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潜鸟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028
颗粒名称: 一、潜鸟目
分类号: Q959.7+17
页数: 2
页码: 394-39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潜鸟目为海洋性鸟类,以鱼类为主食。体形比鸭类略小,雌雄同形。嘴强直,端部尖锐。鼻孔为缝状。翅长而尖,初级飞羽为11枚,次级飞羽为20枚。尾羽短而坚硬。脚短,位于躯体后端,前趾具蹼。后趾很小,位置较高。繁殖在北极圈附近地带,冬季南迁至地中海、黑海、北美南部及我国沿海。福建境内有3种潜鸟,包括红喉潜鸟、黑喉潜鸟和白嘴潜鸟,均为冬候鸟,数量稀少,为本省重点保护鸟类。
关键词: 福建省 鸟类 潜鸟目

内容

本目为海洋性鸟类,体形比鸭类略小。雌雄鸟同形。嘴强直,端部尖锐。鼻孔为缝状。翅长而尖。初级飞羽为11枚,次级飞羽为20枚。尾羽短而坚硬。脚短,位于躯体后端。脚4趾,前3趾具蹼。后趾很小,位置较高,不与前3趾在同一平面上。
  繁殖在北极圈附近地带。冬季沿海岸及大湖沼,南迁至地中海、黑海、北美南部及我国沿海。
  本目鸟类全世界仅1科1属4种,国内有1科1属3种,均可见于福建境内。
  潜鸟科
  红喉潜鸟gavia stellata stellata (Pontoppidan)
  别名阿比
  体长580毫米。头和颈的两侧以及下体全部纯白,仅在肛口处稍杂以褐斑;前颈具栗棕色块斑;背面有明显的白色斑点;眼红,嘴黑,脚和趾棕黑微绿,蹼为肉黄色。
  栖于海滨及附近湖泊一带,主食鱼类。繁殖于北方,在广东及福建(福州南港)为普遍的冬候鸟。现状稀少,为本省重点保护鸟。
  黑喉潜鸟,绿喉潜鸟gavia arctia (Linnaeus)
  头顶和后颈深灰色;嘴苍黑色;喉和前颈黑而闪紫色或绿色光辉;上体深石板黑色,微闪绿辉;上背两侧和肩部有呈瓦片状排列的方形白斑;尾羽羽缘白色;下体白色。跗蹠和趾为黑褐色,各址均具横纹。
  本省仅有1亚种,即北方亚种g.arctica viridigularis Dwight。
  分布于福建(福州)、浙江、辽宁沿海一带。罕见冬候鸟,目前数量稀少,为福建省重点保护鸟。
  白嘴潜鸟gavia immer (Brünnich)
  体形较大,翅长350毫米;夏羽:头顶、额、颊及后颈均为黑色,背部、肩具金属光泽的黑色,各羽的先端有白色斑。两胁黑色,有白色圆斑。胸、腹均白色;胸侧黑色,有白色纵纹,尾下覆羽白色。冬羽:头顶、额及枕部为暗褐色;喉、前颈灰白色;后颈、背、翼羽、尾羽均为黑褐色,其各羽缘灰色。
  本省仅有1亚种,即北方亚种gavia immer adamsii (G.R.Gray)
  分布于福建(福安)、辽宁沿海一带。罕见冬候鸟,目前数量稀少,为福建省重点保护鸟。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福建省志·生物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志》的一部分志,侧重记述野生动、植物。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