若闽中者,色微黄、质细,名为金丝烟者,力强气胜为优也”。到了清代,福建晒烟仍是上乘之佳品。嘉庆时,陈琮在《烟草谱》中记载,全国的许多名烟产地中,“闽产者佳”。道光时,吴江陆耀的《烟谱》也认为,中国烟草出产地虽多,但“第一数闽产,而浦城最著”。另一本《烟谱》的作者,合肥蔡家琬也认为,“烟草,今海内遍地有之,闽产者佳”,究其原因,“盖吕宋至闽为近,故其种较真,产亦独盛”;“闽中以百里所产,供数省之用,非人力独勤,种植独饶,良田地气使然也”。
  在福建省的晒烟中,又以闽西永定、上杭,闽南的平和、长泰,闽北的浦城最为有名。康熙《漳州府志》云“烟草,今各省皆有之,外省亦有种者。然惟漳烟称最,声价甲天下,漳又长泰最胜,人多种之”。闽北浦城烟的质量也很好,与武夷茶同属朝廷贡品。据《烟草谱》记载:“浦城因亦以地得名者,闽中尝与武夷茶、建兰等同入上方,故名贡丝”。此外,永定、上杭烟也十分出名。咸丰《长汀县志》云“福烟独著名天下,而汀烟以杭、永为盛”。永定“烟草独佳,永民多籍此以致厚实”。此外,闽北的沙县晒烟、闽东的福鼎晒烟、闽南的仙游晒烟等也都久负盛名。
  历史上鉴别晒烟的品质,一般按其叶形不同,分牛舌烟及其扇烟二种;一则叶形较长,一则叶形较圆,更有以烟叶所生之部位分为顶叶、腹叶及脚叶者。腹叶品质较优,顶叶、脚叶均稍逊。《食烟谱》称:“出福建浦城、龙岩州者最著也”。1941年,上海、厦门及国外客商到福鼎采购烟叶,每50公斤价格为3000元,可换粮食3000公斤。这都是从不同角度对福建晒烟品质的肯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卷烟日渐盛行,烤烟生产迅速发展,晒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但福建平和、沙县、福鼎等县所产晒黄烟,其品质仍不逊色,为国内诸多卷烟厂的抢手货品。1965年,经轻工业部郑州烟草研究所化学成分分析及评级鉴定,平和的深色晒烟,颜色橙黄、深黄,叶片厚实,油分充足,劲头适中,香气较浓,燃烧性强,似近烤烟,是混合型卷烟的优质原料,被列为与南雄、黄岗等地晒烟齐名。沙县晒烟,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与郑州两个烟草研究所1980年、1984年等多次化验评级,结论是:“沙县晒烟,叶色黄带红棕,光泽较鲜明,组织较细致,油分较足,弹性较强,其香味似烤烟型香气,香气量充足,劲头中上,气味醇和,微辣不苦,无青杂味,余味较干净,舒适有回甜之感。其外观与内在质量均较全面,可大量用于烤烟型卷烟,适于混合型卷烟。”
  1987~1990年,中国烟草总公司立项,开展全国地方晒晾烟普查鉴定。1988~1989年,福建省提供平和、沙县、福鼎、仙游、华安和大田6个县的晒烟样品,其中,晒红烟样品2个,晒黄烟样品4个,普查结果见表1-4。
  地方晾晒烟普查样品的品质鉴定是以内在品质的评吸结果为主要依据,烟叶化学成份、烟气成分以及外观品质鉴定的结果,作为原料利用的技术参数。
  在福建晒烟参加鉴定的样品中,质量档次为“好”的有平和晒烟,烟叶外观颜色橙黄,光泽鲜明,内在品质评吸鉴定特点是香型较显著,香气量足,劲头中,余味尚舒适,燃烧性强,灰色白,不仅适用于混合型卷烟,也适用于烤烟型卷烟。其余晒黄烟和晒红烟样品,质量档次均属“较好”,可用于烤烟型卷烟或混合型卷烟。评吸鉴定结果是香型有±较显著,有较多的香气,劲头中,余味尚舒适一较舒适,燃烧性强,灰色白或灰白,特别是福鼎的大叶烟,除适宜于混合型卷烟外,还可兼作烤烟型卷烟。福鼎晒烟品质特征是颜色正黄,组织细微,叶片较厚,油分充足,光泽鲜明,香味较浓,劲头较大,刺激性强,烟灰白色,是加工烟丝和混合型、烤烟型卷烟的优质原料,省内销厦门、福州、龙岩等地,远销上海、宁波和国外。
  第三节 烤烟
  一、种植沿革
  (一)试种推广阶段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在洋烟的冲击下,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的福建晒烟生产一直滑坡。人们为维护民族经济,振兴民族烟草行业,一方面,提出学习卷烟制造技术,自行办厂生产;另一方面,则积极从事烤烟品种引种试验。南京民国政府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永定籍技佐卢衍豪、云霄县张合成卷烟厂和福鼎县政府,以及在贵州贵定县经营烤烟采购业务的永定商人卢屏民等,从民国32年(1943年)开始引种烤烟。至民国35年(1946年)引种,都因缺乏烤房设施和烘烤技术而遭失败。1947年,卢屏民分别给贵州贵定和云南昆明的好友苏柏玉、卢如臬写信,获得他们的支持,先后寄回“小金元”、“大金元”等烤烟种子和栽培技术资料。卢屏民就在永定县坎市镇淳山村洋寨排癞鬼坑试种0.1公项,在烟田地界竖立“永定烤烟试验场”木牌,并利用旧楼房改建成永定县第一座初烤房,经过精心培育、烘烤,试种获得成功。1949年种植0.27公顷,又建造贵定式初烤房一座。消息传开,上杭县政府遂即派出人员到永定坎市调查学习烤烟种植技术,并带回烟苗在上杭试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永定人民政府重视烤烟的种植和推广,1950年,就划出5.33公顷良田种植烤烟。在贵定县工作的同乡,为支持家乡发展烤烟生产,邮寄了“特字400号”烤烟良种和烤烟种植烘烤辅导材料,并捐款300元,扶助抚市社前村兴建烤房10余座。与此同时,邻县上杭亦在稔田、蓝溪、庐丰等地推广种植。而多次引种烤烟失败的云霄张合成卷烟厂张武渊,此时又从山东青州引进美国“401”和“佛光”等烤烟种子6公斤,在溪口村和城关西门寨试种,均获成功。漳州地区烤烟的种植由此开始。
  1951年,不单永定县种植的243.2公顷烤烟获得好收成,上杭县稔田区种植的5.98公顷烤烟亦获高产,由此引起省有关单位的重视。省轻工业厅一次就拨出6万元支持兴建烤房。长汀县贸易公司在坎市设立营业处,收购烤烟。年底,永定县召开第一届烟农代表大会,现场传授烤烟生产常识和经验。
  1952年,龙岩专区的烤烟种植由永定、上杭向龙岩、连城县推广,4县共种植烤烟1429.4公顷,总产686.7吨。是年,沙县、顺昌、平和等县亦开始试种烤烟。全省种植1667公顷(2.5万亩),总产达1000吨。
  1953年,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加上烤烟收购价格不合理,全省烤烟种植面积下降。1954年仅种600公顷,总产450吨。至1955年,种植面积有所回升。
  1956年,永定烤烟内在质量可以同当时全国最好的云南玉溪烟相媲美。1957年,被定为全国烤烟三大类型之一的清香型代表,成为国内配制“熊猫”、“中华”等高档卷烟的重要原料。是年,烤烟被列为国家二类农副产品。全省对烤烟生产和收购实行指令性计划、种植面积为1533公顷,总产1350吨。
  1958年,省内部分县试种冬烤烟成功。1959年,永定县种植烤烟2133吨,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9%。该县与云南玉溪、河南许昌、山东临朐等地烤烟搭配制作的辉煌牌卷烟,质量相当于英国555牌卷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典上,受到中央领导人好评。同年,福建省农垦厅在武平县岩前公社境内建办以烤烟生产为主的福建省跃进农场,后更名为福建省跃进烤烟农场。仙游县也从永定引入烤烟种植。
  1960年春,全省首届烤烟生产现场会在永定县召开,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烤烟生产。当年,全省种烤烟4667公顷(10万亩),总产2500吨,龙岩专区已有6个县种上烤烟,全区种植4125.2公顷。全省冬烟种植277.4公顷,其中龙岩专区230.7公顷,当年平和县亦试种冬烟成功。但由于大部分冬烟种植过迟、肥料不足,只有116.8公顷获收。
  1950~1960年,全省年平均种植烤烟1540公顷,产量1060吨,平均单产640.5公斤/公顷。这一期间,福建省烤烟的种植很不平衡,虽有上杭、龙岩、连城、武平、长汀、云霄、平和、顺昌、沙县、仙游等县试种烤烟获得成功,但各县烤烟种植面积总和还低于永定一县,
  (二)徘徊发展阶段
  1961~1962年,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全省烤烟种植面积下降至1800公顷,产量降至1000~1500吨。1963年开始,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对烤烟实行粮、肥奖售政策,鼓励农民种烟,调动了烟农积极性。是年,全省烤烟生产面积恢复至3333公顷左右。烟叶质量也有所提高。1964年,在全国烤烟质量5个单项评比中,永定烤烟获得外观质量、水分、包装规格、等级合格率等4个项目第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烤烟收购政策不稳定,烟粮烟肥挂钩政策得不到落实,全省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2667~4000公顷之间,总产量保持在3000~3500吨。
  1970年,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全国烟叶供需矛盾突出,烟叶供不应求。福建省抓住这个机遇,在云霄、平和、漳浦以及永定、上杭等低海拔温光资源丰富地区,大力推广“烟—稻—稻”三熟耕作制。由于扩大冬烟种植,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能增加一季烟叶收入,较好地解决了粮烟矛盾的问题,于是福建烤烟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1971年,全省烤烟种植面积首次突破6667公顷(10万亩),总产达6600吨。1972年以后,全省烤烟种植面积维持在1万公顷左右,烟叶收购量在1万吨左右。这一期间,三明地区的宁化、清流、永安等县(市)亦开始试种烤烟,福建烤烟种植已遍及全省6个地(市)的23个县(市),主产烟区有云霄、平和、漳浦、永定、上杭等几个县。但烟叶种植系以冬烟为主,质量与50年代相比则明显下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县(市)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先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1981年,由于实行新的奖售政策,提高烟叶价格,市场需求量大,加上烟草税利大多数留地方等原因,大大促进烤烟生产的发展。当年,全省实种烤烟17260公顷,收购烟叶1685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9.9%和44.4%。1982年,烤烟生产进一步发展,全省种植面积突破23333公顷,收购烟叶30075吨。同年,全国烟叶亦获大丰收,烟叶产大于销,市场大量积压。1983年,省政府要求严格控制烤烟种植面积,对超计划或无计划交售的烟叶,只按国家牌价收购,取消化肥和补助粮;超计划收购的烟叶税全部上缴省财政。是年,正当烤烟种植季节,又遇上连续阴雨低温,主产烟区多次受到冰雹、暴风雨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大大影响烤烟的产量和质量。该年,全省烤烟种植面积下降到15730公顷,收购量仅5325吨,上等烟比例为1.13%,中等烟比例为40.28%,均为7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
  (三)稳步发展阶段
