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兽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097
颗粒名称: 一、兽类
分类号: Q959.8
页数: 1
页码: 7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兽类资源丰富,有经济价值的50余种,包括革用、毛皮、药用、实验及驯养类。
关键词: 福建省 动物资源 兽类

内容

在福建的130种兽类中,有较大经济价值并已在利用的有50余种,其中猴类2种、食肉类23种、鲸目10种、鳞甲目1种、兔形目1种、偶蹄目10种、啮齿目5种。
  1.革用兽类
  福建已知的有9种,主要是草食性的偶蹄类动物,如獐、小麂、赤麂、黑麂、毛冠鹿、小鹿、青羊、苏门羚和野猪。其中以麂皮最多,麂皮以张幅大、皮板结实、初性强和色泽好而著称,是光学仪器和航空工业上制作擦镜布的重要原料。麂类在福建各地山区均有,从皮张收购量看,以建阳地区和三明地区最多。革用兽类除麂和野猪外,大多数为国家保护动物。今后发展革用兽,在福建可开发人工驯养草食性的偶蹄类。
  2.毛皮兽类
  福建的毛皮兽有40余种,如南狐、貉、水獭、鼬獾、狗獾、黄鼬(黄鼠狼)、青鼬、黄腹鼬、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金猫、云豹、豹、虎和松鼠等。福建的毛皮兽,有一部分是珍稀食肉动物,如虎、豹等,都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均是禁猎或限量收购。因此,在福建地区发展毛皮兽,可开发人工驯养几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毛皮兽。
  3.药用兽类
  福建的药用兽有20余种。众所皆知作药材的最著名的有梅花鹿、水鹿(鹿茸、鹿鞭、鹿胎、鹿筋、鹿骨胶、鹿血等)、虎、豹(骨、脂、鞭、血等)、熊(熊胆、熊掌、熊油、熊骨胶)、獭(肝)、穿山甲皮(甲片)和灵猫香(代替麝香)等。此外狐、貉、家犬和家描皆可入药。不少珍贵药用种类有的属国家保护对象,有的是罕见种类,需禁止捕猎。考虑到有些动物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因此,对一些药用动物最好能进行人工养殖。这样既可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又可增加供应量。
  4.实验动物
  在梅花山的兽类中,不少种类都可供作实验。其中,以猕猴和短尾猴最为重要,都是医学和尖端科学的实验动物,国内外的需求量很太,价值很高。国内很多科研单位需要实验用猴,但无法满足,应该特别珍惜这类资源,加强保护,实行人工驯养,以促进猴类资源的发展。
  5.驯养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是家畜的来源,如家猪源于野猪。福建山区可引进梅花鹿、水鹿等有蹄类放牧驯养,也可就地捕捉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等进行驯养。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福建省志·生物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志》的一部分志,侧重记述野生动、植物。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