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952
颗粒名称: 一、绿藻
分类号: Q949.21
页数: 5
页码: 41-4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沿海地区常见的藻类,包括丝藻科、礁膜科、石莼科等不同科属的藻类。这些藻类形态构造各异,生长环境不同,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和药用功效。文章还介绍了不同藻类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藻类在食品、医药、工业、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福建省 藻类植物 绿藻

内容

(一)丝藻科
  软丝藻Ulothrix flacca (Dillw.)Thur.
  别名 绿苔
  藻体鲜绿色或暗绿色,质软,为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常交错成丝状,形如绿绒毛。细胞短而宽,一般长度为宽度的1/4~3/4,但体下部细胞则较长。细胞单核,色素体单一,为完整的环状,含有1~3个蛋白核。生长在中潮带以上潮水激荡处的岩石上或中潮带岩石、贝壳或大型藻体上。
  分布于霞浦、平潭、莆田、晋江。
  全草药用,清热利水、软坚散结。
  (二)礁膜科
  礁膜Monostroma nitidum Wittr.
  别名青菜、石菜、苔菜、绿紫菜
  藻体干燥后完全粘于纸上呈黄绿色或淡黄色质薄软且具光泽,多少粘滑。藻体由单层细胞组成,边缘波状皱褶。细胞具一个片状周生的色素体。固着器盘状,由基部细胞向下延伸的假根丝集合而成。生长在沿海内湾水静处的中高潮带的岩石上或具有泥沙的石块上。
  分布于福安、罗源、莆田、龙海。
  全草药用,清热化痰、利水解毒、软坚散结。
  皱礁膜Monstroma undulatum Wittr.
  藻体淡绿色,质柔软,粘滑,个体小,边缘明显波皱,干燥后完全粘着在台纸上,且具光泽。藻体由单层细胞组成。固着器盘状。生长在中、高潮带的岩石上,当退潮后本种藻体常成片贴附在礁石上。
  分布于晋江、厦门。
  全草药用。
  (三)石莼科
  石莼Ulva lactuca L.
  别名绿苔、岐菜、猪母菜、蛎皮菜、石被
  藻体黄绿色,近卵圆形或为宽广的叶片状,薄膜质,边缘略有波状。藻体由两层细胞组成,切面观细胞为正方形。固着器盘状,由体基部的营养细胞自两层细胞间向下延伸出许多丝状假根集结而成。生长在内湾中、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霞浦、连江、平潭、莆田、惠安、东山。
  全草药用,性甘、咸、寒,软坚散结、清热祛痰、利水解毒。
  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
  别名猪母菜
  藻体深绿色,叶片状,有圆形、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质略坚初且厚,体表面常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的穿孔,体边缘多少浅裂或波纹。藻体由两层细胞组成,切面观细胞为纵长方形。固着器盘状。生长在中、低潮带或大干潮线附近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福鼎、霞浦、连江、平潭、莆田、厦门、漳浦、东山。
  全藻药用,有降低胆固醇作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水降压。
  蛎菜Ulva conglobata Kjellm.
  别名猪母菜
  藻体鲜绿色,密集丛生,呈团块状,自藻体的边缘向基部深裂片,各裂片相互重叠,外观呈一花朵状。藻体由两层细胞组成、切面观细胞为纵长方形。固着器盘状。生长在中、高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福鼎、平潭、莆田、晋江、龙海、厦门、东山。
  全草药用,清热解毒、利尿。
  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 Delile.
  藻体暗绿色,体大形,不规则的二叉式分裂,裂片线形,裂片边缘平滑或具不规则的齿状突起。藻体由两层细胞组成,切面观细胞为纵长方形。固着器盘状。生长在风浪较小的大干潮线附近的岩石上或低潮带的石沼中或码头的浮船上。
  分布于厦门。
  全草药用,软坚、利尿、清热解毒。
  长石莼Ulva linza L.