  1984年,各级烟草公司相继成立,烤烟生产收购调拨由省供销社移交给新组建的省烟草公司管理。为了满足地方卷烟工业对优质烤烟原料的需求,减少从省外调入大量烟叶,省烟草公司决定走一条厂县联办发展烟叶生产的新路子。当年9月,由省局副局长郑训权、厦门卷烟厂厂长刘维灿和宁化县县长潘金全等三方代表在宁化县签定了《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书》,规定:宁化县自1985年起为厦门卷烟厂提供2500吨优质烟叶,厦门卷烟厂无偿投资100万元,省烟草公司无偿投资10万元,支持宁化县发展烤烟基地。省烟草公司拟定《福建省烤烟生产发展规划》、《关于“七五”期间烤烟生产、技术改造和出口创汇等问题的汇报》,提出在“七五”期间建立永定、上杭、武平、龙岩、宁化、罗源等6个烤烟基地,要求种植面积达36667公顷,产量4~5万吨,其中,上等烟15%,上中等烟80%。当年,通过调整种植布局,减少冬烟,增加春烟,使春烟种植面积由常年占烟草种植总面积的40%扩大到56.5%,并利用永定先锋烤烟场和云霄烤烟试验场作为烤烟良种繁殖基地,提纯繁殖“永定一号”和“大黄金”2个品种1000~1150公斤,免费向全省烟区供应良种,全省良种面积达83%。种植面积由上年的15730公顷增加到19400公顷,收购烤烟17075吨,比1983年增加2倍多。春烟基地总产5000吨,占38%,烤烟质量也有较大提高。上中等烟占59.61%,其中,上等烟17.47%,比1983年增加7个百分点,黄烟比重89.09%,比1983年提高5.13个百分点。
  1985~1986年,福建省烤烟生产贯彻“计划种植,主攻质量,优质适产”的方针。一是在种植上,以种植春烟为主,压缩冬烟的种植面积。永定、上杭、龙岩、武平、南靖等县市被确定为春烟基地县,宁化、罗源纳入厦门烟厂基地,当年春烟种植达1.47万公顷,占种植面积的78%。二是抓良种化工作,对烤烟新品种进行评选鉴定。此间,除从广东、云南引入外引品种G28外,还从山东青州烟草研究所引入美国烤烟新品种G80,所引品种经试种均获成功。本地优良品种“永定1号”推广面积达全省种植面积的60%。三是规范化。以科技乡重点户为引导,在永定、上杭、龙岩等县建立3333公顷烤烟优质适产示范片,为贯彻烤烟综合标准树立榜样。同时推广小烤房,慢变黄、稳升温,开窗烘烤等工艺,提高烘烤技术。1986年,上中等烟叶比重占74.5%,比1984年增长15个百分点。
  至此,全省烤烟种植遍及37个县,年种植6667公顷以上的有永定县,年种植667~3333公顷的有龙岩、上杭、平和、云霄、漳浦、宁化等县,年种植333~667公顷的有长汀、连城、武平、漳平、南靖、永泰等县。其中,1985年,宁化县成功地总结了改单季晚稻为烟一稻两熟制的“进单上山”、“保粮促烟”的种植经验,解决了长期困扰福建烟叶发展的烟粮争地矛盾。1986年初,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出口烟叶基地座谈会上,福建省上杭县被定为全国烟叶31个出口基地之一。
  1987年,省烟草公司对全省烤烟品种进行考察清理。规定“永定一号”仍由省公司和龙岩分公司商定集中繁殖,统一供应。除以“永定一号”为当家品种外,外引品种G80、G28和省内育成的“翠碧一号”、“4—4”、“80—1”等品种,亦列为扩大种植品种。是年,全省新品种种植面积5067公顷,良种化工作又前进一步。在种植区域化工作上,各地依照各自生产条件和烟叶质量水平,调整布局,采取春烟与杂交制种配套,利用山区单季晚稻田扩大种植面积。规范化方面,全省示范推广单垄单行栽培,推迟了成熟采收时间,这对增加黄烟比重,提高烟叶内在质量起到良好作用。是年,全省平均上中等烟突破80%,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黄烟比重达96.8%。因烟叶质量提高,全省平均每50公斤收购价由上年92.24元提高到126.63元。尽管采取了以上措施,可是省内卷烟原料仍然不能自给,福建省卷烟工业依赖省外调进原料的被动局面仍然存在。
  1988年,在巩固老烟区基础上,又开发了9个县、38个乡镇的新烟区,扩大种植面积5330多公顷。龙岩地区在人多地少,烟粮争地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利用单季稻田开发一烟一稻,成效显著。三明市根据农村经济单一,煤炭资源丰富,旱地、单季稻田、晚稻地面积大的特点,开发适宜烟区,在宁化、清流、大田、沙县、永安、明溪等10个县推广宁化县种植烤烟成功经验,发展优质烤烟。南平地区也在邵武、浦城等县10个乡镇试种烤烟296公顷。是年,全省种植省定优良品种22142公顷,占种植总面积的64.44%,其中三明、南平地区,特别是清流县全面实行良种化。同时,开展优质烟栽培技术开发研究工作,探讨适合福建省特点的优质烟栽培技术,在永定、龙岩、上杭、宁化、清流等5县大面积示范种植333公顷。
  1989年,省政府调整烤烟生产扶持政策,统一新老烟区扶持标准,并推广优质烟叶栽培技术。是年,全省建立2741公顷优质烟叶示范片,推广单垄高畦种植7592公顷,建立4公顷中心示范点,进行15级转化为39级(后修订为40级)的验证工作,为推行新国标提供科学依据。在良种化工作方面,全省推广翠碧一号、G80、K326、永定一号等优良品种24903公顷,占全省烤烟种植面积的83%,其中:翠碧1号为全省60%烟区所选用,在全省25个县市种植1.8万公顷,单产1875~1950公斤/公顷,上等烟约占25%,被定为全省烤烟主要优良品种之一。在区域化方面,各地实行“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龙岩地区集中连片种植700公顷以上的乡镇5个,300~700公顷的乡镇14个,200~300公顷的乡镇11个,100~300公顷的乡镇13个;三明市推广大村、大户、大片、大垄、大烤房群,适当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提高了商品率和经济效益。在规范工作上,推广稀播种,假植培育壮苗,薄膜育苗,适时移栽,单垄种植,延长采收期,提高烟叶成熟度等先进技术,提高烟叶质量,当年收购的上等烟叶提高到32.8%,比1987年提高11个百分点。
  1990年初,烤烟商品基地已逐步形成,除永定、宁化为主要产地外,上杭、龙岩、漳浦、清流、古田、永安等县(市)的新烟区也已基本形成,并逐步扩大。全省烤烟种植33300公顷,收购3.573万吨,上等烟比例降至5.31%。
  1991年,福建省烤烟生产贯彻“稳定面积,改良品种,主攻质量,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方针,生产重点从产量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一是调整布局,因地制宜推广“进单上山”的成功经验,利用种田和晚稻育秧地播种一季烤烟,解决烟粮争地的矛盾。三明市成效突出,收购量跃居全省首位;二是通过优惠政策以推广外引品种来推动全省科学种烟水平的提高,促进烟叶长势平衡,是年,全省优良品种面积达到35680公顷,占总面积的92.28%。外引品种面积达13930公顷,比1990年增加3.67倍,做到相对集中,连片种植,单独收购;三是在规范化上,改变传统习惯,全面推广假植育苗和营养袋育苗,单垄种植面积达26667公顷。该年全省烤烟种植40950公顷,收购突破5万吨,上等烟黄烟比例都有所提高。1992年,为提高烟叶质量档次,满足卷烟工业对优质主料烟的需求,省公司决定福建烟叶要由优质烟向主料烟方向发展,烟叶单叶重量应达到7克以上,烟碱含量达到2%以上,糖碱比值达到10。为此在永定、上杭、漳平、龙岩、武平、宁化、清流、明溪、永安、大田、尤溪、邵武、浦城、南靖等14个县(市)进行6667公顷主料烟开发工作。通过总结历年来烤烟“三化”(供种优良化、种植区域化、栽培规范化)栽培技术经验,“三化”技术措施得到推广,尤其是营养袋育苗、单垄种植、打顶抹杈等技术得到全面推广。而南平地区则成为继龙岩、三明之后福建新崛起的第三大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1993年,全省烟叶生产加强宏观调控,压缩和减少冬烟生产,同时“三化”措施获得进一步落实。全省基本实现了100%的良种种植,营养袋育苗,单垄种植,打顶抹杈和成熟采摘。全省种植烤烟5.67万公顷(其中主料烟1.56万公顷),收购8.92吨,(其中主料烟24850吨)。按15级标准收购烟叶的7.72万吨,上等烟11.6%,中等烟占75.73%;按40级标准收购的烟叶1.2万吨,上等烟39.31%,中等烟占51.05%。三明市种植25330公顷,产量居全省之首。
  是年,全省烤烟分布于6个地区的35个县、市、区:
  三明市:宁化、清流、明溪、大田、永安、尤溪、沙县、将乐、建宁、泰宁、三元区;
  龙岩地区:永定、上杭、龙岩、武平、漳平、连城、长汀;
  漳州市:漳浦、平和、云霄、南靖、华安;
  南平地区:松溪、浦城、邵武、南平、武夷山、建阳、建瓯、光泽、顺昌;
  宁德地区:宁德;
  福州地区:罗源、永泰;
  其中,烟叶收购量最大的是宁化县,当年收购烟叶17750吨。年收购量在5000~10000吨的有永定、上杭、长汀等3个县,年收购量2500~5000吨的有清流、永安、大田、尤溪、将乐、武平、漳平、松溪、邵武等9个县(市)。
  二、品种
  (一)引进与更新
  福建省自40年代开始试种烤烟,50~60年代先后从云南、贵州、河南、山东等省引进特字400、特字401、佛光、大金元、小金元、寸茎烟、北流烟、红花大金元、长脖黄、大柳叶、小柳叶、大黄金、金星6007、螺丝头等烤烟品种,由于福建省气候条件特异,多数品种终因适应性差或抗病性弱、质量不理想而先后被淘汰,只有特字401和大黄金品种分别在龙岩烟区和漳州烟区推广种植。
  70年代,龙岩地区农科所温锡鉴、永定农科所卢万太、省农业厅武平跃进烤烟场刘寿生等人先后开展烤烟育种工作,相继育成6103、7206、7208、78—20、闽烟2号、闽烟4号、永定1号(提纯401),特字8号、平烟1号、平烟2号、平烟3号等,在生产上试验示范种植。由于当时烤烟良种管理工作失控,生产用种多而杂。据1979年对云霄、平和、漳浦、永定、上杭等5个主产县的品种普查,省内烟区栽培的品种主要为特字401和大黄金两种,特字401品种约占总面积的50%左右,大黄金品种主要在闽南冬烟区种植,当年种植面积约占25%左右。此外,7208、7206,提纯401和特字8号等也有一定面积。一些县(市)还零星种植本地自育或经过驯化的品种,如上杭县蓝溪公社湖里六队的湖里种,永定的密目烟,平和县大溪公社种植的大溪种,漳浦县种植的大叶光等。除了品种多、乱、杂外,主栽品种特字401和大黄金也因烤烟良种繁育制度不全,缺乏严格的提纯复壮,种性下降,抗逆性差,混杂分离严重,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1978年、1979年,全省收购的上等烟比例仅5.5~6%(往年8~10%),烤烟单产仅750~1125公斤/公顷(50~75公斤/亩)。
  为改变烟草品种多、乱、杂的局面,1979年开始,省农业厅连续两年组织全省烤烟品种区试工作,参加区试品种有永定1号(提纯401)、7206、大黄金、云花1号、7208、大溪种、花培2号、特字8号、湖里种及对照特字401等。永定1号品性特别突出,连续3年在区试中产量、质量最佳,经过广大技术人员评议,决定在省内烟区推广种植。1980年起,在永定县先锋烟场建立永定1号繁殖基地。1982年,永定1号逐渐在省内烟区推广,并成为福建省烟草的当家品种之一。与永定1号相当的是翠碧1号,由宁化县土产公司张仁琳等人于1977年从该县禾口乡石碧村烤烟特字401品种烟田发现的变异株,经几年试种,于1982年定名的,该品种经宁化县示范种植,均表现产量较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而逐步在省内各烟区推广种植,并成为80年代后期以来福建烟草的当家品种之一。
  1984年后,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的质量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生产的烟叶具有高浓度、高香气、高烟碱和低焦油的质量要求。为此,福建省开始组织引进优良品种。1985和1986年,永定县烟草公司先后从山东引进G-140和G-80品种试种,1986年,上杭县烟草公司从广东大浦引进G-28,在上杭安乡试种成功。同年,清流县从云南引进G-28种子试种,1987年,永定烟草公司从贵州引进K326试种成功。1988年,清流县与中国农科院青州烟草研究所合作在该县里田乡建立33.3公顷G-80示范片,获得成功。外引品种进入福建之初,由于不适应福建省气候条件,与本地品种同时播种,则易出现早花而影响产量、质量,造成产量低而不稳,影响了进一步推广种植。福建省技术人员经对有关文献和外省经验进行认真分析,发现本省苗床期和大田初期低温是造成早花的主要原因,因而,在1988~1989年间,开展以调整播栽期为主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通过不同的播栽期、育苗方式、施肥技术及烘烤方法等试验,逐步掌握外引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并总结相应的栽培技术规范,很快在各烟区普遍推行。为了摸索外引品种在卷烟工业上的使用情况,1990年,省烟草公司下文要求龙岩卷烟厂进行工业配方验证工作。验证结果认为,外引品种香气量足,香气质佳,烟叶色泽较深,黄烟率比较高。于是,1991年省政府在烟叶生产收购扶持政策中拉开了外引品种与本地品种扶持费的差距(每50公斤差5元)。鉴于外引品种需肥量大的特点,为保证其推广,省烟草公司从肥料上对外引品种采取倾斜的优惠政策,种植外引品种的每公顷供应优质平价化肥300公斤,由于采取以上措施,外引品种推广面积迅速扩大。
