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红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954
颗粒名称: 三、红藻
分类号: Q949.29
页数: 10
页码: 49-56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沿海地区常见的红毛菜科、海带科、翅藻科、马尾藻科等不同科属的藻类。这些藻类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应用价值,如食用、药用、工业用等。文章还重点介绍了皱紫菜、狄氏圈扉藻、鹅掌藻、羊栖菜、铜藻等几种重要藻类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应用价值。这些藻类在福建省沿海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福建省 藻类植物 红藻

内容

Rhodophyta
  (一)红毛菜科
  红毛菜Bangia fusco -purpuea (Dillw.)Lyngb.
  别名红绵藻、牛毛藻、牛毛海苔
  藻体紫红色或淡紫红色,由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丛生成毛状,干燥后呈现光泽。成体为多列细胞组成。固着器由基部细胞向下延伸呈无色透明的假根丝组成。生长在中、高潮带的岩石上,也可生长在竹枝、木头以及其它基质上。
  分布于平潭、莆田县平海、厦门、东山。
  食用。
  皱紫菜Porphyra crispata Kjellm.
  别名莲花菜
  藻体暗紫色或淡紫色,椭圆形或肾脏形,具显著的裂片,呈花朵状。藻体由单层细胞构成,膜质,基部心脏形或脐形,边缘细胞有锯齿。雌雄同株,分裂♂A₄B₄C₈,♀A₂B₂C₄。生长在高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石狮市永宁、东山。
  食用及药用,化痰软坚、清热利尿。
  狄氏圈扉藻Zonaria diesingiana J.Ag.
  藻体暗褐色,扁平扇状,基部具短柄和盘状固着器,均密被黄褐色茸毛,向上延伸至扇状裂片中部以上,呈线条状,形似中肋。藻体切面观,每2个皮层细胞对着一个髓部细胞。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石狮市永宁、厦门、东山。
  (六)海带科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
  藻体橄榄褐色至暗褐色,长带状,革质,厚而柔滑,由固着器、柄部和叶片三部分组成。固着器为数轮叉状分枝的假根组成。柄圆柱形,粗短。叶片狭长、全缘,中部厚、边缘薄,无中肋,但有两条浅沟,纵贯于中央,形成中带部。藻体内部构造由表皮、皮层和髓部组成。为本省沿海引种的养殖种类之一,没有自然分布。
  食用、药用和工业用。
  (七)翅藻科
  鹅掌藻Ecklonia kunrome Okam
  别名昆布
  藻体暗褐色,革质,由固着器、柄部和叶片三部分组成。固着器由二叉分枝的假根组成。柄部圆柱形。叶片扁平,羽状深裂或复羽状分枝,叶缘有粗锯齿,叶面皱褶。生长在低潮线以下1~5米的岩石上。
  分布在平潭县牛山岛。
  食用及药用。
  (八)马尾藻科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Harv.)Setch.
  别名长根菜、海茜、种菜。
  藻体黄褐色,肥嫩多汁,主枝圆柱形,侧枝互生。叶的外形变化很大,长短不一,体上部叶往往为圆柱形、线形或棍棒形,全缘,有时先端膨胀为气囊。固着器为叉状分枝的假根。侧枝、生殖托和气囊从叶腋生出。气囊球形、纺锤形或梨形。生殖托圆柱形或长椭圆形,具短柄,先端钝头。雌雄异株。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福鼎南镇、连江县定海、平潭、石狮市永宁、晋江市溜江、惠安县崇武、漳浦县杏仔、厦门、东山。
  食用、药用及做制胶工业原料。
  铜藻Sargassum horneri (Turn.)C.Ag.
  别名草茜、海藻
  藻体黄褐色,大型,高可达7米。主枝单条圆柱形,下部具纵行浅沟,幼期具刺状突起。侧枝螺旋状互生。叶羽状分裂,其中肋至叶尖处消失。固着器裂瓣状。气囊圆柱形,长为宽的3~5倍,两端微尖,具短柄,顶端冠以羽状分裂的冠叶。生殖托圆柱形,雌雄异株。生长在低潮带深沼中或大于潮线以下4米处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莆田县平海、莆田县南日、漳浦县杏仔、厦门、东山。
  育枝网翼藻Dictyopteris prolifera (Okam.)Okam.
  藻体暗褐色,直立,从主枝两面的中肋生出副出枝,互生或对生,在副出枝上又可重复产生副出枝,藻体呈小树状。副出枝质稍坚硬,线形或倒披针形。固着器垫状,密被黄褐色茸毛。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莆田县平海、石圳、惠安县崇武、厦门、东山。
  宽叶网翼藻Dictyopteris latiuscula (Okam.)Okam.
