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昌鱼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057
颗粒名称: 一、文昌鱼纲
分类号: Q959.287
页数: 2
页码: 523-52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文昌鱼科是海洋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科,包括了许多经济和科学价值较高的物种。文昌鱼是无头、无鳞、无偶鳍的海洋生物,身体修长,呈半透明状,有光泽。它们主要生活在浅海区域,以硅藻等细小浮游生物为食。文昌鱼资源曾经相当丰富,是我国惟一形成渔场的海区。然而,由于环境变迁和过度捕捞,文昌鱼资源已经严重衰退。
关键词: 福建省 鱼类 文昌鱼纲

内容

文昌鱼科
  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Gray)
  别名生仔勿(厦门)
  全长一般为40余毫米。身体修长,两端尖实;无头,无鳞,无偶鳍。体侧有63~66对“〈”形肌节。身体前端有漏斗状的口笠,口笠边缘有很多触手。体后端2/5处有出水孔,再后有肛门,位于尾鳍的左侧。体半透明,有光泽,肌节和生殖腺清晰。雌雄异体。生殖腺成对,分节排列,左侧24~27,右侧25~29。雄性生殖腺是白色,雌性生殖腺是淡黄色。产卵期5~10月。该鱼摄食细小浮游生物,尤以硅藻为主。
  营底栖生活,善于钻沙。栖息在粗松的沙粒底质,水色深蓝,水温和盐度较稳定,含氧量较高和有淡水注入的浅海区域。厦门北部刘五店沿海是文昌鱼的盛产地,是我国惟一形成渔场的海区。本省渔民捕捞此鱼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兴盛期有渔船200余艘,年产量0.5~1吨。目前刘五店文昌鱼资源严重衰退,由于筑堤、建坝、围垦,引起海域环境变迁,文昌鱼生活环境遭受破坏,造成大量死亡或迁移,致使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文昌鱼营养丰富,为名贵的水产品。同时,它也是动物学教学、实验和研究动物演化及系统发育的好材料。分布于台湾海峡、东海、黄海。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福建省志·生物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志》的一部分志,侧重记述野生动、植物。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