  是年,省烟草公司烟叶部征集了翠碧1号、永定1号、K326、G-80、K394、柯克176、岩杂2号等品种的烟叶样品,委托龙岩卷烟厂进行单品种评吸化验鉴定和工业验证,结果认为K326、G-80、翠碧1号等3个品种内在质量较好,K326具有香气浓郁、劲头大,烟味饱满的特点,具浓香型风格,但存在刺激性大,余味舒适度差的缺陷。翠碧1号的主要特点是香味较清雅,浓度较低,劲头低至适中,余味较舒适,但生青气较为明显,醇化时间较短。而G-80则介于二者之间,香气浓度劲头较为适中,刺激性相对较小,余味舒适。然而在生产上,由于K326品种烘烤容易,上等烟比例高,亩产量亩效益明显优于G-80,普遍受到烟农欢迎,面积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由此,省烟草公司在1992年的烟叶生产座谈会上提出“控制K326,扩大G-80,保留翠碧1号1的烤烟品种布局要求,并采取了一些行政措施,使1993年全省的烤烟品种结构,基本符合市场需求,形成以G-80、K326、翠碧1号等3大品种并重的烤烟品种布局。(二)品种管理
  1.良种繁殖
  50年代,永定县先后引进特字400号、特字401号、长脖黄、北流、柳叶、寸茎、大金元、小金元等优良品种,当时因品种繁杂,各个品种的生育特性不一,成熟度参差不齐,既不便于田间管理,也影响了成熟采摘和烘烤质量。农业部门经过调查总结,报请永定县人民政府批准,从1954年起实行统一留种,.免费供种,并确定高陂、坎市、抚市、湖雷等4个区统一种植特字400号,其余各区种植特字401号,首次实现烤烟种植区域化。
  1960年,特字401品种繁种基地在永定县良种场建立,经过长期提纯复壮,保留其优良特性,成为福建省种植时间最长的一个品种。
  1978年,国家重新制定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和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的“四化一供”方针,提出种子产、供、销由国家统一集中经营的办法。
  80年代初,虽然种植的品种较多,但种子仍由省农业厅统一安排集中繁殖,统一供应,基本做到了种植区域化。
  1984年,省烟草公司成立以后,十分重视烤烟种子的繁育工作,建立比较完善的种子繁育体系,实行原种、良种两级繁育制,由省烟草公司统一组织良种推广和良种繁育的计划管理,地区烟草分公司组织实施,县公司按质量生产种子。实行种子集中繁殖和统一免费供种的方式,保证各推广品种的种子质量和数量。省烟草公司每年都拨出一定经费,并供应部分优质肥料,保证种子质量。1985~1986年,永定县先锋烤烟场和云霄烤烟场,分别繁殖永定1号和大黄金品种,共繁殖永定1号种子1485千克和大黄金种子215千克。1987年以后,又分别在永定、上杭、漳平、宁化、清流、邵武等地建立特约良种繁育基地。
  福建省烤烟留种主要技术,选择阳光充足,排水通风好,烟株生长良好,均匀一致的烟田。选择茎杆粗壮、叶片数较多,节距适宜、无病虫害、生长正常、无早花,具有原来品种特征的烟株留种;留种烟株不摘心打顶,只抹杈芽。留种烟株少采叶、迟采叶。疏花疏果:开花后将分枝上及迟开的花朵抹去,仅留主枝上的花朵,使其结果,对主枝花朵亦可酌情修剪,使之不稀不密。每一烟株,大多选留精壮饱满、无虫害的蒴果50个左右;大部分蒴果的尖部呈黄褐色,摇头蒴果能发出沙沙响声,视为成熟果,即可采收。采收脱粒:将蒴果皮和疮子扬弃,留取结实饱满种子装入袋中,贮存于干燥处,提高发芽率。
  2.管理
  各级烟草公司成立以前,烤烟品种管理工作主要由省农业厅及地、县经作局负责。1984年,省烟草公司成立以后,十分重视烤烟品种管理工作。1986年,成立由骆启章任主任委员,吴可怀、曾鸿棋、江豪任副主任委员的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其业务上接受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和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评委员会的指导,主要负责组织全省或参与全国烟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选育或引进的新品种进行审评,对有关品种或种子工作纠纷进行仲裁。
  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成立之后,针对当时省内烤烟品种管理失控,品种多、乱、杂,主栽品种永定1号严重退化,已不适应生产需要的状况,1986~1987年,连续组织省内9个烤烟生产县开展烤烟良种区域试验,通过8个品种在不同生态产区的试验,选择出表现较好的翠碧1号、4一4、80—1在不同生态烟区进行进一步生产试验和示范种植。在烤烟生产季节里,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各烟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考察评比,对当时的烤烟品种作出清理意见,提出扩大示范种植翠碧1号、G—28、G—80等为开发性品种,限制种植和逐步淘汰密目烟、湖里种和大黄金等品种。1989年,在宁化县召开烤烟品种审评会议,通过评议,认定翠碧1号为省内推广的优良品种之一。通过几年的工作,福建烤烟品种基本实现良种化。
  在实现烤烟品种良种化的同时,省烟草公司重视做好品种管理的规范化工作。1991年,制定《福建省烟草种子管理实施办法》,对良种推广、良种繁育、良种供应等提出具体管理规定,确定由省烟草公司主管全省烟草种子工作,统一组织良种推广和良种繁育。良种繁育由省烟草公司统一计划管理,地区分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县公司负责按质按量生产种子。实行种子集中繁殖,统一免费供种的方式等,使烤烟的品种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主要品种介绍
  福建省种植烤烟以来,先后引进及自育的烤烟品种多达数十个,但在省内有一定推广面积的只有特字400、特字401、大黄金、永定1号、翠碧1号、G-28、G-80、K326等几个品种。90年代以后,省内种植的主要为翠碧1号、K326、G-80等3大良种。
  特字4001950年,由贵州引进永定坎市种植。50~60年代初,在永定县有一定推广面积。该品种一般株高120~140厘米,叶数20~23片,节间中等,株形筒形,腰叶长45~50厘米,宽25~30厘米,叶片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面微有皱折,叶缘呈波浪状,具成齿,叶脉稍粗。大田生育期120~130天。适应性强,耐肥,苗期和大田初期生长较慢,烟株出穴后生长较快,需加强前期管理。一般单产1500~2100公斤/公顷。烤后色泽金黄,油分足,弹性强,香气浓,品质优良,具有抗根腐病能力,易感染黑胫病、青枯病、炭疽病,叶尖也常发生枯尖。
  特字401原系特字400与开喜杂交育成的品种。1946年、1947年,由卢衍豪、卢屏民分别从江苏南京、贵州贵定引入永定种植,为50~70年代福建的主栽品种。该品种株高120~145厘米,节间稍长,有效叶数16~20片,腰叶长45~48厘米,腰叶宽26~28厘米,株式塔形,叶片宽椭圆形,厚薄适中,主脉较细,与特字400比较,叶片基部较宽,叶色较浅,叶尖急尖,叶缘呈波状。大田生育期120~135天。苗期和大田前期生长较快,适应性强,一般单产1450~1950公斤/公顷,烤后色泽金黄,油分足,弹性强,属清香型品种,品质优良。但抗病性差,易感黑茎病,枯萎病和白粉病。
  永定1号系永定县农科所卢万太等科研人员于1978年从特字401号系统选育而成,又称提纯401。1980~1982年,参加全省烤烟品种区域试验,连续3年获得产质第一名。1982年,被评为全省最佳良种。1984年,被认定为全国八大主要推广良种之一,是80年代中期前福建的主要推广品种。1986年,全省推广面积达13166公顷,占70%。1987年以后,因其种性退化,抗病性差,逐步被其他品种取代。该品种株高165~170厘米,单株有效叶数18~20片,腰叶长60~65厘米,宽30~35厘米,全生育期205~240天,单产1800~2400公斤/公顷,上等烟占15%左右,叶片较薄,颜色较淡,烟碱含量偏低。
  翠碧1号系宁化县张仁琳等人于1977年从该县禾口乡石壁村烤烟401品种烟田的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经过几年试种和栽培烘烤及对特性的摸索,1982年定名,并在宁化县种植,但面积不大。1986年、1987年,连续两年参加全省品种区域试验,具有产质量较佳,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1987年起,逐渐在省内其它烟区示范种植。1987年、1988年两年的省烤烟品种考察结果认为,翠碧1号具有较大推广潜力,提出作为全省扩大示范的开发性品种之一。1989年6月,翠碧1号通过省烤烟品种审评委员会审评,定为省烤烟主要良种之一。1991年5月,通过了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验证,同年,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会议认定其为烤烟良种。1990年,全省种植22300公顷,占总种植面积的69.2%。1993年,该品种主要在三明烟区种植。该品种茎杆粗壮,根系发达,大田生长势强,全生育期210~240天,打顶后株高80~100厘米,茎围10~11厘米,节距4~6厘米,有效叶20~22片,最大叶长宽(58~60)×(28~33)厘米,叶片长椭圆形,叶片较厚,叶面稍皱,叶色深绿。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溃,抗病性较强,种植多年后抗病性下降,根茎类病害发生较严重。容易栽种,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单产1500公斤/公顷左右,上等烟比例12~30%,上中等比例85%以上。
  G-281986年,引入上杭、清流县试种。1987年后,宁化、清流、永定、上杭、龙岩、漳平、南靖等县均有所推广。1989年,全省种植面积达2667公顷左右。1991年以后逐步被G-80所取代。该品种株式塔形,株高80~90厘米,茎围8~10厘米,茎叶角度小,有效叶数16~20片,腰叶长×宽(58~64)厘米×(28~30)厘米,叶形椭圆,叶面较光滑,叶色淡绿,叶脉近白色,叶片较厚,成熟一致,对温光条件反应敏感,耐肥,抗黑胫病,青枯病,耐赤星病,但易感花叶病和气候性斑点病。该品种容易烘烤,黄烟率高,烘干率高,品质好,上等烟比例大。
  G-80CoKer254与G-28杂交选育而成的美国品种。1986年引入福建省种植,经几年试种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1993年,全省种植面积达2.7万公顷,占全省种植面积的35.6%,主要分布在龙岩的永定、漳平、武平、连城、长汀等地,三明的宁化、清流及南平烟区。该品种株式筒型,打顶后株高80~90厘米,茎围9~10厘米,节距4~5厘米,有效叶数18~20片,最大叶长×宽(58~65)×(27~32)厘米,叶形椭圆,叶面平,叶耳小,叶色淡绿,主脉较粗,且呈白色,腋芽长,耐肥,对温光反应敏感,抗根茎病,但易感花叶病,下部叶易感气候性斑点病,该品种落黄一致,易于烘烤,黄烟率100%,烘干率高。烟叶烘烤后,原烟颜色桔黄,油分足,上等烟比例25~30%,上中等烟比例达85%,一般单产1800~2250公斤/公顷。
