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褐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953
颗粒名称: 二、褐藻
分类号: Q949.28
页数: 3
页码: 45-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沿海地区常见的藻类,包括棒皮藻科、狭果藻科、萱藻科、铁钉菜科、网地藻科等不同科属的藻类。这些藻类形态构造各异,生长环境不同,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和药用功效。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各种藻类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藻类在食品、医药、工业、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福建省 藻类植物 褐藻

内容

(一)棒皮藻科
  粘膜藻Leathesia difformes (L.)Aresch.
  藻体黄褐色,球状,肉质,表面具不规则皱裂,幼时中实,成熟后中空,粘滑,易碎。固着器假根状。藻体内部结构由同化丝、皮层和髓部组成。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上或附在其他海藻上。
  分布于平潭、厦门、漳浦县杏仔、东山。
  (二)狭果藻科
  海蘊Nemacystus decipiens (Sur.)kuck.
  藻体浅褐色至绿黄色,质柔软,粘滑,线形,常中空。枝近互生,具不规则的二叉式小分枝,小分枝短而广开或弓形。藻体内部结构,内层是排列疏松的长圆形的髓细胞组成的髓部,外层是长同化丝和孢子囊的皮层细胞组成的皮层。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低潮线下的大型马尾藻类的藻体上。
  分布于平潭。
  药用,软坚散结。
  (三)萱藻科
  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us (Lyngb.)J.Ag.
  藻体黄褐色,单条,直立,管状,幼时中实,后变为中空,圆柱形,扁压或扭曲,节部一般缢缩,但有的平滑无节。藻体内部结构,皮层由圆形至多角形的细胞组成,髓部由大而无色的细胞组成。生长在中、高潮带的岩石或石沼中。
  分布于平潭、厦门。
  药用,软坚化痰,清热解毒。
  囊藻Colpomenia sinuosa (Roth)Derb.et Sol.
  藻体黄褐色,囊状,中空,无柄,以基部直接附着于基质。藻体内部结构,皮层由方形或多角形小细胞组成,髓部由无色圆形大细胞组成。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附生于其他海
  藻上。
  分布于平潭、石狮市永宁、晋江市金井、龙海市镇海、漳浦县杏仔、厦门、东山。
  鹅肠菜Endarachne binghamiae J.Ag.
  别名面筋菜、簸箕菜、脚皮菜
  藻体暗褐色,扁平,叶片状,质薄,线形至宽匙形,无中肋,全缘。藻体基部具小盘状固着器和短柄。藻体内部结构由三层组织构成,外皮层由正方形小细胞组成,内含色素体,内皮层由细胞壁较厚的大形细胞组成,髓部则由壁极厚的分枝丝状体交织而成。生长在浪静的中、低潮带的岩石上。
  为本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药用,清热祛痰。
  (四)铁钉菜科
  铁钉菜Ishige okamurai Yendo
  藻体暗褐色,质坚硬,因而有铁钉菜之称,上部为复叉状分枝,枝近圆柱形或扁圆。藻体基部具小盘状固着器和圆柱形短柄,藻体切面观,皮层厚,由小细胞组成,与体表垂直排列,髓部由错综交织、排列紧密的丝状细胞组成。生长在中、低潮带波浪冲击的岩石上。为本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食用及药用,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叶状铁钉菜Ishige sinicola (S.et G.)Chihara
  别名铁钉菜头、铁钉菜花
  藻体暗褐色或黄褐色,下部具盘状固着器与圆柱形的短柄,上部叉状或复叉状分枝,枝扁平叶状。藻体内部结构与铁钉菜相同,但本种皮层较薄。生长在波浪较小的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平潭、石狮市永宁、晋江市金井、惠安县崇武、厦门、东山。
  食用及药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五)网地藻科
  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 (Huds.)Lamx.
  藻体黄褐色,叶状,膜质,复叉状分枝,枝顶端二裂。藻体切面观,皮层与髓部细胞均为一层。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平潭、石狮市永宁、惠安县崇武、龙海市镇海、漳浦杏仔。
  厚网藻Pachydictyon coriaceum (Holm.)Okam.
  藻体暗褐色,扁平带状,膜质,复叉状分枝,枝全缘。固着器盘状,披有黄褐色茸毛。藻体切面观,表皮为一层小方形细胞,内含色素体,髓部由一层无色方形的大细胞组成,在表皮与髓部之间为内皮层的细胞。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福鼎县南镇、连江县筱埕、连江县定海、平潭、莆田县平海、惠安县崇武、石狮市永宁、龙海市镇海、漳浦县杏仔、东山。
  厚缘藻Dilophus okamurai Dawson
  藻体黄褐色,直立、膜质,不规则叉状分枝,扇形,枝全缘,边缘厚。假根丝状。藻体切面观,皮层与髓部各由一层细胞组成,但边缘髓部细胞多层。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分布于平潭、石狮市永宁、龙海市镇海、东山。
  药用及沼气发酵原料。
  鼠尾藻
  Sareassum thunbereii (Mert.)O.Kuntze
  别名虎茜、马尾、马尾茜、草茜
  藻体黑褐色,高可达120厘米。主干圆柱形,极短,其上生数条初生枝,初生枝圆柱形。初生枝及主干幼期密披鳞片状小叶,形似小松球。侧枝由鳞片叶叶腋间生出。叶小丝状,披针形或匙形,全缘或有锯齿。固着器为扁平的盘状。气囊小,无冠叶,顶端尖,具长短不等的囊柄。生长在中潮带或低潮带的岩石上或高潮带的石沼中。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药用及沼气发酵原料。
  半叶马尾藻
  Sargassum hemiphyllum (Turn .)C.Ag.
  别名草茜、海茜
  藻体黄褐色。主干极短,上生1~2个初生枝。侧枝互生,与叶在同一个平面上。叶无中肋,左右不对称,一侧向外弧形弯曲,叶缘有粗齿。固着器根状。气囊椭圆形或纺锤形或有刺状冠或齿状突起,有时气囊的边缘或顶端呈翼状。生殖托圆柱形。雌雄异株。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药用及沼气发酵原料。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福建省志·生物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志》的一部分志,侧重记述野生动、植物。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