  藻体黄褐色,直立,主枝广披针形或带状,副出枝由主枝两面的中肋生出,有时数条副出枝簇生于主枝的中肋,藻体呈羽状分枝。固着器圆锥状,密被黄褐色茸毛。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惠安县崇武、厦门。
  波状网翼藻Dictyopteris undulata (Holm.)Okam.
  藻体绿褐色,直立、叶状,不规则叉状分枝或近羽状叉分,枝翼波褶或缺裂,中肋明显,两面隆起,密被褐色茸毛。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县牛山岛。
  树状团扇藻Padina arborescens Holm.
  藻体暗褐色或黄褐色,革质,扇形,具短柄,高5~20厘米。固着器圆锥状,密被黄褐色茸毛。藻体切面观,上部裂片6~8层细胞,基部为8~12层细胞厚。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平潭县牛山、东山。
  四迭团扇藻Padina tetrastromatica Hauck.
  藻体黄褐色,近透明的膜质,扇状,具短柄,有时深裂成数个小裂片,被白粉状的石灰质,毛线带明显。固着器盘状,密被黄褐色茸毛。藻体切面观,由2~4层细胞组成。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连江县定海、平潭、莆田县平海、石狮市永宁、漳浦县杏仔、厦门、东山。
  小团扇藻Padina minorYamada
  藻体小型,黄褐色,透明膜质,扇形,具柄,裂片两面被白粉状石灰质。固着器由分枝状匍匐根组成。藻体切面观,均由2层细胞组成。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石狮市永宁、漳浦县杏仔。
  褐舌藻Spatoglossum pacificumYendo
  藻体黄褐色,直立,宽带状,膜质,不规则叉状分枝,枝全缘或具刺状小突起和副出枝,基部密被黄褐色茸毛。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
  长紫菜Porphyra dentata Kjellm.
  别名柳条菜
  藻体紫色或紫红色,长披针形,由单层细胞构成,膜质,基部圆形或肾脏形,边缘有锯齿。雌雄异株。分裂♂A₄B₄C₈,♀A₂B₂C₄。生长在高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石狮市祥芝。
  食用及药用,清热消肿、软坚补肾。
  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 T.J.Chang et B.T.Zheng
  藻体暗紫红色,长披针形,由单层细胞构成,膜质,局部为双层细胞,色素体单一,少数具双色素体,体基部为心脏形,边缘细胞具稀疏的锯齿。雌雄异株,少数雌雄同株。分裂式♂A₄B₄C₈或A₄B₄C₁₆,♀A₂B₂C₄或A₂B₄C₄。生长在朝北、东或东北风浪大的高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惠安、东山。
  食用及药用,清热、化痰、软坚、利水。
  圆紫菜porphyra suborbiculata Kjellm.
  别名春菜
  藻体紫红色,圆形或肾脏形,基部心脏形,边缘有明显锯齿。藻体由单层细胞构成,体薄,膜质。雌雄同株。分裂式♂A₄B₄C₈,♀A₂B₂C₄。生长在高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石狮市祥芝。
  食用及药用,软坚、利水、清凉泄热。
  (二)乳节藻科
  乳节藻GaZaxawra obongata (Fll.et Sol.)Lamx.
  藻体暗红色,叉状分枝,枝圆柱形,光滑,无毛,有环纹和关节,钙化明显,干燥后易碎。固着器盘状。藻体由皮层和髓部构成。雌雄同株。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石狮市永宁、厦门、漳浦下垵。
  (三)粘皮藻科
  扁鲜奈藻Scinaia cottonii Setch.
  藻体鲜红色,柔软,扁平,富含粘汁,数回叉状分枝,枝端二裂,边缘稍厚。固着器盘状。囊果球形,突出于体表。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厦门。
  (四)石花菜科
  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x.)lamx.
  别名红丝
  藻体紫红色,软骨质,主枝近圆柱形或扁平。羽状分枝4~5次,小枝对生或互生,各分枝末端急尖,有时分枝末端呈丝状。主枝或分枝上无复羽状短枝。固着器假根状。藻体由皮层和髓部构成。囊果生于小枝上,两面隆起,各有一个孔口。生长在低潮带或潮下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厦门、东山。
  食用、药用或作为提取琼胶的原料。
  大石花菜Gelidium pacificum Okam.