  K3261986年后,引入福建省种植,因其产量较高,烟叶烘烤容易,原烟颜色桔黄,上等烟比例高,产值较高,深受烟农欢迎,推广面积逐年增大。1992年,全省种植面积达1.98万公顷,其中龙岩地区种植面积达1.53万公顷,占当年全区种植面积的90%。因烟叶烟碱含量偏高,香气质较粗糙,刺激性偏大,给烟厂的使用造成一定困难。1993年后,省烟草公司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面积比例有所减少。1993年,全省种植2.73万公顷,占36.04%。K326全生育期180天左右,株形筒型,打顶后株高70~80厘米,茎围8~9厘米,节距3~4厘米,叶片狭长,叶面较皱,叶耳较大,叶色深绿,主脉较粗,腋芽长势较强,耐肥水,对温光反应敏感。中抗根茎病,较感炭疽病和气候斑点病,易感花叶病。该品种大田生长势强,成熟落黄一致,较耐熟,容易烘烤,烘烤率高,原烟颜色桔黄。单产达1900~2400公斤/公顷,上等烟叶比例30%以上,上中等烟比例90%以上。
  三、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
  烤烟种植半个世纪以来,先后形成春烟、冬烟和秋烟等三种种植制。
  春烟福建一般在冬季保温育苗,冬末或初春移栽。大田生育期较长,积温达2500℃左右,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但种植多少,常受粮食生产情况制约。50年代,基本都是春烟,70~80年代初,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全省春烟种植面积受到影响。80年代后期,强调多种经营,实行烟粮挂钩的奖售政策,加上烟叶市场对春烟需求量增大,春烟面积不断扩大,到了1993年,福建省的烤烟区基本上都种植春烟。
  冬烟一般在秋季育苗,冬季移栽,春季采毕。福建省始于1955年开始试种,至70年代初开始推广。福建的云霄、平和、漳浦以及永定、上杭的部分低海拔平原乡镇,由于冬季温暖、基本无霜,烤烟可种于冬闲稻田,烟叶采收后又可连种早、晚两季水稻,获得一年三熟,不影响粮食生产。所以自70~80年代初,漳州冬烟年种植在5000~10000公顷之间,约占全省40~60%,总产量在5000~17000吨,占全省的50~70%。但由于冬烟要受后作和气候条件限制,烟叶不能充分成熟,品质较差。80年代中期,采取用早稻早熟品种,加以适当的栽培技术调控,以延长烟叶采收期,提高烟叶质量。这种把冬烟变为早春烟的烟稻配套措施,提高了烟叶质量,种植面积一度有所发展。但随着烟叶市场供需矛盾的变化以及卷烟工业发展对烟叶质量要求的提高,加上闽南地区乡镇“三资”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民种烟积极性不断下降,冬烟(早春烟)不但得不到发展,反而逐渐消亡。1993年,全省早春烟(冬烟)面积所剩无几,永定的湖雷、抚市、坎市及上杭的庐丰、蓝溪、稔田等传统早春烟区亦全部改种春烟。
  秋烟一般在大暑播种青苗,立秋移栽,立冬前后采收。福建省于1966年后开始试种,初获成功的是云霄县。1967年,全省安排种植333公顷。龙岩地区的部分县(市)也有零星种植。因为秋烟是在高温季节育苗,困难重重。移栽后正值气温直趋下降,烟叶成熟期处于低温,品质较差,基本未得到推广。
  (二)轮作与套种
  1.轮作
  烤烟从40年代后期引进试种成功以来,基本上都是沿用晒烟的轮作制度,采取烟稻轮作。70年代初,漳州地区及永定、上杭等县土地少的平原烤烟区,为解决烟粮矛盾,开始推行种植冬烟,形成“冬烟-早稻-晚稻”一年三熟制,直到80年代初,是福建烟区的主要种植制度。1987年以后,龙岩、三明两地区大力开发单季晚稻烟区,变单季晚稻区一年一熟制为“春烟一单晚稻”两熟制。在上述两者之外,80年代中期,部分县(市)平原地区还利用晚杂优制种田和晚稻秧田前再增种一季烤烟。这样既提高烤烟品质,又可使杂优种子产量和晚稻大幅度增加。福建烟区的烤烟轮作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年两熟轮作:
  春烟—单季中稻→春烟—单季中稻春烟—早杂制种→春烟—晚稻春烟—晚稻秧田—晚稻→春烟—晚稻春烟—甘薯→春烟—甘薯冬烟—甘蔗→甘蔗一甘蔗一年三熟轮作:
  春烟—晚稻—油菜→早稻—晚稻春烟—甘薯—油菜→早稻—甘薯冬烟—早稻—晚稻→早稻—晚稻—油菜冬烟—水稻—甘薯→水稻—大豆冬烟—早稻—晚稻→冬烟—早稻—晚稻
  省内烤烟轮作方式虽然复杂多样,但受耕地面积制约,主产烟区特别是双季晚稻区大多实行的是烟—稻年内轮作,年间连作。这种耕作制度容易引起烤烟病害逐年加重。
  2.套种
  由于福建烟区人多地少,烟农为了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效益,常在烤烟生育期间于其行间或株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进行套种。常见的套种方式有以下几种:
  春烟套种春大豆,春烟套种春花生;春烟套种西瓜,春烟套种甘薯,春烟套种玉米;幼龄果园套种春烟,冬烟套种甘蔗,冬烟套种水稻(烟坑稻)等方式。
  3.进单上山
  福建省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利用双季稻田种烟势必影响粮食的收成,烟田种植面积也无法保证,因此,50至80年代中期,福建省发展烤烟生产几经波折,烟叶生产呈马鞍型发展。1971年,上杭县城郊在“农业学大寨”高潮中,发动群众在南岗壮峰山、富古坝、西郊场等山坡地上开荒种烟53.3公顷,收烤烟3万多公斤,烤烟上山得到当地群众的肯定。三明地区也推广开荒种烟和利用幼龄果园套种烤烟的经验。但是,烤烟上山受天气条件的制约,产量质量无法保证,影响其发展。1972年,漳平县永福公社清源大队第四生产队创造利用单季稻田先种一季烤烟,再种水稻,.获得烟稻两丰收,但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只在当地推广。1984年,发展到该公社清源、西山、吕坊、后孟、紫阳、封溪等8个村,种植面积400公顷左右。1985年,宁化县开始探索利用单季晚稻田种植烤烟技术,当年,该县湖村公社甚坑村、方田公社泗坑村、安远公社的刈畲等利用单季稻田的冬闲季节种植烤烟,获得成功,为单季稻田一熟改两熟,烟叶生产走“进单上山,保粮促烟”道路提供了经验。1986年后,宁化县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1988年,三明市把宁化县“进单上山,保粮促烟”成功经验,在全市10个县(市)进行推广,同年,龙岩、南平两地(电)也充分发挥当地单晚田多的优势,发展烤烟生产,使福建烟区找到了一条不影响粮食生产,发展烟叶的新路子,解决了长期困扰福建烟叶发展的粮烟矛盾,从此福建烟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89年,全省种植烤烟3万多公顷,其中,利用单季稻田种植烤烟8000公顷,占实种面积25.85%,占全省单季稻田宜烟面积12万公顷的6.67%;龙岩地区种植烤烟1.707万公顷,其中,利用单季稻种植烤烟4000公顷,占实种面积的23.48%,占全区单季稻宜烟面积1.3万公顷的30.83%,三明地区种植烤烟1.07万公顷,利用单季稻田种植烤烟3800公顷,占实种面积的35.4%,占全区单季稻田宜烟面积4.13万公顷的9.19%。各地在利用单季稻田种烟过程中,从组织措施、品种选择、栽培、烘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一些典型经验,促进全省烤烟生产的发展。龙岩地区的漳平市,1989年实种烤烟768公顷,其中,利用单季稻田种烟748公顷,占实种面积的97.31%,占单季稻田面积5800公顷的13.24%,占单季稻田宜烟面积3470公顷的22.15%。据漳平市不同类型乡(镇)调查:烤烟单产2000~2400公斤/公顷,上等烟占20.40%,上中等烟85%以上;烟后作中稻单产平均7500公斤/公顷,高产田达9000公斤/公顷,与单季中稻产量相比增产20%以上,比连作晚稻增收1500公斤/公顷,增产25%。三明地区的永安市青水乡海拔在595~1045米,1988年采取集约承包经营,是年,全乡种植烤烟100公顷。1989年,全乡种植烤烟207公顷,占单季稻田宜烟面积630公顷的32.89%。据该乡调查,烤烟单产2400公斤/公顷以上,平均价4.6元/公斤(包括扶持费);上等烟占20%左右,上中等烟占85%以上。烟后作稻平均单产7125公斤/公顷。
  福建全省共有单季稻面积31.3万公顷,其中,福州3.17万公顷,三明6.53万公顷、建阳8.4万公顷,宁德7.47万公顷,龙岩2.73万公顷,漳州2600公顷。这些单季稻田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年平均气温17~18℃,无霜期260~270天,终霜期迟,烟叶成熟期间5月上中旬至5月下旬,平均温度20~25℃,大于或等于20℃,持续天数在50天以上,月降雨量在150毫米左右,日照在300小时左右,基本符合优质烟生态要求,单季稻中宜烟面积约占20~40%,因此,进入90年代以后,各地在发展烟叶生产中都十分注重单季稻地区的开发,根据单季稻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劳力状况,因地制宜,采取适当集中,连村连片地发展烤烟种植,使之形成一定规模的高商品率的优质烟叶基地。
  四、栽培技术
  (一)育苗
  福建烤烟育苗多为一家一户独立进行,但三明、南平等地区,也有推广专业户统一育苗或集中育苗、分户管理的方式。烤烟育苗方法历经苗床育苗、假植育苗和营养袋育苗三个阶段。
  福建50年代发展烤烟以后,仍以普通育苗为主。广大烟农在实践中总结了假植育苗的经验,即选择大小均匀的一类苗按苗距2.5~3寸移植到假植苗床后,浇足水,盖好薄膜,1号、翠碧1号等)龙岩地区南部及低海拔平原烟区一般在霜降前后播种,冬至到小寒移栽,龙岩地区的西北部及三明烟区一般在小雪前后播种,立春前后移栽。80年代中后期,G-28、G-80、K326等外引品种先后引入福建种植,由于其对低温敏感,与本地品种同时移栽,易发生早花而影响产质量,各地先后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在此基础上,1990年,省烟草公司烟叶部制定了烤烟外引品种的栽培规范,确定外引品种的播种期以12月中下旬至1月中旬,移栽期以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为宜,各地可根据纬度,海拔高低灵活掌握。
