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咬鹃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045
颗粒名称: 十八、咬鹃目
分类号: Q959.7+36
页数: 1
页码: 4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咬鹃目为中等体型的攀禽,具有短阔粗厚的嘴、弯曲的嘴峰、发达的嘴须、异趾型的足以及柔软的体羽。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密林中,以昆虫和浆果为主食。红头咬鹃是我国特有的品种,全年留居于广东北部和福建中部等地。
关键词: 福建省 鸟类 咬鹃目

内容

本目为中等体型的攀禽。嘴短阔粗厚,嘴峰弯曲,上嘴先端略呈钩状,基部有发达的嘴须;足为异趾型(第3和第4趾向前方,第1、第2趾向后,前2趾多少有些合并);体羽柔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密林中,喜群栖,白天不太活动,与啄木鸟一样能攀登树干,以昆虫和浆果为主食。
  世界交咬鹃科Trogonidae9种,我国仅1属2种,福建仅有1种。
  咬鹃科Trogonidae
  红头咬鹃Harpactes crythrocephalus yamakanensis Rickett
  全长370毫米左右。雄鸟头顶、后颈、胸和腹均为粉红色,背、肩棕橄榄褐色;雌鸟上体棕色,腹白微沾粉红;喙短而宽,喙尖稍曲;尾长而阔,具12根尾羽,中央一对栗褐色;足为异趾型;跗蹠部被覆羽毛。
  常栖高山密林中,隐匿于林木或竹丛的绿荫间。以昆虫和浆果为食。营巢于树洞中,幼雏晚成性。
  本亚种终年留居于广东北部和福建中部等地。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福建省志·生物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志》的一部分志,侧重记述野生动、植物。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