  别名猪母菜
  藻体绿色,线形、披针形或倒卵形,边缘具波皱,基部逐渐变细,形成明显的柄部。藻体叶片边缘和柄部的两层细胞分离而中空,切面观细胞为纵长方形。生长在海湾内潮间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平潭、惠安。
  全草药用,清热解毒、利水降压、软坚散结。
  肠浒苔Enteromorpha intestinalis (L.)Link
  藻体亮绿色或黄绿色,大小变化很大,单条或基部有少量分枝,下部具短的柄部,上部膨胀如肠形或扭曲。除藻体基部细胞纵列外,其他部位细胞不纵列。细胞表面观圆形至多角形,切面观细胞位于单层藻体的外侧。生长在浅海内湾石砾上或中潮带石沼中。
  为本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食用及药用,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管浒苔Enteromorpha tubulosa kutz.
  藻体暗绿色,为细长的管状或下部管状,上部略扁压,在基部偶有短分枝或小枝。自藻体基部到顶端其细胞排列整齐。表面观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切面观细胞位于单层藻体的中央。生长在潮间带的砂石、贝壳上或石沼中。
  为本省沿海习见种类。
  药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止血。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 (Muell)J.Ag.
  藻体暗绿色或亮绿色,管状或扁压,有明显主枝及许多细长分枝或育枝,分枝的直径小于主枝。幼体细胞排成纵列,老成后纵列不明显,表面观细胞圆形至多角形,切面观细胞在单层藻体中央。生长在中潮带的沙砾上或石沼中。
  为本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食用及药用。
  扁浒苔Enteromorpha compressa (L.)Grev.
  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管状,有许多分枝,基部分枝较密,与主枝形状相似,枝的上部略扁压,偶有缢缩,枝的下部渐尖细。藻体细胞排列不整齐,表面观圆形至多角形,切面观细胞在单层藻体的中央。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和石砾上或石沼中。
  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食用及药用。
  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 (Roth)Grev.
  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丝状,具有许多细长的分枝,分枝2~3回。自藻体基部至顶端其细胞排列成纵列、单列或多列,在同一藻体上可见到单列枝或多列枝。表面观细胞长方形或方形,切面观细胞在单层藻体的中央。生长在中潮带的内湾泥沙、石砾上或石沼中。为福建省沿海习见的种类。
  食用及药用。
  (四)刚毛藻科
  气生硬毛藻Chaetomorpha linum (Muell)kutz.
  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为单列细胞不分枝的丝状体,直立,质稍硬。固着器盘状。生长在中、高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分布于平潭、厦门、东山。
  (五)蕨藻科
  冈村蕨藻Caulerpa okamuraWeber v.Bosse
  藻体青绿色,具扩展的匍匐枝,直立枝单条或分枝,小枝互生或对生,小枝长椭圆形,每个小枝具短柄。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县牛山岛、石狮市永宁、龙海市镇海、厦门。
  (六)松藻科
  刺松藻Codium fragile (Sur.)Hariot
  藻体暗绿色,海绵质,叉状分枝,枝圆柱状,上部分枝密,枝达同一高度,形似扇状,最末分枝末端稍尖或钝圆。固着器盘状或皮壳状。藻体髓部由无色丝状体交织而成,排列疏松,皮层由丝体顶端膨大形成的棒状胞组成,呈栅栏状排列于髓部四周,棒状胞顶端尖细,常有毛状突起。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为福建省沿海常见的种类。
  药用,清热解毒、消肿、利尿、驱虫。
  长松藻Codium cylindricum Holm.
  藻体亮绿色或黄绿色,长可达5米,多次叉状分枝,枝长圆柱状,上部枝节间长,下部枝节间短,枝腋广开且圆,分枝点下扁压,常扩展为楔形或三角形,最宽处达4厘米。固着器盘状。藻体由髓部与皮层组成。棒状胞长棒状,顶端圆。生长在近海内湾的岩石上。
  分布于平潭、晋江、厦门、东山。
  可药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福建省志·生物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志》的一部分志,侧重记述野生动、植物。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