  整地福建烟区一般在前作晚稻收获后,抢早翻犁,将土壤犁成垄状,让其充分晒白,促使土地熟化,有效元素分解。并在冬季做好烟畦,畦整后按一定的行株距进行挖穴,穴内施入基肥和穴土拌匀,即可栽烟。福建烟区的做畦规格及种植密度经历了一个从宽畦(双行)向窄畦(单行)及由稀向密再向稀过渡的过程。1990年以前,全省多数烟区均采用双行种植的传统做法,其作畦规格为: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水田,种植冬烟(早春烟)连畦带沟1.33~1.50米,畦面宽0.80~0.87米,沟面宽0.53~0.63米;种植春烟连畦带沟1.67~1.73米,畦面宽0.87~0.93米,沟面宽0.8米,土壤肥力中等以下的丘陵坡地,种植冬烟连畦带沟宽1.33米,畦面宽0.8米,沟面宽0.53米;种植春烟连畦带沟宽1.33~1.5米,畦面宽0.80~0.87米,沟面宽0.53~0.63米,畦高一般在0.20~0.33米,烟株在畦上采取品字形(三角形)种植。种植密度,永定烟区1958年以前一般是每公顷1.2万株左右,60至70年代由于烟叶紧缺,片面强调烟叶产量,种植密度春烟一般是每公顷2.4~2.7万株,冬烟2.3~3万株。80年代中期以来,各级烟草公司对烟叶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渐趋深刻,在积极引进外引品种的同时,对烤烟种植方式也进行了广泛探索。经过对单行种植和传统的双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及示范调查,认为单行种植方式有许多优点,一般可比双行种植增加产值750元/公顷左右。经过1988~1990年省优质烟开发示范种植,单行种植的优越性逐步被技术干部和广大烟农所认识。1992年以后,省烟草公司把推广单行种植作为提高福建烤烟生产“三化”水平的重要措施,要求各地采取一定措施如行政干预、资金补助、评比表彰等大力推广。至1993年,全省所有烟区都实现了烤烟单行种植化。单行种植的规格前后移栽。龙岩地区早春烟一般在寒露前后播种,冬至前后移栽;春烟本地品种(即永定雪注意通风透气,控制膜内温湿度。春天看地看苗、适时追肥浇水。移栽前适时揭膜炼苗。假植后的烟苗矮壮整齐,移栽后成活率高,返苗快,早生快发,生长一致,产量和产值均高于苗床育苗。即并加以推广。70年代中期,永定、上杭、武平等县开始在假植育苗基础上试验推广营养袋育苗,即利用稻草、废纸或塑料袋制作营养袋,但未引起重视。1988年,永定县烤烟试验站对营养袋育苗、假植育苗和苗床直播育苗进行对比试验,营养袋育苗、假植育苗产量分别比苗床直播育苗增加162公斤/公顷和94.5公斤/公顷,产值分别增加382.2元/公顷和232.65元/公顷。1990年起,龙岩烟科所分别在漳平、上杭县进行塑料营养袋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1991年后,全省各烟区逐步推广营养袋假植育苗技术。1992年,全省推广面积达18430公顷,占总面积的37.4%。1993年,省烟草公司在龙岩市建立塑料营养袋定点厂,优惠供应各烟区,使全省烤烟育苗全部实现营养袋假植。
  (二)移栽
  移栽期一般根据移栽时的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前后作物生长季节的衔接,烤烟成熟期的气温、日照时数及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闽南冬烟(早春烟)一般在秋分前后播种,小一般为中等肥力以上田块,连畦带沟宽1~1.2米,垅高0.33~0.35米,株距0.48~0.50米,种植密度每公顷1.8~1.95万株。
  移栽法福建烟区移栽一般采取挖穴干栽法,并在烟穴上覆盖稻草、麦杆、松枝等,以便遮荫防止蒸发过大及防寒。80年代中后期推广外引品种并采取营养袋假植育苗后,移栽期推迟,烟苗素质又较高,移栽后迅速返苗生长,基本不采用烟穴上覆盖。1990年以前,龙岩烟区进行多次地膜覆盖试验,因成本太高,未能推广。
  1990年后,宁化县烟草公司、三明烟科所先后分别进行覆盖透明膜、配色膜、裸地栽培的对比试验;不同盖、揭膜时间对比试验;不同覆盖宽度对比试验;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时间、施用肥料种类试验;不同品种、不同海拔高度地膜覆盖对比试验,证明地膜覆盖能提高土温,调节土壤水分,防止肥料流失,促进烟苗早生快发,缩短生育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并总结出一套适合南方多雨生态区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88~1991年,宁化县共试验示范面积38.7公顷,据实测验收结果:K326品种,每公顷增收烟叶138~535公斤,增产5~40%,净增收入1497~1932元。G-80品种,每公顷增收烟叶27.7公斤,增产23.6%,增收2116.5元,翠碧1号品种每公顷增收烟叶225公斤,增产13.1%,净增收入690元。1992年起,三明烟区逐步推广。1993年,宁化县推广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1380公顷,约占烤烟面积9%左右。
  (三)施肥
  50~60年代,以永定县为代表的闽西烟区施肥情况,一般是基肥少,追肥多,以农家肥料为主,搭配一定数量的骨粉和饼肥。70年代以后,随着烟田面积增加,农家肥源减少,加上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烟叶十分紧缺,烟农重产轻质,耕作比较粗放,烟田大多施用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和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不论冬烟、春烟,还是秋烟,都强调施足基肥,分期追肥,前期淡施、薄施、中期重施,后期看烟补肥,雨天施浓肥、施干肥,晴天施液肥。追肥一般分三个时期施用,即生根还苗肥、长茎发叶肥和开面肥。每公顷产量为1500~22550公斤的烟田,肥料施用量一般为农家肥18000~22500公斤,饼肥180~300公斤,尿素105~195公斤,过钙180~345公斤(即纯氮150~2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8:2)。
  80年代以后,为适应卷烟工业对原料质量的新要求,贯彻新的烤烟国家标准,烟草主管部门及有关科研部门,针对全省烟叶种植存在“营养不良,发育不全”状况,对烟草的需肥规律、施肥方法等进行了广泛研究,总结出适合本省实际的施肥原则和施肥技术,提出“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控氮补磷增钾”的施肥原则,采用施足基肥,早施、勤施、薄施返苗肥,适时施用团棵肥,看苗巧施开面肥的施肥技术,要求基肥占总施肥量的40~50%,移栽后35~40天内全面结束追肥和培土,打顶后一般不再施用纯氮化肥,防止烟叶贪青晚熟,降低烟叶品质。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掌握每公顷施纯氮量本地品种105~112.5公斤,外引品种120~139公斤,氮磷钾比例1:0.8:1.5~2。1992年后,由于强调培育筒形烟株,少数田块施氮量过大,留叶数又偏少,烟株营养过剩,后期未能正常落黄成熟,顶叶过大,烟株呈伞形,影响了烟叶品质。福建烟区土壤有效钾含量偏低,随着种烟面积的增加,钾肥施用量不足或施用技术不当,烟株生长中后期出现缺钾症状已不鲜见。此外,缺镁烟田也有一定面积。
  (四)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烤烟大田期要求土壤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80%,但各生育期对水分要求有所差异,总的规律是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又少。福建烟区不论是春烟还是冬烟,大田期多处于雨季,但也常有干旱天气出现,烟农在注重清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的同时,也根据烟株生长发育特点及气候条件灵活掌握排水或灌水,满足烟株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一般掌握的原则是:返苗期浇足返苗水,促苗返青,加速生根,确保全苗,伸根期适当控制水分进行“蹲苗”,旺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长茎发叶,成熟期控制水分,促进烟叶成熟。
  2.中耕培土
  福建省烟区一般进行三次中耕培土。第一次在烟株出穴时,进行浅中耕小培土,破除土壤板结,保墒蓄水。此次中耕宜浅不宜深,以5~7厘米为宜,保持地平,土不翻身,并进行清沟小培土,将沟间土培在烟株基部,促根扶苗。第二次在团棵期进行深中耕培土,促进根系生长,为地上部旺长奠定基础。中耕深度掌握10~13厘米,深沟培土,扩根壮株。第三次在烟株旺长期,进行浅中耕高培土,深度以5~7厘米为宜,促根保色。中耕一般以不伤根为原则,结合打底脚叶与施肥进行。
  3.打顶抹杈
  50~80年代初期,以永定为代表的闽西烟区,一般是采用扣心打顶,即当烟株花蕾包在顶端的小叶内有高梁粒大小时,用小竹针挑去或用镊子夹去。此法烟株养分损失最小,可使顶端的叶片长大,但技术水平要求高。此外,生产上也有少数地方采用见花打顶和现蕾打顶两种方法。见花打顶,就是当烟株花序已伸出顶叶,在开花时才将主茎顶端和花轴、花片连同小叶一起摘去。此法烟株养分消耗较多,顶叶长势较弱,不易开片,同时伤口较大,易导致病害发生,一般情况下较少采用。现蕾打顶,就是当烟株花蕾长约2厘米左右,花蕾与嫩叶已能明显分清,趁花梗还很短,将花蕾花梗连同附着的2~3片小叶一起摘去。1988~1990年,省公司主持的福建省优质烟栽培技术开发研究,结果认为,挑心打顶破坏了生长激素平衡,影响烟株节间生长,容易导致上部叶片过于肥大,影响下部烟叶的光能利用,延长氮素同化阶段,影响化学成份协调。因而提出定叶打顶的方法,即当全田有50%的中心花开放时一次性打顶,并去掉叶长小于15~20厘米的小叶,确保顶叶开面和烟株生长整齐一致。1990年以后,定叶打顶的方法已在全省烟区普遍推广。广大技术干部和烟农在生产实践中还总结出根据烟株长相、长势、土壤肥力状况、施肥水平、气候条件及前后作连接等因素灵活掌握打顶时期和烟株留叶数的方法,在生产上灵活应用。
  烟株打顶以后消除了顶端优势,腋芽自上而下陆续萌发,形成烟杈,这些烟杈都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必需及时抹去。一般是采取抹鸡嘴杈的方法,人工早抹勤抹烟杈。为了节省人工,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烟草主管部门及科研单位先后进行过抑芽敏、抑芽灵、MH、IN-D、一点灵、除芽通等多种化学抑芽剂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但都因成本过高或操作不当或效果欠佳等原因,在生产上无大面积推广应用。
  60~70年代,在全国烟叶供不应求形势下,闽西烟区普遍有留二代烟甚至多代烟的习惯,把培育杈烟和多代烟作为省工、省肥,省成本,提高烟叶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办法,不仅增加烟叶产量30~80%,而且培育的杈烟,顶叶变薄,品质接近腰叶,可以提高品质。80年代后,为适应新的烤烟国家标准的实施,提高单叶重量,改善烟叶品质,除出现早花或遭受自然灾害之后作为补救措施外,一般烟田均不留二代烟。
  (五)病虫害防治
  50~60年代,由于烤烟种植面积小,烟稻水旱轮作间隔周期长,烤烟与其它经济作物套种较少,烟田用肥以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较少使用,加上烟农精耕细作,清沟高培土和田间卫生工作搞得较好,因此烟株病害很少发生。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蚜虫、烟青虫等,地老虎主要发生在苗床期和移栽至团棵期,被害烟田出现缺株断行,使大田烟株生长参差不齐,造成管理困难,影响产量和质量。烟青虫多发生在烟草生长前期,造成心芽和嫩芽出现大小不等的孔洞。烟蚜4~6月危害最盛,高温和干旱天气,有利于烟蚜繁殖和迁飞。70~80年代,龙岩烟区随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老烟区合理轮作客观上受到限制,耕地连年种烟,加上烟田施用化学肥料数量猛增,农家肥和含钾化肥用量很少,烟田高培土和田间卫生工作有所忽视,加上当时普遍种植的品种严重退化,抗病性减弱,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增加,危害渐趋严重。主要害虫仍为地老虎、烟青虫和烟蚜等。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青枯病、黑茎病、白粉病、赤星病、花叶病、气候性斑点病等,其中,以青枯病、黑茎病及花叶病对烟叶产质量危害较大。烤烟移栽后的团棵期、旺长期容易发生炭疽病、白粉病、气候性斑点病等;在大田生长后期的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根茎类病害发生严重,一旦发生,轻则减产降质,重则连片绝收。1980年和1984年,永定全县,上杭的庐丰、蓝溪、稔田烟区及龙岩的东肖、适中等地白粉病两度流行,严重影响了烟叶产量和质量。1985年,永定、上杭、龙岩等烟区,大田后期青枯病和黑茎病大面积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0~20%;永定的抚市、湖坑,上杭的稔田,龙岩的东肖等地不少田块发病率在30%以上,个别田块全田烟株毁灭。同期的三明、南平等新烟区,病害则很少发生。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外国烤烟品种引入福建省各烟区种植,翠碧1号新品种也大面积推广。由于这些品种种植伊始,抗病性较强,加上各级烟草部门重视推行“三化”生产措施和增加科技投入,注重病害的综合防治,烟草各种病虫害造成的后果大大减轻。但1993年,由于种植年限增加,品种抗病性减弱,加上烟叶发展较快,主产区烟田的轮作受到限制,病害的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大田初期的花叶病和大田后期的黑茎病和青枯病发生严重,威胁着福建烟叶的进一步发展。