  藻体紫红色,大型,软骨质,羽状分枝3~4次,对生或互生,枝细长,线形,两缘薄。主枝或分枝上密生许多1~2次的复羽状小枝。囊果生在羽状小枝的顶端。生长在低潮带或潮下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福鼎县南镇、平潭、厦门、东山。
  食用、药用或作为提取琼胶的原料。
  细毛石花菜Gelidium crinale (Turn.)Lamx.
  藻体暗紫色,小型,软骨质,由匍匐枝与直立枝组成。匍匐枝细丝状,蔓延于基质上,下生盘状固着器。直立枝不规则,羽状分枝,互生或对生,枝下部圆柱形,上部则扁圆,枝端尖锐。囊果生于分枝顶端。生长在中潮带有泥沙覆盖的岩石上。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食用、药用或作为提取琼胶的原料。
  小石花菜Gelidium divaricatum Mart.
  藻体暗褐色,软骨质,矮小,线状,密集错综,匍匐或倾卧,羽状分枝,其上有较密的羽状小枝,小枝与分枝常呈直角,对生或互生,顶端稍尖。囊果生在小羽枝中部。生长在中、高潮带的岩石上或藤壶上。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食用、药用或作为提取琼胶的原料。
  鸡毛菜Pterocladia tenius Okam.
  藻体紫红色,直立,丛生、软骨质,羽状分枝2~3次,枝扁平,对生或互生,上部枝较密,下部枝稀疏,主枝和分枝间常呈直角,藻体呈金字塔形的轮廓。固着器为纤维状假根。囊果生于小枝顶端下面,一面膨胀突起,仅有一个孔口。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五)海萝科
  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 (Post.et Rupr.)J.Ag.
  别名红菜、赤菜。
  藻体紫红色,软骨质,不规则叉状分枝,枝近圆柱形,分枝处常缢缩,内部组织疏松或中空,幼期或分枝顶端常有中轴的痕迹,较老的部分不见中轴,体内变成中空。固着器盘状。囊果很小,圆球形或半球形,突出体表,密布在藻体上。生长在高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漳浦县杏仔、厦门、东山。
  食用和药用,祛风除湿、清热化痰、消食。也可做提取海萝胶的原料。
  鹿角海萝Gloiopeltis tenax (Turn.)j .Ag.
  别名红菜、赤菜。
  藻体紫红色,软骨质,藻体下部具细茎,数次二叉分枝或不规则分枝,枝端渐尖细,常弯曲呈鹿角状。藻体始终有明显的中轴,周围充满细丝。囊果半球形,突出体表。生长在高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福鼎县南镇、霞浦县三沙、平潭、石狮市永宁、晋江市石圳、莆田县平海、厦门、东山。
  食用、药用,祛风除湿,或为制胶的原料。
  (六)蜈蚣藻科
  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 (Wulf.)C.Ag
  别名海赤菜
  藻体紫红色,质柔软粘滑,主枝明显,圆柱形或扁平,由两缘生出规则或不规则的羽状分枝,对生或互生。藻体内部结构,皮层由排列紧密的短小细胞组成,髓部由无色星形细胞和藻丝组成。固着器盘状。囊果半球形,散布在藻体上。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福鼎县南镇、连江县筱埕、连江县定海、平潭、石狮市永宁、晋江市金井、龙海市镇海、漳浦县杏仔、厦门、东山。
  食用及药用,清热解毒、驱虫,或为制胶原料。
  繁枝蜈蚣藻Grateloupia ramosissima Okam.
  藻体暗紫红色,直立,软骨质,主枝圆柱形,向各方不规则分枝,有时小枝常偏于一侧,分枝顶端稍尖。小枝上常生有小育枝。囊果生在小枝上。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福鼎县南镇、平潭、石狮市永宁、晋江市溜江、龙海市镇海、厦门、东山。
  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Yamada
  别名海南山
  藻体紫红色,质柔软,粘滑,叶片状,单条或分叉1~2次,叶片末端尖细,基部具细柄。固着器盘状。囊果半球形突出体表。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连江县筱埕、平潭、莆田县平海、惠安县崇武、龙海市镇海、厦门。
  食用及药用,清热解毒,驱虫。
  海柏Polyopes polyideoides Okam.
  藻体暗紫红色,直立,硬的软骨质,数回叉状分枝,下部枝稍圆柱状,上部枝扁圆,枝有轻微的缢缩,两缘偶生小育枝。藻体内部结构,皮层厚,由念珠状小细胞紧密排列而成,髓部由丝状细胞连成网状。囊果生在分枝上,成颗粒状。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分布于平潭、莆田县平海、厦门。
  药用,清热、泻火,或为制胶的原料。
  (七)珊瑚藻科
  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 L.