  烟区烟叶主管部门十分重视烟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永定、宁化等主产烟区先后建立了病虫测报网络,定期编发病虫简报,指导生产。1990年后,省烟草公司先后组织了全省侵染性病害调查和全省烟草害虫普查,经几年的协作攻关,共查明有侵染性病害30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0种,细菌性病4种,病毒性病害12种,类菌原体1种,粘菌引起叶斑病1种,线虫病害3种。生态条件、品种、耕作制度不同,病害发生危害程度有所不同。闽南烟区CMV、TMV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根茎病只是零星分布;龙岩、三明等烟区CMV、TMV、青枯病、黑茎病及赤星病在局部田块发病率高,危害较重。1990~1993年,共查明全省烟草害虫有12目42科111种,其中发生较严重的害虫有烟蚜、小地老虎、野蛞蝓、稻绿蝽和烟青虫等。
  福建省烟草技术人员和广大烟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一是实行水旱轮作。实行水旱轮作是防治根茎类病害的关键措施。采用2~3季水稻轮作一季烟,既可使残存在土壤中的病菌长期水淹缺氧而室息,减少病原菌,又可使烤烟害虫长期缺乏食物或不适应环境条件而死亡,还可使杂草不适应生长条件而枯死,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二是选用抗病品种,调整品种布局。选用抗病品种是烤烟病害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同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和适时调整品种布局,达到防止品种单一化和通过改变寄主减弱病原物的致病性,减轻为害;三是培育适龄无病壮苗,建立无病留种田,进行种子消毒,选择前作水稻或晚稻秧田,禁用蔬菜地作苗床,强调苗床消毒,认真搞好稀播、匀播、间苗除草等工作,采用营养袋假植育苗,培育无病壮苗;四是合理安排播栽期,避免在感病期遇上高温高湿利于发病的季节;五是合理施肥,中等肥力田每公顷施纯氮本地品种105公斤左右,外引品种120~135公斤,N:P:K=1:1:2~3,控制施氮量,补磷肥,增钾肥,提高烟株抗病性;六是合理密植。采用单行种植,控制种植密度每公顷1.8万株(亩栽1200株左右),即连畦带沟宽1~1.1米,畦高0.3米,株距0.45~0.55米,改变烟株群体结构,改变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强烟草本身的抗病能力;七是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田间卫生。加强田间管理,做到高培土,开深沟,防止田间积水,有效地防止根茎病发生;八是根据烟株的生长发育,及时施药预防,做到病虫兼治。
  五、采收烘烤
  (―)烟叶采收
  烤烟移栽后60天左右,烟叶自下而上逐渐成熟,必须适时采收。烟农对烟叶成熟度的识别,主要掌握叶片结构的角度大小;主脉与支脉变白发亮程度,叶耳、叶面变黄程度,顶叶的焦边黄泡、成熟斑等特征作为成熟的依据。50~80年代中期,烟农一般以烟叶表面出现“苎叶白”作为成熟采摘的衡量标志。1986年,国家颁布15级《烤烟国家标准》,把烤烟成熟度作为衡量烟叶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烟叶成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全省上下重新认识了成熟采收对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性。据永定县烟草公司沈焕梅等人试验,不同成熟度烟叶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均不相同,叶片出生到成熟所需天数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以成熟叶最高,欠熟叶和过熟叶最低;黄烟率是过熟叶>成熟叶>未熟叶。烘干率以尚熟叶最高,过熟叶最低。各烟区也把提高烟叶成熟度作为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措施大力推广,要求采收时间要比传统采摘时间推迟7~10天。1990年,省烟草公司制定的《福建省外引品种栽培技术规范》,对外引品种的烟叶成熟采收标准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一是下部叶成熟采,要求叶色黄绿,主脉变白,支脉三分之一变白,叶面茸毛脱落;二是中部叶完熟采,要求叶色变黄,主脉发白发亮,支脉二分之一变白,叶耳微黄,叶尖、叶耳下垂;三是上部叶熟透采,要求叶耳、叶片变黄,主脉变白发亮,支脉三分之二以上发白,叶面起黄斑,叶尖、叶缘有枯黄焦边状。1991~1993年,通过大力推广主料烟栽培技术模式,全省烟叶采收成熟度有了提高,基本消灭青烟。
  福建省烟农采收烟叶一般是在晴天露水未干时或阴天采摘。采摘时根据烤房容量,有计划安排,并做到不漏畦、不漏叶,熟一片采一片,适时适量,当天采收当天装炉。采收回来的烟叶摊开晾放,按2~3片为一组,背靠背地用小麻绳打活结绑在竹竿上,或用18~20厘米长的小竹针横穿在烟叶主脉基部,再把烟串横挂在竹竿上。然后按照“完熟叶、薄叶摆下层;初熟叶、厚叶摆上层,适熟叶摆中层,下层稀一点,上层重一点”的配炉原则,把挂烟竹竿横架在烤房内樘梁上进行烘烤。
  (二)初烤
  1.烤房
  50年代,永定、上杭、武平、龙岩、云霄等地发展烤烟之始,多数是学习外省经验,利用旧式民房或晾房,建造成“地面双炉冷风式烤房”。这种烤房一般可烘烤1~1.33公顷的烤烟,火管排列分“日”字形和“回”字形即3条与5条火管两种。这种烤房不适应福建省的气候条件,升温排湿速度慢,热能利用率低,烘烤周期长,成本高,而烤出的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小,经济效益低。因此,烟区技术人员及烟农开始探索适合福建省气候条件的烤房结构。1963年,永定烟农在烤房两侧各设置1个热风洞,分别伸进烤房65厘米和100厘米,开启热风洞后,一长一短,使热风在烤房内均匀运转,再从烟窗排出。经测试对比,每烤可节省燃料1/4,并缩短烘烤周期。1964年,永定县赖耿新等人对已经改进的烤房继续研究,发现新烤房的天窗由于沿用旧式烤房的规格,排湿依然不畅,因而进行了改进,天窗由2个增加到5个(梅花形排列),通风面积由660平方厘米扩大到1480平方厘米;进风洞由6个增加到10个(2个在隧道,8个在墙根),面积由792平方厘米扩大到1346平方厘米。经测定,这种烤房烘烤烟叶,上中等烟达到87.7%,不再有等外烟,烘烤时间缩短36小时。1966年,继续对烤房火管、火炉、烟窗等部位进行改进,使烤房结构更趋完善。1967年秋,经国家轻工业部烟草工业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及省、地有关部门的科技人员鉴定,认为这种烤房结构完善,装置布局合理,升温灵敏,排湿顺畅,操作方便,能节省燃料,缩短烘烤时间,提高烟质,值得向全国推广,并把这种烤房定名为“永定热风式烤房”,向省内和广东、广西、云南、河南、山东等著名烟区推广。
  随后,永定县对全县900余座初烤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项目包括:改双炉为单炉,煤炭和木柴两用;加大炉膛面积,增加灰坑高度;改冷风洞为隧道热风洞;火管由3管改为5~7管;按容烟体积比例配置天窗和地窗。1979年,龙岩地区行署无偿拨款6万元,帮助永定烟农进行旧烤房改造。永定县农业部门从1979年冬至1981年春组织科技力量指导烟农改造旧式烤房4200多座。1980年,随着烤烟种植的发展,烤房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热风式烤房难以推广。永定岐岭乡蒲山村和古竹乡瑶下村烟农根据热风式烤房原理,结合自己原有的条件,因陋就简,自力更生,建起一批家庭式小烤房。永定县人民政府推广了这两村的经验,发动全县烟农在两个月内,紧急建造2400多座中小型烤房以应急使用,减少了烂烟损失。从此龙岩地区普遍建造热风式烤房,绝大部分为家庭式小型烤房,少数为中型烤房。由于它比较适应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生产力不高的水平的现状,建造投资少,规模小,适于一户或多户共用,升温灵敏,易于学习掌握技术要领,颇受烟农欢迎。
  1984年,漳平县烟草公司郑淦兴等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热风式烤房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有:火管装置为跨越式,两条回笼管跨越分火管面,存在抬坡过大、走火过快、耗煤量多;后端火管成叠,火力集中,造成前后端温差大;两条回龙管接合处,离第一挂烟档梁近,不但使烟叶烤红,而且容易引起火灾。他们针对以上缺陷进行了研究改进,把火管排列由跨越式改为平走式,研究成功“平走式烤房”。是年冬,在该县永福镇西山村正式进行跨越式火管装置改为平走式火管装置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两座平走式火管装置的烤房在提高烟叶品质和降低耗煤量等方面收效显著,深受烤房主的好评。永福镇1985年冬改造的147座烤房中,装置平走式火管的烤房有33座,占改造的22.4%,1986年冬改造的204座烤房,装置平走式火管的有112座,占改造数的54.6%,其中西山村改造23座、文星村改造13座。全县各乡(镇)也逐步推广,后迅速推广到龙岩地区各县(市)及省内其它烟区。
  平走式火管装置热能利用率高、降低耗煤量,每烤节省燃料20%左右;火管布局合理、通顺,烤房前后端温度趋于平衡,克服跨越式火管末端温度偏高所造成烤红烟现象和不安全因素,保温性能好,不易降温,在不能及时加煤的情况下降温缓慢;容易安装操作和节省建筑材料;在改造烤房中,对第一档梁较低的烤房,安装平走式火管能达到安全防范;主管底地窗热风,由跨越式的下坡风,改为平走式上坡风,有利于提高烤房后端两侧风温。
  三明烟区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兴建的烤房,多学习永定经验,面积4.7×5.3平方米,一个烤房可烤干烟300~400公斤。1987年以后,大面积发展烤烟即全面推广家庭式小烤房,统一规格,标准建造,3×3.33×2.67平方米五层小烤房,火管排列以平走式为主,部分为跨跃式,可烤干烟100公斤左右。南平新区推广的全部是平走式家庭小烤房。至1993年,全省拥有烤房185211座,其中龙岩地区71833座,三明市75917座,南平地区25013座,漳州市7555座,福州市4423座,宁德地区470座。绝大多数为平走式烤房。
  随着福建省烤烟生产水平的提高,田间鲜叶质量和单产也有明显提高,普遍推广的平走式烤房存在一些缺陷,如矮天窗高地洞、天窗排列不合理等造成拔力不大,排湿不良,层间距离偏小、以至层间烟叶重叠影响排湿,火管排列平面温度不均匀等,影响了烘烤后的烟叶质量。因此各地又在不断探索,进一步进行合理的烤房改造,尤以三明烟科所及有关县烟草公司研制的明烟93型节能增质烤房较为合理,明烟93型节能增质烤房的改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加厚加密烤房的墙体和天花板,提高保温性能;改长方型炉膛为腰鼓型炉膛;改跨跃式或平走式火管排列为下扎式火管排列;改分火管、并龙管等砖砌垄为陶瓷管,改砖砌两出横管为三出一头封死陶瓷管,提高传热性能和换热面积;改炉房和炉尾进风为热风箱式进风;改一字型天窗为梅花型天窗。经试验,每年每个烤房以烤500公斤干烟计算,可提高上等烟10%,省煤30%(约450公斤),约增加收入204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这种新型烤房已在三明烟区示范推广。
  2.烘烤技术
  50年代初期,各地引种烤烟,因缺乏烘烤技术和经验,烤出干烟低劣烟较多。后经不断实践、总结和改进,对烘烤原理的认识不断深入,烘烤技术也逐步改进。
  50年代末,“烤烟快速烘烤法”经过轻工业部科学设计院烟草所几年的反复试验,1959年在永定获得成功。此法又名“室内堆积变黄法”或“烤房定色烘烤法”。采用此法,可提高烘烤的质量,基本消灭青黄烟和不列级烟,节约大量燃料;且缩短烘烤时间(从5~6天缩短为2~3天),提高烤房利用率。快速烘烤方法一般是经过采摘,堆积变黄,分级上烤,排湿、定色、烘干等4个过程。这种烘烤方法曾在永定等烟区一度推广。
  70年代中期,永定烟区曾试验示范推广美国式“堆积烘烤法”,后因电力供应问题,无法推广使用。
  1982年,部分县(市)推广边变黄、边排气、边干燥的“三边烘烤法”,其技术特点是变黄期打开天地窗,采取低温变黄,拉大干湿球温度差,减少烤房内湿度,达到边变黄、边排气、边干燥的目的,能保证烤房内不烂烟、安全可靠。对于烘烤季节正处于雨季的烟区,该技术有一定优越性。
  各级烟草部门成立后,在“科学兴烟”活动中,各县(市)相继总结出不同烤烟品种的烘烤技术要点。烘烤实践中使用“三表一计”(烘烟技术表、烘烤记载表、钟表和干湿球温度计),遵循“三看三定”(看烟叶变化定温、湿度;看温度变化定烧火;看干湿度差定天地窗开关大小)的烘烤原则,形成开窗排湿变黄的《开窗烘烤技术》,对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有良好作用,并迅速在龙岩地区推广。
  1983年,龙岩地区经作局等单位针对当时传统烘烤技术经常出现开窗降温而产生的烤坏烟问题,在永定抚市进行开窗烘烤试验,结果证明,开窗烘烤可提高烟叶质量、降低煤耗、提高经济效益。1984年在永定先锋烟场验证;1985年又分别在永定抚市、龙岩大池、上杭庐丰、蚊洋等地验证,取得较好效果。是年底,《开窗烘烤技术规程》通过初评,并作为福建省地方标准由省标准局发布实施。
  1987年5月,永定县烟草公司聘请中国农科院山东青州烟草研究所烘烤室主任谭经勋副研究员到永定烟区传授“两长一短”(延长变黄前期和定色后期,缩短36℃以下低温变黄时间)的烟叶烘烤新技术。经示范对比,烟叶烘烤质量普遍比传统烘烤方法有显著提高,各县烟区先后派出人员前往参观学习、推广应用。
  1990年起,龙岩地区烟科所,龙岩市、武平县烟草公司先后开展了远红外线涂料在烟叶烘烤上的应用试验。通过初烤房火管表面、炉膛内壁涂刷远红外线涂料,在烟叶烘烤过程中,吸收热能后释放远红外线,实现辐射方式进行热量传递,达到节能、节时、抑制烟叶病害在烤房内传播,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节能、节时、提高烟叶质量等方面均有一定效果。但因投入较大,尚未大面积推广。
  (三)复烤
  初烤后的烟叶,一般含水量多在16~20%之间,容易吸潮发生霉变,不利于仓储调运。必须在较高温度下复烤,使含水量在11~13%之间,同时除去生杂气及尘土杂物,改进烟叶的内在品质,加速烟叶醇化,增色增香,水分均匀,质地纯净,利于长期存放。
  50年代初,永定、云霄、上杭等县的原烟,皆利用初烤房进行复烤。1953年开始,相继建造专用于复烤的土复烤房,其结构及烘烤原理基本和初烤房相似。
  土复烤房相向各装置可开合的木门,用木轮子把有挂烟的木架推入烤房。装烤后,关闭木门,点火起烤。烤好后从另一房门堆出烤房回潮。上杭县农副产品采购经理部烤烟组业务员吴寿招,对土复烤房结构和成品烟打包机进行改进取得成效。一烤次所需时间由原48小时缩短为8小时,提高工效5倍。原1架打包机需6人操作。每天共打包12件,经改进后,5人操作,每天打包26件。
  1964年,上杭县丰稔烟站土复烤房因火管破裂引起火灾,造成损失。灾后,对复烤房进行改建。木轮子改为铁轮子,木梁轨道改为水泥梁轨道,木架改为铁架,天花板由木板改为水泥板。烟农称为半机械复烤房。
  1965年,平和县建成年复烤能力7500吨的蒸汽复烤厂。
  1979年,云霄县建成复烤能力7500吨的热风二链带半机械复烤房。
  1979年开始,上杭庐丰、蓝溪、稔田和武平城关等地,根据堆积烘烤方法对土复烤房进行改进。烤房外建一发热室,把发热室的热风用鼓风机送进烤房内,然后从回风口转发热室。这种烤房复烤原烟速度较快,亦较安全。但因发热室底层铸铁板容易变型,造成炉膛里火焰失漏,致使复烤烟叶带有火烟气味。故使用一年多不再使用,恢复原烤房机构。
  1984年,全省有土复烤房31座,其中龙岩地区27座,漳州市4座。
  土复烤工艺流程一般为:清选等级后挂叶—复烤—回潮—打包。
  1985年,为适应烟叶发展的需要,永定、宁化县先后从河南购置挂竿式蒸汽复烤机及液压打包机等配套设备,兴建蒸汽式机械复烤厂。1986年以后,龙岩地区又相继建成上杭、龙岩、武平、连城、长汀、漳平等烟叶复烤厂。1988年三明地区开始大面积发展烤烟,同年就投资兴建了三明、大田、明溪、清流、泰宁等5个烟叶复烤厂,云霄、平和、漳浦、罗源等烟叶复烤厂于1990年前后也进行了技术改造,由原来的土复烤改为机械复烤。1991年,泰宁复烤厂的设备迁移永安,建成永安烟叶复烤厂,南平地区于1991年以后先后建成邵武、松溪烟叶复烤厂。至1993年止,全省拥有机械复烤厂18座,计24条复烤生产线,4座大型土复烤厂,复烤能力15.35万吨(详见表1-10)。龙岩地区仍有小型土复烤房16座。
  全省复烤厂的复烤设备除1993年建成的松溪、尤溪两个复烤厂为云南双孔挂竿式外,其余均为河南许昌的挂竿式复烤设备,机烤工艺流程可分为上烤工序、复烤工序和包装工序等3个环节。
  附:各县(市)复烤厂简介
  永定坎市烟叶复烤厂厂址坎市庵排。1985年7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其中,生产设施5700平方米,办公及生产设施1000平方米。拥有挂竿式蒸汽复烤机1台,液压打包机2台,4吨卧式快装锅炉1台,大小车辆10部,薄片加工机1套,固定资产总值171.6万元。厂设行政财会、锅炉、机烤、验收、仓储、后勤、车队等7个组和薄片车间,年生产能力5000吨。
  上杭县烟草公司烟叶复烤厂厂址设城东丁家山。1986年4月,拆除原土复烤房改建烤烟复烤厂。占地面积9927平方米,建筑面积8796平方米。1986年9月投产,现拥有4吨锅炉1台、蒸汽复烤机2台(把烟和出口片烟复烤生产线),年生产能力把烟5000吨,片烟5000吨。1992年,设初造、抽梗、烤片、烤把、机电锅炉和仓库等6个班组。
  龙岩市浮蔡烟叶机复烤厂厂址设曹溪镇浮蔡。1986年6月建成投产。建筑面积3346平方米,总投资98万元。拥有蒸汽挂竿式机械复烤机1台,2吨锅炉1台,年设计复烤能力2000~2500吨。
  武平十方烟叶复烤厂厂址设十方镇。占地面积2086平方米,建筑面积3507平方米,投资165万元。1991年建成投产。拥有蒸汽挂竿式机械复烤机1台、2吨快装链条锅炉1台,年设计复烤能力2000~2500吨。厂设厂长室、财务室、生产业务室和后勤室等,生产业务室下设烤机、锅炉2车间和原烟、成品烟、包装物、备用件等4个仓库。
  连城县机烤厂厂址设文亨班竹。1992年7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1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拥有4吨锅炉、3吨蒸汽复烤机各1台,年复烤能力5000吨,厂设锅炉复烤房、成品库、厂长室、财务处、材料库等。
  长汀河田机烤厂厂址河田镇朱溪村。占地面积5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50平方米。1992年7月正式投产,拥有蒸汽复烤生产线1条,打包机2台,4吨快装链条炉1台。厂设锅炉车间、复烤车间及原烟库、清选场、成品库、包装物库等。年复烤能力7500吨。
  三明市烟叶复烤厂厂址三明市三元区沙洲路7号。1988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9.573万平方米,厂房面积1.297万平方米,仓库面积1.224万平方米。拥有挂竿式蒸汽复烤机2台,打包机4台,4吨卧式快装锅炉2台,固定资产总值999万元,厂设办公室、财务、机烤、锅炉、质检等。年生产能力1.5万吨,具有把烟和出口片烟加工生产线。
  明溪县烟叶复烤厂厂址明溪县城关乡张坪埠村。1988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厂房面积0.6万平方米,仓库面积0.5万平方米。拥有挂竿式蒸汽复烤机1台、打包机2台,4吨卧式快装锅炉1台,固定资产总值293万元。厂设厂长室、质检、财务、机烤、维修等,年生产能力7500吨。
  清流县烟叶复烤厂厂址清流县龙津镇城西路15号。1988年7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厂房面积0.12026万平方米,仓库面积0.663135万平方米,现有挂竿式蒸汽复烤机1台,打包机2台,4吨锅炉1台,固定资产总值267万元,厂设厂长室、财务、机修、锅炉、质检、仓库等7个班组,年生产能力7500吨。
  宁化县烟叶复烤厂厂址宁化县城关。1985年11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0.3万平方米,厂房面积0.39万平方米,仓库面积1.49平方米,现有挂竿式蒸汽复烤机3台,液压打包机6台,4吨卧式快装锅炉2台,2吨柳州产的锅炉1台,固定资产总值1061万元。厂设办公室、机烤、仓储、维修等7个班组,年生产能力2.25万吨。
  永安市烟叶复烤厂厂址永安市永浆。1991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厂房面积0.28万平方米,仓库面积0.24万平方米。拥有挂竿式蒸汽复烤机1台,打包机2台,4吨卧式快装锅炉1台,固定资产总值131万元,年生产能力5000吨。厂设仓库、机烤、质检等6个班组。
  大田县烟叶复烤厂厂址大田县城关白岩山北路6号。1989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390673万平方米,厂房面积0.933643万平方米,仓库面积0.678607平方米。有挂竿式蒸汽复烤机1台,打包机2台,4吨链条式锅炉1台,固定资产375.55万元,年生产能力5000吨。厂设办公室、财务、质检、机烤、仓储等5个班组。
  尤溪县烟叶复烤厂厂址尤溪县通演村。1993年建成投产。占面积2.4866万平方米,厂房面积0.977591平方米,仓库面积0.606694万平方米,拥有挂秆MQ—213C3型蒸汽复烤机1台,打包机3台,4吨链条式锅炉1台,固定资产709.42万元。厂设机烤、验收、维修等6个组,年生产能力7500吨。
  邵武烟叶复烤厂厂址邵武市东环路。1991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4065万平方米,厂房面积0.512万平方米,仓库面积0.2556万平方米。拥有挂竿MQ—11303A型蒸汽复烤机1台,打包机2台,4吨锅炉1台,固定资产624.54万元。厂设机烤、质检、仓储、修理等7个班组,年生产能力7500吨。
  松溪烟叶复烤厂厂址松溪县工业路。1993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2.43万乎方米,厂房面积0.266万平方米,仓库面积0.6319万平方米。拥有挂竿式蒸汽复烤机1台,打包机3台,4吨卧式快装锅炉1台,固定资产总值824.9万元。厂设厂长办公室、生产、质检、维修等6个班组,年生产能力1万吨。