  藻体粉红色,直立丛生,富含石灰质,分节明显,2~3回羽状分枝,对生,枝基部圆柱形,上部稍扁。生殖窝生在小羽枝,通常无角。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为本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八)红翎菜科
  红翎菜SoLieria mollis (Harv.)Kylin
  藻体紫红色,细圆柱形,脆软,手拔时易断折,向四面不规则地多回分枝,枝互生,枝的基部显著缢缩,枝端逐渐尖细。固着器假根状。藻体内部结构较疏松,皮层表面一层细胞小,向内的薄壁细胞显著增大,中央髓部有明显的细丝,成长后有些中空。四分孢子囊层形分裂。囊果埋于体内,略突出体表,向外开一囊果孔。生长在风浪较小的中、低潮带的沙砾、贝壳或岩石上。
  分布于连江县筱埕、连江县定海、平潭、莆田县平海、晋江、惠安县崇武、厦门。
  (九)沙菜科
  鹿角沙菜Hypnea cervicornis J.Ag.
  藻体紫红色,常缠结成疏松的团块,叉状分枝或不规则互生分枝,枝表面长有刺状小枝,上部的枝渐变为纤细,似鹿角状或不规则互生。固着器小盘状。藻体内部结构,皮层为1~2层较小的细胞,含有色素体,髓部细胞大,厚壁,中央有一条中轴。四分孢子囊层形分裂。囊果无柄,单生或2~3个集生在分枝或小枝上。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分布于平潭、石狮市永宁、晋江市石圳、晋江市溜江、晋江市南沙光、厦门、东山。
  为制琼胶原料。
  密毛沙菜Hypnea boergesenii Tanaka
  藻体紫红色,密集丛生,软骨质,不规则互生分枝,分枝角度小,上下密生刺状小枝。固着器须状假根。藻体内部结构,皮层由1~2层含有色素体的小细胞组成,髓部中轴明显,为厚壁细胞所包围。四分孢子囊层形分裂。囊果球形,单生或集生。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分布于平潭。
  为制琼胶原料。
  冻沙菜Hypnea japonica Tanaka
  藻体鲜红色或暗紫红色,软骨质,羽状分枝或互生,分枝或小枝的末端常膨大成弯钩。藻体内部结构,皮层由小细胞组成,含有色素体,髓部由大的薄壁细胞组成,有的细胞上具有半月形的加厚部分。四分孢子囊层形分裂。囊果无柄,生于末枝上。生长在风浪较大的岩石上或缠结于马尾藻类等的大型藻体上。
  分布于平潭、漳浦县杏仔、东山。
  (十)江蓠科
  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 (Huds.)Papenf.
  别名竹筒菜、水索面、海面线
  藻体紫褐色,直立丛生,细圆柱形,主干明显,分枝向四面互生或偏生,分枝长,基部略缢缩,不变细。固着器盘状。藻体内部结构,皮层2~3层细胞,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球形,突出体表。生长在风浪平静的内湾。
  分布于连江、平潭、莆田、东山。
  食用、药用,止痛、消炎或为制琼胶原料。
  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ii Harv.
  藻体紫红色,直立丛生,膜状软骨质,圆柱形,分枝不规则互生或叉分。主干基部明显缢缩,顶端丛生,藻体内部结构由皮层与髓部构成,细胞壁薄。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球形。生长在低潮带的石沼中或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莆田县平海、晋江市南沙光、惠安县崇武、龙海市镇海、厦门。
  脆江蓠Gracilaria bursa -pastoris (Gmel.)Silva
  藻体鲜紫红色,直立丛生,肥厚多汁,质柔而易脆,圆柱状,主干及顶,分枝互生、偏生或叉分,基部较宽,顶端尖细。固着器圆盘状。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球形,突出体表。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平潭、漳浦县杏仔、厦门。
  食用、药用,化痰、软坚、消热,或为制琼胶原料。
  (十一)球果藻科
  茎刺藻Caulacanthus okamurai Yamada
  藻体紫色,矮小,丛生,丝状,常纵横交错呈绒毛状,主枝圆柱形,叉状、偏生或不规则分枝,枝顶尖细呈刺状。四分孢子囊层形分裂。囊果散生于体表或小枝上。生长在中、高潮带的岩石上。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食用或为制胶原料。
  (十二)杉藻科
  角叉藻Chondrus ocellatus Holmes
  藻体紫红色,扁平,软骨质,数次叉状分枝,呈扇形,边全缘略厚,顶端舌状,钝形,二裂或浅凹。固着器壳状。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椭圆形。生长在低潮带的石沼中。分布于平潭、石狮市永宁、晋江市金井、漳浦县杏仔、厦门、东山。
  食用或为制胶原料。
  小杉藻Gigartina intermedia Sur.
  藻体深暗红色,体型较小,软骨质,丛生蔓延在岩石上,直立枝扁平,分枝不规则,对生或互生,枝端尖锐,强烈反曲呈钩状。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球形,突出体表。生长在中潮带的石沼中。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为制胶原料。
  线形杉藻Gigartina tenella Harv.
  藻体暗紫红色,直立丛生,软骨质,线形,扁平,不规则互生或对生,分枝顶端有反曲现象。囊果球形突出体表。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连江县筱埕、平潭、莆田县平海、厦门、东山岛。
  为制胶原料。
  (十三)红皮藻科
  错综红皮藻Rhodymenia intricata (Okam.)Okam.
  藻体鲜红色,膜状体,3~4回叉状分枝或近掌状分枝,枝扁平,全缘,枝端钝圆呈舌状。固着器盘状,上具有一短柄。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球形,突出体表。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十四)叉枝藻科
  叉枝藻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Harv.
  藻体深红色,直立丛生,软骨质,数回叉状分枝、扇形,枝扁平,边缘有时生有小枝,顶端尖或钝。藻体内部结构,皮层细胞小,髓部细胞甚大,两者之间区分明显。固着器盘状。囊果生在末次小枝上,两面略隆起。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药用或为制胶原料。
  (十五)环节藻科
  环节藻Champia parvula (C.Ag.)Harv.
  藻体暗紫红色至褐红色,柔软,膜质,常呈团块状缠绕在其他藻体上。枝圆柱形,对生或互生,末端渐尖或钝圆,分布明显且缢缩呈关节状。四个孢子囊四面锥形分裂。囊果球形。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缠绕在其他藻体上。
  分布于平潭、石狮市永宁、晋江市金井、惠安县崇武、龙海市镇海、厦门、东山。
  节荚藻
  Lomentaria hakodatensis Yendo
  藻体紫褐色或桃红色,直立丛生,胶质状,主枝圆柱形,不规则羽状分枝,枝端尖细,基部缢缩呈节荚状关节。四分孢子囊四面锥形分裂。囊果球形,突出体表。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福鼎县南镇、连江县定海、平潭、惠安县崇武。
  (十六)仙菜科
  纵胞藻Centroceras clavulatum (Ag.)Mont.
  藻体暗紫红色,丝状,丛生,叉状分枝,枝端钩状弯曲呈钳状,分节明显,节部轮生刺状突起,节间表面观有一层纵列成小正方形的皮层细胞。四分孢子囊四面锥形分裂。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其他藻体上。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十七)红叶藻科
  鹧鸪菜Caloglossa leprieurii (Mont.)J.Ag.
  藻体暗紫色,小型,丛生,薄膜质,数回不规则叉状分枝,枝平窄叶状,具中肋,中肋的分叉点常生有副出枝或毛状根。四分孢子囊锥形分裂。囊果球状。生长在河口附近的中、高潮带的岩石上或堤岸上。
  分布于川石、平潭、龙海市镇海、漳浦县杏仔。
  为驱除蛔虫良药。
  (十八)松节藻科
  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icaulis Harv.
  藻体紫红色或暗绿色,直立丛生,圆柱形或扁圆,分枝不规则,分枝基部缢缩,顶端有球芽,脱落后能发育成新个体。四分孢子囊生在小枝顶端。囊果球形,突出体表。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 Yamada
  藻体深紫色,丛生,软骨质。主干圆柱形,及顶,不规则分枝,枝互生,对生或近轮生,体呈圆锥形。最末小枝圆柱形或棍棒形,顶端截形或圆形。固着器假根状。四分孢子囊四面锥形分裂。囊果壶形。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波形凹顶藻Laurencia undulata Yamada
  藻体红褐色,丛生,软骨质,稀疏羽状分枝,枝扁平,边缘密生瘤状突起小枝,呈波浪形。固着器假根状。四分孢子囊四面锥形分裂。囊果梨形。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惠安县崇武、石狮市永宁、龙海市镇海、漳浦县杏仔、东山。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福建省志·生物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志》的一部分志,侧重记述野生动、植物。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