  罗源县烟叶复烤厂厂址罗源县城关三道南侧。1985年5月建,1992年改建机烤。占地面积0.645337万平方米,厂房面积0.10378万平方米,仓库面积0.12万平方米。现有挂竿DK—86型蒸汽复烤机1台,打包机2台,4吨锅炉1台,固定资产180万元。厂设验收、生产、维修等5个班组,年生产能力7500吨。
  漳浦县烟叶复烤厂厂址漳浦县城关。1971年建,1990年改建机烤厂。占地面积2.1334万平方米,厂房面积0.2121万平方米,仓库面积0.5302万平方米。拥有挂竿式DK—88型蒸汽复烤机1台,液压打包机2台,4吨链条锅炉1台,固定资产519.2万元,年生产能力7500吨。
  六、品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永定烤烟以其上等烟比重大,烟叶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吃味醇和、含糖量高等品质特色受到卷烟厂的青睐。
  1957年,国家轻工业部郑州烟草工业研究室对永定县金黄二级烟叶进行化验分析,结果为:总糖31.34%,还原糖27.2%,烟碱2.1%,总氮1.51%,蛋白质7.18%,灰分9.32%,K20为2.1%,还原糖与烟碱比值为12.95,与同一时期的云南、贵州、河南等三省烟叶相比,永定烟叶的烟碱含量较高,化学成份比较谐调(见表1-11)。
  是年冬,在全国烤烟质量鉴定会议上,经轻工部烟草工业研究所等有关专家分析化验和证吸鉴定,确认永定烤烟为全国烤烟三大类型中的清香型代表。
  1958年,由轻工业部烟草研究所、轻工业部供销局、上海烟草公司、上海市合作局、福建省轻工业厅、农业厅、供销局等单位联合组成的福建省烟区调查工作组对永定、龙岩、上杭、武平、连城、沙县、平和、云霄等烟区进行了系统调查,认为:福建烤烟品种单纯,烟叶颜色特佳、光彩鲜明、上等烟多、等级分得整齐。并认为,永定、云霄一带栽培的烤烟更是高级卷烟的理想原料,国产卷烟质量最佳的中华牌,其中即用了30%的永定上等烟。
  1958年出版的《卷烟工艺学》一书认为,“永定烟,颜色金黄,光泽鲜明漂亮,具有显著的优美的特有清香”,即使“不够成熟的青黄烟的青杂气也不象其他烟叶那样严重,一般阴燃保火力尚强”。
  1959年,轻工业部科学设计院烟草所以福建永定、云南玉溪、河南许昌、山东临朐等地烤烟为原料,试制成辉煌牌高级卷烟,质量相当于当时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英国555牌香烟水平,向国庆10周年献礼,受到中央领导好评。
  60年代末期,永定烤烟随着面积、产量的增加,冬烟面积的扩大,烟叶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所下降,表现为叶片较薄,叶色较淡,颜色金黄不足,偏于正黄,燃吸时的浓郁清香在多数地方有所减退,但仍较同期的其他主产省烟叶质量下降程度较轻。
  1973年11月,河南烟草甜菜研究所对永定县的401、400等品种和长汀县试种烤烟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和评吸鉴定,认为长汀县试种烟叶样品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均尚好。评吸意见:香气较好,杂气较轻,劲头较大,吃味纯净。永定401与400品种比较,以401品种内在质量较好,见表1-12。
  1978年,郑州烟草研究所对龙岩地区农科所和上杭、永定等6处所送401、7208品种烟叶进行化验,结果见表1-13。
  1981年9月,国家轻工部烟草研究所对永定401品种金二、金三烟叶进行评吸鉴定,认为金二烟叶的内在质量较好,接近清香型,香气充足,吸味醇和舒适,杂气纯净,劲头适中,刺激性较小,燃烧性良好。金三烟叶的内在质量尚好,香气较好、尚充足,吸味尚纯净,杂气较轻,劲头稍大,有刺激性,燃烧性好。化学成分均较谐调。
  1984年,龙岩地区上中等烟达74%,上等烟占23.07%,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观质量较好,色泽金黄、组织细致,油份充足、清香浓郁。从主要化学成分看,尼古丁在1.5~2.5%之间,总氮在1.5~2.5%之间,还原糖在15~25%之间,是制作卷烟的理想原料。是年,郑州烟草工业研究所对永定金二烟叶化验分析结果,总糖20.4%,还原糖18.3%,总氮1.45%,尼古丁1.35%,蛋白质7.6%。其烟叶的糖份和烟碱量均比50年代下降。
  80年代中后期,烟区普通重视科技投入,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有了明显改善。1988~1990年,省烟草公司组织开展的省优质烟栽培技术开发研究,生产出的烟叶样品经广东农科院经作所鉴定认为,烟叶色泽较深,中上部烟叶多为桔黄和红棕色,身份适中、油分足、光泽鲜明。
  1989年,20个烟样平均烟碱含量为3.48%。糖碱比值7.968。1990年,17个烟样的平均烟碱含量为4.175%,糖碱比值为5.7080。
  1990年选送的龙岩、宁化烟叶样品经郑州烟草研究院评吸鉴定,全国著名烟草专家朱尊权认为,福建烟叶发育成熟,烘烤令人满意,香气量足或较足,香气质好,尤以龙岩的C₃F烟样质量全面优良,位居全国前茅。
  1991~1993年,省烟草公司在全省各主产烟县建立主料烟基地,3年累计开发面积2.26万公顷。共选送171个烟叶样品,由龙岩卷烟厂进行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及化学成份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烟叶的外观上,大部分烟叶营养状况良好,单叶重增加,成熟充分,叶片结构疏松,油分有至多,色度中至浓,光泽变强,含青现象基本消除。内在化学成份,总糖一般在18—25%之间,总烟碱一般为1.5~3.5%,总氮一般为0.7~1.8%,蛋白质一般为6~9%,糖碱比大多为5~12。大部分样品均能满足“三高”(即高浓度、高香气、高烟碱)要求,劲头及浓度大的占30%左右,而劲头表现小的仅占10%。随着浓度及劲头的上升,绝大部分的余味舒适度较差,刺激性有所上升,个别地方的烟叶香气浓度及劲头相当高,而香气则不尽人意。由于充分成熟采收,过去福建烟叶特有的青气及地方性杂气已基本清除,烟叶内质量及化学成分总体上比较协调,尤以永定、漳平、尤溪、明溪、邵武、南靖等地的烟叶总体质量较佳。
  附录 香料烟与白肋烟
  一、香料烟
  香料烟又称土耳其型烟或东方型烟。原产于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属喜温、耐旱、怕涝的类型,适宜种植在高温、干燥、少雨、多日照、气温日较差较大的生态环境里。香料烟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福建烟区曾多次引进试种,因各种原因未能推广种植。
  1960年,福建省跃进农场(后称武平跃进烤烟场)技术员刘寿生,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引进“沙姆逊27”、“丢别克44号”品种,在该农场试种并获得成功,但因调制工艺复杂,经济效益较差,几年后不再种植。
  1985年,长汀县烟草公司从河南引进“沙姆逊15A”香料烟在该县河田镇试种,1986年继续扩大种植。同年,武平县从长汀引进“沙姆逊15A”在该县岩前镇试种。与此同时,建阳地区烟草分公司从浙江省引进香料烟种子在邵武、浦城、松溪、政和等4个县(市)18家农户试种。三明市烟草分公司也于1989~1990年在大田县、三元区等地试种香料烟。但或因缺乏栽培调制技术,或因气候不宜、选址不当,都设有取得预期效果。唯有长汀县坚持试种,并于1989年推广到该县三洲、大同、策武、河田等4个乡(镇)的6个村、种植面积2.13公顷,收购烟叶198.5公厅。1990年,长汀香料烟烟叶样品经中国烟草标准化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化验评级,二级烟叶的化学成份及评吸质量为:总糖3.60%、烟碱1.26%、总氮2.49%;香料型较显著,香气较足,杂气有、浓度较浓,刺激性较小,劲头较小,余味尚舒适,燃烧性强、灰分灰白,质量属较好档次,适用于混合型卷烟。1991年,该县种植香料烟3.67公顷,收购烟叶698.2公斤。虽经多年试种,各级烟草部门投入一定试验经费,但香料烟产量较低、经济效益差,农民不愿种植,加上国内卷烟生产仍以烤烟型为主,香料烟销路不畅,遂于1992年停止种植。
  香料烟一般要求在土壤有机质含量1~1.5%,磷钾含量丰富,土层较薄,排水条件好,PH值在5.5~6.5的微酸性丘陵坡地上种植。其栽培管理过程分为播种育苗、整地移栽、中耕施肥、病虫防治、成熟采收等几个环节;种植密度15~22.5万株/公顷,每株留叶30~50片,腰叶长14~16厘米,宽10~12厘米;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纯氮75公斤,氮:磷:钾=1:1:2~3,重施基肥,基肥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70~80%。
  香料烟的采收调制较为复杂。一般要求充分成熟采收,成熟标准为:下部叶片半叶呈淡黄色,主脉一半发白;中上部叶片全叶呈淡黄色,叶尖有1~2厘米黄色,主脉全发白、叶片皱折并有突起的黄绿色斑点。调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晾制阶段,第二阶段为晒制阶段。烟农一般按穿烟-上架-晾黄-定色干燥至叶燥筋潮-堆积醇化-干燥-贮藏的程序进行调制。
  经过合理调制后的香料烟烟叶油分足,具有特殊浓郁香气,气味醇和、舒适,劲头适中,刺激性小,燃烧性好,吸收异味能力强,是生产低焦油混合型和低焦油低烟碱清香型卷烟的重要原料。
  二、白肋烟
  白肋烟原产于美国,由于烟株的主茎和叶片中脉呈乳白色而得名。它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我国以湖北恩施地区所产白肋烟最为著名。
  1989年,福建省烟草公司在福州召开全省晾晒烟生产开发研讨会,提出以“精心组织,搞好试点、扩大示范、加速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发白肋烟生产,并确定柘荣、霞浦、明溪等3县为主要点。是年,柘荣县在城郊试种2公顷白肋烟(品种KY.—14),收购3吨,单产1500公斤/公顷。1990年,柘荣、霞浦、明溪等继续扩大试种,也获得成功。烟叶样品经郑州烟草研究院评级化验,柘荣、霞浦两县的白肋烟质量与湖北建始白肋烟相当,适用于混合型卷烟。
  是年,湖北农科院白肋烟专家张再淳高级农艺师考察宁德、三明两地,认为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与著名白肋烟产区湖北建始县相似,可以生产出优质白肋烟。
  为此,省烟草公司制定并下达白肋烟开发方案,拨出试验经费并制定比较优惠的扶持政策。
  1991年,霞浦县在崇儒、柏洋、水门等3个乡镇推广种植白肋烟33.3公顷,并从湖北聘请技术员驻点指导。但当年6~7月份,正值烟叶生长旺盛、需要水份时期,该县遇到严重的干旱,连续七八十天晴热无雨,溪河干枯,山田龟裂,导致烟叶大面积早衰、叶片凋萎,叶片薄,油分少,产量、质暈严重下降。加上当年国内白肋烟市场供过于求,烟叶销售困难,所以,1992年即停止种植。
  白肋烟一般株高120~150厘米,茎围9~10厘米,采收叶片18~22片,腰叶长50~60厘米,宽25~30厘米,椭圆形,叶色黄绿,叶面较平,主脉较细;较抗旱、耐肥。调制后成棕色、含烟碱高、焦油低、香气浓郁。其栽培管理过程分为播种育苗、整地移栽、中耕培土、施肥水管、打顶抹杈等环节。一般采取半整株砍收后,用专用晾房调制,调制技术较为复杂。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福建省志·烟草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全方位记述了福建省烟草业发展的情况。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